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贴”时代:涉农资金如何监管?

2014-03-09 07:23叶青,张明,唐云锋
财政监督 2014年33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贪腐补贴

“大补贴”时代:涉农资金如何监管?

话题嘉宾

叶青: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湖北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明: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和教授领域为国家预算、项目预算与管理最新实务、预算技术与理论运用等

唐云锋: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政府预算监督、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翟继光: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经济法、财政法、税法等

王丛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财政部中国政府采购网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政府法治与应急管理、政府采购与公共资源交易、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等

主持人

阮静:《财政监督》杂志编辑

背景材料:

自2004年我国试点免征农业税并推行种粮补贴政策以来,历经10年,我国农业补贴急剧增长高达千亿元,进入“大补贴”时代。大量真金白银投向“三农”,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一些借机谋利发“补贴财”的现象也频频发生——

安徽省农委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日前受检方指控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金树芳利用职务上便利,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评审及项目资金分配上为全省70余家企业提供帮助。在金树芳高达1136万余元的“家产”中,257万余元是受贿赃款,另有817万余元无法说明来源。

江西省余江县,一起村干部贪污粮食补贴款案牵扯出所在镇18个村委会干部“主动投案”,交代贪污粮补资金近百万元。涉案村干部坦言,侵占粮补款当“福利”已经成为“惯例”,有的干部甚至为自己一户办了四张“惠农补贴卡”,虚报冒领上百亩的粮补资金。

安徽省涡阳县,仅农委系统今年以来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贿赂犯罪系列案件就达7件9人,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其中就涉及套取国家良种补贴等涉农资金贪腐问题。

……

根据中纪委最新公布的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和反“四风”成绩单中,克扣农民征地拆迁补偿款、挪用套取农业专项资金、违规发放农村危房改造和低保等涉农资金腐败问题突出,仅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农民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包括支农补贴在内的各种补贴资金问题就达6499起,涉及金额超过20亿元。而据最高检察院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发生在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人员共有11020人,占同期立案侦查依法贿赂犯罪案件总人数的近四成。去年全年在农业补贴、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领域查办的职务犯罪也高达12748人。涉农补贴资金流失问题从小打小闹的“跑冒滴漏”,出现了局部地区的“管涌”现象。涉农资金领域正成贪腐高发区。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近年来,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不断加大,2004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仅2626亿元,到2013年已达1.3万亿元,其中仅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基础支农补贴就增长近10倍,从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近1700亿元,年均增加近百亿元。目前,中央财政安排的“三农”资金项目约上百项,省一级普遍在100项左右,个别省份甚至多达数百项。然而,当农业补贴进入“大补贴”时代,“侵蚀”涉农补贴的“硕鼠”增多,不仅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而且涉案环节多,“窝案”“串案”也呈增多之势。本期监督沙龙根据中纪委最新公布的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和反“四风”成绩单通报的相关问题,再次关注涉农资金贪腐话题,探讨“大补贴”时代涉农资金的有效监管之策。

“大补贴”时代涉农贪腐新特点

主持人:龙头企业评审需“跑部钱进”、项目资金争取要“花钱公关”、农业补贴成“人情项目”,这是背景材料中提及的安徽省农委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腐败案曝出的涉农资金分配“潜规则”;另背景材料中提及的江西余江县一个镇18个村官侵占粮补的案件涉案村干部坦言,侵占粮补款当“福利”已经成为“惯例”……对于近来发生的这些涉农资金贪腐案件,您怎么看?

叶青:有钱财分配的地方,就有腐败的可能。涉农资金虽然不算巨额,但是,会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得无影无踪。对上面来说,涉农资金不少,但是,到了基层、到了农民手上,数量就极为有限了,而影响到的农民,往往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涉农资金的监管不力,往往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张明:第一,背景材料曝出的涉农龙头企业评审和资金分配“潜规则”,是我国相关活动和专项财政资金分配在涉农领域的反映,此类现象在相关管理领域其实并不少见,可以说基本上是“心照不宣”的事儿。第二,村干部侵占粮补案表明,在交通、信息并不十分通畅的农村村域,相关干部的欲望之盛,在经办国家或公共资金时,也会、也敢伸手,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整治实在是任重道远。第三,国家或公共资金所到之处,都会成为引发相关人员欲望或滋生腐败,在反思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应看到相关监管制度和权力约束机制的缺失。

唐云锋:简单点说,说明当前贪腐及相关制度层面的问题呈系统性,具体即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相关的补贴政策执行中,缺乏必要的衔接,使惠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因各种政策阻梗使结果变得低效甚至无效;同时也说明政策执行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从而使农业补贴等政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问题进一步蔓延,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翟继光:涉农资金贪腐案频发反映我国在涉农资金领域法治建设仍比较落后,涉农资金从申请到审批,从使用到监管各个领域都存在诸多漏洞,人治的色彩仍比较重。一个项目的批准与否,主管领导的作用很大,因此,只需要“花钱公关”,只要有足够的人际关系就可以申请到项目。如果申请项目的目的仅仅是为当地百姓谋福利,也就不会有人费尽周折去“花钱公关”了,“花钱公关”来的“人情项目”大多都是为项目申请人以及相关人员谋取个人私利的,因此,这些项目的资金被挪用、贪污也是在所难免的。农民是我国的底层民众,法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政策了解甚少。再加上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儿童,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更低。基层村干部便利用农民的弱点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监督不力的现状大肆侵占粮补款。这些问题说明我国应当大力加强涉农资金领域的法治建设。

王丛虎:“黑手”伸向“农业、农村、农民”,足以说明当前的一些腐败分子无孔不入,丧尽天良。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有关涉农资金存在着体制、机制和法制层面的不足,当然也证明了在具体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漏洞。反思总会使人进步,而辩解则无异于责任的推卸。为此,沉静下来,思考问题所在,查漏补缺,为时还不晚。

主持人:对于今年已经查出的涉农领域贪腐逾万人、涉农补贴“问题资金”20多亿元涉农领域贪腐问题“成绩单”您又作何评价?涉农补贴被截留、挪用、私分等贪腐问题其危害影响几何?

叶青:一万多人,才贪腐20多亿元,说明涉农领域的贪腐往往是小贪腐。但是,负面影响极大,影响到农民兄弟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不容易被发现。

涉农补贴被截留、挪用、私分等贪腐问题影响极坏,说明涉农资金管理混乱。截留、挪用涉农资金,是一种性质相同的行为,随意改变涉农资金的用途,甚至将会侵吞、私分公款。而私分涉农资金则是一种最直接的犯罪行为。使中央的财政支持无法传导到基层。

张明:按涉农贪腐万人、“问题资金”20亿元算,人均“问题资金”20万元,这对主要处于我国最基层的村级干部来说,应该不是小数。涉农补贴贪腐问题的危害影响,主要且典型地体现在“三农”方面:第一,涉面广、败坏农村民风社风政风党风严重。村级干部是我国当今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所作所为的影响对党和国家来说是深入彻底和最基本、最根本的,尤其是对那些从未离开过家乡故土,甚至县城都少去的农民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些人要沐浴党的光辉和国家的关怀,主要是经乡镇干部或村干部传递的。第二,直接侵害党和政府给予农民个人及家庭的利益。现行涉农补助大部分是直补到人、到户的,而且今后这部分到人、到户的直补还将逐渐增加。因此,涉农补助贪腐直接侵害农民个人及家庭利益,特别是那些远离村中心居住的农户的利益。第三,直接影响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涉农补助主要是对生产相关农品(如粮食、生猪等)的农户及个人的补助,侵害这些农户及个人的相关农品生产补助,自然会影响相关农业生产及农品产量增加。

唐云锋:一是如前述,说明涉农贪腐问题的系统性,同时对这种被查出来的“成绩”也只可能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毕竟单靠体制内的审计与监察去发现问题永远都是有限的,只是部分问题严重者与所谓运气不佳者可能被发现,更多的“小问题”无法被发现甚至成为“法不责众”的现实,而且这种运动式的纠察毕竟也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涉农补贴领域的贪腐问题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国家农业补贴政策无法实现预期的惠农目标;其次是恶化了政府的腐败形势,使政府腐败向基层全方位蔓延;最后更严重的是损毁了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使基层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并成为社会冲突的主要策源地。

翟继光:涉农领域反贪成果显著一方面说明中央已经加大了涉农领域的反贪力度,另一方面则说明涉农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比较严重。涉农领域的腐败问题危害很大,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一旦涉农领域出现较大范围的腐败现象必然削弱政府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实际效果,加大农民对公务员以及政府的不满情绪。如果没有农民对政府的支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建设都很难实现。因此,涉农领域的腐败问题将严重削弱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党和政府必须下决心从根本上治理涉农资金领域的腐败问题。

主持人:从背景材料知,涉农补贴规模巨大,此外,种类范围也在增多,从最初设立的良种补贴到专门针对种粮农民的“四补贴”,即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再到针对畜牧业、林业、草原、农业保险、产粮(油)大县、农村低保等各种涉农补贴。随着“大补贴”时代的到来,并结合前述分析,涉农资金领域贪腐问题正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叶青:涉农补贴种类多、覆盖面广、政策性强,监管稍微放松,就会大量的流失。这也是导致流失的原因。从相关案例来看,涉农补贴资金的贪腐有以下特点,一是积少成多,在每个受补助的农民身上留一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二是隐蔽性强,财务会计粗线条,给做假账提供了便利。三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有的农民并不知道有这么多的补贴,有多少拿多少,一般不会追究具体的补贴数字。四是容易出窝案,村镇干部上下之间相互包庇,贪腐链越来越长,窝案越来越多,根深蒂固。

张明:与其他领域贪腐相比,涉农资金贪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基层性。涉农补助是各级财政从中央一直到地方,最后由乡镇财政经各级村干部发放到农户及个人的。涉农补助中大部分直补到人、到户的资金,在各级财政相对严格规范监管下,一般会顺利到达乡镇财政。现有问题主要出在乡镇财政经村干部提供信息,发放到农户及个人环节,形成以村干部为主的“窝案”“串案”,直接影响农户及个人对党和政府的认知问题。第二,相对普遍。据2013年统计我国农村有58.9万个村委会,按每村委会仅村支书和村主任两人算,就有近120万人,如果不严密监管犯案即使比例不大,但人数和区域也不会少。第三,影响广泛。由于村干部处于农村最基层,涉面广、影响大,对信息相对不畅的农村地区来说,影响的负效应可能会因信息稀缺性而被莫名放大或无端扭曲,影响的深度、广度就不好预计。

唐云锋:由于随着涉农补贴范围与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补贴形式的复杂化,使涉农补贴领域的腐败如案例介绍中的情况那样,正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省市级等所谓上级政府的“高端”腐败,即涉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通过补贴资格等条件的设定与补贴发放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对下级与基层政府的涉农补贴发放各环节进行“设租”,形成现实中的“跑部钱进”与各种公关现象,究其本质这些现象本来就是相关职能主管者的索贿;而乡镇与村等基层的“低端”腐败,则主要是在涉农补贴申请与发放环节所发生的,对上级政府涉农补贴的虚报多领,对村民补贴款项的截留等,究其本质则是各涉农补贴利益主体借信息不对称所发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翟继光:涉农资金领域的贪腐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普遍性、技术性和小额性。涉农补贴涉及的领域很多,目前,每个领域都已经出现了腐败现象,这说明涉农资金领域已经成为腐败的多发领域,相关政府部门不能等闲视之,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涉农补贴往往需要进行申请和审批,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享受,腐败往往就在技术性的条件领域出现,通过伪造相关技术条件达到符合补贴的标准,从而获得本来不应当获取的补贴是比较典型的腐败现象。涉农领域的补贴就单项来看往往数额并不是太大,因此,每次腐败所涉及的资金从数额上看也不是很大,但涉农领域的腐败往往都是积少成多,从每个农民身上贪一些,加在一起数额就很可观了。

涉农补贴“大蛋糕”如何监管?

主持人:涉农部门是往日的“清水衙门”,为何成为今日“硕鼠”聚集之地?多名涉农部门官员提及,早在2010年,财政部就联合17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清查过涉农资金的落实情况,之后每年农业部、水利部等涉农部门也对涉农资金进行过专项检查,但从目前来看,涉农资金的违法违规使用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呈上升趋势。涉农补贴的贪腐问题根源何在?农业补贴资金从小打小闹的“跑冒滴漏”到局部地区出现了“管涌”,暴露出管理、分配和监督方面存在的哪些问题?

叶青: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取消农业税。在此之前,乡镇干部的工作重点在于收取农村税费。现在,农民不仅不征税了,还要给予补贴。这样,导致补贴金额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部分乡镇一级的公务人员贪腐的对象。涉农资金的数额不大,但是对有的要求不高的乡镇干部来说,在涉农资金上“小偷小摸”一番也是一种收获。其根源,一是乡镇干部受传统官德文化教育的熏陶不足,对钱财能捞就捞。二是财务会计的监管不力。很多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是外部的诱惑巨大。看到老板赚钱,免不了自己觉得自己的工资不高。四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农资金将会越来越多,监管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了。五是在人情社会,走后门走关系轻而易举。人治依然高于法治,才会有这样的情况。过去长期不重视涉农资金的管理,问题得到了总爆发。而“八项规定”“反四风”的严格执行以来,各种问题又不断地暴露出来。造成了数量上升的景象。

张明:涉农补贴的贪腐问题根源,也就是我国社会的贪腐根源在涉农补贴领域的延伸。个人认为,社会贪腐根源其实可简单归结为人和制度两方面。首先是人的问题,即为啥要贪腐?原因很简单就是欲望太多。其实人有欲望是自然的赋予,满足人的欲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但现实问题是,一些人的欲望太多,以致教化上的精神道德底线和制度上的惩治处罚尽失。这个问题既有历史传承的原因,也有商品经济兴起和外来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其次是贪腐预防惩治制度问题,尽人皆知除相关精神道德教化外,严密严肃的贪腐预防惩治制度是防范、减少甚至杜绝贪腐的重要措施。但我国现行贪腐预防惩治措施主要包括: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组织生活会(党员群众参加)、审计机关的事后账务审计、社会媒体及网络监督、纪委监察部门惩治贪腐行为人等,其中纪委监察的贪腐追惩最有震慑效果,除媒体或网络监督偶有曝料一些权力运作案件外,其他防范措施皆因与权力运作过程脱节而防范作用微弱。

农业补贴从小打闹的“跑冒滴漏”到局部地区出现“管涌”,暴露出管理、分配和监督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资金分配权过分集中。随着涉农补助投入增加,乡镇管理者权限扩大,资金管理使用上不少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集权钱一身,掌管项目申请、审查、上报等,内部监督通常以报表或自查走形式,有名无实。第二,使用管理粗放。目前乡镇基本无补贴发放登记基础信息库,村怎么报,镇如何批,缺乏现场核实数据真实性。如按规定粮补发放需经登记、公布、审核、复核等9道程序之多,但一些地方的登记、审核往往“纸来纸往”,一些镇村干部正是利用这点轻易贪污粮补款。第三,“政出多门”、重复投资。如一块地申请不同部门项目,哪部门人来就挂哪部门的牌子,一个块地顶五六块示范基地“帽子”,套取项目资金。第四,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管理欠统一规范。如发放渠道环节方式多,有财政直接支付,也有委托农信社支付;有社会化发放,也有农民到乡镇领取,还有通过学校发放等;发放账户由乡镇分散管理,资金封闭运行不完善,不能有效解决资金被乡镇、村组挤占、截留、挪用问题;发放成本高,每项补贴发放程序重复,造成人、财、物浪费,一般发放成本为发放额10%左右;受补人一般按补助项目开户,“一人多折”、“一人多户”普遍存在,既不利农户保存、使用,也不利资金发放管理,同时也增加农信社结算业务,浪费大量账户资源;资金拨付程序较复杂,环节多,资金在途时间长。

唐云锋:涉农补贴领域的贪腐问题究其根源如前述特点中所提及的,主要也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于涉农资金的资金计划分配属性,资金分配权中缺乏必要的制衡,这就给各级涉农资金主管部门不同的自由裁量空间,即意味着各种设租机会的存在;二是涉农补贴资金的申请与发放环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给了基层官员各种寻租的机会;三是整个涉农资金补贴从申请到分配等环节,全过程缺乏必要的透明,更缺乏来自社会与媒体等多元的监督,这样,在上述前提下,原来“清水衙门”中的利益主体,本来就对政府间部门与行业间收入与机会的苦乐不均就心理失衡,一时见这么多“好机会”送上门来,自然经受不住利益诱惑的居多,这种情绪与行为在上述文化中会很快蔓延,自然涉农补贴中的贪腐也很快就形成从小打小闹的“跑冒滴漏”到大面积的“管涌”之势,也造成了当前涉农补贴领域的系统性严重腐败。

翟继光:往日的“清水衙门”成为硕鼠聚集地说明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涉农领域的支持,涉农领域已经不再是“清水衙门”。凡是有利可图的领域、凡是法治建设不到位的领域都有可能成为硕鼠的聚集地。涉农补贴领域贪腐的根源在于法治建设的不完善,在管理、分配和监督方面都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执行法律的人享有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再加上对执行法律的人监督不到位,对涉农资金享有管理、分配、使用和监督权的主体都有可能出现腐败现象。涉农资金在管理、分配和监督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腐败分子容易钻漏洞;二是资金运作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相关主体很难及时发现问题;三是拥有监督权的主体太少,没有赋予或保障广大农民的监督权。

王丛虎:涉农补贴名目繁杂、种类过多、多头管理、程序繁琐、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都成为涉农补贴贪腐根源。尤其是主管部门在资金分配、流程管理、项目监督之间的互相交叉、却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又加之各个利益主体的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也更加大了腐败的机会,给腐败分子随意截留、分赃、受贿等设下“温床”。

主持人:面对农业补贴这份“大蛋糕”除了已有部门的专项检查外,针对目前农业补贴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支农资金屡屡被套取的现实,还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涉农补贴监管?谈谈您的对策建议。

叶青:一是做好涉农资金分配计划,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最大限度地提高涉农资金的分配效率。二是实行互联网监管,建立完善的体系。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受补贴者所获得资金的具体情况。三是以案说法,抓住涉农资金贪腐案件公布的机会,以生动的案例说明,这些涉农资金贪腐是怎样走过来的。四是明确违规违纪处罚的力度。让官员不想腐败、不易腐败。五是鼓励举报人员。以提高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积极性。

唐云锋:在当前举国反腐重压下才屡屡被纠查出来的各种涉农补贴的贪腐现实,已经说明了当前体制内监督与纠查机制的无效与低能,只有通过积极推进涉农补贴活动的公开化,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本人历来所主张的放开与鼓励社会公众特别是媒体监督的介入。其他更深层次的对策,可能涉及到涉农补贴方式的合理设计与对资金分配权必要制衡方面的改革,减少源头的设租机会;在资金的申请与发放环节尽量避免多头管理与减少管理层次,尽量提高各主体间的信息对称性,在加强信息公开的同时,可以考虑以各种奖励形式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各种违规行为,同时严惩各种违规与贪腐,这样对治理涉农领域的贪腐才能相对有效与彻底。

翟继光: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加强涉农领域的法治建设,涉农领域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大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堵住腐败分子容易钻的漏洞。二是提高涉农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和监督过程的透明度,能公开的领域尽量都公开,而且要以广大农民以及社会各界主体容易获取的方式来公开,例如网络公开、公告栏公开等,让资金的运作始终处于阳光的照耀之下,腐败也就无处藏身了。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对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允许农民对涉农资金领域的腐败现象进行举报并为农民行使举报权提供各种便利,包括举报渠道、举报方式等尽量便利和保密。对农民的举报,接受举报的部门一定要认真核查,将查处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举报者并为举报者全程保密。对举报有功的农民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王丛虎:除审计、财政、纪检监察专项和综合监督是必不可少之外,更应该考虑资金项目的整合、程序的公开透明、环节的简洁而易行。涉农资金贪腐案和其他腐败行为治理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合力并用才能见效。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职能转变,不要总是以行政权力来评比、贴标签,否则寻租现象就不会这么严重。政府放权、发动行业组织、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充分参与才是长效机制。

张明:加强涉农补贴监管具体工作主要在县乡两级,随着各级财政涉农补助项目及资金增加,为加强各类涉农和民生政策财政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作用,财政部陆续颁布《关于印发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预[2010] 33)、《关于充分发挥乡镇监督管理支农资金作用的意见》(财办农[2011]53)、《关于印发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的通知》(财预[2011]564)、《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预[2012]28)等制度,为县乡两级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健全完善强化财政涉农补助资金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从实际看,我国农村山高壑深、农户分散居住耕种,健全完善强化涉农补贴管理工作制度保障的主要问题是乡镇财政人员编制不够,人手极缺,根本无法保障相应监管工作实施。目前上述相关制度规定的室内工作,一般乡镇基本建立完成。如乡镇财政会同有关站所单位,做好各项补贴基础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保证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健全完善乡镇涉农项目库;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及财务会计资料档案管理等。但乡镇财政到户蹲点监管涉农补助资金,如将各级财政安排分配用于乡镇及以下的涉农补助资金全部纳入监管,重点监督发放到人、到户补贴和在乡镇范围实施的涉农项目资金等工作,因人手短缺而难以有效付诸实施。

涉农补贴对象具体包括农户及个人、土地和农业种养殖对象等,涉农补贴监管表面看是对补助资金的监管,实际上是对农户及个人以及作业对象、农业种养殖施工及相应补助标准的监管,是全面完整的农业项目监理及其补助资金监管的综合业务。如对农作物良种、能繁母猪饲养等到户补贴,乡镇财政监管要会同乡镇有关站所、村组织,实行实地到户核实查验,避免虚报冒领;对农机购置、动物防疫、退耕还林、财政扶贫资金等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到户补贴,乡镇财政监管要加强与上级财政和本级有关站所单位衔接,参与统计、审核补贴数据和回访补贴户;对涉农项目资金乡镇财政监管要进行项目申报前期考查、规划编制和可行性论证,项目实施抽巡查、工程管理、建设进度质量、财务管理等,严格项目竣工验收、结算、绩效评价等,及时向上级财政反馈涉农项目监管、抽巡查信息。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建议如下:第一,相关领导及决策层应树立涉农“大补贴”时代的乡镇财政工作观。明确乡镇财政已不再是县级财政的十几人的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的简单“经费部门”。目前,乡镇财政是涉农资金“大补贴”时代掌握国家大部分“三农”补助的关键财政级次,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关注、领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涉农补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在现有条件下,由县或乡镇统一组织实行相关涉农补助资金发放信息化建设,建立包括农户承包地、种植面积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同时实行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准确甄别确定涉农补助资金使用。第三,由县或乡镇统一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时(每年、半年或一季度一次)的相关进村入户、实地核查,跟踪抽查项目实施的抽巡查活动,以缓解现时乡镇财政人手短缺、监管薄弱问题。第四,相关管理决策层应根据涉农补助项目及资金增长,并结合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调整修订乡镇财政人员编制,完善强化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组织制度顶层设计,为健全完善强化涉农补助监管提供组织保障。第五,扩大大学生村官招聘规模,注重选拔涉农技术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职村官,既为涉农补助资金监管输送相关专业人才,也为未来城镇化发展储备相关专业人才,同时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贪腐补贴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贪腐搭档落马记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