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2014-03-05 10:22:46孙道忠
考试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趣味实验思维能力

孙道忠

摘 要: 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思维能力 趣味实验

新课标指出: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物理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我就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看法。

一、有效利用器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八年级“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的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大小有没有影响?请说出你的理由(说理由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深度地思考)。接着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当探究“冰融化成水后,它们的质量回改变吗”时,测量后发现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大了,与猜想不符了,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猜想错了,有的说猜想肯定没问题,还有的说实验误差。大家经过讨论否定了实验误差这一看法。接着讨论时我提醒大家仔细回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此时有人说上台做实验的同学试验后用布擦手,做实验的同学立即说:对啊,可我手上的水是哪来的呢?这是大家就讨论手上的水从哪里来,很快有了答案,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结在杯壁上,从而导致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大的假象。于是解决办法很快就提了出来,测量前只要用干布擦干净杯子上的水就可以了。重新实验后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经过积极思考,让学生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适当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可以利用新奇的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议论纷纷。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

在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时,课本中先利用信息快递交代杠杆的平衡,接着就是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杠杆平衡条件。”在教学中,我觉得教材设计跨度较大,学生对实验的设计难度很大,在教材的引导下只是按着教材做,而不知道为什么。1.为什么实验要测量F1、F2、L1、L2?2.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我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杠杆平衡之后,增加了让学生猜想的环节: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有哪些?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虽有兴趣,但基本上是毫无头绪的。此时再通过增加演示实验:一根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使杠杆失去水平平衡。学生立即得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动力、阻力。很快就有学生提出还可以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失去水平平衡,由此得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还有动力臂、阻力臂。学生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实验要测量: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这时再回到刚上课时的复习练习: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平衡时的杠杆的力臂图。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很快就能知道这是为了测量力臂的方便。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解除疑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这些都将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物理实验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愿真正把实验教学进行下去,在探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教师最大的喜悦,我愿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启,李新乡,陶洪,王崇光.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杨宝山.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與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小东.新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2007,(18):226.

猜你喜欢
趣味实验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15:35:44
浅析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7:14:48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趣味实验设计
化学教学(2015年7期)2015-10-08 02:14:06
例谈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化学教学(2015年6期)2015-09-15 02: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