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宏翔 于斌斌
产业转移是一种产业为了顺应比较优势在区域之间的变化,在空间布局上在区域之间发生转移的现象。针对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绩效等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Taylar,1975;Diken,1986;Krugman and Venables,1995;Markusen and Venables,2000;Fujita and Gokan,2004;Amiti and Javorcik,2007;卢根鑫,1994;陈建军,2002;魏后凯,2003;范剑勇,2006;蔡昉等,2009;刘红光等,2011)。[1-12]上述研究对产业转移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性分析,而定量研究较少,更没有系统地为哪些产业需要转移、为什么转移、转移到哪里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大都将产业转移的主体定位于转移地,对承接地的分析仅局限于承接转移战略和对策研究,尚未形成转移与承接的协调机制。
随着产业结构全国范围内的调整和东部地区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我国产业转移的浪潮已不断涌现:遍布“块状经济”的浙江民营企业,开启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和传统资本的“抱团”流动;[13](PP76-83)绍兴县纺织、诸暨袜业和嵊州领带等百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纷纷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设立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厂,在新疆、西安等地建立麻、棉等原材料生产基地 ;[14](PP46-52)号称“世界鞋都”的东莞,在珠三角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大量企业迁移或者倒闭。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变化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不仅要避免转移区的“产业空心化”,还要避免对承接区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产生负面效应,其实产业转移与承接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重点将产业转移与承接结合起来,尝试在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构建产业转移-承接的控制模型,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协调机制,为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对浙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纺织产业转移与承接进行实证分析。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是运用新古典理论来解释产业转移内因与模式,国内代表性的学者有陈建军[15](PP19-23)和张孝锋。[16](PP75-80)其中,陈建军(2002)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验证了特定产业支出倾向和总劳动投入量的减少以及劳动力的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且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是产业转移首先发生的区域;张孝锋(2006)利用两区域总效用最大化模型将产业转移划分为自给自足、区域专业分工、产业空心化等三种模式。本文结合上述两种方法,考察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本假设:(1)整个经济系统由甲、乙两个地区构成,两地都只消费两种商品;(2)每个地区既可以选择两种商品都生产的自给自足模式,也可以专业化生产其中一种,然后出售这类商品以换取另一种商品,同时还可以选择两种商品都生产但也进行部分交换的半分工状态;(3)甲、乙两个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本能够互相自由流动。以C-D函数表示生产函数:
其中,ai是产量系数,反映区域i的环境因素(如政策法制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技术传播能力、基础设施、信用水平和区域文化背景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bix、biy是资本效率系数,反映区域i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自然资源、环境容量、产地与市场距离等因素对资本使用效率的影响;Kix、Kiy分别表示区域i投入生产X和Y的资本数量。
假设两种产品对效用的贡献率相同且规模不变,则两区域总效用函数为:
讨论1:区域自给自足模式。通过上述总效用函数可以建立非线性规划的生产模型为:
由于两区域独立生产,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可分的,模型方程可以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求解。运用库恩-塔克条件,可得到自给自足条件下两区域的总效用为:
可以得到专业分工条件下两区域的总效用为:
修正后的模型假设:(1)经济系统由甲、乙两个区域构成,它们都生产一种产品X;(2)两个区域之间的能源、劳动力、资本可以自由流动;(3)两各区域生产产品X的技术经济水平存在差异;(4)产业转移后将促使承接方技术经济水平的提高,承接方技术进步的下限是维持原技术水平、上限为转移方的技术水平。因此,甲、乙两个区域生产产品X的生产函数变为:
其中Qi为区域i生产产品X的产量,λi为技术进步指数,本文假定λ1> λ2;α、β、γ分别为能源、劳动力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这里我们扬弃规模不变的假定即假设α、β、γ之和可以大于1、小于1或等于1;Ri、Li、Ki分别为区域i投入X的能源、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ai、bi表示产量系数、资金效率系数。
模型中,R、L、K为两个区域投入的能源、劳动力和资本总量。应用库恩 -塔克条件,可得到:
由于承接方并没有技术进步,即承接方维持原来的技术水平,则甲、乙两个区域的生产模型为:
应用库恩-塔克条件,可得到模型的解为:
于是,区域乙向区域甲转移的能源、劳动力和资本分别是R/2、K/2和L/2,即区域乙的产业X全部转移到区域甲。此时,两个区域的总效用为:
则甲、乙两个区域的生产模型为:
此时,两个区域的总效用变为:
1978—2008年,浙江纺织产业的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2%上升到22.0%,然后开始下降,201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2.9%。这表明,随着浙江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及能源等成本的上升使得纺织产业在浙江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下降,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重新布局和转移升级势在必行。[24](PP134-14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如宁波雅戈尔、浙江云森轻纺、浙江华孚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在新疆建立棉花生产基地;诸暨马字袜业、浙江泰荣针纺、浙江海亮、义乌浪莎、浙江国元纺织、裕华等企业在安徽设立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浙江维科、绍兴恒昌、浙江龙达等企业挺进江西等。基于中西部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及政策倾斜,本文选取中部6个省(山西、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宁夏、广西、新疆、西藏和内蒙古)作为纺织产业的承接地。
本文以价格调整后的工业总产值表示产出Q,以价格调整后的资本消费量、能源消耗量和就业人数分别表示K、R和L。具体处理为:(1)产出(Q):由纺织行业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对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工业总产出的名义值进行平减,得到实际总产出。(2)资本(K):由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纺织产业名义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平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可以得到实际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再加上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得到实际资金投入量。(3)能源(R):由能源消费量表中纺织产业各类能源消费量乘以折标准煤系数后,再加总得到标准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纺织业能源消费量。(4)劳动力(K):基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采用纺织行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就业人数。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浙江省、中部6个省和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纺织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四川、云南、贵州、宁夏、广西、西藏6个样本因为数据缺失而剔除,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中部6个省(山西、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西部6个省(市、自治区)(甘肃、青海、陕西、重庆、新疆和内蒙古)的纺织产业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并按可比价格计算,以2005年作为基数100①数据来源2007-2011年统计年鉴,选取2006-2010年各省(市、自治区)纺织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和能源消费量6组数据。。
对模型进行回归后得到的回归结果均通过t值检验,R2都在 0.9以上,其中 c(2)=α=0.6513547122,c(3)=β =0.3991915401,c(4)= γ =0.7554662313,则有 α +β + γ =1.806012484,符合放开α+β+γ=1的假设,各省(市、自治区)c(1)、c(5)的值如表3.1所示。
表3.1.各省(市、自治区)系数、的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可知a1bγ1eλ1t>a2bγ2eλ2t时,浙江纺织产业转移到相应区域将提高两个区域的总效用,两个区域之间进行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可行的。对a1bγ1eλ1t求对数得到loga1bγ1+λit即c(1)+c(5)·t,因此要判断a1bγ1eλ1t的大小,只需判断c(1)+c(5)·t的大小即可。这里取t=5,则各省(市、自治区)的c(1)+c(5)·t的值如表 3.2。
表3.2.各省(市、自治区)的的值
通过比较各省(市、自治区)c(1)、c(5)的值发现,c(1)+c(5)·t的值高于浙江的有新疆、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这表明在不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况下,新疆、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这5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具备承接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条件,两个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是可行的。
表3.3.各省(市、自治区)的a1be(λ2-λ1)t的值
表3.3.各省(市、自治区)的a1be(λ2-λ1)t的值
地区a1bγ1e(λ2-λ1)t排名地区a1bγ1e(λ2-λ1)t 排名新疆 23.37630421 1 湖北 16.14867676 7安徽 22.05445947 2 重庆 14.23765044 8江西 21.05340659 3 内蒙古 12.02316887 9湖南 19.44692957 4 山西 10.19084059 10河南 18.12897662 5 甘肃 8.604510816 11陕西 17.89352964 6 青海 6.198254761 12
综上所述,基于产业转移-承接的控制模型,对浙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纺织产业转移和承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浙江与新疆、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之间进行纺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可行;(2)与青海、甘肃之间进行纺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不可行;(3)与陕西、湖北、重庆、内蒙古、山西之间进行纺织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不确定。
产业转移在区域之间能否发生,不仅由区际间的产量系数、资本效率系数等变量决定,还由生产力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转移程度决定,即由反映区域i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产地与市场的运输距离以及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成本等因素决定,还由区域i的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率、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转移程度决定。
区域“势差”、优势互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动力。发达区域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信用水平较高等优势,而欠发达区域具有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拥有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这种由比较优势形成的“优势势差”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力量来源。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大多数产业都在东部地区形成产业集聚,使东部地区的产业有较高的产量系数,但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推动了其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构成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强大磁场。模型和实证结果显示,技术转移程度越高,产业转移后的总效用就越大,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就越强。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转移方的技术扩撒与承接方的技术吸收来提高技术转移效率,从而双向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只要某一区域的产业在产业转移和承接可行性的生产边界里,产业转移和承接对于转移和承接双方都将是有利的。
本文所运用的新古典经济模型使用了大量的简化假设,其中一些假设可以更加细化和具有针对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逐步完善和细化这些假设指标,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对相关指标和参数有所取舍,这样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此外,在模型构建和数值模拟部分,可以根据经济现实创新引入和修正某些参数,扩大区域比较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这也是本文在今后研究中试图解决的问题。
[1]M.J.Taylor.Orgnizational growth,spatial interaction and location decision - making[J].Reginal Studies,1975(9).
[2]P.Dicken.Global- local tensions:firm and states in the global space -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1994,70(2).
[3]P.Krugman,A.J.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4).
[4]J.R.Markusen,A.J.Venables.The theory of endowment,intra - industry and multi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5).
[5]M.Fujita,T.Gokan.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economy with multi- unit,multi- plant firms:the inpact of IT[J].Development Discusion Paper,2004(16).
[6]M.Amiti,B.S.Javorcik.Trade costs and location of foreign firms in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85).
[7]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8]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
[9]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
[10]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
[11]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
[12]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3]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8(3).
[14]陆立军,于斌斌.基于技术路线图思维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浙江纺织工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
[15]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7]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
[18]涂远芬,许流生.技术引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10).
[19]袁建新,刘幸赟.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省际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20]代谦,李唐.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10(6).
[21]Rashe R.,Tatom J.Energy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GNP.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1977,59(6).
[22]赵丽霞,魏巍贤.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预测,1998(6).
[23]齐绍洲,李锴.区域部门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10(2).
[24]于斌斌,陆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探析[J].纺织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