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婷 薛辉 尹萌
>摘要:
硫酸二甲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在对酚、胺和硫醇进行甲基化以及在测定碱基顺序、打断DNA链等方面,酸酸二甲酯发挥着巨大作用,尽管如此,硫酸二甲酯的高毒性却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限制了硫酸二甲酯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硫酸二甲酯的基本性质
硫酸二甲酯的化学式为C2H6O4S,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3,相对密度为1.3322,熔点为-27℃,沸点为188℃(分解)。硫酸二甲酯是有机化合物,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可燃性液体[1],能被强碱分解(在50℃或者碱水易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在冷水中分解缓慢,遇热、明火或氧化剂可燃。硫酸二甲酯是可使DNA甲基化的试剂,经甲基化后,DNA可在甲基化位置被降解。
硫酸二甲酯的用途。硫酸二甲酯可做分析试剂、甲基化试剂、溶剂等,其中,对酚、胺、硫醇的甲基化(即O-甲基化、N-甲基化和S-甲基化)是其常用途径之一,硫酸二甲酯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医药、香料工业等方面的有机合成,是甲基化方面的应用能手;此外,在对生物DNA的处理实验中,不仅可用于测定碱基顺序、打断DNA链,还可对嘌呤碱基产生特异反应。
二、硫酸二甲酯的毒性及人体危害
硫酸二甲酯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和胃肠吸收,但是由于泄漏后气味(葱头气味)并不是特别刺鼻,所以硫酸二甲酯中毒症状可能延迟6-24小时后才能显现出来,易造成对中毒源的不敏感以及症状的进一步恶化。
其毒性机制为抑制机体氧化还原酶系统反应,影响甲基化过程,当其附着于湿润的黏膜时可产生硫酸和甲醇及水解中间产物硫酸氨甲酯,造成对鼻咽部黏膜的强烈刺激和黏膜腐蚀,致鼻咽部黏膜产生急性水肿甚至下呼吸道黏膜损伤、充血水肿。在眼部可导致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坏死脱落,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畏光、流泪、眼部刺痛、视力下降、鼻咽干痛,呛咳、流涎、胸闷气促或皮肤损伤。重度中毒者可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可对肝、肾、心肌造成损害,其远期并症也不容忽视。
急救处理和对症治疗:使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给予支气管解痉剂、3%碳酸氢钠(NaOH3)溶液雾化吸入,积极防治肺水肿、喉水肿和支气管内坏死黏膜脱落造成窒息。可早期、足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时吸痰,必要时早期进行机械通气,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眼、皮肤或头发有污染,应及时冲洗,并需洗净。清洗液可用清水(温水,忌用热水)或3%碳酸氢钠溶液,根据病情对症治疗,生产现场需配备好冲洗眼和皮肤的冲洗液及设备。
三、硫酸二甲酯的中毒案例
2007年1月30日晚,一辆DMS槽车运输途中泄漏时发生严重泄漏,导致沿途过往人群接触DMS残液及挥发气体,134人中毒,其中91人已送入医院,经过1~8h潜伏期开始发病,出现明显临床中毒症状。此91例患者到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时间为接触毒物后8~24h,平均17h。
临床症状:体征及诊断标准:按照职业性急性DMS中毒诊断标准(GHZ402002):轻度中毒60例,中度中毒29例,重度中毒2例。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畏光、流泪、结膜水肿、异物感、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白细胞异常增高,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加模糊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符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支气管肺炎改变,少数患者血糖升高或视力下降。
防治方法:重点以防治化学性咽炎、喉炎、喉部水肿、窒息、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以及继发性肺炎。
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89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1d,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视力不同程度下降。2个月后出院,随访半年,视力有所恢复。
本文中毒病例中1例院外死亡,2例半年后仍有视力下降并发症。据文献记载,人在500mg/ml的浓度中停留10min可导致死亡。因此,根据DMS毒性特点及时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和治疗结膜及口腔黏膜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强有力的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配合吸氧、雾化及支持治疗,防止重度喉头水肿患者窒息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四、小结
治疗方面以早期、足量、短程激素的应用最为关键。因为激素能增加机体应激能力,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液体渗出,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气道上皮的损伤并促进其恢复。激素的应用强调早期、足量、短程使用;同时,超声雾化吸作为治疗急性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改善病症有显著功效。针对于硫酸二甲酯的抢救及护理,硫酸二甲酯虽然有发病急、来势猛的特性,但是只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时解毒,做好排毒工作,积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而对于较重的病例,应该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激素,以预防继发感染,减轻炎性反应。
鉴于硫酸二甲酯的毒性,不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使用,还是工作中的药剂操作,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谨慎适用与操作,以免在中毒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而导致死亡。
【参考文献】
[1]戚玉娟.硫酸二甲酯的中毒与护理[B].护理学杂志,2002.8.(08)
[2]岳毅,贾公孚.化学性灼伤兼中毒的治疗[M].青岛: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1985
[3]丁俊峰.91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诊治[J]中国实用医刊2009第36卷(08)
[4]卢春英.五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B].中国伤残医学期刊20卷(07)
[5]金芳.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8(04)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