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中春秋笔法初探

2014-03-08 08:01:52李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春秋笔法文学性笔法

李江

(辽宁省瓦房店市广播电视台,辽宁大连 116300)

新闻写作中春秋笔法初探

李江

(辽宁省瓦房店市广播电视台,辽宁大连 116300)

新闻稿件虽说在文学性的程度上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但绝不能否认其文学性的存在。从范围上来区分,新闻稿件属于纪实性文学。而纪实性文学的文学性的体现除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外,更重要的是春秋笔法的运用。

新闻写作;笔法;记者

所谓春秋笔法,即是春秋时期孔子所独创的一种记载历史的笔法,孔子一生编撰了两部书,一曰《诗经》、一曰《春秋》,《诗经》里的作品全部是孔子根据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分门别类选定的,没有什么自行创作因素而言。而《春秋》则是孔子根据鲁国的纪年来记写当时东周列国历史的书籍,这里边就有创作的因素了。其中最为突出的写作手法即是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婉约、含蓄、曲折地寓以褒贬,让人从中体味其中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写道:“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意思就是说,孔子断案(时任鲁国太宰),讲究公正,不独断专行。但写《春秋》一书时,就颂扬归颂扬,批评归批评,他的弟子子夏之流的都认为他写得很公正忠恳,不能够评价一句话。由此可见,春秋笔法是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上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一种特殊的笔法,新闻事件正是正在进行时的历史事件,因而此笔法完全适合应用于新闻写作中去。

明确了什么是春秋笔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一笔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在从业之初就应该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一笔法。

首先,记者要具备公正心和正义感,具有明辨是非,洞彻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要过关。不具备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的人,思想意识有偏颇的人,观察事物能力不强的人,思想容易走歪路的人是谈不上能够运用此笔法的。由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政治素质。

其次是,记者要时刻牢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这一要旨。在采访、收集资料、写作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要反复揣摩、核实、对照自己所掌握的一二手资料,从中形成客观实际具有代表性、公理性的观点(即主题)。每一起新闻事件,都有诸多个角度和侧面,角度与侧面选择不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也就不同,因此一定要找准角度和侧面。让颂扬有依据,让批评有落着点,精准无比,永载史册。如现实中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典型报道,都是以众多的法律事实为依据的,充反地表达了党中央在我党“廉政建设”方面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是,记者必须要具有高度地为历史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意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一不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策方针,都是能够经受得起历史考验的。从这一点出发,记者的身上是有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为天下大众民本民生的债任感的。有了这种意识,春秋笔法的运用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才不致于时过境迁后而被翻案、被推翻。

第四是,记者必须要适度运用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固然重要,但运用起来也要讲究适度量力而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合理正当适度地使用。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而往往在具体工作中,这个度不好把握。要说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还真没有现成的标准。但大方向上是要注意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同时,不要感情用事,一是一,二是二,重要的是摆事实,在颂扬或批评时不讲过头话、过火话,在这一点上,理性思维至关重要。不论是颂扬或批评的文章,讲过头的话其影响都是负面的。颂扬的文章讲了过头话,知情的旁观者就会认为你失实虚假;批评的文章讲了过头话,当事人就会找到你讨说法。要想“文责自负”,必须要慎重。

总之,春秋笔法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写作手法,它的主导核心就是:讲真话。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每一天都在经历见证着一个地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历史。当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说真话,讲公正,讲客观不一定能够行得通(比如:文革时期),但我们欣慰地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我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主,在这样政通人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完全有理由、有环境、有条件地运用春秋笔法,切实地运用好这一笔法,不仅会令我们的新闻事业地广天阔,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闻舆论导向和监督的作用,我们的国家会日益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G210

A

1005-5312(2014)11-0266-01

猜你喜欢
春秋笔法文学性笔法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老年教育(2023年10期)2023-10-30 12:19:34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02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几多笔法写思情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0
笔法与临摹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8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34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春秋笔法》(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