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胜江,付达院,孟林华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 31200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17世纪,欧洲大学课程体系和内容陆续向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成为早期课程国际化的典型形式。通过借鉴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美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体现出显著的国际化特征。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但由于其完全仿效德国洪堡型大学的教育体制,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培养了严谨的科研精神,学院氛围与传统英式学院截然不同,这也大大影响了耶鲁大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积极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进入20世纪,美国高校的规模已经开始超过欧洲国家,高校课程数量亦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20世纪50年代后,德国反过来开始效仿美国高校教育体制和课程模式。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教育体制上的相互借鉴和在课程内容上的相互移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校长和负责高等教育的官员普遍认识到学生获得国际知识的重要性,在构建本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增加了世界文明、国际政治、国际金融等国际化课程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解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全球化和区域化相结合的课程的主修和辅修计划,让学生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力开展外语教学,特别是针对跨学科和跨专业领域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美国高校普通教育课程中,目前有46%的二年制院校和77%的四年制大学,至少设置一至两门包含国际化内容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根据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计划所做的一项大学情况调查报告,在澳大利亚高校的1000多门课程中,有大约400门课程包含有国际内容,占总课程门数的25%。而就日本来说,其高等教育目标中早已包含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观念的创新型人才,即富有“国际性的日本人”,突显国际知识在日本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已被纳入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规划。促进这一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在于,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语言,TOFEL和GRE等成绩以往仅仅适用于美国大学研究生入学条件,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大学都将其作为大学入学英语水平的参照。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不仅可以尝试制定全球范围内统一的入学标准,而且课程模式亦可以统一加以设置,并颁发国际通用的资格证书。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逐渐向着全球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趋势发展。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反映了与课程相联系的价值观念、结构观念和设计观念。在国外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内容的概念及内涵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是课程内容即课程所包含或讲授的事实、观点和重点问题,其中包含着课程技术化倾向;其二是认为课程内容不仅仅表现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而且反映社会权利控制法则,其中蕴藏着课程社会学倾向。这两种观点都把课程内容局限在间接经验或理论知识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看作一系列直接或间接两种形式的经验的总和,这种经验体系和知识体系根据课程目标而有目的地做出选择,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加以组织和编排。就一所高校而言,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根据课题组对浙江外国语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调研,大部分高校除了认为国际化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对本专业的国际发展形势的了解与掌握、其他国家经验在本土的应用之外,还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使学生具备获取国际性专业资格证书的能力或使学生获得国内外联合或双学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高校对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实用化倾向。
尽管人们对课程国际化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但人们无疑普遍认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并认为它是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中生存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国际化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方面。在对以上高校课程国际化的调研中,课题组要求每所院校按照课程国际化的重要程度为课程理念的国际化、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国际化、课程评价的国际化、课程管理的国际化等六项指标进行排序,排第一的为6分,排第二的为5分,与此类推。结果发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平均得分为4.5分,仅次于课程目标国际化的4.75分,可见国内高校对课程内容国际化的重视。在总结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归纳出 9 种类型的国际化课程: (1)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 如国际关系);(2)传统课程通过国际比较与借鉴得以延伸和扩大的课程(如国际比较教育);(3)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如国际商务、国际营销);(4)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外事技能的课程;(5)外国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研究的课程;(6)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7)跨国授予的学位课程或双学位课程;(8)海外教师讲授的课程;(9)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1]无论是哪一类国际化课程,都必然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校一般通过三种途径达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要求,一是开设世界历史、国际关系、异域文化等国际教育课程,当然亦可涉及国际贸易、国际法律等相关领域;二是通过向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背景介绍、国际案例援引等国际化内容,强化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导向;三是以战争与和平、社会不平等与法治等国际问题为主线实施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重点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来说,国际化课程内容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其一,课程内容“宽基础”。未来社会变化节奏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校对课程内容和结构给予足够的灵活处理。其二,科学与人文两项教育内容同等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借助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理解。”高校应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中的平衡。其三,课程内容向世界问题开放,以便扩大国际视野和增强世界意识。环境、人口、贫穷、战争等诸多世界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和严重性等,已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2]其四,直接利用海外优秀课程资源支撑课程内容国际化,建立立体化课程资源库,并不断吸收和补充能够真实反映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被我国教育界重视,我国的高校课程体系涌现了大量的国际化现象。一是开设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国际教育课程或关注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法学专业开设国际关系课程、经济学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等。二是授课教师或课程编者主动在课程的教学中注入国际化内容。如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或在某课程的一些章节引用国外教材的相关内容等,或引用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三是使用国际通用教材和进行双语教学。如南京大学组织各院系对2000多门专业课程与美、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的4000余门相关课程作了系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新增或更新课程1000多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0余门。四是有计划地集中开发和落实国际化课程。如清华大学为了使其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计算机学科加快课程国际化进程,直接引进国外一大批先进的计算机学科的原版教材或使用国外教材的中译本,从而使清华大学在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设置、课程评估、教材体系和教学手段各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3]五是学生跨国选修课程,各国高校间互相承认文凭和学分。这种选修课程的学习又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其一是远程教育,其二是互派教授实地授课。[4]据教育部国际合作司网站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与我国签订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增至32个。近年来,一些地方性高校甚至独立学院也相继加入“学分互认、学历互认”的热潮,这非常将有助于学生跨国选修课程。六是与国外高校间建立校际联系与合作,实行“交换生”制度,互派学生到对方高校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如湖北经济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普通本科院校,每年均有批量学生通过这一方式获取接受国际化课程和感受国外高校氛围的机会。
目前,我国高校也已经开始重视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进程,如调整和增加了与国际经贸、科学技术交流有关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通识性与实践性;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直接使用国外课程等。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还存在不足的方面:第一,缺少法律和制度保证,以致课程内容国际化的规范性难以保证。第二,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的开设还处于分散状态,不同高校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均衡。第三,以全球视角编写的教材和开设的课程还不多,这对提高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内涵和质量形成了较大的制约。根据课题组对浙江外国语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调研,结果显示:与国外某个或某些区域相关的研究课程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体现国际学科特征的课程、海外教师讲授的课程基本处于执行发展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国际职业素质的课程、培养跨文化交流与交际能力的课程正在进行从执行发展向稳定成熟的阶段性跨越,专门针对海外学生或国际留学生设计的课程亦基本处于从初步规划向执行发展的跨越阶段;而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发展仍居于较低水平。
(二)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学术界普遍认为,应在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这里关键的是增加什么?怎样增加?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1.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学科专业选择
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做法,在国际化课程的学科选择上,应侧重于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并且急需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学科。
首先,应优先选择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电子等相关专业,逐步实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其主要原因是:一,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二,选择这些学科实施国际化教育,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进行国际交流。三,高新技术的理工农医等领域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对这些自然科学类课程必须跟踪国际前沿知识,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适时地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
其次, 应优先选择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相关专业,逐步实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学科专业与国际相关领域联系和交流都比较密切,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到国家经济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人性的完善和国际知识的分化与综合。在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中,课程内容要不断注入世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淘汰已落伍的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国际公认的水平。
再次,应优先选择通识教育课程,逐步实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识教育课程具有国际通用性,既比较方便寻找课程标杆,又相对容易选择教材。可考虑在通识课程中设立一些国际化课程,如外国文化、国际关系,以及伦理辨析、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类课程等。
2.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方式方法运用
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即注入法、专设法和项目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其一,注入法(或称融合法),即将国际化的内容注入或融合到已有的课程里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根本不需要开设新的课程内容,而仅仅需要对教师授课的强度、国际化内容的深度和现有课程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由于语言、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很多教师不能够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的情况下,在现存的课程中不断地融入国际性知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譬如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际性主题或入门教材,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国际性问题和知识,同时布置一至两项作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来强化这一形式的课程国际化。对学校而言,注入法是一种低成本的课程内容国际化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最突出的缺点就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和知识结构的不系统性,学生可能完全没有或者仅仅粗略地学习到少量外来知识。譬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注入法即为该校大学课程内容国际化的主要方法,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许多教师在讲授本国课程的同时,都会适当地将一些国际性的教育内容注入、融合、渗透到已有的课程当中。
其二,专设法,即通过开设专门国际教育课程来讲授国际知识内容。与注入法相比,专设法可以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国际化背景中学习国际性知识或探究国际化问题,从而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专设法最大的缺陷在于,由于需要购置教材和相关教学设备,导致产生较高的成本。除此之外,专设法不仅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多数课程由于缺少合格的高水平教师而不能正常且有效的开展,而且在重新组织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课程设置上的困难。譬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设法即为该校大学课程内容国际化的主要方法。宁波理工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以中美、中加双方硕士教育层次的特色课程设置为基础,通过引进和开设国外实用型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国际化教育和管理。
其三,项目法,即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和开展一些国际交流计划和活动(其中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和互换活动是两个主要的方面),以这些比较灵活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譬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近年来许多学生交流项目、教师交流项目、校际合作办学项目和聘请海外学者项目等一系列活动得到有效开展。2011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科罗拉多理工大学达成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课程接轨、学分互认”的国际教育合作形式,专门为本科学生设计了“3+1”项目与“3+2”本硕连读项目。除此之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等签订了两校交换师生备忘录,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和网络传播学院与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的商管学院和数位设计学院可以优先开展学生和教师的访学研修项目。再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德克萨斯A&M国际大学、英国伍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韩国新罗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吴凤技术学院等国(境)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了校际教育学术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已经设立的学分互认项目包括“中西艺术设计类专本硕连读项目(3+1)”、“中英、中加预本硕连读项目(3+2、1+2或2+1)”、“中加科技与创意设计类专本硕连读项目(3+1)”、“美国本科项目(2+2)”。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宁波理工学院采用国外合作院校认可的课程体系,引进原版教材及教学方式,采取集中授课,注重语言强化培训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3.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配套措施
除了做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学科专业选择,以及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的方法方式择取之外,我国高等学校还应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课程内容国际化的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将课程内容国际化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高校应将课程内容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蕴含到通识教育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或教授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师资引进、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奖励等相关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下设院系、专业在狠抓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同时,适时地召开有关课程国际化及双语教学研讨会,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其二,优化资源配置与条件保障。按照强化课程国际化的战略部署,建立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加以配置、以课程要素为单位加以配置的学生学习资源调配机制,将国际化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集中学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国际化课程的各项要素为中心进行系统化配置,使每门课程的核心要素均达到良好水平,不仅实现国际化课程要素配置、要素测量与要素评估的标准化,而且要实现国际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获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
其三,加强单门课程以及课程群的研发与建设。尤其关键的一点是,在课程研发和建设中,学校应加强实施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化课程创新和建设。首先,建立“校—院—系”三级联动机制,在提高教师课程创新能力和课程研发水准的同时,不断提升课程国际化含量,从而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接轨。其次,可以考虑建立校级教学学术津贴制度,课程研发与建设经费可以从中列支,并按照成果档次给予教师资助或奖励。此外,还可以考虑将项目管理制度引入到国际化课程研发,譬如通过招标等形式确定国际化课程研发和建设负责人,负责对国际化课程进行过程控制、技术监督和质量检验,使国际化课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其四,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养形式大多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仅有岗前培训等少量涉及教学能力提升,而涉及跨文化交流的更是屈指可数。而参加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师多数是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教师多为语言类。针对这一情况,应增设有关跨文化理论的课程;实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教师每隔3~5年即可申请半年学术假,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修或访问。同时,高校课程国际化还应在师资吸纳上有所体现,应更多地吸引来自商界、新闻界、政府部门等领域的人才;运用聘用、考核、评估等机制促进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适应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人红.“全球化课程”——2000澳大利亚全国课程会议热点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0(3).
[2]王若梅. 解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J].江苏高教,2011(2).
[3]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
[4]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兼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