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本草考证

2014-03-09 14:26:08钟恋汪云伟杜丹杨诗龙焦小珂兰杰艾莉
中药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益母草药用本草

钟恋,汪云伟,杜丹,杨诗龙,焦小珂,兰杰,艾莉

·本草文献·

益母草的本草考证

钟恋1,汪云伟1,杜丹1,杨诗龙1,焦小珂2,兰杰3,艾莉1

目的:对益母草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对益母草进行名称、产地、植物形态、药性以及功效主治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古本草记载的益母草品种混乱,包括细叶益母草、錾菜等益母草属植物以及夏至草、白龙穿彩等唇形科植物。结论:为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提供借鉴。

益母草;本草学;考证

今用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对益母草的名称、原植物、产地及功效等进行本草考证,以期正本清源,为正确指导临床实践和对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益母草的名称考证

1.1 学名考证

《中药大辞典》记载的益母草的学名为L.heterophyllus Sweet。《原色和汉药鉴》记载有充蔚子,益母草叙述品种为L.sibiricus L.。《中国植物志》记载益母草的学名为L.artemisia(Laur.)S Y Hu。由此可见,益母草的学名不尽相同,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益母草的学名为Leonurus japonicus Houtt.。L.sibiricus L.实为细叶益母草的学名,是益母草的变种,亦作药用。

1.2 同物异名

益母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云: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生池泽。《说文》云:蓷,萑也。《尔雅》云:萑,蓷。《广雅》云:益母,茺蔚也。刘歆曰:蓷,臭秽。臭秽,即茺蔚也。旧作茺,非。《名医》曰:一名贞蔚,生海滨,五月采。《本草图经》云:充蔚子,又名郁臭草,苦低草。《本草纲目》记载:土质汗即充蔚子。《证类本草》云:三月采益母草,一名负担,一名夏枯草,洗择令净,……。《本草述钩元》云:茺蔚,即益母草,一名野天麻,亦名夏枯草,古用实,今用草。可见,益母草的叫法是多种多样的。

1.3 同名异物

《本草衍义》记载:夏枯草,今又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瘁。春开白花,中夏结子,遂枯。古方九烧灰,合紧面药。初生嫩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治瘰鼠漏。郁臭即为益母草。古之将夏枯草与益母草混淆,震亨曰:郁臭草有臭味,即茺蔚是也;夏枯草无臭味,明是两物。俱生于春,夏枯先枯而无子;郁臭,后枯而结子。李时珍谓益母草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本草图经》曰:豨莶,俗呼火杴草,《本经》不著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本草纲目》药名同异项下记载:火杴(茺蔚、豨莶)。今之豨莶草属菊科植物,二者有本质区别。

从上述历代诸家本草对益母草的论述来看,益母草自古即有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情况。许多别名则是根据其性状以及功用命名的,如茺蔚,时珍曰: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如野天麻,其茎方类麻,故谓之野天麻;如益母,《韩诗》及《三苍》说,悉云益母,故曾子见益母而感;如益明,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又如猪麻,俗呼猪麻,猪喜食之也。

2 产地考证

《诗经》言: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本草图经》:充蔚子,生海滨池泽,今处处有之。《本草乘雅半偈》:出海滨池泽,今园圃田野,近水湿处甚繁。《本草述钩元》:生田野近水湿处。《中药大辞典》[2]记载:“益母草生于田埂、路旁、溪边或山坡草地,尤以向阳地带为多……”。由此可见,益母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充足的阳光,与现今药用益母草生物学特性相符。林亿云:质汗出西番,乃热血合诸药煎成,治金疮折伤。《本草蒙筌》[3]:川泽随处俱有,端午连根拔收。经历代本草考证得知,古本草记载益母草产于全国各地,与现今药用益母草产地一致,没有明显变迁。

3 植物形态考证

《新修本草》云:叶如荏,方茎,子形细长三棱。方用亦稀。《本草崇原》曰:……入夏长三四尺,其茎方,其叶如艾。节节生穗,充盛蔚密,故名茺蔚。古书记载,荏即为白苏,与益母草同属唇形科植物,而艾为菊科植物。时珍曰: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面背皆紫,脊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5]。荏,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锯齿,不羽裂;艾,茎下部叶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近茎顶端叶无柄。对比可知,“叶如荏”的叫法不合理,结合《证类本草》的附图来看,《新修本草》所描述的益母草有可能是同科植物錾菜,所以“叶如艾”的说法较为贴近现今药用益母草植物。

《本草图经》记载:而苗叶上节节生花,实似鸡冠,子黑色,茎作四方棱。《本草蒙筌》云:方梗凹面,对节生枝。叶如火麻,花开紫色。(此草有两种,开白花者不入药)。《本草述钩元》记载:二月苗如嫩蒿。入夏渐高三四尺,茎四棱有节,节节生穗,叶尖歧如艾。四五月穗开红紫小花,亦有白者。每萼内细子四粒,色黑褐,有三棱。生时薇臭,夏至后茎叶皆枯,其根色白。李氏曰:茺蔚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歧。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药肆往往以作巨胜子货之。其草生时有臭气,夏至后即枯,其根白色。可见,古本草已有白花益母草之说,他是从功效来分类白花、红花的:白者能入气分,红者能入血分,别而用之可也。

李氏《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与现代一般药用的淡紫花益母草一致,是大家公认的药用益母草正品[5]。2010年版《中国药典》明确其药用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而某些地方仍把白花益母草同益母草供药用。

4 功用考证

4.1 性味归经

益母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曰“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曰其味辛,微温。《新修本草》言其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证类本草》曰:充蔚子,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本草蒙筌》曰:益母草,一名茺蔚,味辛、甘,气微温。无毒。《本草乘雅半偈》言其气味辛甘,微温,无毒。《本经逢原》曰:茺蔚,俗名益母,辛甘微温,无毒。入少阴、足厥阴血分。《本草从新》曰:茺蔚,即益母草,味辛,微苦微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本草求真》言其专入心包肝,辛微苦寒。《本草择要纲目》谓其气味辛、甘,微寒,无毒,阴中微阳,入手足厥阴经。《本草分经》曰:益母草,辛、微苦,微寒,入心包肝……。《雷公炮制药性解》曰:益母草。味辛甘,性微寒无毒,入诸阴经。

上述历代本草对益母草的性味归经说法基本一致,仅微温与微寒说法不一。2010年版《中国药典》性味与归经项下记载: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就益母草的清热解毒功效来看,亦以微寒的说法较妥。

4.2 功效主治

?

从古本草记载来看,益母草多用于妇科疾病,冠以益母之名,具有活血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与现今药用一致。

5 小结与讨论

通过上述本草考证,古代药用益母草品种混乱,包括细叶益母草、錾菜等益母草属植物以及夏至草、白龙穿彩等唇形科植物。《中国植物志》[8]记载我国产益母草属植物有12种2变型,各个品种之间其形态、产地、性味以及功效都比较相似,这就导致了古本草药用益母草的混乱。诸家本草都未言及药材的道地性问题,是否各地方益母草功效都相同或者相似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药用部位问题上,古代有合用者,如《本草蒙筌》:川泽随处俱有,端午连根拔起;其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有茎、种子、叶等各部位分开用者,如《新修本草》云:捣茺蔚茎,敷疔肿,服汁使疔肿毒内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药用部位为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并未言其根。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2.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2695.

[3] 明•陈嘉谟撰.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68.

[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卷十四.北京:中国书店影印, 1988:70.

[5]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272.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编.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05.

(责任编辑:蒋淼)

Herbalogical study of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ZHONG Lian1, WANG Yun-wei1, DU Dan1, YANG Si-long1, JIAO Xiaoke2, LAN Jie3, AI Li1//(1.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2. Sichuan Xin Zhong F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 Guangyuan 628000, Sichuan; 3. Sichuan Guangyuan Rong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angyuan 628000, Sichuan)

Objective:To perform herbalogical study of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Method:The name, place of produce, plant morphous, drug property, function and indication of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were analyzed through ancient literatures retrieval.Result: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variety of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was in chaos, including L.sibiricus L., L. pseudomacranthus kitag. and so on.Conclusion:The study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ion and further study of this medicinal plant.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bencaology;research

R 281

A

1674-926X(2014)01-012-03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益母草制剂大品种二次开发的质量提升研究(No:2011SZ0057);四川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益母草制剂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No:川经信技创函(2011)1605)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2.四川新中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广元 628000;3.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四川 广元 628000

钟恋(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Email:zhonglian3678@126.com

艾莉(1984-),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 Email:aili1129@foxmail.com

2013-05-28

猜你喜欢
益母草药用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妇科良药益母草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6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中华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6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6:08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06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9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