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2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4四川省农业厅农药检定所,四川成都610041;5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四川成都610040)
四川省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席亚东1,2,3向运佳1,2彭化贤1,2赵 霞4张国芝5陈国华3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2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4四川省农业厅农药检定所,四川成都610041;5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四川成都610040)
近年来,四川省蔬菜病虫害总体呈现严重发生态势、发生频繁且蔓延迅速、抗性风险增大,主要原因不仅与种植结构有关,而且与外来病虫害的入侵以及地理气候环境异常有关。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省,根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12年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5.39万hm2(1 880.85万亩),总产量达3 764.7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农业部,2014)。近年来,随着四川省蔬菜产业迅猛发展,蔬菜病害、害虫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
1 四川省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
四川省蔬菜种类多,病虫害种类更为繁多,在不同种类蔬菜中受害最重的是十字花科,其次是茄科、葫芦科、蝶形花科蔬菜等。随四川省蔬菜耕作制度变更和生态系统调整,新病害、害虫不断涌现,现将四川省主要病害、虫害列出(表1),以供参考。
2 四川省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主次病虫害更替变化 一些主要病虫害严重发生,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莴笋霜霉病和辣椒烟青虫为四川省主要病虫害,近年来严重发生;而次要病害黄瓜靶斑病和菌核病等,在新都等地区已上升为夏季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番茄叶霉病在成都市新都区等局部地区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据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2013年秋统计,泸州市雁江区莴笋霜霉病平均病田率为22.4%,汶川县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在春夏黄瓜栽培田块,瓜蚜危害逐渐加重并严重发生,而次要害虫如黄守瓜,在最近两年已经成为成都市等局部地区春夏季黄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一些主要病虫害降为次要病虫害,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黄瓜枯萎病、番茄立枯病等主要病害在局部地区随控制技术、嫁接技术和栽培条件改善,转变为次要病害,而豇豆煤霉病和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等近几年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2.2 土传病虫害日益严重 冬瓜疫病、辣椒疫病等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发生,随连作栽培,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小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在四川省一些蔬菜苗期严重危害,必须在播种或移栽时提前施药防控,成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表1 四川省蔬菜主要病害、虫害
2.3 新型病害发生严重 2011年在成都市双流县发现了辣椒菌核病,该病是四川省的新纪录(王玮等,2012),严重时发病率达30%以上,近两年在双流、郫县、新都等地区频繁发生危害,已成为常发性病害。
2.4 小型害虫危害加重 随设施农业发展和极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虫体小、繁殖力高、世代重叠的害虫暴发成灾,如蚜虫、螨类、粉虱类等。据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统计,2012年3月下旬十字花科类蔬菜的蚜虫发生情况为:泸州市雁江区蔬菜平均有蚜株率85.6%;南溪县有蚜株率21.6%;富顺县田间平均有蚜株率51.3%;简阳市蚜虫发生面积占38.89%,有虫株率13.44%。所以,十字花科类蔬菜蚜虫整体发生比较严重,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
另外,蚜虫、粉虱、蓟马等小型害虫能够传播病毒病,且病毒病所造成的损失不逊于小型害虫本身的危害。
2.5 生理性病害普遍发生 由于土壤养分失调,蔬菜生长期间环境、气候条件剧烈变化等因素,常导致生理性病害普遍发生。如黄瓜尖嘴瓜、西葫芦大肚瓜、番茄畸形果、芹菜低温冻害等。
2.6 危害途径和发生场所、方式多样 随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发展,一些病虫害危害途径、场所及发生方式多样,主要体现在:① 不同地区间病虫害发生严重度不同,如小菜蛾在川西南山区的十字花科类蔬菜产地危害更严重,2013年3月该区域内的汉源县小菜蛾在甘蓝幼苗上有虫株率达41.5%;② 曾主要在露地为害的病虫害,在温室中再流行,并在露地与温室间辗转加重危害;③ 一些病虫害如蚜虫和霜霉病等,在黄瓜等蔬菜上由季节性发生变为周年性循环为害;④ 曾主要在苗期为害的病虫害现已在成株期普遍发生,如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的黄瓜、辣椒、番茄、姜的根腐病(李宝聚,2014);⑤ 曾为害大田粮食、经济农作物的害虫,如棉铃虫、棉蚜(Aphis gossypii)、蓟马等,也向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等蔬菜田转移为害,玉米螟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虫,现亦可为害豆类、生姜类蔬菜;⑥ 一些病害发生从个别蔬菜种类向多种蔬菜种类发展,呈寄主扩大化,如病毒病。
2.7 检疫性病害入侵 2010年四川省彭州市和江油市在西瓜上发现了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对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经过1个月的紧急处置,才有效地控制病情,未造成该检疫性病害向外扩散蔓延(四川省农业厅,2010)。
2.8 病虫害发生频繁、蔓延迅速 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比以前更频繁,蔓延速度更快。如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等现已成为周年性病害,发生更频繁,黄瓜霜霉病可以在1~3 d(天)内蔓延到全田。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现在周年频繁、快速为害,给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9 品种抗性减弱、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抗性品种种植若干年后逐渐丧失抗性,如津研、津绿系列黄瓜在四川省刚开始种植时表现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现已表现为中抗或耐病。由于新病原菌、小种及害虫生物型不断出现,使过去主栽的抗病虫品种的抗性不断被克服而丧失。曾报道的四川省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为胶孢炭疽菌 (陈希芹,2004;秦刚和吴庆丽,2012),而2013年报道的尖孢刺盘孢是四川省首次发现的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张国芝 等,2013)。
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主要表现为从低水平的抗药性发展到高水平抗药性。霜霉病菌、灰霉病菌、菜青虫、蚜虫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抗药性风险持续加大。
3 蔬菜病虫害防控对策
3.1 加强蔬菜重大病虫害防御基础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四川省蔬菜病虫危害明显加重(熊志强,1999),由于主要、次要病虫害此起彼伏,一些病害、害虫在不同地域和气候下危害不同,所以明确不同蔬菜种类上重大病虫害的猖獗原因和发病规律以及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遗传变异机制,研究不同有害生物在四川省地域间变化以及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可以为有效防治蔬菜主要病虫害提供依据。
3.2 加强预测预报、建立差异化防控策略 加强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尤其是灾害性气候变异对病虫害影响的测报,预防病虫害,达到有效防控。有专家预测2014年番茄斑萎病毒病(Tomato spottedwilt virus,TSWV)在我国局部地区严重发生(李宝聚,2014),且该病害目前已在四川偶有发现,所以需重点关注此类有害生物在四川省暴发成灾的可能性。
目前四川省蔬菜主要的监测对象有:茄科灰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豇豆煤霉病、霜霉病、烟青虫、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将来随新病虫害出现和危害严重度,可酌情调整。
根据田间实践,笔者将蔬菜病虫害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① 危害不大的一般性有害生物;② 个别年份流行或危害的有害生物;③ 多年及长期流行或危害的有害生物;④ 新出现有害生物;⑤ 检疫性生物。在普查基础上,依蔬菜病虫害类型,建立差异化的中、长期防控目标与策略。重点关注上述的第三种有害生物,建立包括全生育期的预警到防控的措施,如常年发生根肿病的田块需在播种、定植前进行土壤改良、消毒处理,并控制病原菌在田块间传播;对于第一种有害生物,依经济损失和防控成本,可采取灵活的防治措施;对于第二种有害生物,需在暴发成灾前综合各种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第四种有害生物,需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避免定殖成功;对于第五种有害生物,需做好植物检疫。
3.3 分析成灾原因、锚定主要靶标 一些害虫如菜青虫为害蔬菜叶片后留下的伤口易诱发软腐病;一些地下害虫为害根系及地下根茎部后,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诱发病害。所以,在制定防控策略时,需分析成灾的主要原因和诱发因素,锚定主要靶标,方能达到最佳防控效果。
3.4 推广抗性品种 在病虫害发生区,有计划地缩减感病品种面积,配套种植抗病、抗虫、丰产良种,避免单一种植;加强抗性品种的评价和利用,推广多抗性品种,如津春系列黄瓜品种等在四川省高抗黄瓜白粉病(席亚东 等,2009)。
3.5 加强农田生态调控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开发利用可抑制病虫害的耕作栽培制度与生态环境因子,研究增强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害功能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曹雅忠 等,2004),探讨不同蔬菜种类的间、套作,以及蔬菜与其他作物的间、套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笔者2009~2010年在四川省西充县将花生与辣椒进行间作,可显著减少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的发生。
3.6 精准使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 目前,在四川局部地区,普遍存在农药品种陈旧,高毒、禁用农药偶有违用的现象。随绿色农业和无公害蔬菜发展,需要选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并指导农民掌握科学、精准的施药技术,加强农药市场和产区农药残留的监测和管理。建立一套包括蔬菜种子消毒、田间病虫害防控及采后病虫害处理的推荐施用技术及监测、检测体系。
曹雅忠,倪汉祥,郭予元.2004.2020年中国植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周光召.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希芹.2004.胶孢炭疽病的遗传多样性〔硕士论文〕.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李宝聚.2014.蔬菜主要病害2013年发生概况及2014年发生趋势.中国蔬菜,(2):5-8.
农业部.2014.2012年全国各地蔬菜、西瓜、甜瓜、草莓、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中国蔬菜,(1):94.
秦刚,吴庆丽.2012.辣椒炭疽病生防菌筛选及抗菌活性初步研究.北方园艺,(6):124-128.
四川省农业厅.2010.四川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防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四川农业科技,(11):57.
王玮,巫庆,彭化贤.2012.辣椒菌核病鉴定及药剂防治.西南农业学报,25(2):521-524.
席亚东,刘波微,孙常伟,彭化贤.2009.不同黄瓜品种(材料)抗白粉病性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2(6):1605-1609.
熊志强.1999.四川农业灾害与减灾对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89.
张国芝,赵霞,杨海艳,吴婕,王云月,彭化贤.2013.四川辣椒炭疽病菌鉴定及育种材料抗性筛选.西南农业学报,26(3):1026-1029.
席亚东,男,助理研究员,专业方向:植物病害及其防治,电话:028-84590050,E-mail:xiyadong2002@126.com
2014-01-03;接受日期:2014-04-22
国家产业体系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项目,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项目(2011JYGC0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