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宏伟
摘 要: 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枯燥和“天书”般的语句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是文言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不仅需要考课内文言文,还需要考课外文言文,学生光学文言文是不能实现举一反三的,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虽并不是特别高,对于初中生而言,只要求学生读懂即可,但读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何况考试过程中还要拓展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找到“捷径”,注重诵读、积累、欣赏和对比阅读四个方面,使他们顺利迈过文言文这个障碍。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 课堂教学 四部曲
初中文言文占据中考一定的比重,学生平时接触文言文较少,再加上文言文古今异义比较大,以及一些复杂的词类活用,另外还有很多特殊的文言句式,读懂文言文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一篇文章要么读不明白,要么将文言文用白话文说出来。在学文言文的时候,学生一有困难就会放弃,更加没兴趣,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文言文教学,花费了很多课时,讲解得十分全面,但最终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让学生吟诵,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诵读形式。课前应当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朗读,课下不易读的内容应适当做出标记,课堂上教师可以泛读较为难读的内容,还可以和学生对读,课下进行复习性朗读,在巩固复习的时候边想边读,还可以进行古典配乐朗读,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让学生读准。乱读文言文是不可的,在读音方面一定要让学生读准,文言文中有大量生僻字,这些部分要十分注意,读的过程就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过程。在读准的基础上还需要读顺,朗读时注意情感色彩才能保证对课文有较为充分理解,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停顿,停顿方式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指导。
3.读出神韵,理解文章内容。虽然文言文内容很难掌握,但学生应适当地品味,要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当学生细细品读某一篇文言文时才能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甚至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容易许多。初中文言文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地方,如爱国精神、情趣意识、传统美德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阅读神韵,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注重积累,切合实际
文言文属于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每个字都包含独特的情感,简洁的话语却包含了各种感情,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学会积累重要词句,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属于重点考查内容。这些内容并不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而是学生平时积累的,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文言文的规律,这样才能记得更加牢固。
1.注重积累知识。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对课内和课外内容记相应的笔记,这些笔记能够帮助积累基础知识,并且在最后复习过程中,这些积累可以直接拿出复习。每一次考试后需要对试题中的重点内容做笔记,笔记要求工整。
2.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仅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不可以的,我们应当利用好复习笔记进行记忆,如果要背诵一篇文言文,就应当对其中相关语句已有相应理解,把文章结构弄清楚,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记住文章的筋骨才能更深入地学习。
三、乐于欣赏,提升语感
文言文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其中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古典文学、古典语言的魅力,文言文中的深刻思想和优美语言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语句和课文内容都是学习的典范,每一个词句都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学习文言文仅仅为了学习词句是不够的,关键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大意,要带着欣赏的情感学习文言文,最终才能领悟到作品中的各种思想感情,进而才能被文章内容吸引。欣赏文言文,首先要抓住遣词造句,注意其中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地方,让学生在品味过程中,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兴趣。其次,应当抓住文言文中感情最丰富的地方,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如在《记承天寺游记》一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就是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一句话便表达出了苏轼的旷达之情,一句话让文章甚显潇洒,学生可以对这句话进行剖析、欣赏,并且透过文章简练的语言感悟到苏轼处世的宠辱不惊,虽然身处逆境,但通过这一句话却可以看出他的豁达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欣赏文言文的过程正是提升语感的过程。
四、对比阅读,触类旁通
要想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答题的正确性,应当进行对比阅读,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为很多文言文都有相似之处,无非就是写景、抒情、写人、记事等,和作文形式有相通的地方,虽然类型很多,但学生应善于掌握每一种类型的解题方法,也就是进行对比阅读,比如,一篇介绍人物的文言文,做完之后,就可以寻找一篇类似的人物传记,进行相应的答题,在进行题目核对时,应当仔细寻找其中的关联之处,找到答题技巧。阅读题并不是那么恐怖,很多题目的做法都有具体技巧,翻译不用逐字逐句地翻译。中考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课外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平时学的文言文找到它们的共同点,然后举一反三地进行答题和理解。
参考文献:
[1]佚名.突破基础 注重积累[J].基础教育,2011.8.25.
[2]张荣华.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四步走[J].教研文范,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