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4-03-10 05:25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严春香陈武军
中国卫生统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矛盾性娱乐性应付

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 严春香 陈武军

武汉地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

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 严春香 陈武军△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内标准化的青少年应付方式和家庭环境评定量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心理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1131名被调查的中学生中,采取“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占67.07%,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占52.90%,采取“自责”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占33.34%,采取“退避”的应付方式占45.61%,采取“幻想”的应付方式占53.10%,采取“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占40.83%。家庭矛盾性及娱乐性是影响青少年应付方式总分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青少年积极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减少家庭矛盾性,提高家庭娱乐性,增强青少年自信心,提高应付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 家庭环境 应付方式 多元回归分析

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多,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从而导致青少年在应付生活事件方面均承受种种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严重的会使青少年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1],所以从家庭环境因素着手,探索有效的心理应付措施是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就是通过调查青少年学生的家庭环境,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和方法

1.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武汉地区中学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

2.研究对象

对在武汉地区就读的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1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年龄范围在11~18岁之间,平均年龄(14.26±1.63)岁。

3.研究内容

(1)青少年的应付方式;

(2)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影响。

4.测评工具

(1)青少年应付方式量表

青少年应付方式量表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2],包括62个问题条目,每个条目分“是”或“否”(0或1)两种选择,分成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若干条目组成。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分量表、自责分量表、求助分量表、幻想分量表、退避分量表、合理化分量表。

(2)家庭环境量表

家庭环境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家庭精神环境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2]由90个关于家庭精神环境的问题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有“是”或“否”两种选择。目前西方评价家庭环境的量表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修改和评价后才能适合在中国使用,而国内FES-CV的改编与修订仅仅完成一部分工作,具有较好判别效度且内部一致性满意或稍差一些的四个分量表,即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已能放心地使用,且有研究证明这四个分量表适合于评价所有类型的中国家庭[2]。故本次研究仅选用这四个分量表来进行分析和评价。

5.研究方法和统计处理

针对所有参与调查的中学生,详细说明调查的意义及填写量表的方法,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量表填写。本次调查采取匿名问卷法统一填写,当场收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118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剩余有效问卷1131份,有效率为94.25%。将原始数据通过FOXPRO建立原始数据库,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F检验、t检验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所有研究数据录入后逐项核对,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结 果

1.一般情况

(1)青少年的应付方式

从所调查的1131名青少年学生的应付方式结果可以看出,当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占67.07%,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占52.90%,采取“自责”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占33.34%,采取“退避”的应付方式占45.61%,采取“幻想”的应付方式占53.10%,采取“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占40.83%。

(2)不同年龄及性别青少年的应付方式

将62个应付方式问题条目分成六个因子,其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发生情况见表1。总的可以看出,除“退避”应付方式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外,其余应付方式因子均无性别间差异。各年龄段应付方式发生情况除自责应付因子存在年龄差异外,其余各应付因子均不存在年龄间的差异。从不同年龄男女应付方式的发生情况看,17岁组女性采用“合理化”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17岁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年龄阶段,说明这个时段的女性在面对家庭应激事件或环境时,采取的应付方式比男性更趋于“合理化”,能较理智地处理家庭环境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

表1 不同年龄及性别的青少年应付方式发生情况(±s)

表1 不同年龄及性别的青少年应付方式发生情况(±s)

*:P<0.05,**:P<0.01。

年龄 性别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 退避 合理化11岁 男(n=4)0.63±0.26 0.08±0.10 0.50±0.08 0.25±0.13 0.1 1.94 1.72 1.26 0.63 8±0.22 0.30±0.09女(n=5)0.60±0.09 0.22±0.24 0.62±0.26 0.48±0.20 0.34±0.24 0.29±0.15 12岁 男(n=82)0.65±0.19 0.40±0.28 0.50±0.18 0.50±0.24 0.44±0.26 0.41±0.22女(n=75)0.68±0.20 0.32±0.22 0.49±0.21 0.55±0.23 0.47±0.23 0.40±0.20 13岁 男(n=129)0.68±0.17 0.35±0.24 0.52±0.20 0.54±0.23 0.44±0.21 0.40±0.20女(n=136)0.65±0.22 0.36±0.25 0.50±0.25 0.53±0.22 0.46±0.22 0.40±0.18 14岁 男(n=132)0.65±0.19 0.35±0.25 0.53±0.19 0.50±0.21 0.43±0.21 0.39±0.19女(n=104)0.66±0.21 0.33±0.25 0.56±0.21 0.52±0.22 0.47±0.21 0.43±0.21 15岁 男(n=93)0.68±0.20 0.32±0.24 0.54±0.22 0.50±0.22 0.44±0.19 0.37±0.18女(n=75)0.65±0.21 0.30±0.20 0.57±0.23 0.50±0.21 0.48±0.21 0.42±0.17 16岁 男(n=82)0.68±0.21 0.40±0.26 0.52±0.20 0.57±0.20 0.45±0.20 0.44±0.21女(n=79)0.70±0.19 0.34±0.24 0.57±0.23 0.52±0.20 0.49±0.22 0.40±0.21 17岁 男(n=60)0.68±0.20 0.27±0.22 0.53±0.25 0.47±0.24 0.41±0.20 0.35±0.19女(n=63)0.70±0.20 0.34±0.22 0.51±0.25 0.51±0.20 0.48±0.19*0.45±0.19**18岁 男(n=9)0.70±0.24 0.24±0.15 0.67±0.17 0.59±0.20 0.54±0.14 0.48±0.23女(n=2)0.50±0.35 0.15±0.07 0.50±0.28 0.50±0.28 0.30±0.42 0.27±0.26合计 男(n=591)0.67±0.19 0.35±0.25 0.52±0.20 0.51±0.22 0.44±0.21 0.40±0.20女(n=540)0.67±0.21 0.33±0.24 0.53±0.23 0.52±0.21 0.47±0.21**0.41±0.19F0.77 2.29*

2.家庭环境的四个分量表与中国常模的比较

将家庭环境四个分量表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与中国常模[2]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可见被调查青少年家庭亲密度、矛盾性比中国常模家庭要突出(P<0.01);而知识性和娱乐性中国常模家庭要显得突出(P<0.01)。说明被调查家庭相对中国常模家庭亲密度要高,矛盾性要小,而知识性及娱乐性活动也相对较少。

表2 被调查青少年家庭环境量表分数与中国常模量表分数的比较(±s)

表2 被调查青少年家庭环境量表分数与中国常模量表分数的比较(±s)

**:P<0.01。

被调查青少年(n=1131)中国常模(n=126)t值亲密度6.3±2.4 7.7±1.9 7.8586**矛盾性3.2±2.2 2.2±1.9-5.3885**知识性3.0±1.9 5.6±2.1 13.4427**娱乐性4.2±2.1 4.9±2.0 3.5764**

3.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应付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以家庭环境的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及亲密度等各因素为自变量,以青少年应付方式总分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应付方式总分主要受家庭矛盾性及娱乐性的影响,且呈正相关,即矛盾性小、娱乐性强的家庭,青少年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也强。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四个因素都呈正相关;自责与亲密度负相关,与矛盾性正相关;求助、幻想与矛盾性及娱乐性均正相关;退避、合理化与矛盾性均呈正相关。

表3 青少年应付方式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青少年能否积极应付生活事件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及家庭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本研究通过对1131名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应对生活事件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青少年面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常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付方式,但同时也富于幻想,遇事也容易退避,与倪有娣、楼美丽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3]。另有研究显示,具有精神质学生,在处理各种应急时,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而具有外向性学生,则多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付方式;具有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4]。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对应激性生活事件采取不同的应付方式,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积极探索应付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完善健康行为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5]。

在应付生活事件的过程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青少年,他(她)们更多采取的是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而女性青少年则更经不起挫折的打击,遇到挫折更容易退避。这与黎雪梅、肖计划、王桂平和Parker等人的研究一致[6-9],因此,在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保健方面,对处于14岁至17岁左右的青少年尤其应引起全社会及家长的广泛重视。

对青少年应付方式来说,家庭矛盾性对应付方式总分及各因子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娱乐性对应付方式总分、解决问题应付因子、求助应付因子及幻想应付因子有影响;家庭亲密度对解决问题应付因子及自责应付因子有影响;家庭知识性仅对解决问题有影响。所以,家庭矛盾性成为影响青少年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矛盾性大的家庭,容易使青少年采取幻想、自责、退避等系列消极的应付方式。众多的研究证明[10-13],家庭和睦、亲密度高的家庭,会给子女带来一种安全感,有利于其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相反,父母经常吵架,有矛盾冲突的家庭,其子女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会明显增高,给青少年网络成瘾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4]。

加强本地青少年的知识性及娱乐性活动,提高他们积极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减少因学习和家庭带来的种种心理及精神压力,达到或超过中国常模家庭的水平,这尤其应引起武汉及周边地区家庭和教育界的密切关注。

1.Rabkin J,Struening EL.Life events,stress,and illness.Science,1979,194:1013-1020.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订版).1999.

3.倪有娣,楼美丽.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2):84-86.

4.蒋正华,张太泉,汪洋,等.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与高考应付方式的对比研究.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56-158.

5.闫戈.中专学生焦虑和应付方式状况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5,26(6):50.

6.黎雪梅,况利.高三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3.

7.肖计划,李晶.青少年不同个性的应付行为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2):79-81.

8.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付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31-434.

9.Parker GB,Brown LB.Coping behaviors thatmediate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Arch Gen Psychiatry,1982,39:1386-1391.

10.Johnston JR,Gonzalez R,Ampbell LE.Ongoing postdivorece conflict and child disturbance.JAbnorm Child Psychol,1987,15(4):493-509.

11.Walters GD,Behavior genetic research on gambling and problem gambling:a prelim inary meta-analysis of available data.Gambl Stud.2001;17(4):255-271.

12.BenAies KM,Harrison MJ,Magill-Evans J.Impact of marital quality and parent-infant interaction on preschool behavior problems.Public Health Nurs,1998;15(1):35-43.

13.Japel C,Tremblay RE,Vitaro F,et al.Early parental separation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daughters 6-9 years old.Am JOrthopsychiatry,1999;69(1):49-60.

14.高丽娟,祁富生,钟丽卿.青少年网络成瘾者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1998-1999.

(责任编辑:刘 壮)

△通信作者:陈武军,E-mail:whycx68@sina.com

猜你喜欢
矛盾性娱乐性应付
Task 6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基层微信工作群手中应付工作、心中应付群众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