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4-03-05 01:34唐毓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中学生中学

唐毓国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第二中学,广西 河池 530800)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唐毓国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第二中学,广西 河池 53080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创设教学背景、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习兴趣及自己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上来,农村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只是一知半解。这仅是学生的问题吗?教师方面就没有问题吗?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近几年笔者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背景;教学方法;农村中学;兴趣;学习

一、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因此,往往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作用也不大。另外,家长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姓名、会计数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知识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于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责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如:有理数的加法这节课,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谁则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

数的加法学会了。(3)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一张足够大的花布,对折二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怎么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讲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生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作标记”,如:移项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地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做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第四,积极思考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这是很关键的。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几种为主:①分解与综合。分解,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解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例如:计算19×21×23+21× 23×25×27+…+95×97×99的值,我们把原式分为五个部分:19×21×23;21×23×25;23×25×27;+…;95×97× 99,逐个部优发地研究,发现他们都是n(n+2)(n+4)的形式,而n(n+2)(n+4)=[n(n+2)(n+?)(n+6)-(n-2)·n·(n+2)(n+?)]÷8,再综合起来,原式=-(17×19×21×23-19× 21×23×25)+(19×21×23×25-21×23×25×27)+…+(93×95×97×99-95×97×99×101)]÷8=-(17×19× 21×23-95×97×99×101)÷8=(96-1)(100-1)-(18-1)(22-1)]÷8=11498087,这就是分解与综合的运用。②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③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抽象出来的规律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初一《代数》下册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我们山区的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新编九年义务教材初一代数(上)练习中出现了“飞机在前进中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去执行任务后又飞回航空母舰,”而学生对航空母舰是一无所知的,这时教师就必须通过绘图及现实化的比喻,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动态应用题研究,效果是非常明显。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一种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造就高素质、高能力的21世纪的新一代。

[1]陶学忠.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2004.

[3]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G632.0

A

1674-9324(2014)04-0062-02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中学生中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