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的叙事策略探析

2014-03-06 01:09李妮乡
电影评介 2014年19期
关键词:心花宁浩喜剧

李妮乡

电影《心花路放》剧照

宁浩执导的电影《心花路放》以搞笑、猎艳的“俗”气姿态,在竞争激烈的国庆黄金档引发火爆的观影浪潮。影片在中国式公路喜剧的框架中,在两条剧情线分支结构的精心安排下,以本土喜剧性元素的巧妙融入,将富于温情疗效的都市心灵鸡汤包裹在“性”消费的皮囊下。

一、公路喜剧分支架构

影片承袭了《人在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后会无期》的公路喜剧类型定位,却摆脱了其线性散点连缀的叙事方式,在两条分支并线的“回”字型结构中讲述了一段离婚失意的男女故事。叙事线中“回”字策略的运用,并非将两条故事线交叠贯通,而是对故事内涵讲述、情感达意的续接。影片以爱情的结束为起点,最后回到爱开始的地方结束,为耿浩嫁接了一个宿命的圆环。

影片中喜剧性元素的融入,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一块巨型磁石。纵观近年热映的国产公路片,不论是春运题材、细腻温情的《人在囧途》,“徐宝”二人组爆笑恶搞的泰国囧途,还是文艺气氛浓厚、沉淀人生感悟的《后会无期》,其抖落的喜剧包袱让人忍俊不禁。《心花路放》中笑点更是不胜枚举:徐峥油嘴滑舌的轻浮形象、爬树接信号的窘态、《最炫民族风》广场舞的插入、周冬雨杀马特的雷人造型、两人见“白富美”张俪的馋猫作态、马苏颠覆的东北口音和断眉造型、黄渤“我爱你”对徐峥整蛊等,其中对于流行话题元素包括:90 后、杀马特、早恋、离婚、剩女、整容、同性恋、旅游消费、红灯区等的融入,更是影片根植本土、立于当下的喜剧创造,在徐峥、黄渤的“黄金二人组”配置中,足以引发极大的市场效应。

二、拜“性”消费选择

影片一开始就表明了,整个故事是以“猎艳”为终极目标的旅途,对各色的女性的描绘更是构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艳色”狂欢。无论是电影海报中丰腴乳房和性感长腿的魅惑,还是各色女性的依次登场,更有在台词、场面上间接、直接的性暗示、性表露,整个影片无疑流露出赤裸的拜“性”的消费观念。

在充斥男性荷尔蒙的男性导演关注下,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极大地迎合了男性观众的审美想象。“阿凡达”性感的外表加之其性饥渴、爱需求的本质,完成了对“情感失败者”郝义的拯救;发廊洗剪吹小妹是女性艳奇呈现的另类表达,萝莉开放的性爱观念讽刺背后却是大叔自我满足的成功想象;东北老妹儿的泼辣大胆构筑另一番审美呈现;就连文艺范十足的康小雨也在爱情的内核追求中,不自觉投入男性观众的视觉境域。镜头对女性身体细部的捕捉、放大,对女性形象的观念性塑造无不是对观众凝视欲的迎合、满足。

而这种拜“性”消费的男性叙事偏向,亦与商业逻辑强势支配有着密切关联。相比同时期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影片,《心花路放》的口碑、票房走势是节节高升。投资、回报、市场、票房愈加成为电影关注且成功与否的关键,导演的艺术理念也在商业话语霸权的冲击下面临多方挑战。随着《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时代》等在内的低投资、高票房影片的出现,“网生代”们逐渐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微博营销、粉丝力捧让影片创作走向了轻、小的浮夸表现,影片往往抛却批判、反思的厚重与深度,趋向于调节、弥补、迎合的商业追求滑落。而《心花路放》充斥着性意味的叙述和镜头聚焦无不是当下电影创作环境中,导演在商业和市场中有意无意的折中、妥协。

三、心灵鸡汤滋养

尽管影片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但影片在叙事上存在许多漏洞。如:两条叙事线并行结构并未水乳交融,费尽周折铺设的副线仅由墙壁上的刻字便完成了与主线的交汇,显得极其生硬、沉坠。启程动因缺乏交代,充斥男性视角的霸道、单一。“防狼喷雾”、阴影理论的嵌入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触及也在狂乱的流水叙事中消磨了应有的沉淀。影片叙事的缺陷在满目的艳情呈现、中国式团圆结局的融合中被予以一定程度的忽视与消解,但宁浩对于“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多半是主人公出于对现实社会体制的不满或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从现实中逃离,在不停的游走和寻找中经历思想的转变,在自我救赎中去理解世界,最后以麻木、妥协或清醒的姿态回归”[1]的本质触及却并未丢失,耿浩出于逃避的放纵目标,却终于在近乎窘迫的路程中,放下了对旧感情的牵挂,拾起了曾经的梦想与新生活的渴望。从总体上看,影片仍是一碗都市人的心灵鸡汤,也是宁浩作为新生代导演的艺术追求显露。

影片除却叙事主线现代社会婚姻危机、“小三”问题的反映,还对剩女催嫁、爱情与婚姻追求困境、90 后教育成长、当代青年只求肉欲的责任缺失与情感恐慌,以及集中在耿浩身上严酷的中年危机等的挖掘和关注,在一场窘态百出的旅途中,探讨都市男女的情感危机、生活状态、精神困惑。这次宁浩以一种圆熟、讨巧的方式,让这些焦虑在欢笑与嘲弄的语调中得以缓解,观众也在观影中获得安慰与情感释放:尽管是以离婚结束,但在康小雨的叙事中,她与耿浩确实是在浪漫的爱情中走向婚姻;耿浩也在猎艳的途中收获了真挚的感情;耿浩的失意在好友的帮助和自我体悟中慢慢消退,新恋情的萌芽也预示着另一端爱情的圆满。

值得一提的是黄渤对角色情绪的拿捏,惟妙惟肖地演绎出了耿浩的情感纠葛,而对于都市人的多方面探讨和观众心灵抚慰情绪的传递也更突出的集中在他身上。影片开头,他拿着铁锤欲朝“小三”报复,最终却演变成“借火”的无疾而终,其懦弱、无能在藏锤与点火的动作中暴露无疑。在耿浩、郝义被黑社会围堵的场景中,俩人以白色睡衣、拖鞋、短裤,孱弱被欺失败者形象与前一场景拿钱找乐充大爷的傲娇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原本略带喜感的调侃在耿浩“敢问路在何方”歌声中变为无以言名的悲伤和苦楚,婚姻失败的痛楚、爱无能的现实、被羞辱的无力还击都在夜色中交织,兄弟之间的矛盾、裂痕由此达到至高点,散伙、决裂的背后,却是小人物无法摆脱的悲哀与内心积郁的宣泄,是一次彻底的反省与深刻的自识,也是导演立于现实的人文关怀显现。

结语

荒诞的情节、搞笑的桥段与根植的“黑色”融于一体,命运的阴差阳错也让故事透露出一股生命捉摸不透的玄妙与精彩。影片根植于本土的喜剧元素下着以不羁、放荡的叙述外衣,在深入底层关怀的意念中完成宁浩对于当下繁华都市的情感把握和生活体认。

[1]侯雨昕.浅谈公路电影在中国的发展空间[J].大众文艺影视与传媒,2010(9):137.

猜你喜欢
心花宁浩喜剧
心花为你开
谁最怕过新年?
无数心花发桃李
宁浩,累了!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喜剧世界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巧克力的苦与甜
《欢乐喜剧人》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宣传模式创新探索——以《心花路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