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鑫 王兴洋
摘 要:近些年雾霾天气越演越烈,东北、华北以及长三角地区更是成为污染的重灾区,环境问题成为当代中国面临最严峻挑战之一。众所周知,雾霾产生的根源是污染能源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厂、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燃煤等等。本文将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与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采购;工程管理;运行维护;节能意识
1、前言
节能技术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暖通空调专业涉及能源的领域十分广泛,从民用住宅采暖工程到酒店商业项目中央空调系统,以及满足工业自身工艺的各种技术条件,在到洁净厂房,医院等对空气品质更加严格的要求。设计采购、工程施工、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2、设计采购
设计采购是节能工程能否实现的先决条件。
2.1冷热源
北方冬季现如今大部分采用热网的采暖形式,这种形式减少了小面积采暖所产生的热量损失,如果附近有热电厂等热源的情况,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利用余热和废热。热泵技术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及冷暖联供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通风空调应尽可能考虑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空调新风系统供应建筑,应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系统废热对新风系统进行预热,严格控制新风量,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2.2负荷合理
在房间冷热负荷的计算中,应严格遵循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一个房间的冷热缺失是有由房间的外围护结构所决定,因此外区房间应该更引起设计者的注意,对于内区房间应该适当考虑减小负荷指标,在满足房间设计温度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避免浪费。
2.3管网平衡
现如今的建筑更加复杂、形式多样,造成了管网过长,管网失调的情况时常方生。空调风系统方面应该尽可能的优先考虑外区管网,避免出现外区成为最不利环路;而水系统方面多应考虑采用同程式;末端的风速、比摩阻等参数应尽可能减小,当室外管网水利平衡计算达不到要求时,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利平衡阀。
2.4设备采购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例如冰蓄冷技术、热泵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等。新建锅炉房选用锅炉台数,宜选用2~3台。一二次循环水泵应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水泵,必须避免“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管道保温材料等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节能工程的直接执行着。
3.1质量管理
所有工程都应该符合建筑施工节能规范的要求。工程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陋习,像建设单位肆意改变设计或材料且不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的,施工单位施工不规范偷工减料,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并对进场产品见证取样落实不到位的。因此应该严格管理各个项目环节,严把质量关,为今后的系统使用垫实基础。
3.2成本管理
前期成本输出与后期收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例如使用传统的风冷式机组初投资较低,但单位制冷耗电量较高,而选用初投资较高的热泵机组,运行后的成本每年大幅度下降,运行时间越长越经济,由此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投资,因此在方案的选择中,选择最优的方案至关重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3.3组织与协调
在工程中各个专业的配合至关重要,建筑外围护结构对建筑室内温度的影响,幕墙节能工程,建筑装饰装修,设备配电对于节能工程的作用等等。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专业共同努力,组织协作,认真负责。
4、运行维护
设备运行是节能能否实现的最终考验。
4.1设备运行
实现自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调节精度,而且可以降低冷热耗量和电能的消耗,是节能的必要条件。在如今的暖通系统中,变频技术的应用是发展趋势,运用变速泵、变速风机以替换调节阀,从而减少内部消耗,提升整机的效率。
4.1设备更新
设备老化或者设计陈旧,风机、水泵本身额定效率低,或是选型不当,富裕量过大,实际工作负荷低于额定负荷,运行效率低。与此同时科技飞速发展,设备更新速度非常之快,造成设备的无形磨损,也出现一些不经济、不环保的设备。在设备更新分析之中,能源消耗量大、不环保的陈旧设备要坚决进行更换。
4.2节能改造
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炉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热水供应等设施进行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子,不具备现代化功能,系统多出现老化现象,改造后短期内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居住节能改造意义重大。
5、节能意识
养成一个良好的节能意识是重中之重。
不可否认,现如今我们还没养成节能的习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主观原因,设计者缺乏对于节能工程的了解,施工者不注重工程质量,运行着没有管理意识。在加之各家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赶工期,忽略了对于工作人员的节能教育。目前,节能规范和监管等措施还不是很完善,致使一线人员的节能意识十分淡薄,多数从业人员思想保守并对节能技术表示观望。
相关部门大力进行监管,推广一些比较成熟的节能技术,借鉴一下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业界树立典范,鼓励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关于节能的专项教育,让每一个参与者能学习节能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节能素质,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在节能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应给予鼓励及肯定。
6、结语
建筑节能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暖通空调专业存在很多问题,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作为暖通人,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养成节能意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