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兴
摘 要:人人网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交往的重要中介:熟人交际、实名制、娱乐化等等给人们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平台。但是依赖此类媒介也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囿于熟人圈、过分娱乐化、沉溺于多媒体符号带来的虚拟的麻醉感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浅析,做一个初步的探索,包括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维模效应;娱乐至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49-02
我国媒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兴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几年火爆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网络,它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移植到网络上,并和现实人际关系形成充分的互动和补充,受到用户们的欢迎。其中,活跃于大学师生群体中的人人网就是一个显著的代表。截止到2012年2月,人人网用户已达至2亿,用户每日在人人网上产生的互动达到43亿次[1]。
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娱乐、交往平台的同时,也产生出一些负面效果。据调查,每天都登陆人人网的占据53.9%,上网必会登陆人人网站的占49.2%,因不能上SNS而感到焦躁的占36.6%,只要一登陆人人网就有兴奋感的有44.5%,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人人网使用的有35.6%[2]。综上,用户对人人网依赖程度相当高。
一、人人网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熟人网络的“维模”效应
人人网的好友圈主要以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为依据而构造的,也就是说,这些同学朋友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并且自我封闭的熟人圈子,没有或缺乏相关经历和身份的外人是被排除在外的。身份经历的限制和局限给人人网中“圈内圈外”的人画出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如同文化圈里著名的“维模功能”[3]:当外来文化和现有文化产生冲突或不平衡时,现有文化圈子就会形成一个坚硬的屏障,抵御外来文化的进入。人人网被称为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版,用户黏性和活跃度都较强。这主要取决于人人网的主打特色—人人连接和实名制注册。人人网打破了这种不确定性,其经营理念为“因为真实,所以精彩”。这样保证用户之间的信任,降低交友成本。“只有在我们直接交往中,才能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4]”人人网“好友添加”应用中,确立了好友过滤、筛选设置,确保了个人在添加好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在“认识的好友占校内好友比例”中,10%内的占44.5%,30%以内的占27.3%,也就是说,71.8%的人好友中已认识的占七成以上[5],这表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占据了人人网上交往的主要比例。人人网的“好友添加”应用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到熟人网络的特色:用户在选择接受好友时,倾向选择与自身所处环境有关系的人,这些人群最终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熟人网络。在这个网络里,用户特征、背景、身份,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固定的,即使吸引一些少数的“外来人口”,也是在不影响、不破坏原有社会关系平衡的前提下。因此,人人网形成一个个熟人圈,不同的熟人圈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身份界限。
2.交往娱乐化易“娱乐至死”
人人网中过分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包括用户交往中娱乐发泄的心态和审丑心理的变异。娱乐化功能是SNS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各类心理欲望:交流欲、表现欲和幻想欲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6]。人人网上必要的娱乐交往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现如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心理学教育在我国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基于网络的媒介化交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压力和心理问题,起到了一个“泄压阀”的作用,也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过分娱乐化。例如,人人网农场、买车抢车等游戏,它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缺乏、渴望互动的心理,但也造成了另外一种危机—沉溺于这种虚拟、快感式的情感互动体验。长远来看,它不仅会让人沉迷娱乐,也会使得人们对现实社会产生逃避心理。另外,人人网中兴起的“咆哮体语言”、评论留言甚至个人主页心情的发布,都处于一个“娱乐发泄”的状态。“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7]”娱乐化不仅仅表现在沉迷于人人网游戏和戏谑语言的运用上,也表现在各种恶搞视频、相册的盛行中,人人网用户交往中近乎以“嬉皮士”的心态游戏着周遭的一切。赫胥黎早在几百年前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中就曾预言过,我们的文化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3.多媒体符号的运用沉溺于虚拟的麻醉和满足感
人人网中丰富的多媒体符号和表情的运用,使得人们过度沉溺于这种以符号为代表,以机器为依托的交流方式带来的虚拟的满足感。SNS使得人际交往范围更宽广,交流内容更深入。人际传播主要以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为主;大众传播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而人人网中的人际传播兼容这两种模式的特征,对文本、音频、视频的运用使得人际传播最大化的恢复和还原。例如人人网中各式表情,“大笑、哭泣、害羞、示爱、囧”等等打破了文字的不动性,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和可感。“@、圈人”功能则使物理距离可能很远的人迅速集聚在一起,营造一种同在的氛围,使人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感。除此之外,人人网克服了“人—人”直接接触的复杂性,用户面对的都是电脑和丰富多样的各色多媒体符号,一定程度上这些符号在中间发挥了桥梁连接的作用,也起着一个缓解直接接触的压力的作用,但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机—机”接触的交往方式。人们通过机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符号、表情来想象对方丰富热烈的回应,沉溺于这种虚拟的满足和陶醉感。美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的负功能中表示,过度沉溺于媒介的通俗化信息和符号化的表情中,易沉迷于信息中不能自拔,并产生一种麻醉作用,进而丧失行动力,逃避现实社会复杂的人际交往。日本把沉溺于社交网站的人称为“隐蔽青年”,即除了工作学习,整天呆在家里,与网络为伍,依赖于网络交往的人。
二、交往危机成因分析
1.熟人效应和“差序格局”
“每个人都有一个以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8]”就如水面上泛开的波纹一样,人际格局也有亲疏远近,并以自己为中心扩散开。人人网虽然从属于社会交往网络,是一个大范围内的社会网站,但本质上仍然是以个人为中心,通过“熟人”关系建立自己独有的社交圈子。它之所以产生文化圈中的维模效应,是因为它依据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来设立的熟人网络。
2.缺少恰当的媒介素养教育
我国的媒介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必要工具,网民也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远远落后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新兴的SNS网站新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使我们应当思考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除却现实交往,网络交往互动已成为拓展人际关系、加深双方了解的重要方式。另外,网络上的信息构造出一个“拟态环境”,深深影响到人们认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能力[9]。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它对于人们正确使用媒介,服务于自身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现如今,依据人人网的媒介化交往产生的各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3.网络的麻醉作用
多媒体化的符号形象简单,无需使用者深度思维,简单易控制。人们在社交网上等待回应的状态,类似一个小孩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在别人的目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人网中各种“晒”的现象—晒恩爱、晒照片、晒心情、晒豪车……以此获取心理上的平衡和虚假满足。机器屏幕的阻隔、符号化的人际和谐,用户因此获得他人的关注度和温暖感,从而得到虚拟满足,乐在其中,长此以往人们就不愿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甚至丧失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对策探讨思路
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电子媒介是工具,人们是主人
一方面,学校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以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SNS网站,从而消除SNS网络交往带来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自身也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交往观,并且加强现实的人际交往,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媒介化交往背景下的奴隶,使媒介恢复其本身的工具作用。
2.扩大人际交往圈,不囿于小范围内的熟人圈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并且有充裕的闲暇时间。这部分时间对于自我学习提高和锻炼是非常重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得以顺利发展。大学校园人数众多且专业不同,怎样跨出自己已有的熟人圈子,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构造自己的人脉关系,是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这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多接触其他学院甚至其他学校的人。
3.加强平面阅读,培养良好思维习惯防止养成思维惰性
电子媒介因其多媒体符号的运用,视音频、文字和多种表情结合,直观形象,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电视容器人理论指出,过于沉溺于图像声音简单的轰炸下,思维易变得直线而简单。而文字需要动用头脑去想象和理解其晦涩性,无形中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因此,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质疑和批判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另外我们要加强平面阅读,多阅读经典书籍,熏陶自我的气质,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防止思维惰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260a06d7e2145
b307a828.html.
[2] 石周燕,黄超峰.SNS网站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
[3] 金冠军,戴元光.传播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卡希尔.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5] 百度百科[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88747bd2b14e85
2458fb57a9.html.
[6] (美)马斯诺.人类激励理论[M].1943.
[7] (美)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费孝通.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0176.
htm#4.
[9] 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