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者的实感人生

2014-03-06 10:27刘稚亚
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王国福建

刘稚亚

“哈哈,你们太有意思了,居然把姚景源的这句话写上来了。”王国刚翻看着记者递上的《经济》2014年2月刊,指着那句“小狗也能当银行行长”笑道。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看完稿子后笑着说道:“其他媒体都曲解他的意思了,幸好你们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就像你们写的,他是指现在的银行应该向市场开放,而不是搞垄断。”

在北京中冶大厦见到王国刚时,“爽朗”、“随和”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刚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记者还有些局促,不知该从何谈起。王国刚的“哈哈”笑声让记者彻底放松下来。聆听发生在他身上的“奇特”经历。

两个故事 影响一生

王国刚告诉《经济》记者,有两个故事,影响他的一生。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71年4月19日,我从福州启程,坐火车去福建的龙岩。那时候,福建有一个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兵团办了一个钢厂,叫福建龙岩特钢厂。我到那地方是20日,随后交报到证、开会,4月21日便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彼时,王国刚还不足16岁。

“不足16岁的我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还正是向老师学习的年纪。但当时的口号是‘知识分子要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于是在4月21日穿上工作服之后,领导郑重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是工人阶级一份子了,你们要去教育别人。当时我就糊涂了,直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应该谁教育谁。”说到这里,王国刚不禁大笑起来。“由此我明白了一件事,这件事呢,用俗话说叫‘屁股指挥脑袋,说得正式点叫‘岗位决定思想。所以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坐在某个位置就高人一等,也千万不要因为地位去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

“第二个故事则决定了我未来的发展道路。”王国刚起身倒了一杯茶,娓娓道来。

“1975年的时候,福建师范大学派了一批师生去到龙岩特钢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实践。当时特钢厂的政工处和这批福建师大的师生一起召开了一个大会,大会主题是批判“十七年”修正主义路线(1949年~1966年)。参加会议的有三组人,一组是工厂政工处人员,一组是福建师大的师生,第三组就是以我为首的工人理论队伍。会议开始进行得很热烈,福建师大的师生们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政工部的干部批判修正主义工业路线,等到我发言的时候,我提了三个问题。”王国刚回忆起当时提的问题,脸上仍掩不住自信。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到处都在批判这17年的修正主义路线,党和中央难道就真的无所作为吗?第二个问题是,这17年间是谁领导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从而初步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第三个问题则与商品经济有关,计划固然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没有商品、货币,将如何进行经济活动?”

在王国刚提出这三个问题后,会议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大家开始纷纷讲述17年来的成就和成功经验。这件事也让他给福建师大的校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年后,便被点名过去上学,生活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讲实话,不要讲虚话。这也是我恪守一生的人生信条。”

两个故事虽然短小,却清晰生动地勾画出了王国刚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背书——学习最聪明的途径

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王国刚对三四十年前的事情都如数家珍,甚至连具体的时间地点都还大致记得。对于这一好记性的由来,王国刚解释道,“这与我的学习方法有关。”

上世纪70年代初在特钢厂工作的那几年中,王国刚通读了马列主义7本书,但是用他的话说,当时读得懵懵懂懂。“什么阶级和阶层的关系、什么政治和政权的关系、什么布尔什维克、托洛斯基等,一概读不懂,也分不清。”王国刚笑称。

从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直学习到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王国刚的经济学求学之旅由此开始。

1972年,他开始读《资本论》的简装本,“这不是因为兴趣,只是因为觉得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学为基础,所以,先从基础开始学习。”王国刚坦言道,尽管把《资本论》翻来覆去通读了好几遍,但还是有很多概念都搞不太清楚。而到了1973年,他开始在工人夜校教列宁的《帝国主义论》,1974年教《资本论》。

“当时可真是不清不楚。工人学员们提的问题不仅解答不上来,甚至连解答的头绪都没有。下了课之后便四处问人,但周围也没多少人懂。”提起尴尬往事,王国刚爽快一笑,“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学习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是背书。当时我熟背了‘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除此之外还背了一大堆马列的书。”王国刚认为,人脑如电脑。电脑之所以能迅速处理程序,是因为电脑中储存着足够多的软硬件,而人脑也只有在储存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才能处理好相关问题。所谓,熟能生巧。背书不仅能够让大脑迅速充实起来,其最大的好处是让人在空闲的时候忍不住在头脑里琢磨书中的字句,而一些晦涩难懂的语句则会在反复研读之下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南京大学教学的时候,王国刚说,他当时做了一个“实验”以印证自己的这个体会。“当时我先后教了12门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闭卷考试,而选修课是开卷考试,有的选修课甚至只需要交一篇论文即可。每当一学期结束之后,到了下学期伊始,我便会随机挑选几名同学问问上学期考过的教科书内容。”王国刚认为“实验”结果与自己的体会正相符。“对于背诵记忆过的必修课,大多数学生都还能记得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而对于开卷的选修课来说,别提解释概念了,有的学生甚至连课程名称都不记得了。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讲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首当其冲的都是要把头脑充实起来。学工科的要多做实验,学理科的要多做题,而文科则需要多背书。背概念、背原理、背常识,等到背熟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每一门学科的逻辑都是通过基本概念推导的,只要将基本概念了熟于心,这门学科便不再晦涩,进而就可以通读百家。”大量文献资料的记忆不仅造就了王国刚令人羡叹的好记性,同时也印证了那句古语,“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实践——“寻道者”的本分

俗话说:人有三宝“精、气、神”。王国刚始终坚持科研应贯穿三大逻辑,实践逻辑永远是第一位,理论逻辑和技术逻辑必须服从于实践逻辑。

“金融乃致用之学。不知天下之事,何以坐而论道?何为‘道?道乃规律、机制之理和行为方向。要想避免南辕北辙,做到事倍功半,就要识‘道。由此,就有了寻道人和论道人,我们就是这些人的一份子。作为寻道人,以中国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推进金融理论的中国化则是我们的历史革命。服务于实践、创造中国金融理论、‘做好思想库智囊团,这就是我们经济学者的追求、我们的精神。”王国刚告诉记者,金融所在2013年以前的办公地点是当年的海军司令部。2003年在修缮时,有意保留了一块“作战指挥室”的玻璃。多年来,“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由弱到强”谱写了中国海军走向现代化的诗篇,也映照着社科院金融所的成长之路。

“寻道者犹如夜行者,既有在黑暗中前行的辛劳,也有论道以启发乃至教诲他人的本分。毕竟,行道者不是一人,而是众生。要令众人达成共识是困难的,要将这些共识转变为制度、体制、机制和共同的行动更加困难。”提及作为学者的责任,王国刚一改先前的随和,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寻道者要持扎实演进的态度。浅尝辄止、感情用事、哗众取宠、人云亦云均不可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更是在禁止之列。”“甘于寂寞、不慕虚荣、埋头苦干、不急于求功”是历史上众多大师所具有的基本品质,也正是王国刚毕生所倡导的人生价值的体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国福建
福建料理
那个梦
一滴水中的王国
地下王国
她的2000亿打工王国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逃离鼠王国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建立新王国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