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述评

2014-03-06 16:37俞祖华
关键词:国民性思潮国民

俞祖华

(鲁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晚清与民国时期,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对改造中国民族心理的探索,曾被持续、广泛与热烈地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阶级性话语的凸现,曾被广泛讨论的国民性话语一度归于沉寂,或者说是成了某种禁忌。在198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中,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而重新升温,成了“文化热”中的一个焦点,国民性批判成为文化批判、传统批判的重要路径。除了不断有从文学史的角度探讨鲁迅国民性思想的论文发表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视角讨论与反思中国国民性。先有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在内地出版引起广泛关注,接着内地推出了温元凯、倪端著《改革与国民性改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郑欣淼著《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与沙莲香编著的《中国民族性(一、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990年)等著作,发表了姜义华的《中国国民性问题析论》(《复旦大学学报》1986年1期)等论文。到了1990年代,由现实中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反思,引起学界进一步关注近代史上先驱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对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研究受到了重视,此后,相继有这一方面的论著问世,如任剑涛的《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俞祖华的《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刘再复、林岗的《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袁洪亮的《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教军章的《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还发表了陈高原的《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1期)等论文。此外,出版界还推出一些普及性书籍,如徐行、迅步编著的《反省中国人:文化名人剖析国民性》(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张鸣主编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民性》(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年),张品兴编选的《国民性面面观:中国名人论中国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等书籍。此文将对学术界围绕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进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关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笔者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中已作过回顾。,作些回顾与评述。

一、关于“国民性”的概念

“国民性”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译用的西方词汇,是英语national character 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译,由梁启超等从日本引入,用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

关于“国民性”的定义,学界没有公认的、权威的提法,学者们在探讨中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意见。夏禹龙指出,国民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民族所具有的比较突出的性格,既包括其优点,也包括其弱点。这种国民性,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决不是天生的、凝固不变的”。*夏禹龙:《中国国民性例析》,《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梁景和指出,“清末思想界所谓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之类,有时也把风俗习惯、文明程度、知识水平纳入其中”。*梁景和:《清末国民性批判》,《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袁洪亮撰文将学术界对“国民性”的定义分为4类*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1)多数论者认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心理特征、精神状态。(2)沙莲香等认为国民性是通过国民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由一种心理特质所组成的普遍的人格类型。(3)有的学者认为国民性“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4)有的学者反对“国民性”这种提法,认为它不科学。

在工具书、社科类词典中,对“国民性”一词也有不尽一致的说法,如:《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称“国民性:谓一国国民特有的气质”。*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称“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又称民族性格”。*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还有心理学词典认为,国民性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成员通过社会化而获得的共同的心理倾向”。*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3页。

二、关于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发生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之前,比较普遍的倾向是,提起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只谈鲁迅、只谈五四时代。其实,晚清与民国时期关心国民性问题的大有人在。探究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发展脉络,就需要将视野转向晚清时期早于鲁迅的、同样关心国民性问题的其他思想家、其他人士。关于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发端时间,学术界提出了下列主要观点:

1.近代初期。俞祖华撰文认为在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中已经蕴含着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最初萌芽。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平人心之积患”的两大命题,前者是“兵机”,后者是“兵本”,与甲午战争后日益明确的“救亡”与“启蒙”两大主题是前后呼应、上下连贯的。“平人心之积患”思想主要涉及到人心为本的道德决定论、人心之积患及它的病根、提倡西学与变更传统以祛除人心之患、倡导新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问题也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们所普遍关注的,故应是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先声。*俞祖华:《启蒙的发韧——魏源“平人心之积患”思想述评》,《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6期。俞祖华后来又撰文指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可以追溯到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俞祖华:《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韧》,《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与国民性改造思潮虽有区别,但视其为后者的发轫、最初源头,却并不牵强。

郭汉民、袁洪亮则认为,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等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个性解放思想等优秀成分的基础上,揭露、分析了当时国人人心风俗全面堕落的种种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他们对理想国民性的崭新设计,这是一个集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风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不具备国民性改造的近代意义。*郭汉民、袁洪亮:《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萌芽——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人心风俗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戊戌时期。有多位学者主张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始于戊戌维新时期。如羽白撰文指出:清末第一个提出国民性问题的人是维新派的梁启超,时在1898年。此后几年,维新派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几乎未中断过,一直延续到1906年。从1903年起,革命派也有介入,并有争论。*羽白:《清末国民性问题的讨论》,《鲁迅研究月刊》1987年第8期。郑云山撰文指出:探讨国民性是辛亥革命前夕一股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与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局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辛亥革命以后还时高时低地持续了几十年。他还指出,“揭示自己民族中某些优缺点,早已有之;对比中西民族间不同的国民性,把中国的国民性作为一个专门问题以引起人们注目和探讨,却始于甲午战败之际。拉开序幕的是严复和谭嗣同”。*郑云山:《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喻大华的观点与此相似,他指出:最早较为系统地阐述国民性问题的是严复,严复号召“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直接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此间,谭嗣同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新民思潮的序幕就此拉开。*喻大华:《要现代化必须改造国民性》,《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崔志海认为:“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崔志海:《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史学月刊》1994年4期。吴艳华认为,“国民性”问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并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社会启蒙思潮。*吴艳华、郭贞:《“国民性”:一个持久性话题》,《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辛亥革命时期。陈高原主张:中国人关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酿成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并得以长期延续和发展。它以辛亥革命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戊戌以后至辛亥革命以前,是形成阶段,辛亥以后至五四以前,是其初步发展阶段,新文化运动是其高涨时期。*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建超认为:改良派在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和政治制度的同时,开始悉心探索人(即国民性)的改造问题。到20世纪初,从理论、参与人数、传播媒介、讨论内容等方面看,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已形成了完全的社会思潮形态。*周建超:《论辛亥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彭平一认为: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宣传家对国民性改造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论述,并形成了一股国民性改造思潮。*彭平一:《论辛亥革命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潮》,《求索》2000年第4期。

4.五四时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学界主要关注的是五四时期的国民性思想尤其是鲁迅改革国民性的主张,而对以前的相关思想没有予以重视。此后,仍有少数学者主张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如郑师渠认为:在近代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最初提出,虽然肇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严复与梁启超,但其时应者寥寥,远未引起时人的关注,辛亥革命后,国民性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问题。*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郑永军撰文指出: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国民性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研究反省的视野,到辛亥革命后,终于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国民性改造思潮。*郑永军:《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6期。

有的学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民性思想作了比较。如汤奇学等撰文比较了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指出两个时期国民性思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一时期立足于救亡而倡导启蒙,后一时期立足于启蒙而兼顾救亡;前一时期注重培养“国民意识”即现代国民的素质,后一时期注重培养个人本位意识即现代人的素质;前一时期强调中西结合以塑造现代国民,后一时期强调“西化”以塑造出理想的现代人。*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三、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学理渊源

学者们对国民性思潮发生起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各自分析了国民性问题在各历史时期受到关注从而形成社会思潮的背景与原因。

郭汉民、袁洪亮认为: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并不断发展的最深层次社会原因;现代化的接连失败、无效,是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直接动因;中外国民素质的巨大差距进一步加强了先进知识分子从事国民性改造的决心;当时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国民性的分析、批判很大程度上启发、推动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渊源上,表面上直接受惠于西方的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在内在理路上与藉道德人心治国的儒家思想模式一脉相承。*郭汉民、袁洪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袁洪亮、郭汉民:《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中州学刊》2000年第5期。

陈高原指出,改造国民性问题在20世纪初期受改良派与革命派共同关注并初步形成一个社会思潮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两派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社会文化、国民意识的更新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环;时局的严重驱使他们批判奴性与旁观,呼唤新民新国魂;重“心力”、重修养的传统思维惯性;外国的影响与刺激。*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车冬梅从内外交困的民族危机、中国近代转型的纵深发展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清末民初“新国民思潮”的历史背景。*车冬梅:《论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郑师渠认为,辛亥革命后国民性问题受到格外关注的原因有:对辛亥革命失败的一种反省;受国际环境影响,如国人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中西国民性与国际上对国民性、中国国民性问题的热议;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郑永军将五四时期国民性思潮形成的原因概括为以下方面:中国近代化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层层推演的结果;民族危机和时局转变促使人们由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思考;西方文化的输入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郑永军:《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6期。

在探寻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思想渊源时,有的学者注重从外来文化切入,强调近代国民性反思是外来话语的移植。鲍绍霖认为,人的近代化经过了欧、日、中三部曲,中国的改造国民性思潮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五四时期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研究“其根源可上溯到辛亥前的革命派,上溯到梁启超,上溯到明治时代的日本乃至欧洲”。*鲍绍霖:《国民性研究:东西文化相互影响三部曲》,《清华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杨联芬撰文指出,中国的国民性批判在1901年前后形成思潮,与梁启超东渡日本,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家主义理论的接受有密切关系;晚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基本上集中在对“愚昧”的批判上,这又往往是在西方文明的参照下形成的。*杨联芬:《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梁启超及晚清启蒙论者的国民性批判》,《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0期;杨联芬:《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晚清新小说批判国民性母题的形成》,《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1期。陈春香撰文指出,从“国民”一词的来历,梁启超、邹容等人的经历和日译本《支那人气质》的流行来看,中国国民性批判思潮的产生与日本的明六社、政教社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但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而各自的国民性批判的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日本重在批判伪恶丑,而中国则重在批判“奴隶根性”。*陈春香:《清末国民性批判思潮中的日本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但也有学者突出强调了国民性改造思潮与传统文化中的“心力”思想、“重民”思想等本土思想资源的关联,强调了这一思潮的民族特色与自主性质。如前所述,俞祖华等认为,魏源的“平人心之积患”思想、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是“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先导”“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轫”。彭平一则认为,道咸年间提出的整肃人心思想建立在具有唯意志论色彩的“心力论”基础上,具有提倡个性解放的因素,同时有鲜明的道德决定论色彩,对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其本质上是属于地主阶级思想体系,不能认为是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先导”或“萌芽”。*彭平一:《论道咸经世派的整肃人心思想——兼论整肃人心思想与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关系》,《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闫润鱼撰文从政治学的视野分析了从重民向改造国民性的演化,认为“民”是资产阶级所构想的民主(共和)政治中必须倚重的力量,然而民性中暴露出的劣根性使人不能不对“当家作主”多几分担忧,“民”因被倚重而受批判。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兴起“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民’进入政治系统的历史轨迹,反映了君权的逐步衰退和国民在社会转型中所扮演角色的转换”。*闫润鱼:《由“重民”向“改造国民性”思潮演化的政治学分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刘小平指出,在国民性改造思潮中对待道家文化有三种方式,即选择性认识或误读、发掘它与现代文化的会通点,并发挥其文化建设潜能、全盘批判和否定儒家文化。*刘小平:《道家文化与20世纪国民性改造思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四、国民性批判与新国民性模式

对中国国民劣根性及其病根的剖析,和对理想的人性、对新国民性的探寻,是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重要内容。

关于中国国民性弱点,近代启蒙思想家与各界人士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学术界进行了一些梳理。有的是指向集中的概括,如张锡勤把近代思想家揭露的国民性弱点高度概括为“奴隶性”,*张锡勤:《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奴隶性”的批判》,《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6期;张锡勤:《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刘再复、林岗将国民劣根性归结为“主奴根性”*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07 页。。有的作了具体的罗列,如郑师渠认为,近代国民性批判主要集中在苟且保守的惰性、偏狭自私、一盘散沙、崇尚虚浮、思维方式上的偏颇、体质上孱弱等方面。*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梁景时等将晚清思想界所批判的“国民性弱点”概括为奴性、麻木、虚伪、为我、嫉妒、空谈等。*梁景时、梁景和:《清末思想界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郑云山认为近代思想家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主要有“缺乏国民意识”、“缺乏社会公德、没有合群习惯”、“奴性”、“好古保守”等。*郑云山:《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积明将晚清对国民性问题的揭示与批判归纳为:“我国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无进取之志,无冒险之心”;“中国人最富好古思想,老大帝国之本来面目也”;“奴隶者,为中国人不雷同不普通独一无二之徽号”。*周积明:《晚清国民性问题检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刘小林指出,近代国民性批判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麻木不仁,混沌无知;缺乏是非观念与同情心,冷酷愚昧;虚伪怯弱,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空谈、旁观、甘当看客;贬己奉人,奴性十足。*刘小林:《论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郭汉民等认为,中国传统国民性具有勤劳、消极无为、保守好古、封闭排外、僵化麻木、办事拖沓、忍耐、迷信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特征。*郭汉民、袁洪亮:《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结构及其特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关于国民性改造的目标模式。俞祖华指出,启蒙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理智与情感、体魄与灵魂和谐结合的人格。*俞祖华:《略论清末民初对国民性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陈高原指出,晚清改良派与革命派提出了基本一致的改造国民性模式,即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之精华,补以他国国民之精粹,以涤除国民劣根性,铸造新民魂。*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郑云山认为近代思想家以西方人为榜样塑造新型国民性,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有:发扬社会公德、树立义务观念、培养利群风气;增强权利思想,去除奴隶主义;提倡冒险精神,克服保守、苟安的惰性,培养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提倡尚武精神,挖掉柔弱恶根;另外,还包括剪辫子、改穿西服、改革婚制等移风易俗的主张。*郑云山:《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车冬梅将清末民初“新国民”思潮分为三个层次:梁启超的“新民说”与严复的“三民说”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孙中山强调国民心理建设的重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解放国民主体意识为主。*车冬梅:《清末民初“新国民”思潮发展评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谭献民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的本质内涵,蕴含了人的改造与社会改造的同步统一,是近代国民性改造的科学总结。*谭献民:《“四有”新人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的科学总结》,《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年第2期。

在中国国民性弱点中,最受诟病的是旁观与奴性,相应地启蒙思想家在呼唤新国民性时就突出强调了社会公德与独立人格。姜迎春撰文探讨了中国近代思想家的社会公德观,指出近代思想家们发现“缺乏公共精神”、公德缺失是比较集中和普遍的国民性弱点,增进公德成为其普遍呼声。*姜迎春:《论中国近代思想家的社会公德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陆玉芹指出,人的解放问题一开始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对人的尊严、价值、个性与创造精神的肯定与张扬,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人生信条,也是国民性改造的重要目标。*陆玉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人的解放》,《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崔玉婷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方向是“以个人主义为新的价值取向,以独立自主的人格为新道德的目标”。同时她指出,五四启蒙者“几乎没有一个人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因此认为五四改造国民性的目标是兼顾社会责任的个人主义。*崔玉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述评》,《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五、改造国民性的文化取向与方式途径

从文化角度看,改造国民性需要解决调适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以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与改造传统文化以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问题,因此,改造国民性有一个中西文化抉择的文化取向问题。章开沅将近代民族文化心理改造中的文化选择区分为三种类型: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从旧文化营垒中分化出来的进步人士,主张复兴国学或保存国粹,反对全盘西化,但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学习西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接受新式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曾经仰慕西方,后来认识到西方文明并非十全十美,应当吸取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以补救西方文明的弊端;无政府主义者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旧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章开沅:《国魂与国民精神试析——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五周年》,《鄂西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多位学者注意到,梁启超主张国民性改造应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即“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新民之道。张艳国指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识到要进行国民性改造,需要摧毁毒害国民精神的孔子之道以及旧文化旧思想,其所使用的武器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后期转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改造“国民性”问题。*张艳国:《排孔开新与国民性改造》,《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袁洪亮撰文探讨了教育、文学革命、戏曲改良等近代国民性改造的几种重要方式,指出近代知识分子在运用这几种改造国民性的工具的同时,也实现了上述方式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近代转换。*袁洪亮:《论近代国民性改造的几种主要方式》,《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他在另两篇论文中集中论述了价值观转换在国民性改造中的作用,强调价值观是国民性变革的先导,近代国民性改造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价值观的根本转换;指出近代国民性改造就价值观而言,“经历了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到资产阶级的个人本位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转变过程”。*袁洪亮:《论社会价值观的近代转换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4期;袁洪亮:《论国民性改造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近代转换》,《中华文化论坛》2003第3期。喻大华撰文将晚清新民思潮对新民途径的探索概括为三点:认识到专制政体是中国国民性扭曲的病因所在,故欲新民,必先倒专制政体;发扬本民族固有之优良传统,学习西方各国之所长,塑造新国民;在改造国民性的手段上,强调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喻大华:《要现代化必须改造国民性》,《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盛海英等认为,资产阶级认为要造成理想的国民人格,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国人进行宣传教育,来唤醒国民,使国民自我改造;二是革命。对前者革命派与改良派观点是相同的,对后者革命派赞同,而改良派反对。*盛海英、蓝啸风:《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国民性的剖析与重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某些重要思想家对国民性改造途径的探索,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徐松荣将梁启超为贯彻国民性改造的思想主张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概括为政治指导国民、舆论向导国民、立会建党提高国民、兴学讲学培养国民等4个方面。*徐松荣:《再论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吴汉全、郑永军将李大钊、陈独秀对改造国民性途径的探索概括为引进新型的价值观念、推行社会性的教育、民众的自我觉悟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等。*吴汉全:《1912—1920年间李大钊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郑永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周建超将陈独秀提出的改造国民性途径概括为:通过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变革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为改造国民性提供物质基础。*周建超:《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郑永军把孙中山对国民性改造途径的探索概括为:既引进西方新的价值观念,同时注意恢复和发扬我们固有的民族精神;推行社会教育;以制度建设促进国民改造。*郑永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国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六、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个案研究与流派研究

对近代主要思想家的国民性思想的个案研究,除了鲁迅外,许多人物也被涉及。

梁启超。在鲁迅之外,梁启超的国民性思想是最受关注的,学界发表了多篇解读其新民思想的论文。赵磊的《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释读》一文以呼唤国民意识、去除国民奴性、彰显民权思想三方面归纳了梁氏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涵,并认为这一思想充斥着历史决定性与改造国民性、暴力革命与变法改良、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赵磊:《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释读》,《济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王东艳撰文指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缘起于其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道的探寻,是希望从改造国民性、提高全民素质入手图中国振兴,新民既有道德要求也有政治要求,即新民不仅是人们新道德的建设,还应该培养国民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能力,也就是培养国民的资格。*王东艳:《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杨义银将梁启超所探讨的国民应具备的品性概括为:必须具备自由、自尊、自治的独立人格;必须具备进取冒险和勇于破坏的精神;必须具备合群、利群的公德;必须具有民权观和国家思想。*杨义银:《梁启超改造国民性构想之评说》,《河北学刊》1994年第6期。彭平一认为,近代欧洲的国家主义思想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彭平一:《论国家主义理论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论述梁启超国民性思想的论文还有史芳树的《论梁启超〈新民说〉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6期),石培玲的《试论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余英的《论梁启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吕滨的《梁启超对新民伦理的探讨》(《哲学研究》2000年第7期),等等。

严复。杨义银撰文高度评价了严复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指出他注重思想文化的启蒙,注重改造国民性,将变法维新推向更深的层次,是近代中国其他思想家所不能比拟的。自严复始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封建旧学,倡导自由平等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达到唤起人的觉醒,一直是思想界的主流,由此掀起了改造国民性思潮。*杨义银:《严复与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彭南生撰文指出,在清末改造国民性思潮中,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恶根性”问题,并以保守性、排外性、“为忮”性、盲从性为其主要表现,主张从改造传统教育入手进行改造。*彭南生:《论严复对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围绕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有多篇论文发表,如俞祖华的《论严复的启蒙三民主义》(《江海学刊》1996年第2期),林家有、赵立彬的《论严复“三民思想”》(《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杨志霞的《严复三民思想述评》(《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王均宁的《论严复“三民”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马克锋的《严复“三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张春燕的《严复国民性思想评析》(《长白学刊》2007年第3期)等。

陈独秀。方小教撰文对陈独秀的国民性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讨论,指出他归纳了奴性、安息、保守、不诚、崇拜、贪婪、虚文等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并将虚无主义、家族主义、专制主义与儒家思想作为造成中国国民性的根本原因,提出依靠民主与科学对国民性进行改造。*方小教:《论陈独秀“国民性”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文君指出,陈独秀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集中在缺乏爱国心公共心、奴隶根性、“抵抗力”薄弱、观念陈旧4个方面;在分析国民劣根性形成原因时,指出了封建文化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五四以后还注意从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入手进行分析和说明;在国民性改造道路的探讨上经历了从五四时期的启蒙改造论到1922年以后的政治革命改造论的转变。*文君:《陈独秀国民性批判及改造思想探析》,《漳州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郭绪印对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指出陈独秀批评国民性的动机是唤起国民来痛恨国民性中的“恶劣根性”,并从改变国民性为起点,达到国民奋起改造社会的目的;还认为陈独秀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从观察国民共性的视角转为考察社会各阶级的特性。*郭绪印:《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是正确的》,《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探讨陈独秀国民性思想的论文还有程农的《国民性批判与陈独秀的命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唐宝林的《陈独秀论中国人的国民性》(《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张洪波的《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国民性的剖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贾立臣的《陈独秀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周建超的《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崔明霞的《从陈独秀的国民性思想分析其右倾错误的根源》(《沧桑》2005年第2-3期),修倩的《论陈独秀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演变》(《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等等。

李大钊。赵传海撰文指出,李大钊揭示了中国国民性有保守、贪堕成性、克己奉人、自残内斗四大弱点,并希望通过“教育道路”塑造国民的“青春”性格。*赵传海:《李大钊对国民性的反思》,《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吴汉全将李大钊对国民性的剖析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英雄崇拜、贤人政治思想,好同恶异、缺乏主见的文化心理,尚情不尚理、任力不任法的处事方式,过度的物质奢求和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家族主义观念和压抑个性发展的习惯势力。还指出李大钊对国民性形成原因的探讨在1918年以前集中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此后主要从社会的经济结构来研究国民性的成因。*吴汉全:《1912—1920年间李大钊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俞祖华撰文指出,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中主张调和论的思想家和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国民性问题的奠基者,其国民性观在当时思想界有独特之处。该文将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国民性思想发生的变化概括为:从笼统地谈论国民性到具体地分析人的阶级性,并把目光从上流社会转向劳苦民众;从主要在封建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中探寻国民性形成的根源,到注意进一步考察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基础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从人心改造论到“心物两面的改造”论;从主张优先实行文化变革到强调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同步进行;从以西方文明改造国民性,到利用“俄罗斯精神”启迪民众,开始寻求“第三”文明。*俞祖华:《李大钊改造国民性思想述论》,《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袁洪亮指出,以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为分界线,其前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宪国民”到马克思主义革命方式的“无产阶级新人”的根本转变,从而找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下中国人现代化的现实道路*袁洪亮:《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时代性转变——从“立宪国民”到“无产阶级新人”》,《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孙中山。吴杰撰文指出,孙中山对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予以高度的赞扬,同时对国民性中所存在的缺陷也有较多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缺乏知识,不了解中国和世界大势;习故安常,对革命缺乏热情;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不懂得治理国事。这种对国民性的认识对其民权主义有重要影响,正是基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思想又不懂行使民权的认知,与将国民划分为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与不知不觉者的认识,孙中山设计了“革命程序论”和“权能区分论”。*吴杰:《论孙中山的国民性认识及其对民权主义学说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郑永军撰文较全面地考察了孙中山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指出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国民性采取了一分为二的理性分析态度,既揭示了忠孝、仁爱等国民性的优点,又指出了国民性的弱点,而且从专制统治、家族制度、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郑永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国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林家有撰文认为,孙中山非常重视国民性改造,不仅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中肯的分析,而且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具体途径,他之所以主张改造国民性,是为了确立中华民族的国族意识,提高国民整体素养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挽救民族的危亡。*林家有:《论孙中山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研究孙中山国民性思想的论文还有刘仁坤的《论孙中山国民性改造问题》(《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等。

毛泽东。白应华撰文指出,青年毛泽东深受近代“新民”思想的影响,在探寻改造中国社会途径的过程中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着“改造国民性”的问题。青年毛泽东概括的国民性弱点有迷信盲从、缺乏自主性,急功近利,虚伪相祟,思想狭隘、门户相争等。他还主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造国民性弱点:倡学攻心;从改造和普及哲学、伦理学入手,以“大本大源”的宇宙真理为号召,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提倡体育锻炼;组织社团、创办刊物。他理想中的新民主要有以下特质:自主性和主体性;勇于坚持真理,具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立真志;顽强的奋斗向上的意志力;强健的体魄。*白应华:《青年毛泽东“改造国民性”思想探析》,《思茅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米华分阶段分析了毛泽东国民性思想的发展,早年是在传统中寻找改造国民性的道路,从总体上表现出“复古求解放”的特点,1916年以后发展到“中西融合”重造资产阶级新民阶段,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从“民”到“人”的国民性改造目标的时代切换上,更为突出生命至上、个性张扬与个体本位。*米华:《从“复古求解放”到“中西融化”造新民——兼论毛泽东早年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米华还撰文探析了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及解决国民性改造思潮中存在的民族性保存与时代性转换之间矛盾的思路。*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萌芽探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米华:《论早年毛泽东对国民性改造思想内在矛盾之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牟正纯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毛泽东早期著作中反复出现的命题,在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改造国民性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建立了新民学会,从而将改良人心的主张付诸行动。*牟正纯:《论毛泽东早期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肖南龙撰文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历史地位,认为毛泽东始终坚持国格的独立性,一直重视改造国民性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设计了带有典型的民族特性的国民性理想人格,是执着地在人的现代化上坚持多元现代性的思想家。*肖南龙:《论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历史地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他在另一篇论文中还指出,国民性改造是毛泽东早年与中年思想发展的主要取向,也是晚年思想发展的主线。*肖南龙:《论国民性改造是毛泽东晚年思想发展的主线》,《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林语堂。学术界对林语堂国民性思想的探讨,多将其与鲁迅、周作人等人的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施萍撰文指出,林语堂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从早年的“重塑国民性”出发,经过“个人主义”,再到发现“完美人性”,它与鲁迅等人的人学理念一起构成了“五四”启蒙话语的丰富性与整体性。*施萍:《论林语堂的“立人”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2期。沈文华撰文比较了林语堂与鲁迅在国民性批判问题上的差异,指出他们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国民性问题的两种代表性观点:鲁迅以现实主义的清醒认识对当时的国民性持彻底否定的态度,而林语堂对中国国民性的评价是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因素,其肯定方面多于否定方面。在国民性思想具体观点上也不同:在关于外民族的入侵上,鲁迅认为“两次奴于异族是最大最深的病根”,林语堂认为“正是这种与外来血统的混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族能够长期生存下来”;在家族制度上,鲁迅将其作为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猛烈的抨击,林语堂则将其作为使种族稳定的因素;等等。*沈文华:《试比较鲁迅与林语堂在国民性批判问题上的差异》,《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朱双一、冯力对林语堂与鲁迅的“国民性探讨”作了比较:从目的和视角看,鲁迅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焦急于国民性改造,尤其是着重挖掘国民“劣根性”,并将观照的重点对准了农民与下层知识分子,而林语堂的国民性探索是一种以整体的中国人为考察对象的、兼及正负面特征的比较全面的研究和描述;从手段和方式看,鲁迅更专注于本国的现实和传统,更见深厚,而林语堂较多借助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视野较宽;从思维特征、价值评判看,鲁迅秉持启蒙主义信念,要用理性唤醒愚昧麻木的民众,对国民性清醒地加以审视批判,而林语堂更多地是进行感性的体悟,对国民性更多地以客观、中性的姿态陈述事实。*朱双一:《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论》,《学术研究》1997年第8期;冯力:《林语堂和鲁迅“国民性探讨”比较》,《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对林语堂、周作人的国民性思想进行比较的论文有《周作人、林语堂“立人”思想管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周作人、林语堂“国民性”探讨比较论》(《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等。

学术界对近代思想家国民性思想的探讨还涉及到了郭嵩涛、邹容、老舍、沈从文、周作人等人与革命派、战国策派等群体。*参见袁洪亮:《论郭嵩涛的“人心风俗”思想》,《云梦学刊》2003年第3期;梁家贵:《“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邹容国民性思想浅析》,《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李兆虹:《从嘲讽到张扬——老舍小说对国民性的探索》,《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王利平、陈国荣:《国民性再造的一种民间途径——试析沈从文湘西小说书写的生命形式》,《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黎扬全:《文化复兴与国民性重建——论周作人对希腊文化的误读》,《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王学振:《战国策派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还有学者对不同思想家的国民性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张宝明认为,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颇具典型意义。三位先哲的共同点是:家世与个人际遇使他们同时拥有传统与现代头脑;济世报国的情怀使他们同唱一首歌:由立人而立国。*张宝明:《国民性:沉郁的世纪关怀》,《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张红玲也撰文对三位思想启蒙者的国民性思想进行了比较,指出他们在20世纪初思考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问题时,发现了“人”在变革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可是中国国民从来都没有争得做社会主人的地位,所以,他们分别从道德、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即“立人”的问题。*张红玲:《“立人之路”——梁启超、鲁迅、陈独秀关于提高国民素质思想之研究》,《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对不同思想家的国民性思想进行比较的论文还有路景云的《谈毛泽东与鲁迅“心之相通”之处》(《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于影的《20世纪初“新民”思想的倡导与超越——梁启超与青年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米华的《梁启超新民学说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船山学报》2001年第1期),张景华的《改造国民性与译者的主体性——论梁启超的政治小说翻译》(《小说评论》2009年第2期)等。

关于国民性思潮中的流派,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了不尽一致的划分。关于辛亥革命前的流派,多数学者根据政治立场划分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立宪派)与革命派。周建超的《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认为,辛亥革命前为洋务派、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中国国民性的思索是交替演化、层层推进的。俞祖华、袁洪亮等学者则将国民性思潮溯及到地主阶级经世派。关于辛亥以后的流派也有不同说法,如陈高原将辛亥至五四时期讨论国民性问题的派别分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政论家,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文人,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教育家,以及以伧父、钱智修为代表的《东方杂志》派改良主义者。*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郑师渠根据辛亥革命后各派的救治之方的不同,划分了主张恢复、维持所谓“中国固有的国民性”的复性派(包括康有为为首的孔教派和梁启超、伧父等)和主张引进科学与民主等西方原则和精神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改造派。*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七、近代中外人士观察中国国民性的视角

俞祖华、赵慧峰有多篇论文论及中外人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他们指出,近代中外人士对中国国民性有以下三类言说:启蒙思想家以批判的目光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着力针砭国民劣根性;外国观察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中国国民性的评说;还有中外人士以西方民族性、日本民族性为参照对中外国民性的比较与对中国国民性的照察。*俞祖华、赵慧峰:《自省·旁观·比较:近代中外人士三重视野下的中国国民性》,《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在外国人评说中国国民性方面,他们发表了《审视中国民族性格的两种目光》(《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近代来华西人对中国国民性的评析》(《东岳论丛》2002年第1期),《近代日本人对中国国民性的评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略论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国民性的体认》(《学术月刊》1998年第12期)等文;在中日、中西国民性比较方面,他们发表了《比较文化视野里的中国人形象——辜鸿铭、林语堂对中西国民性的比较》(《中州学刊》2000年第5期),《近代中国人对中日国民性的比较》(《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近世来华西人对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较》(《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2期),《论近代哲人对中西民族特性的比较》(《河北学刊》2004年1期),等等。

其他学者也注意到了近代国民性反思中的中外比较视角与“他者”的视角。

关于中外国民性的比较。王卫东撰文分析了老舍侨民小说《二马》对中英国民性的比较。该文指出,《二马》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英国国民性为参照审视中国国民精神弱点,认为老马的文化性格可以概括为深入骨髓的等级观念、近乎痴迷的做官企望、执迷不悟的闲适追求和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等四个方面。*王卫东:《在中英国民性比较中探求重建民族伦理文化之路》,《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关于外人的中国国民性观。黄兴涛认为,如果从民族性认知的外来影响角度切入民族自觉史的课题,那么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及其《中国人的气质》一书,无疑是最值得考察的对象之一。通过它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可以具体透视当时外来文明的“他者”对民族自觉的复杂影响。*黄兴涛:《自省和“他者”:明恩溥与清末民国的民族性改造话语》,《近代文化史研究》创刊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他列举了内地陆续出版的该书的新译本: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重版时改名为《中国人德行》)、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秦悦译《中国人的素质》(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林欣译《中国人的素质》(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舒扬、舒宁、穆秭译《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书海出版社2004年版)。方维规也注意到了该书被“狂译”的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他提到该书至少10个译本,除黄兴涛提及的还有:吴湘川、王清淮译《中国人的性格》(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佚名译、黄兴涛校注《中国人的气质》(中华书局2006年版)、姚锦镕译《中国人的人性》(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梁根顺译《中国人的素质》(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方维规:《谁造就了“史密斯热”?——就〈中国人的特性〉与诸学者商榷》,《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3期。我们注意到,新近又有刘文飞、刘晓旸译《中国人的气质》(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等译本问世。

八、关于国民性话语及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性质与评价

对近代的国民性批判与反思,有少数学者予以质疑,或从总体上加以否定。如贺仲明撰文称,所谓“国民性批判”不过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臆造出来的文化谎言,既缺乏历史的合理性,也不符合逻辑性。这一思想不但不能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现实社会,反而导致知识分子群体与大众和现实的分离,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性和行动能力。*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多数学者认为,国民性改造思潮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性,应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陈高原指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实质可以表述为: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以民族自救为出发点,着眼于国民心理与国民意识改造,追求中华民族人的近代化的爱国进步思想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总体思潮的一部分。其历史地位主要表现为:开拓中国民族性研究领域,以深刻的民族自省冲击了顽固的民族偏见,丰富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深化了对中国近代国情和近代化使命的认识,并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警醒国民,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一定的国民心理基础。其局限性有:存在注重揭露劣根性而忽略总结优良面的偏向、重德轻智的倾向,同时未能处理好国民性改造与政治革命的关系。*陈高原:《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周建超的观点与此相近。他指出改造国民性思潮兼具救亡与爱国的双重性,带有鲜明的爱国救亡性质,是一股积极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潮;又带有很浓的反封建启蒙性,是追求人的现代化的进步思潮,是中国现代化总体思潮的一部分,因而在近代史上占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它开始了中华民族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人的解放在中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里程碑;大胆揭出传统文化的痼疾,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批判封建文化的序幕,深深影响了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一定的国民心理基础。该思潮也有局限性,如对国民性的优劣缺乏全面、辩证的认识,忽视社会经济对国民性的决定性影响,未能较好地解决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周建超:《论辛亥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梁景和指出,应当充分肯定清末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意义:首先,批判国民性是在救亡图存的动机下,从国民性格的深层结构来寻求国家积弱的内在原因,这是一种积极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表现;批判国民性是追求人的近代化的进步思潮;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善于反躬自省的民族。但该思潮也有不足与局限性:存在着不科学、不准确或危言耸听和言过其实的地方;改造国民性思潮与政治革命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缺乏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综合改革意识。

与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性质这一问题有关但不全然相同的是对近代国民性话语的定性。美籍华裔学者刘禾将“国民性”话语理解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控制东方所建构的殖民话语。她指出:“19世纪的欧洲种族主义国家理论中,国民性的概念一度极为盛行。这个理论的特点是,它把种族和民族国家的范畴作为理解人类差异的首要准则(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冷战后的今天),以帮助欧洲建立其种族和文化优势,为西方征服东方提供了进化论的理论依据,这种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剥夺了那些被征服者的发言权,使其他的与之不同的世界观丧失存在的合法性,或根本得不到阐说的机会。”*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6页。在她看来,主张国民性改造的启蒙思想家的国民性批评来源于西人,是落入了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陷阱。对于刘禾将国民性话语理解为殖民话语的论断,大陆学术界有的学者大加赞同并受其影响。*这类文章有周宁:《“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周宁编著:《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摩罗《“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8日第14版;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等等。但也有多位学者提出了异议。*此类论文如杨曾宪:《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兼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汪卫东、张鑫:《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期;苏志宏:《国民性理论的形象学反思——从明恩溥到鲁迅》,《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王学钧:《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黄敏兰:《否定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意义目的何在?》,《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4期;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的神话》,《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等。

与将“国民性”话语说成是殖民话语的意见针锋相对,孙强的《国民性话语:一个民族主义的视角》着重讨论了国民性话语的民族主义特征,揭示了国民性话语与民族国家的同构关系,认为民族主义构成了晚清的国民性话语的历史背景与重要动力,而“国民性成了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要求和选择”,国民性问题是“内在于民族主义的一个问题”。*孙强:《国民性话语:一个民族性的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他在另一论文中归纳了三种国民性话语的实践形态:“被迫接受的启蒙论式的国民性实践”;华夏中心主义和革命派“对欧洲中心主义国民性论述”“表现出抵制的姿态”。*孙强:《被迫接受、抵制与消解——关于国民性的多重实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国民性思潮国民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一直难忘
高地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再认识※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