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和故事,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刚开始轰轰烈烈的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到现在许多教师基本都不设置情境,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平平淡淡地教学。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其实这是不对的。童话和故事依然是学生的最爱,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光靠语言诱导是不够的,情境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笔者就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开展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需境;入境;出境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91-02
一、需境——问题的提出
2011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低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喜欢童话和故事,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我们又要避免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要优化、恰当和合理。仔细思考,以前的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出现了许多弊端,如:创设情境过度,把扁担、南瓜搬进课堂,把凳子和笤帚等带进课堂,情境的创设变味啦,走调啦,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没有掌握知识,更多的是虚幻、飘渺的情境,远离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当前情境教学的现象有以下几种。
1.重形式轻效果。教师往往在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结果是情境创设了,效果没有了。如:某老师为了进行一个奔跑接力的比赛,他创设的情境是运输南瓜,为了创设逼真的情境,他用了40个南瓜,结果在课上,学生搬运南瓜不方便,速度很慢,根本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2.生拉硬拽。情境教学的课堂是精彩的,但是如果创设的情境不好,那么效果就会很差。如:某教师在投掷垒球的时候,创设了“中日大战”的情境,结果“中方”大败,“日方”大获全胜。教师在比赛后宣布结果时,感到尴尬。创设情境不能生拉硬拽,要符合国情,符合实际,并且对学生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3.有境无情。教师的创设情境,一定要有境有情。如:某教师在跳远练习时,他创设了一个小动物运动会的场景,但在练习中,他始终没有提到小动物,始终没有让同学们比赛,只是一味让学生练习。情境是创设了,但是没有具体的情节,这就脱离了情境教学的本质。
二、入境——策略的实施
笔者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通过尝试,总结出几点创设情境的最有效、最真实、最有趣的方法。
1.情境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而创设的。
2.情境要符合国情,符合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水平。
3.情境中要为学生掌握技能服务。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
(一)科学预设情境,预约精彩
很多时候,教师上课,都是先设置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情境。其实不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堂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所以,教师在设置情境前,先设置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最后设置教学情境。教师在课上,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符合学生的情境。如:立定跳远练习时,某老师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师用虚拟化的语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遇到各种动物。引出青蛙妈妈教蝌蚪学本领,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一直到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由于教师的情境设置巧妙,所以课堂教学非常成功,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灵活呈现情境,绽放精彩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挂图把学生带入一个故事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师生间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场地器材,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学生掌握技能的目的。如:某老师在设置“抗洪抢险主题”的障碍跑,他自制了一套挂图,从接到上级报告开始,马上出发(队列练习:跑步),跑到目的地,紧急操练(准备活动:军体操),然后分组抢险(设置障碍),争分夺秒抢救物资(障碍赛跑),众志成城(搬运接力),抢险完成,庆祝胜利(燃放烟火),设置的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教师通过一连串的图片,把所要的情境灵活呈现,在情境中学生掌握了障碍跑的各项技能。
(三)优化活跃情境,展示精彩
当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给学生恰当的评价,让孩子在评价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情境角色,教师通过虚拟化的语言,把学生带到设定的情境当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精彩。教师优化已经有的情境,再添上一些元素,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如:某老师在进行投掷教学时,设置的场景是“打飞机”,学生用废旧的广告纸制作纸飞机,用废旧广告纸捏成纸球当成炮弹,教师让一组学生投掷,一组制作纸飞机,在学生兴趣盎然的练习中(重点:投掷的角度,难点:挥臂快速有力),重难点一下子掌握了。
三、出境——技能的掌握
情境教学需要我们把握重难点,吃透教材。情境教学的过程是儿童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贴近现实,体验生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一些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境元素,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紧扣教学的内容,设计最佳的教学场景,从而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
2.教师是情境的组织者,不是创设了情境,学生开始角色扮演,自己就没有什么大事了,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示范表演,要语言提示,要及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3.情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能脱离生活,要符合学生实际。我们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创设情境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符合当前的国情,对学生要有教育意义。
总之,通过创设真实的、恰当的、高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技能,突破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使每个学生爱上体育课。
作者简介:钱利民(1975-),男,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