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克 □宋 倩 □杨志超
(1河南省白沙水库管理局 2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白沙灌区直墙段渠道位于南干渠上游,原断面为矩形断面(桩号2+104~2+564,共计460m),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该渠段上下游与梯形渠道用一字墙连接,全断面为干砌石勾缝护砌,底宽5.50m,两侧直墙渠坡高度为2.40m,设计流量13.01m3/s,正常水位1.78m,加大水位1.90m,纵坡坡降1/3500,全段位于白南村内。该渠段右堤顶为当地群众住房,左堤顶为不足3m宽堤顶路,道路交通极不便利。由于超期服役,渠道输水能力明显降低,尤其是该段渠道,砌石勾缝大部脱落,目前过水能力不足设计值的一半。
2011年春,白沙灌区遭遇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抗旱灌溉迫在眉睫,依照河南省政府、省水利厅的文件精神,应尽快优先实施“卡脖子”工程和渗水严重渠段。为此白沙灌区2011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并被列入年度抗旱应急工程(包括该渠段)。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加之该渠段在前期设计阶段深度不够,后经参建各方商议后,提出3种施工方案。
翻修增补松动、脱落的砌石,清理老化的砌石勾缝后,对原干砌石面采用M7.5砂浆重新勾平缝。勾缝前剔缝,缝深20~30mm,清水洗净,缝内分次填充砂浆,压实、抹光、勾齐,最后洒水养护。
在原砌石断面上加衬混凝土面板。衬砌厚度10 cm,混凝土采用二级配,强度等级为C20,抗冻标号F150,抗渗标号W6。沿水流方向渠坡及渠底每隔5m设置横向伸缩缝一道,渠坡与渠底横缝应错缝布置,纵缝是渠坡与渠底的接触缝,纵横缝宽1 cm,缝内填充聚乙烯低发泡沫板。渠道两侧直墙混凝土衬砌采用分层整体立模、分层浇筑原则进行。
在原渠道两侧墙上采用锚喷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10 cm,锚固采用φ10二级钢筋,长度l=30 cm,间距1.00m×1.00m,锚喷表面挂一层钢筋网片。渠底仍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沿水流方向每隔5m设置横向伸缩缝一道,缝内填聚乙烯低发泡沫板。
防渗、节水是此次灌区改造项目的主题。虽然方案Ⅰ投资较低、工期较短,施工简单易行、难度较小,但砌石勾缝糙率高、耐久性差、易遭到破坏,且防渗节水效果不好,与后两种方案防渗能力比较有一定差距,达不到节水目的,经考虑后弃用方案Ⅰ,只对方案Ⅱ、方案Ⅲ进行比选。
此次投资费用分析依据河南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颁发的《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及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豫水建〔2006〕52号文)文件标准执行,主要材料价格按照许昌市造价信息第一季度价格水平编制,其它材料价格参照当地市场价格。为简单直观,只对两方案直接费和增加项目费投资分析比较。
表1 两种方案直接费用和增加项目费分析表单位:元
表1中为2种方案混凝土的成本费用比较。表中方案Ⅱ的增加项目费是渠道两侧直墙浇筑1m3混凝土所需整体立面模板费用。表中方案Ⅲ的增加项目费是渠道两侧直墙锚喷1m3混凝土所需锚杆制安和钢丝网片费用。通过两种方案费用比较,方案Ⅲ费用低于方案Ⅱ,费用投资控制更加合理。
在现有施工条件下方案Ⅱ和方案Ⅲ相比较,一是方案Ⅱ施工设备和人员较为普遍,施工方法也更为灵活,相比之下方案Ⅲ施工设备和人员较为专业、稀少;二是衬砌厚度只有10 cm,方案Ⅱ在混凝土浇筑时多为人工振捣,容易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施工质量不易控制。而方案Ⅲ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做动力,将拌和料通过高压管道输送,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凝结硬化而成,反复连续撞击压密混凝土与砌石面有很高的粘结强度;三是方案Ⅲ中混凝土与钢筋网片联合使用,可很好的在结合面上传递应力,比方案Ⅱ受力更好、耐久性更强、与砌石面结合整体性更高;四是方案Ⅱ模板周转次数高,易发生变形,容易涨模;五是方案Ⅲ机械化程度高,喷射速度快,施工更加快捷,利于工期控制,相比方案Ⅱ需投入较多人力,施工强度偏低,难于满足工期;五是施工区道路交通极不便利,不利于方案Ⅱ中整体模板的运输和调运。下面就两种方案主要优缺点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两种方案主要优缺点对比分析表
综合分析,方案Ⅲ无论在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等方面都优于方案Ⅱ,最后选定方案Ⅲ为最终方案,即锚喷混凝土。经建后几年的运行,事实证明该渠段在工程质量和防渗节水方面情况较好。如今虽然锚喷技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宜在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上广泛应用,但其快捷有效的防渗加固手段,对于灌区特殊渠段的治理改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也为今后在灌区节水改造中使用该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