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发展思路在中小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实践
——以山水格局的安溪为例

2014-03-08 08:06吴文媛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安溪安溪县人口

(文/图)吴文媛

中国近三十年的建设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色彩,在高度趋同的价值观引导下,城市特有文化随着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被摧枯拉朽式地推翻而消失。

在这次城市化运动中最不堪的是中小城市,其产能被高度开发之下已如紧绷之弦,快速消化的土地在产业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因素不定的情况之下,随时面临撂荒或草率开发。

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典型的中等规模的传统城市,有着优美的山水城格局,目前,它的城市化的速度在减缓而成片单一功能的开发正快速消耗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找出前期快速发展已掩盖的自然生态底图,社会生态底图,城市历史底图,给出发展的极限与阶段性的弹性,并对人口密集城区进行低扰动度的修补性规划,是我们努力要做的探索,而摒弃“普适”的设计方法,以存在优先的原则尽量保留地形地貌和村庄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也使我们找到保持安溪城市特有气质的途径。

安溪县城现状发展建设情况

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是乌龙茶珍品“铁观音”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侨乡。

安溪县城发展历史

安溪县城是一座延传千年的古城,沿戴云山脉与西溪上游之间的河谷盆地选址,历史上曾是泉州港与内陆山区人、货通航的必经之站,航运及商贸发达。

县城始建设于公元955年,城址设于凤城。自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开始修筑城墙,历时191年建成,城区面积0.375平方公里。1925——1930因通行需求拆除城墙。

自建县之初至1949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自然灾害及战争等,安溪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幅小,县城版图基本没有变化。

1964后,伴随社会的安定,县城城区范围逐步扩大,县城人口平稳增加。至1994年,安溪县城初具山区城市规模,城区面积扩至1.3平方公里,人口2.76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安溪县城步入快速发展期,县城版图大规模扩张,人口也迅速膨胀,由表1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安溪县城的发展进程。(表1)

至2008年,从县政府提供的人口、用水及用电量等数据分析来看,城市化已步入放缓和深化的阶段,而建设则依然按照土地快速扩张的惯性在加速进行……

安溪县城城市结构

受河流山脉地形限制,主城区围绕西溪呈带状沿河组团布局结构,自然形成“老城、砖文、同美、吾都、德苑、参内、圆潭、过溪”八大城镇组团空间。(图1)

现阶段安溪城市快速成长的进程

2004年,安溪县政府开始组织编制《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依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形势,总体规划指明了城市性质,主要发展方向,并对城市规模作出了预测(至2020年,主城区人口18.5万,建设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而城市的成长迅速突破了规划的预期,以漫延的形式扩张。在此过程中城市依托的山系与水系脉络关系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在大结构上给出相应的控制引导。

城市发展的极限及城市现状公共设施的支撑能力未做出有说明力的判断。网格铺展开的路网秩序将土地所隐含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秩序掩盖。城市化大前提下乡村的成长模式被简化。

城市发展的依据和如何实现判断

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办法,人口是建设规模的基础数据。人口预测几乎决定和影响所有的相应建设指标,传统上是自然增长加历年经验统计的机械增长,几乎是个梯级上升的有规律、可预计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浪潮推动下的人口大迁移,迅速打破传统机械增长的经验数据,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上升,例如深圳,在已经认为大胆了的预计200万人的发展规划还在申报过程中,人口就突破了400万,在更解放思路的700万人发展规划还在修编的时候,人口实际已迅速突破了1000万。这迅速异化了人口这个规划传统上唯一的增长依据,使之成为可以战略策划达成的目标,实际上,也有很多地方做到了,这让规划师和地方政府的想象力得到空前的解放。

据说,截至2013年,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地级市城市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总和将达到20个亿。

在人口这个主要指标失序的前提下,各种配合指标的审视也就失去了理智的标准。比如现在人口15万的小城市,预计人口要达到70万,那么现在所有的配套指标都要照此匹配,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学校、产业发展用地、居住用地……,而其中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配合的居住和产业用地更是简约到“成片开发”的程度。这迅速瓦解了城市规划作为发展和公共财政投放的重要依据的科学性。

表1.数据来源于《安溪县志》及安溪县政府,其中76年人口为根据县域人口的推算

图1.安溪现状城市结构

图2.安溪人口增长趋势图

图3.现状山体照片

图4.现状水系照片

现阶段安溪城市发展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政府财政能力的局限性

建设初期的投入很难短期回收,而政府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遵循何种价值取向,是大规模的全面开发建设,还是有权重有选择的循序渐进的逐步开发,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选择。

•人口增长步伐已经开始放缓

由图2的人口增长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安溪老县城人口增长的趋势逐渐变缓了,这说明老县城及周边城镇吸纳乡村人口的速度明显减弱了,甚至处于停滞状况。我们判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城镇地价过高导致能够吸纳劳动力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2、凤城镇的用地不足,导致出现发展外溢现象。3、首位度更高的城市——泉州、厦门对安溪人口及产业的分流,削弱安溪主城区对周边城镇的集聚力。无论如何,在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是否有真实的增长是必须重视和作出判断的问题。(图2)

•自然生态环境已有恶化的症兆

安溪县城是山地城市,平地有限,土地资源紧张,相对中心城区高昂的地价,挖山造地的代价似乎更小,城市建设已向山体扩张,加上开山修路,平衡土方等,地表形态正在慢慢发生改变,植被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图3)

由于沿溪筑水坝,建水电站,河流径流量在逐年减少,河水对溪底的自然冲刷越来越弱,河床在逐年提高。所谓的五十年一遇,一百年一遇的设计标高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人口膨胀及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也使水质日益恶化。(图4)

低冲击发展思路在安溪县城概念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典型的山水格局和厚待的人文历史积淀赋予安溪县城独特的魅力,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按照存在优先,对自然和现存社会空间尊重、改良的工作方法,力图保持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以对自然和现有社会形态最低扰动的方式发展。

1.对自然生态条件量化并做为空间设计的依据

我们建立了整个规划区的雨洪分析模型,沿山脊线将规划区划分成多个集水区域,分析出水的汇聚系统,找出各集水区所有可能的汇水线及入河口等生态敏感点(图6)。我们统计了各集水区的汇水面积,代入对应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得出一场一年一遇、历时半小时的降雨将给规划区带来约734立方米的径流总量。这股水量最终将汇集于西溪河道,相对安溪水文站统计的多年平均流量82.3立方米/秒,会对城市安全构成巨大压力。

规划中,我们将抽象数据换算成对空间的具体需求,以作为我们对西溪流域分段控制的依据。我们采取端源解决的思路,在各集水区域沿主要汇水路途设置生态湿地及雨水花园等,将734立方米的雨量分散蓄滞,延长径流逗留的空间路程,用空间换取时间,以缓解瞬间排洪对西溪主河道的冲击。同时利用自然汇水线做城市绿化建设,可以减免相当的绿化维护费用。

2.因地制宜的片区发展策略

安溪县城主城区被山水自然划分成八个组团。通过对各组团区位、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土地利用模式以及人文历史的研究,我们将这八个组团划分成三种类型。(图7)•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老城区,人口密集度高,交通拥堵情况较严重——我们就近有效利用老城现有的城市服务资源,同时混合安置组团的多种功能,保持易达和相对独立完善的内部系统;以存在优先为原则整合现有道路网络,梳理出自有交通系统;给出老城区发展的极限,以低扰动度的修补性规划为主,沿城墙遗址梳理出适量的公共开放空间。目前流行的保护规划,实际上针对的是某个或某组老建筑,而建筑周围时间的痕迹被着意完全抹去,这种将活生生的传统“标本化”的手法是我们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应特别警惕的。

•新兴工业、居住功能与旧村居并存的片区,交通网络不完善,规划限制条件较少——我们尽量在大结构上给出控制。构筑密度合理,等级结构清晰,布局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设置由山到溪的绿化廊道,加强“山”与“水”之间的空间对话,以塑造清晰的规划结构;对村居实行原地改造与升级的政策,以保存地块功能的多样性。在整理这个片区的城市空间时,“缝合”这个词不断出现在脑海,时光打磨过的城市肌理超越任何大师的手笔,我们放弃破旧立新式的旧改方式,而选择了充满妥协和共赢机会的“修补”与“缝合”。(图8、9)

我们选择B+1片区作为高密度发展地段,因为片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①临近老城,易受老城区高度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辐射影响;②有快速疏散到外部交通的可能;③铁路升级与发展也使得该区域有高密度开发可能;④此两地块上现有建筑物较多,高密度开发带来补偿安置的可能。

•风光秀丽的传统村落片区,大面积的城市开发尚未涉足——我们在规划中尽量平衡保护与发展,传统与新兴的矛盾,控制新开发区域的密度及开发模式,以保持区域特色。

3.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转变

安溪县城东北翼的参内片区是有着优美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村民依赖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作为人地关系紧张的山区城市,安溪县城的城市化足迹不可避免地蔓延到这片土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极力反对大拆大建的常规作法。城市化不应该是拆旧村建新城的简单进程。拆迁能够暂时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却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农耕环境;住进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享受了城市的便民设施,村民的生活却无以为继,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更新模式,在未来将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规划中我们建议近期内只作道路交通疏理和公共配套建设;保留大部分民居并适当改造,以提升整体形象,远期再作更新替换;沿主要山脉水系保留部分农业用地,保留村民部分生产生活方式,远期可作为绿化景观空间;同时注入新的产业形式,并预留产业升级条件。

参内片区秀美的山水茶田风光和传统乡村聚落及茶文化,赋予了这片土地旅游产业开发的潜力。规划中我们在参内片区安排了大量茶文化旅游度假用地,同时结合传统民居改造作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由此将为村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其逐渐脱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内片区规划结构(图12)。通过有步骤的开发与改造,农耕经济便健康过渡到城市经济,村民也逐步蜕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顺利完成。

按照现行的规范和审批制度,规划师最擅长的工具是功能分区。其定义是这样的:“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用土地功能决定布局的原则,否定了城市最重要的价值---多样性,解构了城市土地高效的自然生成法则---混合性,同时助长了形式主义,也是造成大量车行通勤,让我们城市新生即老,迅速患上各种城市病的根源。这套以土地功能分区为原则的规划方法,60年代后就在欧洲被检讨和放弃,而我们在计划经济思路下一直沿用,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是城市污染的祸根,问题是土地一旦按功能分区原则划定投入建设,几乎没有办法避免早老和各种城市病的发生。

与我们的规划方案相比,2008年针对参洋片区编制的《安居溪城生态及高科技产业区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则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成片开发思路,遵循严格的功能分区原则。根据此方案,需进行约20000人的搬迁,土地平整面积约580万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填方量远大于开山修路的挖方量;土地上原有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几乎完全改变。但方案未提供有说明力的关于这20000人生活生产方式转变的可能性,只是空间上描述了居住方式的转变,即所谓的“新农村建设”,由此带来的原住民生活成本上涨及生活水平下降实际可以想象。

图5.雨洪分析模型

图6.水系规划

图7.组团分布图Area (A) 1、控制人口密度,给人口密集一个界限; 2、分流入城交通与过境交通,控制河滨路交通流量; 3、古城历史的复原,沿古城墙遗址构筑开放空间网络;4、水运及码头的复原。Area (B) 1、复兴铁路客运; 2、重新塑造火车站站前区域; 3、高密度化建设; 4、设置由“山”到“溪”的缓冲绿带。Area (C) 1、‘省道’交叉点处的交通的控制与疏导; 2、 工业逐步向Area (E)迁移; 3、居住高层化; 4、设置工业与居住之间的缓冲绿带。Area (D) 1、过境交通的分流处理; 2、“工艺品工场”原地保存,作为旅游观光工艺品城; 3、新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4、水泥厂及其它工厂逐步向Area (E)迁移。Area (E) 1、寻求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2、限制产业的无限空间扩张,划定山体保护线; 3、设置由“山”到“溪”的缓冲绿带。Area (F) 1、在现有农村与新区域之间设置分隔的缓冲绿带; 2、新区域开发密度与开发模式的控制; 3、路网密度的控制,交通网络由主要村道和外周新道组成;4、传统建筑的保护; 5、由原有特色砖头工厂衍生的博物馆群; 6、建设新的村镇商业与文化中心。Area (G) 1、传统村居的保护; 2、村落局部改造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 3、新的文化功能的建设; 4、沿河生态的保育。Area (H) 1、原有村落的保留; 2、构建新的茶产业链; 3、沿河及山体生态环境的保护。

图8.现状道路网络

图9. 规划道路网络

图10.原有村落呈现顺应山水自然条件有序分布的生态格局

•《安溪县志》(1994)新华出版社

•《泉州市安溪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2006)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居溪城生态及高科技产业区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2008)安溪县政府提供

注:凡未注明出处的,均为自绘图

图11.参洋片区现状平面

图12.参内规划结构图

图14.原参洋规划局部透视(来源于安溪县政府)

猜你喜欢
安溪安溪县人口
跟妈妈学做菜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游鼓浪屿
做冰镇小吃
预防病毒
人口最少的国家
懂规矩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安溪寿星爱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