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玲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广华)儿科,潜江 433124]
例1,男,7岁。发热伴咳嗽5 d,于2010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体温38.7℃,脉搏 108次·min-1,呼吸 24 次·min-1,血压 90/60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25 k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音。胸部X线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12.5 ×109·L-1,血红蛋白 124 g·L-1,血小板224 ×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0.72,淋巴细胞比例0.25。既往无药物变态反应史。入院后注射用头孢地嗪(商品名:力勉,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200802)皮试阴性,给予注射用头孢地嗪1.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然后予以注射用痰热清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均为30滴·min-1。治疗2 d后热退,咳嗽有所减轻。入院第6天患儿偶有咳嗽,不剧烈,头孢地嗪静脉滴注(滴速为30滴·min-1)约5 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剧烈持续的刺激性干咳,伴面色潮红,考虑为头孢地嗪所致的不良反应,立即调慢滴速,嘱护士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2 mg,患儿咳嗽很快减轻至消失,面色转为正常,观察15 min,无其他不适。继续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未再出现剧烈咳嗽。第2天停用头孢地嗪,换用夫西地酸钠和痰热清注射液继续治疗,患儿未再出现剧烈咳嗽,继续治疗3 d,复查胸部X线片正常,痊愈出院。
例2,女,5岁5个月。咳嗽1周伴发热2 d,于2010年11月24日入院。体检:体温37.9℃,脉搏112 次·min-1,呼吸26 次·min-1,体质量18 k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中水泡音。胸部X线片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7×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 0.64,淋巴细胞比例 0.35,血红蛋白114 g·L-1,血小板204 ×109·L-1。既往无药物变态反应史。入院注射用头孢地嗪(商品名:力勉,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200802)皮试阴性后,先予以注射用头孢地嗪1.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然后予以注射用痰热清7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5滴·min-1。治疗3 d后热退,咳嗽减轻。1周后咳嗽明显好转,偶有轻咳,入院第8天静脉滴注头孢地嗪(滴速为25滴·min-1)约剩20mL时,患儿突然出现剧烈持续的刺激性干咳,伴面色潮红,考虑为头孢地嗪所致的不良反应,立即予调慢滴速,嘱护士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2 mg,患儿咳嗽很快减轻至消失,面色转为正常,观察15 min,无其他不适。继续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未再出现剧烈咳嗽。第2天停用头孢地嗪,换用夫西地酸钠和痰热清继续治疗2 d,咳嗽消失,复查胸部X线片正常,治愈出院。
例3,男,3岁2个月。发热4 d伴咳嗽1 d,于2010年12月9日入院。体检:体温36.9℃,脉搏102 次·min-1,呼吸 24 次·min-1,体质量 16 kg。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和散在中水泡音。既往无药物变态反应史。胸部X线片提示两下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14.5×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 0.56,淋巴细胞比例 0.32,血红蛋白126 g·L-1,血小板154 ×109·L-1。入院后注射用头孢地嗪(商品名:力勉,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200802)皮试阴性,先予以注射用头孢地嗪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然后予以注射用痰热清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均为20滴·min-1。治疗2 d后热退,咳嗽渐减轻。治疗13 d患儿偶有轻咳,复查胸部X线片示两下肺炎症基本消失。遂停药观察2 d准备出院。因为患儿仍偶有咳嗽,出院前家长要求巩固治疗1 d,因此又予以上述治疗,头孢地嗪组(滴速为20滴·min-1)液体输至还剩约20mL时,患儿突然出现剧烈持续的刺激性干咳,伴面色潮红,无气喘和呼吸困难。当班医生以为是患儿病情反复,未作处理,继续输液,患儿仍然剧咳,头孢地嗪组液体输完后,继续予以痰热清注射液组液体静脉滴注,上述液体输完后约30 min,患儿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寒战,无抽搐。立即予以退热处理,此时患儿出现呕吐数次,无腹痛。3 h后患儿躯干出现皮疹,伴瘙痒,眼结膜充血。此时才考虑为头孢地嗪所致的不良反应,予以盐酸异丙嗪15 mg肌内注射,咳嗽渐减轻。急查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44.1 mg·L-1。当晚仍发热,第2天停用头孢地嗪,换用夫西地酸钠和痰热清静脉滴注,无不适,故可排除痰热清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心脏彩色B超检查正常,血沉16 mm·h-1,排除川崎病。第3天热退,皮疹消失,复查C反应蛋白7.5 mg·L-1正常。夫西地酸钠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3 d后,无发热,无咳嗽,痊愈出院。
头孢地嗪为半合成第3代头孢菌素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临床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
本品是目前唯一兼具广谱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双重作用的头孢类抗菌药物[1-4],且毒副作用小,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肝肾功能等主要器官功能均差,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尤其需要选择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因此头孢地嗪以其独特的低毒广谱强力抗菌活性和免疫增强活性,适宜作为儿科严重细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5]。文献报道其不良反主要有过敏性皮疹[6]、假膜性肠炎[7]、药物热[8]、消化系统反应[9]等。以剧烈咳嗽为首发表现的不良反应笔者尚未见文献报道。导致剧烈咳嗽的机制是头孢地嗪作为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导致B细胞合成特异性IgE,所合成分泌的IgE通过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结合。当再次接触抗原时,抗原与IgE分子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迅速激活,释放许多化学递质(如组胺)。这些化学递质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支气管与血管平滑肌收缩,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剧烈咳嗽,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例1和例2因及时正确判断并停用头孢地嗪,予以抗过敏处理,剧烈咳嗽很快好转,面色转为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而例3因当时未及时正确判断和抗过敏处理,致患儿随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药物热、呕吐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引起重视,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1]VAN V B,VANHOLDER R,DE PACPE P,et al.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antibiotics:literulure review [J].Infection,1996,24(4):275 -291.
[2]李光辉,张婴元,姬美蓉,等.头孢地嗪的临床应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1):359.
[3]李汉中,张明.头孢地嗪对46例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疗效及其免疫功能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0):700.
[4]王鹏,阚全程,余祖江.头孢地嗪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397 -398.
[5]徐灵敏,张展,栾斌.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65-66.
[6]梁晓丽,马婉丽.头孢地嗪致过敏性皮疹1例[J].中国新药杂志,1998,7(2):132.
[7]杨振宁,苏毅,韩定,等.静脉注射头孢地嗪引起伪膜性肠炎6 例分析[J].海峡药学,2000,12(3):106.
[8]徐春玲,刑顺杰,杨树芹.静脉滴注头孢地嗪钠引起药物热1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05,3(5):560-561.
[9]胡佳.注射头孢地嗪引起恶心呕吐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11):612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