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庆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探索与研究▷
医疗集团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孔小庆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与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肯定的成效。
医疗集团;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分工协作
镇江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16个城市之一,2009年年底组建了两个以三甲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成员的医疗集团——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和江苏江滨医疗集团[1]。其中以资产、技术、管理为纽带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施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管理帮扶、分工协作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 指导思想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集团内社区卫生服务实体化运行模式,搭建共享的(特征)公共卫生服务和协同医疗服务平台(抓手),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核心工作)、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科学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加大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努力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持续、价廉、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1.2 工作目标
创立特色明显、服务优质、社会满意的集团化实体运作新模式;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决策科学、制度完善、管理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打造品质优良、统一协调、分工协作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
1.3 管理模式
根据社区布局,与镇江市润州区、镇江新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协议, 通过“政府办、集团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2],集团与区卫生局共同组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健全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实行管理体系实体化,落实管理职能。
2.1 推行实体化运行,实施目标管理
为强化集团一体化管理和实体化运作,制定了《集团社区卫生服务实体化运行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为更好地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实现集团对两大管理中心的管理及监控职能,制定了管理中心及下设部门工作职责,与新区、 润州两大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签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人员对社区卫生管理、质量、服务等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通过管理例会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布置工作任务,了解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
2.2 推进资源共享,加强业务合作
集团成立了临床检验、病理检验、影像、采购配供、消毒供应、信息和社区卫生管理中心,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集团内社区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促进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业务合作,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2.3 搭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内社区全部安装了集团协同工作平台、核心医院出入院管理系统、电子病案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实现PACS链接、LIS链接、心电链接,建立了集团医院与社区网上交流平台、网上会诊系统,方便了社区医生及时查阅患者在上级医院的就诊记录,为后续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2.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2.4.1 全科医生培训规范化。集团中的三甲医院作为国家级全科医师的培训基地,拥有建设经费1100万元。成立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方案及临床轮转方案》,指定临床科室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专门带教人员,并从生活、学习等其他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员在医院培训期间学有所长,训练有素,生活舒适,全面发展。
2.4.2 全日制坐诊实效化。 充分发挥卫生支农和对口支援人员的作用,坚持承担社区门诊,参与社区查房,指导书写病历,开展儿童保健,进行教学查房,协同上门服务,组织健康教育,收到社区好评。
2.4.3 集中培训制度化。 通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管理知识、业务理论、操作技能、服务规范等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考核,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4.4 团队帮扶经常化。 通过组织集团专家进社区、进站点、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对社区行政、医疗、护理、院感等进行业务讲解、技能培训、管理指导,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提高服务水平。
2.4.5 个别指导多样化。 根据社区需求,安排集团专家指导家庭健康责任医师团队上门服务,指导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慢性病患者家庭营养支持、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等等,提高团队上门服务的效率和健康管理的能力。
2.4.6 加强过程监控。 通过报表、电话、现场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社区各项工作的过程监控,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协调解决问题;深入社区调研,了解工作现状,提出指导意见,做到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合作与帮扶相结合。
2.5 落实分级诊疗,促进双向转诊
2.5.1 开展预约诊疗,引导社区首诊。 集团内所有社区全部安装了集团医院预约挂号系统,同时开展了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出院预约等六种预约方式,优化了服务流程,方便了群众就医。
2.5.2 建立绿色通道,规范双向转诊。 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双向转诊合作协议,设立转诊接待处、社区就诊病人优先窗口,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平台,配备转诊流动车,不断完善转诊方案、优化转诊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实行无缝衔接,提供后续方案,专家社区查房,后续康复指导,保障下转病人治疗护理的连续性、安全性。
2.6 开展优质护理,推进分级诊疗
利用集团医院护理品牌优势,在社区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在社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点”,加强社区内部管理,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安全、专业、主动和连续的优质护理。通过开展专科护士社区坐诊、业务培训、现场指导、协同社区家庭医生团队进家庭等形式,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传、帮、带,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进行家庭护理指导,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推进分级诊疗。
2.7 社区首席健康顾问成为分工协作之桥梁
从集团内二级以上医院选派50名副高以上职称、具有较高的临床医疗业务水平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医生担任社区首席健康顾问,协助社区处理疑难杂症,提供健康咨询指导,指导慢性病管理,协助双向转诊。通过首席健康顾问,把集团的人才、技术和管理资源带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席健康顾问既是社区的业务指导员,又是社区的质量监督员,更是医院与社区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工作的桥梁。首席健康顾问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密切合作和业务支撑,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2.8 “医院—社区联合病房”破解病人下转难
“医院—社区联合病房”是社区的硬件设施,集团派驻病区主任、专科医生以及高年资专科护师承担临床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病房管理,与社区医务人员共同实施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3]。
3.1 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遵循集团内布局标准化、服务规划化、管理连锁化原则,各社区对照标准,调整、扩充、规划业务用房,调整中心布局,增设相关科室,添置相关设备,完善各类标识,进行房屋装修、道路改造、流程再造、院内绿化,达到环境温馨、布局合理、标识清楚、设施齐全、性能完好,在各级领导检查、调研、评审工作中受到好评。
3.2 社区卫生服务提档升级
三年来,集团内所有社区全部通过市级标准化建设验收,70%通过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其中2家通过中医药特色示范中心评审;2011年,润州区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润州区七里甸社区通过国家示范中心省级专家组评审;润州区被省政府授予医改先进区。
3.3 分工协作取得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集团内的三级医院某些科室专业病人多,住院难,出院更难,一些患者因为后续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不能直接出院回家,医生建议下转社区,病人及家属又有诸多顾虑。实践证明,联合病房是引导慢性病患者下转社区康复治疗的有效举措,既缓解了医院恢复期病人长期压床的矛盾,又让患者在社区享受到医院的同质服务。
3.4 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一体化的推进,社区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快速增强医疗成本有效降低,居民群众就诊更安全、更方便,对社区信任度不断提高。从2009年起,社区门急诊量占全市门急诊量的比例连续3年达到50%以上;门急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比例连续3年达到90%以上。据国家城调队调查显示,镇江市社区居民综合满意率达92.12%,在全省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润州区名列前茅[5]。集团化改革经验与做法先后3次在《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简报》上刊登,并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上作专题介绍。
[1] 林枫,孔汉良,王海荣,等.镇江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4):246-249.
[2] 朱夫,杨扬,万祥波.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探索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4):253-255.
[3] 林枫,顾进华,苏枫,等.镇江市康复联合病房分工协作机制的新举措[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4):269-270.
(编辑 李莉)
R197
B
1672-4232(2014)01-0022-03
10.3969/j.issn.1672-4232.2014.01.007
孔小庆 (1966-),女,本科,副主任、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医院管理。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