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配合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2例及其综合治疗方法探讨

2014-03-08 09:21:16姜洮洮黄研丽赵国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尿急尿频小便

姜洮洮,高 超,黄研丽,杨 威,赵国平

(暨南大学 医学院 中医系,广东 广州 510630)



足底按摩配合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2例及其综合治疗方法探讨

姜洮洮,高 超,黄研丽,杨 威,赵国平*

(暨南大学 医学院 中医系,广东 广州 510630)

尿道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女性人群,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单一治疗多难以取效,故多主张综合性治疗。该病在中医中属“淋证”范畴,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部分患者拒绝长期服用中药,导致疾病缠绵难愈。临床实践表明,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尿道综合征能取得较好效果,复发率大大降低,远期治疗效果显著。结合两例典型案例,对该病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尿道综合征;足底按摩;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

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又称为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研究表明[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又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Female Urethral Syndrome,以下简称FUS)。约30%有该疾病症状者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因长期误服抗菌药物而致病情迁延反复,不仅加重了患者精神、心理及经济负担,还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疾病迁延难愈。因该病病因难以确定,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笔者运用足底按摩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显著,为综合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补充方法,另总结尿道综合征相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一

患者王李氏,女,70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少腹坠胀不适10余年,于1996年11月就诊。患者自诉10余年前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生,在当地诊所诊断为“尿路感染”,予以抗生素(喹诺酮类或头孢类)静滴治疗,初起尚有效,症状可缓解,但常易反复发作,与受凉和劳累有明显关系。起初每年发作2~3次,但近5年起,尿频等症状发作更加频繁,每月可发作2~3次,发作时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小便滴沥涩痛难忍(疼痛非灼热刺痛感),伴腰膝酸软怕冷,倦怠乏力,每次发作时痛苦难言,曾多次到当地市级医院查尿常规及尿培养皆未见异常,使用抗生素(同上)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1年来,尿频、尿急症状持续,小便失禁情况明显,每日被迫使用“尿不湿”,小便次数无法估计,每次小便时量少,滴沥涩痛,精神疲倦,纳少,睡眠可,大便可。10余年来不敢食用冷食,食后则尿频、尿急等症状明显加重,育有3女2男,夫妻关系不和谐多年。刻诊: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弱,尺脉尤甚。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虚不固,治以温阳补肾固尿,健脾益气,治疗方法:足底按摩配合无比山药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生甘草6g、当归10g、升麻10g、柴胡10g、山茱萸15g、山药20g、熟地20g、肉桂5g、肉苁蓉10g、杜仲10g、续断15g、赤芍15g、丹参15g、乌药10g、益智仁10g、巴戟10g、菟丝子10g、牛膝10g,水煎服,1日1剂;服药第1天同时开始行足底按摩,选择的足底反射区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卵巢、子宫及足背部深浅反射区等,每个反射区采用点、按、滑动等手法,按照先左脚后右脚的顺序进行按摩,每日按摩15~20min,按摩前后嘱患者适当饮用温热水并用温热水泡脚5~10min。7天后患者小便酸痛及下腹部下坠感明显缓解,但仍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症状;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30天,每日1剂,同时将足底按摩方法教予患者,嘱其每日坚持足底按摩。1月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可不用尿不湿,小便可控制。为巩固疗效,改上方汤剂为丸剂,坚持服药半年余(每次1丸,1日3次,嚼服),同时每日坚持足底按摩,上述症状未再复发,半年后可食用雪糕等冷品,直至去世前(2002年底因它病去世),上述症状未曾复发。

1.2 病例二

患者王某(系病例A患者的次女),女,5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7年余,于2013年7月10日就诊,自诉自2006年即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起初每年发作2~3次,使用抗生素治疗尚有效。但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已有3~4次,发作时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呈灼热刺痛感。曾多次在当地三甲医院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未见异常,多次静滴抗生素(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疗效不明显,经常自服“提高免疫力药物”(具体不详),似乎有效。发作期过后,常有不明显尿痛,但伴有小便灼热不适感,小便色黄,每日主动饮水较多,晨起口苦,神疲乏力,伴左侧腰背部酸痛,胃纳及睡眠可,大便可,舌红,苔薄白略腻,脉沉弦细略滑。辨证为肝郁气滞,湿热下注膀胱,兼有气阴两虚,治以疏肝清热,利湿通淋,益气养阴。药用知母15g、黄柏10g、柴胡10g、黄芩6g、石斛15g、玄参10g、乌梅10g、山茱萸15g、生地黄20g、党参20g、瞿麦15g、萹蓄15g、赤芍15g、茯苓15g、丹参15g、牛膝10g、车前子10g,水煎服,共7剂,每日1剂;同时配合足底按摩,重点按摩足底肾上腺、肾、脾、肝、胆、脊椎、卵巢、输尿管、膀胱及足背深浅神经反射区,每晚1次,每次15~20min。治疗3天后复诊,除腰背部酸痛缓解不明显外,小便灼热不适等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减萹蓄、瞿麦,加杜仲、续断各10g,继续巩固15剂,同时配合足底按摩。10月20日电话回访,小便灼热等不适症状未复发。

2 FUS病机及治疗方法

尿道综合征(US)是一组症候群而非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刺激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耻骨上不适,甚至出现下腹、尿道、肛门下坠感,而膀胱尿道无器质性病变,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沉渣检查无明显异常[2]。因该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故又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FUS)。

2.1 西医病因机制及治疗

FUS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3]:尿道远端周围组织纤维化或括约肌痉挛导致远端尿道缩窄、化学激惹或过敏、尿道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紧张焦虑多疑等心理因素。近年研究发现[2],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是导致该病的直接原因,也有学者认为[4]雌激素分泌下降,阴道、尿道黏膜萎缩是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该病除常规应用解痉、镇静、α-受体阻滞剂等外,还常加用尼尔雌醇。育龄期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困难,必要时应行尿道扩张或尿道整形术,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2.2 中医辨证治疗

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5],虽然口服谷维素、安定、雌激素或钙拮抗剂等西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临床效果较佳。《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故该病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淋证有“气、血、膏、劳、石、热”六淋[6]之别,但该症有“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下坠”及“滴沥刺痛,遇劳则发”等特点,故又应属于“淋证”中“劳淋”“虚淋”“热淋”范畴。淋证的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且每见虚实夹杂之证[7]。该病初期以实证为主,病久以虚证为主。张氏等[8]系统观察265例FUS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脉象,据此分为肝气郁滞、湿蓄下焦、肾阴亏虚、肾虚血瘀4个证型,以肾虚血瘀证居多,基于肾虚基础上的血瘀将近半数,因此认为肾虚是FUS的主要病机,血瘀为标,湿热和肝郁分别是FUS的诱因和伴随症状之一。李氏[9]认为尿道综合征有以下特点: ①肝郁和湿热是尿道综合征的始动因素;②脉络瘀阻是病变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③肾虚是尿道综合征顽固不愈的原因所在;④脾虚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郑氏等[10]研究治疗225例尿道综合征患者后,亦认为肾虚(轻者肾气虚,重者肾阳虚)是该病的主要病机。久治误治,中气受损,则易变为“脾胃气虚,阴火内盛”的虚实夹杂证;过用苦寒清利之药,则易致“肝肾亏虚,肝郁气滞”之变证,由于津液耗伤,肝肾亏虚又阴虚不足为多见。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临床常将FUS辨证分为以下5种证型[11]:①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解郁为主,方选沉香散、逍遥散加减;②下焦湿热(膀胱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选八正散加减;③脾气亏虚型:治宜补中健脾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④肾阴亏虚(阴虚内热)型:治宜益气养阴,泻火通淋,方选清心莲子饮、知柏地黄丸加减;⑤肾虚血瘀型:治宜益肾养阴,活血化瘀,方选核桃承气汤加减;根据笔者临床观察,除上述分型外,脾肾阳虚型也是该病常见症型之一,治宜温阳补肾固尿,健脾益气,方选无比山药丸或八味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2.3 足底按摩治疗

足底按摩已有几千年历史[12],其最早起源于远古舞蹈保健时代。《黄帝内经》的足心篇对足疗已有所论述;名医华佗在《华佗秘籍》中将其称为“足心道”;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指出“寒从脚下起”;药王孙思邈的长寿秘诀之一便是每日揉按脚底。足底反射按摩是通过刺激足部各个反射区,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氧和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以及体内废弃物排出,调理人体各项机能,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疾病的效果[13-15]。阎氏[16]观察足底按摩疗法对老年人夜尿的影响,将坚持自我按摩的32例按摩者按摩前的平均夜尿次数与按摩后的平均夜尿次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按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李氏[17]以针刺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女性尿失禁40例,总有效率亦达100%。金氏[18]通过观察研究先中药足浴再足底反射按摩对老年人生理指标的影响,得出按摩可改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减轻心脏负荷、升高分泌型免疫蛋白A的结论,证实了足底反射按摩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综上所述,足底按摩可通过刺激足底穴位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起到调节气血平衡、改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此外,根据整体辨证的方法添加辅穴,能将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作用,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不易复发。

3 结语

本研究中,病案二中患者为病案一患者的次女,据笔者调查,病案一的三女及长女的女儿(病案一的外孙女)均存在3~5年尿道综合征病史。由此引起笔者思考,该病是否存在遗传因素。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效果较佳,其具体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尚未明确,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笔者认为诊断FUS前应排除明确的器质性疾变,无明确器质性疾病者应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19]。目前对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的远期疗效报道较少,多数患者治疗后无随访,而有随访者多为6个月[20]。有文献报道[21],中医药治疗后随访2年未复发率为5.3%,说明中医药辨证治疗FUS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并非最佳。笔者采用足底按摩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病案一远期疗效好,长达6年无复发,实属少见。

足底按摩技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方法易掌握、操作简便、无创伤、效果好、依从性高,可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发挥协同作用。目前临床治疗FUS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为取得良好效果,多主张综合性治疗[22]。本研究为综合性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补充方法,既方便有效,又易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叶任高,李幼姬,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4-346.

[2] 蔡浙毅.42例尿道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26-127.

[3] 沈惠芬.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2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56.

[4] 熊莉勤,齐琳,陈合群,等.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26(5):581-583.

[5] 侯占英.中药治疗尿道综合征2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6-7.

[6]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33.

[7] 石伟.朱雪萍治疗尿道综合征经验[J].四川中医,2012,30(1):5-6.

[8] 张亚大,卢子杰.女性尿道综合征中医证候学临床研究附265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14):1655.

[9] 李亚萍.女性尿道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9):55.

[10] 郑惠田,袁顺兴,朱燕文,等.针灸补肾温阳法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225例[J].中国针灸,2000(4):197.

[11] 刘利华,张亚大.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文献回顾及探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63-64.

[12] 邝镜芳,贺振泉.从经络筋膜学说谈足底按摩作用机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20-21.

[13] DOUGANS I.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guide toreflexo log y [M]. Britain: Elment Books limited,2002:45-50.

[14] HAO J.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o f insomnia with finger-toe sinus massage method[J] . China reflexology Symposium Report,1994(pp): 1-3.

[15] 佘广玉,徐桂华,杨莉.足底穴位按摩对高危糖尿病足神经电生理干预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31.

[16] 阎佑民.足底按摩对老年夜尿症影响调查分析[J].社区中医药:医学专业,2008,15(10):140-141.

[17] 李改凤.针刺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女性尿失禁40例[J].陕西中医,2007,28(3):329.

[18] 金贞淑,金周淑.中药足浴合足底反射按摩对老年女性人群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13-114.

[19] 王军,万小泉.综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53-154.

[20] 赵阳.补气益肾温阳行水法治疗尿道综合征30例报告[J].甘肃中医,2005,18(5):20-21.

[21] 高普照.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治疗尿道综合征46 例[J].四川中医,2001,19(8):37.

[22] 刘霞,宋武.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疗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1):78-80.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1-09

姜洮洮(1972-),女,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

赵国平(1958-),男,博士,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经方治疗疑难病。

R244.1;R256.5

A

1673-2197(2014)10-0083-03

猜你喜欢
尿急尿频小便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小太阳画报(2020年3期)2020-04-24 09:28:13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保健与生活(2019年7期)2019-07-31 01:54:07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孕期尿频怎么破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2
厕所等8则
意林原创版(2015年1期)2015-05-30 13:58:40
都很急
找棵树
甩手操缓解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