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
丝瓜—冬莴苣—春莴苣一年三茬栽培模式
文范纯
(益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
丝瓜—冬莴笋—春莴笋栽培模式效益较好,每667 m2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但为了克服连作障碍,还应考虑与水稻、菜薹轮作。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沙头镇推广丝瓜—冬莴苣—春莴苣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已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栽培面积达到400 hm2,并有逐年扩大的发展趋势。每667 m2丝瓜平均产量6 000 kg,收入2万元以上,最高产量8 000 kg,收入达2.8万元;每667 m2冬莴苣平均产量3 500 kg,收入1.2万元,最高产量5 000 kg,收入达1.8万元;每667 m2春莴苣平均产量3 200 kg,收入0.8万元,最高产量4 000 kg,收入达1.0万元。每667 m2三茬合计年收入达4万元。
1 茬口安排
丝瓜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始收,8月中旬采收结束;冬莴苣于8月10~20日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罢园;春莴苣于10月下旬播种,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收结束。
2 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主要选用地方品种益阳白丝瓜。
2.2 育苗
2.2.1 播种时间 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2月20日。
2.2.2 苗床准备 在播种前15~20 d(天)进行苗床准备。根据栽培面积搭建塑料大棚或利用原有大棚作苗床。做低畦,畦面宽1.2 m,畦间垄宽40cm,垄高10~15 cm,以有利于保温、便于田间操作(图1);长度根据育苗数量而定,一般为8~25 m。每平方米苗床准备80~100 W功率的电加温地热线,并铺设好;其上整齐摆放已装填好基质的育苗穴盘或育苗钵,浇透水后待用。
2.2.3 播种 种子催芽后播种,上盖0.8~1.0 cm厚的盖籽土或育苗基质后,用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足水,接通地热线电源加温;并架设小拱棚,且在小拱棚骨架距地面30~40 cm处按每20~30 m2安装1根800~1 000 W功率的电热空气加温线。
2.2.4 苗期管理 出苗前,地温保持24 ℃; 出苗后,当大棚内气温低于15 ℃时,接通空气加温线和地热线电源加温,使地温和气温白天保持在18℃,夜间保持在15 ℃;当大棚内气温高于15 ℃时,可停止电热加温,并揭开小棚膜降湿; 当大棚内气温高于25 ℃时,应开启大棚门通风降湿。同时,隔10~15 d(天),喷施1次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猝倒病。
图1 大棚苗床示意图
2.3 合理施肥 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每667 m2目标产量为5 000 kg,应施入含硫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00~120 kg、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200~250 kg、硫酸钾肥(含氧化钾50%)10 kg。如果能施用2 500 kg猪粪等畜禽粪肥,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将计划施用的肥料一次性撒施后翻土。
2.4 整地做畦 机械翻耕2遍以上,人力翻耕3遍以上;按畦面宽3 m,畦沟宽30 cm、沟深20 cm做畦;充分浇透水,待土壤稍干后,在畦两边盖2 m宽的白色地膜。
2.5 定植 当10 cm地温稳定在15 ℃以上、外界气温稳定在13 ℃以上时,保护地栽培即可定植。根据益阳地区气候条件,大棚套小拱棚栽培一般于3月15日后定植; 小拱棚栽培,一般于3月下旬至 4月上旬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6 m、株距30~35 cm,在每畦靠边各定植1行;定植后浇稳根水;喷施1次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真菌病害。再架设小拱棚,进入前期保温降湿管理。
2.6 温、湿度管理 4月25日前,阴雨天盖小棚膜,但两头须各开启一个小窗,确保通风降湿;晴天应在10:00~16:00揭开小棚膜。4月25日后,根据益阳地区气候条件,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8 ℃以上时,选择晴天及时拆掉小拱棚。
2.7 及时搭棚整枝 4月下旬,应抢晴天搭建好瓜棚。如果是大棚套小棚栽培,先揭大棚膜,后在大棚骨架上安装能承载瓜蔓的绳索或竹、木;如果仅是小拱棚覆盖栽培,拆小拱棚后应立即搭建好瓜棚,棚宽6 m,即两畦搭1个瓜棚,平棚或半圆拱棚均可。将瓜蔓及时引向棚的对面,且将侧枝抹掉,只留主蔓结瓜。及时剪除病、老、枯叶和畸形瓜,确保棚面通风透光和瓜形美观。
2.8 肥水管理 如果按上述施肥方案施足了基肥,原则上不需要再追肥,但对于个别长势较弱的植株,可浇施1~2次0.4%的三元复合肥液;进入现蕾期和采收期后,可叶面喷施2~3次海藻叶面肥700倍液。
对水分的管理,在益阳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极早熟栽培,原则上以排渍防涝为主;但如遇久旱无雨时,应及时浇水抗旱,沟灌或漫灌均可,水没上畦面3~5 cm,浸6~8 h(小时)。
2.9 及时防治病虫害 丝瓜结瓜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褐腐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施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加8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黄守瓜和瓜绢螟,可喷施两头歼(球孢白僵菌,含孢子400亿个·g-1)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5~20 d(天)防治1次。
3 莴苣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与播种期 冬季栽培,青叶莴苣宜选用科兴7号、科兴9号和科兴15号,播种期以8月10~15日为佳;紫红叶莴苣以选用燕丰紫莴笋和永安紫莴笋为宜,播种期以8月15~20日为佳。
春季栽培,宜选用燕丰紫莴笋和永安紫莴笋等紫红叶莴苣品种,播种期为10月下旬。
3.2 培育壮苗 冬季栽培,宜采用穴盘育苗,棚膜顶上加盖遮光率为60%~70%的遮阳网。春季栽培,可苗床育苗,但需及时间苗,确保苗距在5 cm以上;穴盘育苗效果更好。
3.3 合理施肥 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每667 m2目标产量为4 000 kg,应施入含硫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50~180 kg、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150~200 kg、硫酸钾肥(含氧化钾50%)20 kg。如果能施用2 500 kg猪粪等畜禽粪肥,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将计划施用的肥料一次性撒施后翻土。
3.4 整地做畦 机械翻耕2遍以上,人力翻耕3遍以上;按畦面宽1.2 m,畦沟宽30 cm、沟深20 cm做畦;充分浇透水,待土壤稍干后,覆盖黑色地膜。
3.5 定植 冬莴苣于9月5~20日移栽定植,苗龄25 d(天)左右;春莴苣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定植,苗龄35 d(天)左右。不论冬莴苣还是春莴苣,紫红叶莴苣品种按株距35 cm、行距30 cm定植;青叶莴苣品种按株距35 cm、行距40 cm定植,每667 m2栽5 500株左右。定植时封好定植孔,定植后浇稳根水。
3.6 抗旱浇水 冬莴苣栽培,定植后正是少雨干旱季节,特别需浇水抗旱。平地可采用漫灌,水漫上畦面5 cm以下,浸2~3 h(小时)后排水;小面积生产,可浇灌。
3.7 控制徒长 冬莴苣栽培,不论什么品种或类型,都必须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徒长,促进肉质茎的膨大。一般当苗有八叶一心时,使用50%矮壮素500倍液喷雾,7~10 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春莴苣栽培,应任其自然生长,不需喷施矮壮素。
3.8 病虫害防治
3.8.1 病害防治 莴苣有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四大主要病害。冬莴苣病害的防治可用8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配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喷雾,出苗后10~15 d(天)喷1次;春莴苣病害的防治可用8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配8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月中旬开始,10~15 d(天)喷1次。
3.8.2 虫害防治 冬莴苣虫害以小地老虎和蚜虫为主。春莴苣虫害以蚜虫为主。小地老虎的防治,定植后,在稳根水中按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加入配药量浇蔸,每株浇药水150~200 g,一次即可。蚜虫可用36%阿维·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9 及时采收 冬莴苣应从11月中旬开始上市,12月上旬结束,既可获得高价格,又可防止因霜冻造成损失。春莴苣可根据行情,从3月中旬始收,4月上旬结束,原则上在3月中、下旬价格较高时上市,效益较好。
4 连作障碍的克服
在益阳地区,尽管上述栽培模式效益较高,但为了克服连作障碍,一般还采用以下3种栽培模式进行轮换,以克服连作障碍。一是丝瓜—晚季水稻—莴苣一年三茬栽培模式;二是早季水稻—莴苣—早春甘蓝一年三茬栽培模式;三是丝瓜—早秋白菜薹—早春莴苣一年三茬栽培模式。
文范纯,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电话:0737-4222145,E-mail:wenfanchun@126.com
2014-03-16;接受日期:2014-06-08
益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益农财(2011)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