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 磊,杨天育
(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兰州 30070)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1-4]。主要包括荞麦、燕麦、糜子、高粱、谷子、薏苡、青裸、绿豆、豌豆、蚕豆、扁豆等。我国被称为“小杂粮王国”,生产的小杂粮不但种类多,而且品种齐全。小杂粮是甘肃省的一项特色资源,生产的小杂粮不仅种类多、品质好、营养丰富,而且有些小杂粮品种在品质和数量上占有优势。该文通过分析比较目前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和产业效益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甘肃省小杂粮种植比较广,常年播种面积4.67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2.5%,年总产量100万t左右[5]。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在陇东、陇南和陇中地区,生产的小杂粮主要有糜子、谷子、荞麦、扁豆、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燕麦、青稞等 (表1)。从本世纪开始,由于地膜玉米、地膜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给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也能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收成,小杂粮种植面积出现下滑趋势。
甘肃省小杂粮的加工企业较多,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在全省比较有影响力的小杂粮加工企业有甘肃西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甘肃某杂粮有限公司、庆阳市某杂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加工的产品基本上是初级加工产品,以米、面、挂面为主。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区大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区,土质和空气几乎无污染,在小杂粮的种植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很小,生产的小杂粮在绿色食品品种开发上具有天然优势。如陇中、陇东生产的荞麦、扁豆,陇东生产的黑芸豆、白芸豆,临夏的“临夏大白蚕”等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这些品牌的生产基地规模小,导致这些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高。
表1 2006~2010年甘肃省小杂粮播种面积 万hm2
甘肃省生产的小杂粮除了满足省内市场的需求外,其余的大部分以原粮的形式销往省外或者出口东南亚、欧洲、中东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见表2)。
表2 2009~2010年甘肃省小杂粮出口统计万t、万美元
2.1.1 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境内海拔相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复杂的生态和气候特点为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6]。甘肃中东部旱区海拔都在1 500m以上,这类地区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在5~7℃之间,有效积温在2 400~2 800℃之间,适宜抗旱耐瘠的杂粮作物生长。
甘肃省土地总面积为4 544万hm2,人均占有土地1.93hm2,是全国人均占有土地量的2倍多,人均占有耕地0.17hm2。充足的土地资源为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1.2 品种与科技人才资源优势
甘肃省是品种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小杂粮作物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甘肃省农业科研单位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市旱地农业推广中心、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小杂粮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选育出了一大批具有甘肃特色的小杂粮品种,如陇谷系列谷子、陇糜系列糜子、甘啤系列啤酒大麦、临蚕系列蚕豆、定豌系列豌豆、定莜系列燕麦、平荞系列荞麦、甘青系列青稞等品种,均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引进的云南大白芸豆、白燕系列燕麦品种均已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同时,也为甘肃省小杂粮研究工作储备了人才,形成了一批小杂粮科技队伍。目前,甘肃省从事小杂粮科学研究的单位,其中多家单位已分别进入了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这些都为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平台。
2.1.3 产业基础优势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依托资源,一批特色产品得到有效开发;扩大规模,形成一批传统优势产品;依靠科技,一批“大、高、外”特色项目效益显著;依托市场,初步形成一批名、优、特产品。例如庆阳市的“金什社”小米;会宁县的“西北磨房”良谷米和荞麦米;通渭县“乐百味”苦荞茶。
虽然甘肃省小杂粮发展的特色日益凸显,但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小杂粮产品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甘肃省特色小杂粮产品的深度开发,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2.1 产量水平较低,供种体系不健全
甘肃小杂粮产区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相对落后。部分农民受经济能力和意识观念的限制,供种体系不健全,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生产过程中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管理粗放,栽培耕作过程中生产资料投入少,造成产量低,种植效益差。
2.2.2 特色小杂粮产品开发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程度不高
甘肃省目前小杂粮加工厂家较多,但档次低、规模小,大多数都是初级加工。在加工技术方面虽然有技术需求,但没有资金力量引进技术,导致有效需求不能满足,使特色小杂粮加工技术滞后。
特色产品开发中的企业不少,但规模较小,技术创新不足。小杂粮加工企业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规模都较小,设备较陈旧,没有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2.2.3 创牌意识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全省小杂粮地方名牌产品发展迅速,如“金什社”、“乐百味”、“西北磨房”,都是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但是与国内其他杂粮大省相比,在市场竞争与分工中,没有呈现新的竞争优势,未能产生品牌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战略是各种经济竞争主体普遍采用的战略。甘肃省要提高小杂粮的品牌竞争力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市场需求是小杂粮产品竞争力发展的导向。二是坚持依靠地方资源优势,采取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将特色小杂粮产品做大、做强。三是坚持创新是优势小杂粮产品得以保持的基础,要从品种、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全面提高小杂粮产品的科技含量,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区大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区,建议政府将小杂粮生产纳入政府良种补贴和生态补贴作物的范畴对小杂粮种植户予以扶持。目前,应该主要抓好特色专用小杂粮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积极引进和培育适合甘肃省种植的专用小杂粮品种,研究开发专用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做好与相关加工产业的协调,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一批基地化生产和市场远景比较好、竞争潜力比较大的优势特色小杂粮,引导和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将它们做大做强。如庆阳、平凉、会宁的糜谷和荞麦、定西的燕麦、甘南的青稞、临夏的蚕豆等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区域布局的框架。政府要制定开放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技术、资金、人才集聚,提供高效社会服务,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
甘肃省要全面提升区域内小杂粮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小杂粮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确保小杂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第一,要保证投入生产资料的绝对安全。在生产上要加强无污染、无公害生产资料的推广和应用,严禁使用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高毒害、高残留农药;投入科研力量研究开发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复混肥、矿质肥料及其掺和肥料;加强开发和引进生物防治措施。第二,要保证小杂粮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科学有序。在小杂粮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保证所采用的各项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是可持续发展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和加工环节要谨防二次污染,产品添加物必须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提高甘肃省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依靠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和产品营销经纪人,建立优异的农产品贸易促进体系。一是加强小杂粮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小杂粮产品批发市场,努力拓宽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二是进一步加强流通服务组织建设,积极鼓励小杂粮产品与生鲜超市对接,与有实力的连锁超市建立小杂粮产品统一的配送中心,进一步促进小杂粮产品的营销。三是开展以展览、展销为主体的小杂粮产品贸易促进活动。了解市场上小杂粮产品价格变化和市场竞争方面的信息,研究小杂粮产品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产品营销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
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充分吸收各种农业科技发展资金,加快甘肃省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增强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技术贮备。根据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今后战略发展的方向,进行合理布局和战略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科研、推广和开发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精明能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2
[2]杨春,田志芳,李秀莲.山西优质小杂粮产业化条件比较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2):54~57
[3]张研.我国小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3):432~436
[4]柴岩,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9(3):145~151
[5]陈其鲜,李福,李城德.甘肃省小杂粮高产创建工作的成效与启示.中国农技推广,2012,28(8):12~13
[6]任瑞玉,杨天育,何继红,等.甘肃省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2):68~70
[7]陶志刚.甘肃省天水市小杂粮生产现状浅析.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17:5~6
[8]张健.定西市发展绿色小杂粮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建议.甘肃农业,2010,8:62~63
[9]宋亚,何丽君.小杂粮价格快速上涨情况及原因分析——基于对甘肃省小杂粮市场的调查.农业展望,2010,5:15~16
[10]崔永伟.中西部地区小杂粮的生产优势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3):54~57
[11]田志芳,邓晓燕,陕芳,等.小杂粮加工产业发展前景.粮油食品科技,2007,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