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传播学院,北京 100024)
纵观中国传播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三十年,借鉴欧美特别是美国的研究成果,跟踪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变化非常突出,但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研究动态把握不足。这固然与美国传媒产业、传播学教学科研的领先地位有关,但单一学术视野会忽略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了解日本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将给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期的战后复兴(1945-1959)、第二期的高速成长(1960-1979)和第三期的后成长(1980-1995)①裴长洪,高洪:《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在此背景下,战后日本传播学的发展进入大众传播研究时期。从战后直至整个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学派、环境学派、美国学派研究成果显著,构成日本传播学学术研究的主体风貌。三大学术流派显示了不同的学术取向:马克思主义学派运用马克思主义取向展开学术研究;环境学派以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为背景,运用“拷贝支配”和“心理暴力”的视点探讨大众传播的强力效果,属于日本“大众社会论”的研究取向;而美国学派则趋于深受美国大众传播学研究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取向。本文以三大学派的学术特点为纲,阐述日本大众传播学发展的学术特征。
战败给日本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是战后日本新闻传播学关注的焦点开始由德国转向美国,美国学者的著作被大量介绍到日本;二是战前受天皇集权制严格限制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支配性地位,在日本思想和学术研究领域成为颇有影响的学说。
传播学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与美国经验主义范式截然不同。它的主要特征如下:其核心课题是大众传播整体对社会的影响,即社会变迁的重要性大于个体变化,在这一方面,它与环境学派有相似之处;用于证明理论的方法与环境学派相同——对事实、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大众传播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因此大众传播系统的运转和传播内容受社会上层建筑的决定和支配,即对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关注,而环境学派并没有运用这个假设,这是两个学派的重要区别;由此假设推导出的结论就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教育人民强化社会中的支配性价值观。因此,大众传播的功能是维护现状。
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大众传播、宣传、教育、鼓动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即被青野季吉、福本和夫和门屋博等介绍入日本,户坂润综合了小野秀雄所介绍的德国新闻学研究成果*戸坂潤:《日本イデオロギー概論》,東京:理想社,1932年,第30页。。但在户坂润1938年被捕后,日本当局对马克思主义严酷镇压,有关书籍被禁止出版。二战后,马克思主义的思路也开始了复苏*鶴見俊輔:《マルクス主義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論》,《思想》1957年第10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早期,马克思主义思路在日本传播学研究中十分流行,户坂润的著作被战后马克思主义学者重新重视。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中心。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日高六郎批评环境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心理学思路过于表面化,他强调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在抵制资本主义传媒宣传中的重要作用*日高六郎:《現代イデオロギー》,東京:勁草書房,1960年,第26页。。就像在经济体制演化中存在历史规律一样,日高提出在大众传播中也存在类似的规律,指出传播体制的五个历史阶段或形态:极权君主专制、近代(在中产精英社会中)、现代(在大众社会中)、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这种分类容易使人联想到《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施拉姆,西伯特,彼得森:《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两者区别在于日高将这几种类型作为历史阶段讨论,并且把社会主义作为最发达的体制,强调发展背后的历史规律。日高的理论随之得到迅速传播*卓男生:《日本新闻学与新闻事业》,《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被称为日高学派或者东大学派。尽管后来日高由于在七十年代初卷入左派激进革命而辞职,但因其学生始终在日本各大学中担任重要职位,使这一学派得以在日本学界保持着影响。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学者并没有简单接受列宁或苏联官方的大众传播理论。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第一是户坂润的影响。尽管他的大部分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上,但他从不是一个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汲取并涵盖了如德国公示学(pulizisit)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学术成就。另一个导致日本传播学独立思考的原因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政策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尽管通过很多事例和事实可以很容易地反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众传媒,但还是难以彻底否定它,还需探索更理想的新闻或传播系统来取代。虽然现在的大众媒介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但他们并不是统治阶级党派的机关报,矛盾不仅存在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也存在于统治阶级内部和被统治阶级内部。对此,山本晴義认为,在当下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批评精神,马克思主义思路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批评而非否定*山本晴義:《現代思想の稜線》,東京:勁草書房,1994年,第156页。。山本晴義的观念在当代日本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学者中颇具代表性。
1955—1965年整整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日本社会也逐步进入了“大众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从“民主化”转向了“工业化”。在经济高速成长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传播学界开始探索由高速成长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
环境主义或环境学者具有以下特点: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大众传播对整体社会的影响,而不是个别信息对个人态度或行为的影响;在任何状态下,大众传播的内容都被基本设想为同质的而非异质的,不同媒介之间内容的不同与此无关;信息受众被设想为同质的,受众在人口统计与心理上的差距被最小化;强调媒介为大众提供逻辑、解释和兴奋的能力(所谓环境创造能力);用于证实理论的方法是经验性的而非描述性的,一般使用多种多样的事实、判断、统计数据,包括舆论调查数据来支持理论,案例分析是最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
环境学者的基本假设是人类是一种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生物。李普曼率先在《公共舆论》*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区分出了“拟态环境”*周建明:《李普曼的哲学观、政治立场及其他》,《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6期。,即人们需要通过别人的感觉器官间接获得(也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清水几太郎据“拟态环境”理论分析了日本现代新闻业的特征和性质,其后创造了现在仍广为流行的新概念“拷贝支配”。他警示道,现代社会的大众已经被真假难辨的、被限定的拷贝所包围,这些拷贝原来都是普通大众无法接触到的*清水幾太郎:《社会学ノート》,東京:角川書店,1958年。。清水的学生藤竹晓运用李普曼和清水发展的观念和构架,率先完成了人类感知与环境的文献回顾,而后转而关注拟态环境转化成为真实环境的过程。他提出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新闻活动既被变化着的环境所定义,同时也给予变化着的环境以意义,大多数人接受了由媒体提供的“环境意义”,并按照环境意义决定自己的行为,如同“真实环境”。*藤竹晓:《環境になったメディア》,東京:北樹出版,2004年,第25页。由此大众传媒创造和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根据环境学派的理论,大众传媒定义客观环境、建构拟态环境,从而支配大众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由此营造真实环境,这个过程会导致真实的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坚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即使少数商业媒体有时也发表反对政府的文章,也会对政权更替、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做出贡献,但他们永远不会成为社会基本制度改革的诱因,究其实质仍然是在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环境学派的观点总体上是支持的。
在非马克思主义者中,同样有很多学者认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基本是相同的,即大众传媒“是增长领域的工业需求的文化部门”*Gerbner. “Mass media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D.Mcquail(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p.35-58.。使用类似“新闻框架”和“媒体框架”,戈夫曼(Goffman)和吉特(Gltlin)探讨了大众是怎样被大众媒介提供的基本“框架”所决定的*Goffman,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mondsworth:Penguin,1974,p.30;Gltlin.T.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p.53.。
尽管美国和英国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者批评自己的媒体过于偏向右翼,日本和德国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却持相反的观点。二战后,作为对意识形态上的国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回流,日本的学术气氛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情感上支持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的知识分子通常是反政府、反资本主义、反美国的。他们对日本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社会政治制度持消极看法,这种态度在大众传播乃至学校教科书中都有反映。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产生了一股与此相悖的回流。中国重新向世界开放的新政治环境解放了日本学术界的保守派,他们认可这些新政策,同时也打击了左派分子。他们的靶子之一就是主流的日本报纸,尤其是作为日本最有影响的报纸——《朝日新闻》。
评论家山本七平在批判日本大众传媒偏见时指出,由于媒体营造的“不理性且反常规”的空气,使读者不能理性思考报道内容,山本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作“被空气控制”*山本七平:《空気の研究》,東京:文芸春秋,1977年,第58页。。根据他的理论,二战前“空气”倾向于军国主义和极权主义,二战后则转变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日本学者鹤木真在讨论大众媒介的组织压迫功能时,明显指向左翼的日本媒体,尤其是报纸。将这种功能与日程设置功能对比,他表示当议程设置功能只是强调某些特定话题时,组织压迫功能是与被媒体立场所掩盖的真理与常识相关的,由此大众传媒将提供给大众一套与话题相关的逻辑或思维方法(通常是建立在一套意识形态基础之上)。
环境学派理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被大众传媒以相同的方式报道的事件,却没有得到公共舆论的支持。辻村明持续追踪新闻报纸编辑与大众意见倾向,其个案分析表明,即使在主流媒体都在反对政府政策的时候,政府政策依然在公共舆论的形成与改变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尤其是在国际事务中。即使主流媒体的内容高度相似,公共意见的形成与改变也不能简单地如环境学者主张的那样解释或预测。
战后,日本学界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实现日本社会的“民主化”。众多学者通过对战前新闻学存在方式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传播学的新方向,即实证化道路。他们认识到,要发展日本的传播学研究,就必须改变以往单纯强调哲学思辨的传统,重视经验性调查研究。甚至有社会学学者认为,今后社会学的发展除了开展实证研究以外别无他路*福武直:《社会学の現代的課題》,東京:日本評論社,1948年。。
美国学派是指与美国主流传播学研究相关的研究。它通常是具有以下特点的学术研究:在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更重视媒介对个人的影响而非对社会的改变,同理,在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中也是更重视媒介对受众个人的意义(实用性和愉悦感),而非对于社会整体的效用;运用实验和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检验和证明理论的成立;在人口统计学、个体认知、态度等不同方面倾注大量注意力,把它们作为解释性变量。
如前所述,二战前日本传播学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德国的新闻学(zeitungswissenschaft)和公示学(publizistik)基础上的。1947年,井口一郎将拉斯维尔范式介绍到日本*井口一郎:《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序説-ラスウエルの方法論について》,《思想の科学》1947年第2期。,南博和鹤见俊辅也在自己的论文中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大众传播学研究*田村紀雄:《ラスウエルと「マスコミ」用語の日本登場》,《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科学》2011年第33期。。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南博的研究被格外认可,他的著作作为高校教科书被广泛使用。在某种意义上,清水几太郎通过大众传播研究社会,而南博则通过大众传播研究人类态度和行为,这种不同也就象征了环境学派与美国学派的不同。
1959年,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日文译本的出版进一步激发了对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趣。美国政府在六十年代中期为日本留学生慷慨提供了大量奖学金,南博、生田正辉、加藤一郎、田中靖政、川中康弘等这些著名学者都曾在美国大学中学习,他们把大量美国学术界的主流理论与研究方法介绍回日本,并大多被编入了教科书,这些内容构成了学习和研究者学术修养的基础,使之学术研究遵循美国范式展开。
1.社会调查的及时性
与其他研究思路相比,美国学派的研究路径大为拓展。首先,美国学派思路并没有像环境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那样将所有媒介传播内容都假设为同质的,因此其观点比环境学派或者马克思主义学派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虽然美国学派也曾被批评过于狭隘、微观甚至琐屑——这个缺陷是由于这一学派使用的具有局限性的方法所致,也就是实验和调查的方法。因实验和调查都必须要事先计划,但是重要社会事件和现象却是无法事先预见的。日本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在重要的事件或现象发生时或刚刚发生之后立即进行社会调查。
2.精选集合法
另一个克服美国思路弱点的方法是日本的精选集合法。这个方法将多种不同方法结合起来验证一个假说是否成立。将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他还会把意见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内容分析与意见调查、意见调查与社会心理学实验等结合起来。通过精选集合法,美国学派的科学严谨与其他学派的深度、广度和社会关联度同时被保存下来。
辻村明、金圭焕和生田正辉将由日本和韩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分为三组——意见调查组、心理学实验组、内容分析组。通过将三种方法结合,保证了广度、深度和社会关联度,美国学派的长处是为媒介效果提供了中介变量的信息。尽管有时考虑中介变量会使媒介效果研究更加复杂和微观,但是这些研究在宣传、广告、公共关系、说服等实际操作中十分重要。没有中介变量的信息,人们将很难实施行之有效的宣传、广告、公共关系或说服行为。
3.对美国传播学理论的发展
在传播学理论方面,传播学者伊藤陽一在关于舆论形成的“二级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三级模式”理论*Ito. Y. “The Johoka Shakai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in 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tudies and Informationalization Policies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Tokyo:1980.。伊藤陽一指出,学者普遍认为大众媒介并不是影响社会抉择或个人态度与行为的唯一来源。此前的学者为了使理论更简洁,大多数传播效果研究只考虑两个部分,也就是接受信息的个人或社会以及包括发信者和信息在内的大众媒介。大众说服模式、使用与满足假说、培养分析理论、环境专家模型、议程设置假说、沉默的螺旋理论等欧美主流传播效果研究理论都可以归入这种“两极对立”模式中。在两极模型中受众总是一个依赖性变量,而大众传媒总是独立变量。
伊藤认为大众媒介和受众是相互作用的,并且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或依赖性的变量。影响社会共识形成部分的变量可能是四五个,但是为了尽量使这个模型变得简单,他将社会共识组织的变量定为三个,也就是社会共识组织的三个最重要部分:大众传媒、政府政策和公共意见,由此也就形成“三级模式”。伊藤认为自己的观点主要建立在三个重要研究的基础上:(1)辻村明对政府、大众媒介和公共意见三级关系的社会科学分析;(2)山本七平对氛围的研究;(3)对日本报纸在1930年代和1940年的历史分析。
作为三级传播先行研究的三个研究都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它们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学术界在对美国传播研究学术理论继承与发展方面的成就,表明日本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已经走出了简单翻译引进西方理论或者对西方理论进行实证验证的初级阶段,而是开始扎根于日本的社会形态上,以更积极的姿态为日本本土的社会科学发展服务。
美国学派使得日本的传播学研究更加严谨和科学,他们为日本学术写作的规范化做出了贡献。在美国学派之前,学术写作与散文、评论之间的区别并不明确。在那些文章中个人见解通常与证明或验证一些事物的过程混在一起,逻辑和表达都过于教条、感性、情感化、模糊或委婉。
尽管美国学派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者和学生,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它将在日本传播学研究领域保持强大影响。日本在引进美国理论发展本国传播学,进而服务本国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很多传播学理论已经脱离欧美模式,在国际传播学研究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可以说这种由被动到主动,从引进到发展的思路为其他探索传播学研究的国家做出了典范。
综上所述,本文呈现了战后1945-1979年日本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和特征,应该指出,传播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性,使得不可能建构三大流派各自完全独立的研究系谱,学术流派之间通过不断的相互理解、相互批判进行交流,各个流派代表人物和研究成果也不可能与其他流派做截然的区分。例如,美国学派的学者们往往借鉴环境学派的研究角度观察社会,面对雄辩色彩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他们基于实证数据提出批判性观点,显示出宏观性问题意识的厚重。
在以三大学术流派建构的学术土壤中,日本传播学研究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萌芽并形成了广受世界瞩目的社会信息学学派。这些学术流派是日本学界在吸收欧美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探索日本社会变迁中诸多社会现象、尝试解决日本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追溯到来自于欧美的理论渊源,又深具日本特色,反映了日本社会进程中的诸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