王海玉 韩卓 孙丽霞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我国的外语培训市场,外语培训市场社会需求大,但尚未成熟,采取针对性发展策略可以促使外语培训市场健康发展,满足大众对外语培训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阜新市外语培训产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该市外语培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外语培训市场 问题 发展策略
1.阜新市外语培训市场现状
经市场调研,阜新市现有一百多家民办外语培训机构,分布在各个大街小巷。培训语种以英语为主、小语种为辅。有市场竞争力的培训机构主要有4种。一是针对大学四、六级的过级培训和考研培训,价位较高,影响较大;二是针对小中高升学考试或提高外语成绩的应试培训,价位适中,大多数民办培训机构把注意力集中于此;三是专攻少儿英语的培训,价位较低;四是针对出国留学人员、晋升职称人员、求职人员、成人外语的培训。参加这些培训的人数逐年上升。
阜新市外语培训机构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满足了不同层次求学者提高自身外语水平或某一外语应用水平为目的需求,扩充了教学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对阜新市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对阜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阜新市的外语培训市场商机无限、潜力巨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个中潜藏的种种问题却难以回避。随着外语培训市场逐渐扩大,各外语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不成熟特征显露无遗,使得整个市场发展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2.阜新市外语培训市场现存问题
(1)培训师资良莠不齐
目前,许多阜新市民办外语培训学校直接聘用一些在职教师负责培训工作,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基本合格,但由于社会外语培训本身的商业性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更多培训机构聘请的是在校大学生或企业人员,这些人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另外,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彰显特色,聘请一些没有教师资格的外教,他们多数既不具备教学素质又不具备教师的基本技能。
(2)培训机构夸大培训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是外语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目前外语培训机构培训方法的科学性及实际培训效果达成度尚无权威机构进行认证,于是阜新市一些外语培训机构就钻政策的空子,用广告全方位地宣传。有些培训机构千方百计地琢磨外语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不踏踏实实地研究外语教学法,玩转新名词、新术语,华而不实,实际效果很差。采用这些违背外语教学规律的做法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
(3)软硬件教学设施不完备
对阜新市相关部门走访获知,阜新市的民办外语培训机构只需要具有教室、教师资格证及一定资金,就可以申请办学,入行门槛相对较低。这样使得很多私人培训机构能够轻易地开班办学,办学规模小到八张桌椅、一面黑板、两名教师。大部分办学机构只是为了迅速赢利,利润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教学软硬件设施根本不达标的情况下匆匆上课,欺骗消费者。在培训使用的教材方面,大多数培训机构实行拿来主义,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员提供教学内容,这是制约外语培训效果的又一症结。
3.阜新市外语培训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1)提高行业准入,加强监管力度
对民办外语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和考察;对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班要有市场准入限制或确认;对符合办学条件的由政府分管部门发放资格证书、确认资质才具有培训资格,否则不予承认。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同时,构建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机制。
(2)监管虚假广告
目前一些培训机构宣传过分虚构,有误导之嫌,工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予积极治理。应该尽快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保证培训质量,考虑成立包括受训学员、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在内的非官方监管组织,构建培训市场消费者、培训主体、监管机构之间有效互动机制,随时对各培训机构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并对培训过程中的种种欺骗行为进行迅速有力的惩处和制裁。
(3)塑造培训产业品牌
优质的品牌是培训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有效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形象特质。品牌作为外语培训形象、技术素质与产品品质的综合代表,既是竞争的结果,又是竞争的手段,不仅表现在产品层次上,而且是综合的结果和表现,具有地域性、关联性和有效性,能够整合培训资源、降低成本、吸取与集聚生产要素,给培训者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因此,通过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外语培训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4.结语
综合阜新市外语培训机构的发展状况,在阜新市外语培训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严重问题,只有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对策,促进产业新发展,才可以使其更好地促进本地经济建设,使整个外语培训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育.外语培训市场及其营销策略研究.经济经纬,2003(6):95-97.
[2]张丽丽.吉林市外语培训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230).
[3]曾薇薇.外语培训机构现状和发展策略.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7):21-24.
此课题为2014年度阜新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