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曼,马建丽,王 喆,周 亮,李 翔,邵 杰,刘皈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48)
2 型糖尿病(T2DM)是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近年来,胰岛素抵抗被视为糖尿病发病的关键,胰岛B 细胞功能缺陷是引发T2DM 的根本原因[1]。那格列奈(Nateglinide,NATE)是治疗T2DM的第一个促胰岛素分泌的氨基酸衍生物[2],它是由日本味之素、山之内与Rousel-Morishifa公司共同开发的“第二个餐时血糖调节剂”,用于饮食和锻炼控制无效的T2DM患者的治疗。有研究发现,“那格列奈能更好地控制餐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可使患者灵活地安排进餐时间,即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3]。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可以减少肝糖的输出,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空腹血糖[4]。该药既可单药治疗T2DM,也可与其他药物联用[5]。NATE 与MET 作用机制不同,近年来有研究报道NATE 联用MET 治疗T2DM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各个试验纳入的例数不多,有的研究缺少不良反应的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为此,笔者收集了国内外NATE联用MET与单用NATE治疗T2DM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Meta分析,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学证据。
1.1.1 研究类型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是否多中心。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
1.1.2 研究对象 T2DM 患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标准[6-7]。年龄、性别及病程不限。排除1 型糖尿病者,有并发症者,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患者口服NATE 120 mg+MET 250~500 mg;对照组患者口服NATE 120 mg。给药频次均为每日3 次。
1.1.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①空腹血糖(FPG),②餐后2小时血糖(2 hPG),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要结局指标:④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⑤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⑥低血糖发生率,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计算机检索PubMed(建库起至2013年10月)、EMBase(建库起至2013年10月)、Medline(建库起至2013年10月)、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3 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起至2013年10月),维普数据库(建库起至2013年10月)、万方数据库(建库起至2013年10月)。中文检索词包 括:“那格列奈”“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唐力”“随机对照”;英文检索词包括:“nateglinide”“metformin”“nateglinidemetformin combination”“type 2 diabetes”“starlix”“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表格提取试验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文献类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资料不全时,联系原文献作者确定试验实施过程。最后,两位评价员交叉核对数据,如遇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三位评价员协助解决。
采用Cochrane 手册“对随机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 版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包括以下7 个方面[8]:①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实施盲法;④对研究结果测量者实施盲法;⑤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干预前基线水平测量值和干预后效应参数值、失访/退出情况(失访率是否≤10%)、排除分析的数据,以及是否对失访原因进行说明,是否对失访进行了意向性(ITT)分析;⑥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对于安全性问题(死亡等不良事件)、阴性结果是否进行报道;⑦其他偏倚来源。针对每篇纳入研究,对上述7个方面作出低度偏倚(Low risk of bias)、高度偏倚(High risk of bias)和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Unclear risk of bias)的判断。由两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如有分歧,与第三方讨论,直到意见达成一致。
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差(MD),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以α=0.10[9]为检验水准。若P>0.10,I2<50%,则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P≤0.10,I2≥50%,则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尽可能找出异质性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假设检验采用u检验[10],用Z和P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结果在森林图中列出。
通过检索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7篇(项)RCT[11-17],其中中文4篇[11-14],英文3篇[15-17],合计1 18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38 例,对照组550 例。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详见表1。
纳入的7 项RCT 均在文中提及了“随机”,但仅有2 项研究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1 项为“采用随机数字表”[12],1项为“采用计算机随机”[16],其他6 项研究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11,13-15,17];2 项研究采用了对患者和医师实施双盲法,但未报道是否对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16-17];1 项研究采用口服外观相同的模拟片达到分配隐藏的目的[17],其余研究未提及具体的分配隐藏方案;3 项研究有失访报道[15-17],其余研究均无报道;2项研究采用了ITT 分析[15-16];2 项研究结果数据完整,均对缺失结果数据或缺失原因进行了描述[11,16]。2 项研究为多中心RCT[15,17]。7 项研究均不是基金项目。纳入的7 项研究基线具有可比性,但均有不同水平的偏倚。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详见表2;偏倚分析结果详见图1、图2。
2.3.1 FPG 3 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前后的FPG,其中试验组200例,对照组214例[11-12,17]。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I2=9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3。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FPG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7,95%CI(-1.64,-0.11),P=0.03]。说明NATE+MET 较单用NATE 能更有效地降低FPG。
2.3.2 2 hPG 2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前后的2 hPG,其中试验组111 例,对照组110 例[11-12]。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8,I2=4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4。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6,95%CI(-1.20,-0.11),P=0.02]。说明NATE+MET 较单用NATE 能更有效地降低2 hPG。
表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Tab 2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图1 纳入研究产生偏倚风险的项目所占百分比的判断Fig 1 The percentage of risk of bias items of included studies
图2 对纳入研究中每个偏倚风险项目的判断Fig 2 The judgment on the risk of bias item in the included studies
图3 两组患者FPG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3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FPG in 2 groups
图4 两组患者2 hPG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4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2 hPG in 2 groups
2.3.3 HbA1c 5 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前后的HbA1c,其中试验组377 例,对照组267 例[11-15]。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I2=8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5。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bA1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35,0.38),P=0.94]。说明NATE+MET与单用NATE在降低HbA1c方面效果相当。
图5 两组患者HbA1c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5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HbA1c in 2 groups
2.3.4 血压 2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前后的血压,其中试验组52例,对照组42例[13-14]。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SBP:P=0.11,I2=61%;DBP:P=0.02,I2=8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6。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SBP[MD=8.80,95%CI(-0.87,18.48),P=0.07]、DBP[MD=8.67,95%CI(-3.02,20.36),P=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NATE+MET与单用NATE在降低血压方面效果相当。
图6 两组患者血压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6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blood pressure in 2 groups
2.3.5 血脂 3 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前后的血脂,其中试验组266 例,对照组157 例[12,16-17]。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TC:P=0.71,I2=0;TG:P=0.90,I2=0;HDL-C:P=0.80,I2=0;LDL-C:P=0.14,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7。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TG显著低于对照组[MD=-0.11,95%CI(-0.13,-0.09),P<0.000],TC[MD=0.11,95%CI(0.09,0.13),P<0.000]、LDL-C[MD=0.10,95%CI(0.01,0.20),P=0.04]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0,95%CI(-0.01,0.01),P=0.98]。说明NATE+MET 较单用NATE 能更有效地降低TG,在降低TC、LDL-C 方面不如单用NATE,在降低HDL-C方面两组效果相当。
图7 两组患者血脂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7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blood lipid in 2 groups
2.3.6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 4项研究报道了低血糖发生率,其中试验组525例,对照组448例[12,15-17]。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8。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5%CI(1.66,3.52),P<0.000]。说明NATE+MET较单用NATE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图8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8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2 groups
2.3.7 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3 项研究报告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其中试验组311 例,对照组333 例[12,16-17]。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4,I2=3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9。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1,95%CI(1.55,4.06),P<0.000]。说明NATE+MET较单用NATE增加了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图9 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9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in 2 groups
由于本研究只纳入了7 项RCT,所以采用失安全系数(Fail-safe number,Nfs)法进行发表偏倚分析,Nfs越大,说明发表偏倚的影响程度较小,结论越可靠。根据麦劲壮等[18]计量或计数资料Nfs的估计方法,对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指标进行Nfs的计算。当P=0.05 或P=0.01 时,失安全系数可用如下公式进行估计:Nfs0.05=(∑Z/1.64)2-k;Nfs0.01=(∑Z/2.33)2-k,其中k为纳入研究(文献)的个数,Z为各独立研究的Z值。采用统计学软件SAS 8.0计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文无明显发表偏倚。
表3 7个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Tab 3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7 related index
由于本Meta 分析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不高,多项研究均未说明是否对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也未说明具体的隐蔽方法等,故难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为此,笔者分别对疗程和病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Meta分析结果均未见变化,说明本研究结论较为可靠。
NATE是一种新型的餐时血糖调节药,通过特异性阻滞胰岛B细胞上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导致膜去极化,促使电压依赖钙通道开放,引起胞浆内钙浓度升高,从而增加胰岛素释放。MET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的摄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
本次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控制血糖方面,试验组能更有效地降低FPG、2 hPG;在控制血脂方面,试验组能更有效地降低TG,而在降低TC、LDL-C方面,不如对照组;两组在降低HbA1c、血压(SBP、DBP)、HDL-C 方面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献报道NATE有少量低血糖症状和消化道不适[19],MET 与胰岛素促泌药合用会引起低血糖。服用MET后,患者常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减少剂量后可以缓解,但仍有约10%的患者改变剂量也无用[20],均与本系统评价结果一致。低血糖包括白天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胃肠道反应主要包括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低血糖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有研究报道,NATE与MET合用对体质量没有影响,MET是肥胖和超重患者的首选药物,对于体质量正常的患者同样有效。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均没有说明针对肥胖患者,体质量变化数据也不完整,因此没有对此进行Meta 分析。此外,纳入的研究中大部分未说明随机分配的方法、是否分配隐藏、是否实施盲法,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和风险。
综上所述,NATE 联合MET 治疗T2DM 患者,在控制血糖、降低TG方面优于单用NATE,但低血糖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小、质量不高,此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1]杨惠娣,徐彬.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那格列奈[J].世界临床药物,2004,25(9):564.
[2]Chung KF,Barnes PJ.Cylokines in asthma[J].Thorax,1999,54(9):825.
[3]曹国颖,胡欣,宋友华,等.新型餐时血糖调节剂:那格列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3):231.
[4]Hundal RS,Inzucchi SE.Metformin:new understandings,new uses[J].Drugs,2003,63(18):1 879.
[5]Deeks ED,Scott LJ.Pioglitazone/metformin[J].Drugs,2006,66(14):1 863.
[6]Stratton IM,Adler AI,Neil HA,et al.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UKPDS 35):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J,2000,321(4):405.
[7]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9(5):977.
[8]李吉,孙家忠,李广森,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36.
[9]李幼平.循证医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1.
[10]方中良,沈干,胡世莲,等.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的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 012.
[11]刘伟.单用那格列奈与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对初治2 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90.
[12]刘祥禄.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 442.
[13]王雪琴,苏建彬,陈金锋,等.那格列奈单药或序贯二甲双胍治疗对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7):584.
[14]王晓华,王雪琴,陈金锋,等.那格列奈或联用二甲双胍对初诊2 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性的作用[J].江苏医药,2011,37(12):1 437.
[15]Weaver JU,Robertson D,Atkin SL,et al.Nateglinide alone or with metformin safely improves glycaemia to target in patients up to an age of 84[J].Diabetes Obes Metab,2004,6(5):344.
[16]Horton ES,Cynthia Clinkingbeard,Marjorie Gatlin,et al.Nateglinid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by reducing mealtime glucose levels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0,23(11):1 660.
[17]Horton ES,Foley JE,Shen SJ,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initi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nateglinide and metformin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2004,20(6):883.
[18]麦劲壮,李河,方积乾,等.Meta 分析中失安全系数的估计[J].循证医学,2006,6(15):297.
[19]Davies M.Nateglinide:better post-prandial glucose control[J].Prescriber,2002,13(10):17.
[20]Ginsberg HN.Insulin resistance and cardio vascular disease[J].J Clin Invest,2000,10(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