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荒”被过分炒作 进口经销商“从中渔利”

2014-03-05 19:15
食品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乳企原奶奶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国内乳业将迎来恢复年,而国内对奶制品及奶粉的需求在逐年增加,未来市场竞争加剧。

“奶荒”的集中爆发是真的奶源紧张,还是另有原因?谁是涨价背后最大受益者?乳业专家雷勇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奶荒”存在过分的炒作,牛奶涨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奶农、不是国内的生产企业,而是进口奶粉经销商。

“奶荒”被过分炒作

“奶荒”在2013年集中爆发,鲜奶市场一片“涨声”。

广州瓶装奶一夜间步入4元时代,袋装奶从1.8元/袋涨为2.6元/袋。进入12月份,三元股份、光明乳业开始对其产品实施新的价格,涨幅都在8%左右。

而事实上,2013年以来,乳企的提价一直在继续。9月份,伊利、蒙牛部分产品提价。12月份光明乳业、三元率先提价,而蒙牛等企业也表示适时提价。

笔者在走访部分超市发现,多家乳企的产品已经调整价格。“从2013年12月份开始,很多产品都调价了,伊利袋装奶,原来卖2.6元/袋,现在卖3元/袋,春节在即,也许还会涨。”山东潍坊一超市售货员如此表示。

同样,在大润发超市,液态奶的价格在2013年12月份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伊利塑料包装的鲜牛奶价格为2.6元/袋;地方品牌佳宝奶也有所提价,而其它的鲜牛奶价格也有不同上涨。

“佳宝的活动多,薄利多销。其它品牌活动少,但是货源充足。”一位销售人员说。

而对于涨价一事,在乳企看来主要是因为成本涨幅太大,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不得不提价。“受2013年夏全国高温气候的影响,全国各地区奶源异常紧张,优质奶源缺口较往年更大;且价格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基础奶源价格上涨超过10%。同时,行业综合成本自2012年起始终在不断上升,物流、人工等加工制造业的成本均有明显上浮。”光明乳业对于提价如此表示。

同样,三元股份也表示,原奶的价格在2013年上涨了50%,公司成本压力巨大。

成本上涨带给生产企业压力,于是企业调整价格来减压。但是,对于埋单的消费者来说,要想喝一包奶,要比平时多掏出0.5元-1元。

对于“奶荒”一事,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乳企面临成本增加,提价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今年在进口奶粉价格下降、政府对乳业的投资力度加大等因素下,原奶价格的涨幅不会超过去年,逐渐平稳。

但是,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奶荒”被过于炒作。“市场上的‘奶荒实际上是由乳企抢奶源造成的。在限制进口新西兰奶粉后,国内乳企转向其它国家进口奶粉,还有一些企业把原奶加工成奶粉,而这些奶粉又被做成还原乳销售到原奶缺乏的地区。因此,市场上10%的原奶缺口被本土奶源和进口奶粉做的还原乳补充上了。”

同样,雷勇军也表示,“奶荒”是由于过分炒作。国内的“奶荒”背后与进口奶粉企业有一定的关系。

奶涨价进口奶粉商最受益

对于乳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业内给出了多个理由:去年东北地区的水灾导致养殖户成本增加,而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让奶农屠杀奶牛获短期利益,停止进口新西兰奶粉等等。

而在雷勇军看来,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去年集中爆发奶荒背后是有多方原因的。国内的乳业从2008年事件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今年将迎来乳品价格的恢复年。

所谓的“奶荒”从原材料、养殖户、生产企业、奶粉企业构成一个圆形。

“国内养殖业户大量的饲料来自进口,而向出口中国的饲料商们看到中国市场的需求量,便提高了价格,造成养殖户的成本增加。生产企业在成本上涨的同时,会提高价格。而奶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带动奶粉价格上涨。”雷勇军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奶消费国,每年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外企业都盯着中国市场。”

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奶粉的数量超过100万吨,而这一数据在逐年增加。在专家看来,未来5年-10年,中国的的奶粉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国外企业早就看到中国市场,而国内消费者对奶粉的判断不是很清晰,“只买贵的”的心态一直存在。奶粉价格一旦涨起,很难再下降来,在进口奶粉仍占据国内巨大部分市场份额之时,涨价背后的赢家是谁自然一目了然。

奶制品的涨价背后原因诸多,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关心的则是价格是否还会涨。

在宋亮看来,去年乳企提价对其去年的业绩和今年一季度的业绩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年奶制品的价格会在多方因素下保持一定平稳,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大幅的上涨。不过,在雷勇军看来,今年乳业价格可能会上涨,但是,涨幅多大不好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乳企原奶奶源
奶业振兴视阈下新疆乳企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区域性乳企产品供应的经验借鉴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原奶分级之后,怎么喝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中兽医药治疗奶山羊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现挤牛奶”不安全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奶站取消之博弈分析:基于质量控制视角
光明海外收购 蒙牛挺进西南 乳企开打奶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