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冲
掌握了基本的双语能力和转换能力,打磨了仪态、演说技巧等语言外能力之后,同学们一定对口译实践跃跃欲试吧。从心态上来看,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口译任务;但从客观重要性来讲,课堂练习容许有漏译、误译等闪失。实际工作中则不然,译场如战场,级别较高的会议中尤为如此,恰是这一不可逆性给译员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翻译质量。以交替传译为例,译员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两类:未听清和专有名词不会译。谁也不是无所不知,那么口译中有哪些应对策略呢?
未听清可能是由于一时精力不集中,也和发言人的语速、语音有关。有时可从上下文推断出遗漏的部分,而有时却由于语段中断而来不及补救。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判断这部分内容是否重要,如果只是套语、同位语或重复,那么可以酌情省略。万一没有听清关键数字和概念,切忌编造和省译,这也是译员的职业操守。不妨明确询问发言者,落实到某一个词句,比如与之核实:“For the budget de ficit for 2004, did you say it was 400,000 million dollars?”,远远胜过直接来一句:“Pardon?”泛泛提问帮不上忙,因为发言者还是不清楚你哪里没有听明白,又不太可能整段重述。
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背景知识的积累很有关系,即使成熟译员也难以避免现场忘词,或者恰好没有准备到的情况。此时,释译、换译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应付一时无法确切翻译的词。例如,笔者给学生训练时曾出现过以下段落:
眼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老城区,仍有部分老旧居民楼内没有路灯。有的楼道虽然有灯,但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白炽灯,不仅寿命较短,能耗也高,不利于节能减排。春节期间,我们为这些居民楼安装了1,200盏节能灯,方便居民出行。
“节能灯”尚且能直译为“energy-saving lights”,但所有学生都不知道“白炽灯”的标准译法“incandescent lights”,有的译员卡在那里无法完成翻译任务。另一些同学则灵活地提炼出“白炽灯”是过去那种灯泡,现在正被“节能灯”所取代,于是顺势译成“the traditional light bulbs”。这种转换就比较成功地使用了应对策略,信息基本无误,又避开了原文单词的难点。
需要指出的是,应对策略应该作为一个备选项,是永远的Plan B,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口译课程的后期才接触到这项技能。在词汇量足够、背景知识积累充分的情况下,往往无需使用应对策略。
一方面,译员不应盲目接受翻译任务。如果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准备时间又很紧,那么会议级别再高、薪酬再丰厚都应该理智地拒绝。否则听不清、听不懂、不会译的几率会更高,需要不停地启用应对机制,翻译质量也很受影响。学生译员可以从一对一、一对二的联络口译、对话口译开始,逐渐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感,以便今后从容面对更大的场面。
另一方面,译员应该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语言和语言外储备,而不是满足于“大致过得去”。比如,只有临场实在别无他法时才选择译主旨、换译、省略等方法,但事后都需要反思和查漏补缺。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提前做足功课,现场用不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