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014-03-05 10:22:46顾玲燕
考试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教材学案主体

顾玲燕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江苏高考政策的要求,地理教学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在地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養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地理教师方面

地理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观念是否转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对新教材的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体会,那么新教材仍然处于老教法之中。如果对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策略和帮助学生记忆的策略,单纯强调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那么有效课堂只是纸上谈兵。

2.学生方面

许多学生把地理当做次要学科学习,觉得地理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往往考前“临阵磨枪”,这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地理班学生多是文科实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地理的理科思维不能理解,导致学习存在困难,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3.教材方面

现行教材注重思维的培养,教材内容减少而对知识的要求程度和知识量提高了很多。在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有些教师依然像以前一样墨守成规,严格按照教材教;另一些教师偏离教材要求,上课毫无重心,这些现象都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想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我认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在三方面做出努力:

1.教学主导者方面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则是主体。现在的教学理论往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弱化,似乎想与传统教学理念区分开来。但事实是没有老师的主导,何来学生的主体呢?因此,教学中,教师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只是“工程师”要奉行“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有效课堂。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活动观: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师生主体,通过师生对话,达到目标的动态生成;通过对话,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得以统一、实现。

2.教学主体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使出“十八般武艺”,无非是希望学生学好地理,但如果学生不愿意学或课堂教学无法使学生学进去,那么花再多的精力也是白费劲。所以,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对学生“多做工作”。

(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纠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偏见,努力建立一种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让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学生参与了,受到肯定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自然高了,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也变得异常快乐和轻松。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

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如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等等。

3.教学载体方面

在地理课堂中,除了教师和学生,还有许多教学载体,如教材、图片、模型、多媒体、学案等,这些教学载体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整合地理教材。

现行教材注重思维培养,对知识的要求程度和知识数量看似降低和减少了,但能力要求在无形中提高了很多。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教材的处理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集思广益。但无论如何进行教材处理,教师一定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2)活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可将众多的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上,让地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选准最佳作用点、把握最佳作用时机,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正视学案作用。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在课堂上为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学,便不再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案的灵活性也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编写,实现教与学的合一。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上,只要教师善于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同时对教学过程加以有效调控,让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就一定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智能,为今后升学或就业奠定坚实的地理基础。

猜你喜欢
新教材学案主体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乡愁导学案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