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解读

2014-03-10 14:08刘林元
阅江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导主体群众

刘林元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密切联系群众路线的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在三个层面得到阐发和应用的:一是在世界观的层面,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二是在工作方法层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是在党的优良作风层面,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任何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作风。

一、世界观层面的解读:群众路线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第一,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任何历史时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参加了历史的创造,但创造财富的实践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且统治者(领导者)的组织和指导是否能推动历史前进,也需要得到群众实践的检验;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检验,群众不仅不会拥护他们,而且会起来反对或反抗,甚至会推翻他们的统治(领导)。历史上所有的改朝换代和改革,都是在这种检验下发生的。因此,我们说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行社会建设的实践主体,还是检验和评判各个历史时期的治理方略方案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是否让人民满意的实践主体。

这个道理在今天也是适用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主要是以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的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的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检验证明,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科学有效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这是不能抹杀的,也是不能颠倒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不仅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实践主体,还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主要是人民群众)是主体,社会是客体。人从社会发展中获得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人和社会之间建立的价值关系。

社会财富主要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的,社会进步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推动的,因此,人民群众应该是人与社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社会进步的红利——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应该主要归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及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统治阶级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财富由少数统治者、剥削者来分配,广大人民群众因无权而无利。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的剩余价值,都进入了资本家的钱包,无产阶级得到的仅仅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由于社会制度的问题,理应成为社会价值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却没有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享受社会价值的主体。“理应”的“理”,是历史唯物主义之“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就应该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私有制和剥削理论的拥护者是不会承认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压迫和剥削,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翻身做主人,在经济上不受剥削,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价值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明确指导思想,不断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人民群众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因为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推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变革的决定力量。

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朝代兴衰交替。有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压迫、剥削阶级的统治者的权力是如何获得的?每一个朝代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表面上看,他们的权力是经过暴力斗争而取得的,他们的衰亡也是因暴力所致。历史唯物主义进一步研究认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来自群众,他们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失去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某一个朝代之所以兴,是因为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统治比较得人心,因而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之所以亡,是因为统治阶级失去了人心。一句话: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来自人民。这是不容回避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就是可以载舟也能覆舟的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者,其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来自人民。党领导人们谋解放、谋幸福,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人民赋予党以执政的权力,这是党与人民群众的第一层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第二层关系表现为党是领导者,群众是被领导者。所谓党领导群众,就是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朝着既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前进。党和人民群众的第三层关系在于,既然党的领导源自人民的选择,因此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党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党执政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人民群众对党的各级领导进行监督是合理合法合情的,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是为了限制、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从党执政的权力来源和执政目的来看,从党与群众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来看,从党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角,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群关系的科学诠释。

第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高的执政宗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不仅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使命与要求。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主体的意思。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依据,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服务对象。坚持共产党在执政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出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共产党没有任何私利。

抽象地说“执政为民”,这是世界上许多政党都会提出的,但他们的“执政为民”是为了宣传,为了争取选票。我们党的执政为民不仅有明确的宗旨,而且有路线的指导、政策的保证、措施方法的落实,更有党内外广泛的监督和推动。虽然都是执政为民的口号,但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个是动机不纯虚情假意,实际上为了自私的目的;一个是真心实意全心全意的,是以路线、政策作为保证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是建立在对唯物史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的自觉行为;而资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实用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从西方国家两党竞选时的自我标榜、互相攻讦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执政为民,准确而通俗的讲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共产党的“为民”是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为民”就是领导人民翻身解放,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最高层次的平等、公平、正义。在这个前提下还要领导人民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存和发展的各项要求。这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为人民服务,保持良好作风,把社会主义所能提供给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的价值不折不扣地交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上。

曾有人说,美国西点军校也曾提倡学雷锋,西方的宗教慈善事业也能做些好事,这和我们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因此是自觉的、持久的、没有各种自私目的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任何好事都是应该的,做不好才是不应该的,做好了不应该要求群众感恩、颂扬,把为群众解决困难当做恩赐,要人民感恩戴德,这是偏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只有真正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真正把握我们党所倡导的群众路线的深刻的理论基础,才能自觉、坚定、持之以恒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二、方法论层面的解读:以群众为中心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依靠群众的路线,就是以群众为主体的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过程和贯彻过程。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的要求出发,从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出发,而这些实际情况是不会自发自动地来到各个领导机关,来到领导者的办公室的(当然会有一些群众的反映或媒体的传播),主要要靠各级领导“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实践的第一线,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因此,到群众中去,就是执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第一步。就领导者而言,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经过“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情况、制定政策、贯彻落实政策。

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到群众中去”既是起点也是关键。没有这一“去”就没有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就是调查研究,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虚心向群众求教,问计于民,耐心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关心群众的疾苦,用心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到群众中去,既要了解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解决群众的问题,又要甘当群众的学生,向群众学习请教。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学习,这就是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中所体现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唯物史观。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是直接关系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最重要的方法。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就党的群众工作有非常深刻的论述。他说:“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1]可见,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是党在执政为民、执政靠民、执政知民方面的重大措施。

到群众中去以后,还要“从群众中来”。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回来”干什么?就是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办法。领导机关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针对实际问题、根据群众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以便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制定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从群众实践中来,在形成方针政策中必须解决三类认识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从马列主义的书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如果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方针政策与书本上的规定是一致的或比较接近,即能办,把书本讲的与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如果实际问题书本上从未讲过,或者书本上讲的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难办了。不按本本办就可能犯背离马列主义的错误,不按实际办就不能解决问题,群众有意见,这个两难的问题应该说是存在的。在坚持“两个凡是”的年代,解决问题肯定是从本本出发,回避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书本,更要尊重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解决包产到户问题和市场经济问题,就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书本的结论出发。遇到这类情况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不用顾虑什么了。

第二类问题是从群众中来的情况或问题并不统一,甚至有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究竟根据什么意见来决策,这也是比较头疼的事。领导机关决策时,一是要区分多数群众的意见和少数群众的意见,一般来说根据多数群众的意见办。二是要区分问题的轻重缓急,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就要急事急办,雪中送炭的事要快办,锦上添花的事可缓办。三是要弄清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要用实际措施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着重于教育。总之,针对群众的不同意见、实际的复杂问题,只要用心、细心和耐心,总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三类问题最难办,这就是当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方针、措施和办法与上级领导的指示不一致、甚至发生矛盾时,是不顾实际情况,照上级指示办,还是从实际出发,违背上级的指示。在“左”的年代里,很多领导人不顾实际盲目执行上级指示(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结果既损害群众利益,又影响了党的威信。应该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了:首先,上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瞎指挥大大减少,执行起来与实际符合度大;其次,实事求是的态度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再次,很多同志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对待上级指示,既认真执行,又不盲目执行,既能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能从实际出发,即便无法照搬上级指示也能保持顺畅的沟通,灵活执行上级的指示。

贯彻落实方针政策,要坚持“再到群众中去”。贯彻重大的政策措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试点。试点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弄清贯彻方针政策时需要哪些主客观条件,通过试点取得经验;二是为了改错纠偏,在全面推广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试点阶段,决策的主要领导人应该积极参与实践,听取群众意见。第二步是全面推广。一项决策的成功,固然要看是否在实践中达到领导机关预期的目标,更要看群众的满意度。如果领导满意而群众不满意,那就必须重新进行考虑。总之,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就是从深入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开始,到圆满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群众满意为止。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全过程是以群众为中心、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党的作风层面的解读:党和群众是鱼水关系,鱼在水中,密切相融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培育了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作风是在一定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态度和习惯性行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直坚持的相信和依靠群众、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的态度和行为。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党与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犹如鱼在水中,党在群众的支持下才能生存发展,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解放自己。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党的政策和实践要接受群众的监督、检验和批评。因此,三大作风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中心,以人民为主角提出来的,三大作风就是党群关系的优良作风。

我们党从总结自己和其他政党(包括外国政党)的经验教训中懂得,要真正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官僚主义者坚持“官本位”和“官贵民贱”的政治哲学理念,他们看不起人民群众,不关心人民群众,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还走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8月18日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对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2]“至今还有一些高级干部,所到之处,或则迎送吃喝,或则封锁交通,或则大肆宣扬。”[3]“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4]这些刻画官僚政治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对官僚主义的痛恨。30多年过去了,这些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否已经绝迹了呢?处在领导岗位的同志应该读一读这几段文字,看看自己有没有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种种表现。比如“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现在是否消失了呢?有些人在党内就不讲平等,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他们能尊重群众吗?有些人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霸气十足,他们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密切的关系吗?官僚主义是个毒瘤,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和发扬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僚主义。

以人为本和以官为本的官本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根据巴黎公社的原则,人民是主人,“官”是公仆,是为民服务的,这是不能颠倒的,颠倒了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官本位以官为本,以官为主体,一切从官出发,人民群众则成了官的附庸,这哪里还有半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官本位的对立是两种世界观的对立:以人为本必然执政为民,必然为人民服务,必然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以官为本,则必然官僚主义盛行,必然高高在上,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群众对官望而生畏,望而生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重要内容。官僚主义是一种坏作风,解决作风问题要从思想观念上找原因,从世界观历史观上解决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要在“密切”两个字上下功夫,要做到“密切”,还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做表面文章,不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些领导看起来是联系群众的,但是“面联心不联”,实际上并不与群众密切交换自己的心声,并不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形式主义的联系群众,既不“密”又不“切”。

在联系群众问题上的形式主义有三种表现。一种表现是把联系群众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宣传上。在一些场合,一些领导强调对联系群众的认识要到位,要关心群众的利益,了解群众的要求,征求群众的意见。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心思不是放在群众身上,而是放在自己的升官发财上,谋求怎么再上一步。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大事、最大的事。他们口头上说,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但在他们心里,群众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有些关系群众的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某些领导并非不知道,但就是不解决,以至小事拖成大事,群众义愤、媒体曝光,引起上级领导重视,他们这才慌了神,惊恐起来。这些领导恐慌的并不是闹出事故会损害群众的利益,而是害怕群众义愤、媒体曝光会影响自己的仕途。这种人嘴上念着“联系群众”,但在职责范围内却不去为群众做事,他们的“联系群众”是口是心非的,可谓“口连心不连”,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

另一种表现是在联系群众的问题上作秀。有些领导确实去了群众中间,选择在关键时刻出现在群众中,但是他们不是轻装私访,而是大鸣大放:或把群众集中起来发表讲话,或走家串户关注民生,或田头视察、挥臂劳动。领导这样联系群众无可厚非(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有些领导的动机不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上镜头,为了“见报”。很多省报、市报上登出来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场面,突出的是领导,而不是群众,群众的“被联系”是为了衬托领导。如此作秀,对有些人来说,似已成习惯。对于领导下基层、做调查、开座谈会,新闻中只报道领导的讲话、指示(其实有些领导的讲话只是读了一遍别人写的稿子),而群众的问题、群众的要求、群众的经验、群众的批评建议,一概省略。试问,这种联系能密切吗?领导到群众中去,向群众请教,主角应该是群众。

还有一种表现是根本不听群众的批评意见。能否密切联系群众,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领导能否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有些领导出于本能,习惯于听下级或群众的好话、赞扬和肯定性的评价,对批评性的意见则听不进去。由于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一些领导几乎听不到来自下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只有当他们因为问题比较严重,受到审查靠边站时才会被批评揭发)。只能听取赞扬,而听不进批评,或者表面上虚心接受,实际上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将会极大地破坏干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尤其要鼓励群众敢于批评领导。群众要敢于提出批评,领导要虚心接受批评,关键在于领导能够真正接受来自下级和群众的批评。如果口头喊“高价收买批评意见”,实际上“无价”甚至“负价”对待群众的意见,怎么能形成密切的干群关系呢?

密切联系群众,关键在“密切”二字。对待群众,在态度和行为上都要真正做到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对群众真相信、真关心,说真话、做实事,犯了错误老实检讨。那种“口密心不切”,搞形式主义的表面作秀,群众的慧眼是能识别出来的。群众不但痛恨那种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官僚主义,也讨厌那种假惺惺的形式主义。要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懂得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3][4]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330,331.

猜你喜欢
领导主体群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