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腔内阑尾误诊为结肠肿瘤1例

2014-03-06 08:03张岚王青山刘青蔡金华黄凯竺正平
疑难病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内腔浆膜系膜

张岚,王青山,刘青,蔡金华,黄凯,竺正平

误诊误治分析

盲肠腔内阑尾误诊为结肠肿瘤1例

张岚,王青山,刘青,蔡金华,黄凯,竺正平

阑尾异位;盲肠腔内阑尾;误诊;结肠肿瘤

1 章功年,浦国民.盲肠腔内阑尾一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1):7.

2 赵炳,何树春,马琼珍,等.阑尾盲肠腔内异位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2):86.

3 徐恩多,杨凌洪.阑尾的胚胎发育与阑尾异位[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4):194-197.

4 刘新宇.阑尾异位一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6):1265.

434100 湖北省江陵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10.3969 / j.issn.1671-6450.2014.08.007

2014-06-18)

患者,女,48岁,因下腹疼痛8 h入院。查体:T 36℃,P 68/min,R 20次/min,BP 124/86 mmHg。腹平软,脐下压痛,右下腹可触及包块,约5 cm×6 cm大小,质中。实验室检查:血WBC 8.98×109/L,N 0.90。腹部超声示:肠管扩张,右侧腹部实质性包块。行结肠镜检查,因患者痛苦未达回盲瓣,于距肛门65~70 cm升结肠处见一紫红色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镜检考虑:结肠肿瘤。CT示:右侧中腹部肿瘤性病变,考虑结肠肿瘤。诊断:右侧腹部包块,结肠肿瘤?入院后行肠道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触及盲肠及以上结肠腔内肿物,略呈粗条索状,正常盲肠部位未见阑尾。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解剖见盲肠腔内有一阑尾样条索状物,长7.0 cm,直径1.1 cm,表面似阑尾黏膜,充血水肿。仔细观察盲肠,见3条结肠带汇聚处有1个1.5 mm小孔,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条索状物其头部游离,根部为盲肠壁之延伸,部位与盲肠浆膜面3条结肠带汇聚处小孔相对应。其内见约3.0 mm直径内腔,内腔为完整浆膜覆盖,全层充血水肿,有少许脓性渗液,浆膜下可见细小血管走行。条索状物无完整系膜及系膜血管。病理报告:盲肠腔内阑尾,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术后患者痊愈出院。

讨论阑尾异位在文献中多有报道,但一般为盲肠腔外立体空间中的异位,主要表现为左位、高位肝下、低位盆内、腹膜外以及结肠浆膜下,盲肠腔内阑尾占阑尾异位的0.4%[1~3]。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变化所致[4],临床表现亦呈典型急性阑尾炎表现。盲肠腔内阑尾解剖特点:(1)浆膜层、黏膜层全层翻转,即阑尾内腔为浆膜层覆盖,且整个阑尾位于盲肠腔内;(2)阑尾无系膜及系膜血管,其营养血管为盲肠壁血管之延伸。本例误诊原因:(1)内镜经验不足,行结肠镜检查未达回盲瓣,未能全面观察阑尾窝解剖情况;(2)术中于正常盲肠部位未见阑尾,未引起重视,而思维上偏信于术前辅助检查,致使盲目行右半结肠切除。

猜你喜欢
内腔浆膜系膜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开裂原因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流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一种橡胶制品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直径205五层共挤叠加机头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