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

2014-03-05 02:38万遂如
现代畜牧兽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头份肌注猪只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近年来,猪病呈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态势,导致猪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难以有效防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猪群中疫病流行状况,就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作以简要介绍。

猪病;流行现状;防控措施

养猪生产中老病重新复发,新病又不断地出现,疫情越来越严峻,给猪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 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动物疫病防控指导思想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要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控”的原则或指导思想。由于当前我国养猪业在规模化与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广泛存在多种病毒与细菌共感染,部分病原体经常发生遗传变异,出现新的毒株和新的血清型;新的病毒也不断地出现;加之饲养环境的严重污染;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滥用抗生素,引发“超级细菌”的出现;不合理、不科学地乱打疫苗,造成免疫失败;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导致猪体长期处于免疫抑制与亚健康状态,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力都低下[1]。这不仅使猪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而且增大了防控疾病的难度。因此,一定要改变旧观念,树立综合防控疫病的指导思想,才能做好我国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保障食品安全与人类的健康。

2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重点要搞好“三管”

2.1 管理好饲养人员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与福利;学习技术,组织培训;饲养人员进出生产区要经淋浴,更换工作服、鞋、帽等;人员定向流动,不准串舍、不准随意带入非生产物品及未经消毒的物品进入猪舍;搞好猪群的饲养、猪舍的卫生、观察猪群的状态,并做好记录;做好消毒、免疫与保健工作。

2.2 管理好猪群生产过程中要数字化管理,技术操作要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猪群一律要分群隔离饲养(种公猪舍、后备母猪舍、配种妊娠舍、产仔舍、保育仔猪舍、育肥猪舍、隔离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止疫病交叉传播。当一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猪舍,安装好饮水器与料槽,修理好损坏的门窗、猪栏、猪圈、保温箱、天棚、墙壁、地面、通道及排污沟等。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进行3次全面消毒,空舍2 d后可进入下一批猪只。

2.3 管理好饲养环境清除猪舍内外的各种污物、杂物、污水、杂草等,定期消毒,建筑沼气池,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猪舍每周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猪舍外环境每月清扫消毒1次,可选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如1%安酚(复合酚)、8%醛威(戊二醛溶液)、1:200溴氯海因粉、1:300护康(月苄三甲氯胺溶液)等消毒剂,用于喷洒消毒及烟雾消毒,这些消毒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药效持久、作用快而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人员与物品的消毒可选用1%聚维酮碘溶液或0.1%菌毒速杀溶液等进行消毒,效果尚佳。只有坚持对猪场的消毒,改变养猪的生态环境,搞好生物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才能保障猪只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3 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重视动物福利

3.1 猪场选址与布局要科学合理、适用、有利于疫病的防控养猪场地形要求宽阔整齐、面积充足;地势要求干燥、平坦,向阳避风,有缓坡。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好。供电有保障、进出方便。土壤要透气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地质用于建筑猪舍。并要避开交通主干道,距离工厂、医院、屠宰场及居民区在3~5 km之外。总体布局上将猪场划分为生产区、隔离区、管理区和生活区,整个猪场周围应建筑围墙,与外界隔开。生产区应分公猪舍、后备种猪舍、待配母猪舍、妊娠母猪舍、产仔哺乳舍、保育舍、育肥舍、出猪台进行建筑与布局。各猪舍应相距在300~500 m,并建筑围墙将其分开。隔离舍应在下风方向、距离猪舍1 km之外,并附有尸体处理与粪污处理设施等。生活区与管理区相距100 m,与生产区相距500 m,并各建有围墙将其分开。场内应进行绿化,建筑标准的道路与排水系统和污水及粪尿处理系统。猪群实行多点、隔离、分群饲养,落实“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以保障猪只健康生长。

3.2 猪舍内要保证“三度”、 保持“两干”、 坚持“一通”

3.2.1 “三度” ①保证猪舍内的正常温度。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温度在诸多环境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只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仔猪出生后32~35℃,1周后为27~29℃,3周后为24~26℃;保育猪为22~24℃;育肥猪为17~22℃;后备母猪与妊娠母猪为22~25℃;分娩母猪为24~25℃,分娩后10 d为20~23℃;种公猪为20~22℃。温度过高易造成热应激,诱发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寒冷、温度过低易造成冷应激,诱发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生,最终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与健康。温度适宜,猪只生长快,料肉比最低。②保证猪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易诱发疥癣及湿疹等皮肤病的发生,也易使饲料发霉变质;湿度过低,猪的皮肤和黏膜干裂,抗病力下降,易发生皮肤病和呼吸道病。③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根据猪圈的大小放入猪只,仔猪每头需要有0.6~0.8㎡的活动空间;肥猪每头要求为0.9~1㎡活动空间;后备种猪每头要求为1.3㎡活动空间;生产母猪每头要求为1.6㎡活动空间;种公猪单栏饲养。

3.2.2 “两干” ①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干净;②保持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不易繁殖,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与引发疫病的发生。潮湿闷热的环境不仅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造成疫病的传播,而且降低猪只的抵抗力,不利于猪只健康生长。

3.2.3 “一通” 猪舍内要常年坚持通风与空气自然流动,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与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胺、氮等)的数量,有利于防止呼吸道各种疾病的传播与发生。可采用窗户自然通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法通风。有条件的猪场可安装空气过滤器进行通风。

猪舍内每天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促进猪只的新陈代谢,加速骨骼生长、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并有杀菌作用,诱发母猪正常发情等。

3.3 严禁各种动物混养养猪场只准养猪,不要饲养其他动物,如犬、猫、牛、羊、禽类等动物,否则会造成病原相互传播,危害猪只的健康与安全。犬与猫、禽类可传播伪狂犬病与流感病毒,以及流行性腹泻病毒、星状病毒、细环病毒、博卡病毒和杯状病毒等;牛与羊可传播口蹄疫、布病、黏膜病病毒等。

3.4 减少各种应激对猪只危害猪对应激非常敏感,应尽可能避免各种应激的发生,从而诱发疫病的发生,如种猪配种,母猪分娩、接产,仔猪断尾、剪牙、去势、断奶、转群、免疫接种、治疗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降低应激反应,保持猪只的自体稳定,以避免由于应激而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

4 做好“四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4.1 定期消毒参照本文2.3内容实施。

4.2 定期驱虫种公猪每年驱虫3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 d驱虫1次;妊娠母猪产仔前20 d驱虫1次;保育仔猪转入育肥前7 d驱虫1次;育肥猪育肥中期(上市前2个月)驱虫1次;外购仔猪,隔离检疫后,20 d左右驱虫1次。驱虫药可选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 mg,皮下注射1次即可;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 mg,1次内服;“通灭”或“全灭”,每33 kg体重1 mL,肌注1次;也可于1 t饲料中加2 g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拌匀后连续饲喂1周,间隔10 d后再喂1周即可。

4.3 定期灭鼠鼠类不仅能吃掉饲料、损坏物品与建筑物等,而且能传播炭疽、沙门氏菌病、布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猪丹毒、猪肺疫、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流行性腹泻、钩端螺旋体病和立克次体病等13种人畜共患病。应每季度用灭鼠药灭鼠1次。可选用立克命(拜耳),直接撒施,灭鼠彻底;杀鼠灵,取2.5%药物母粉1份,加植物油2份、面粉7份、水适量制成1 g的面丸投放;卫工灭鼠剂,10 mL/支,加温水100 mL,混匀后,再加入玉米面或小麦面500 g,反复搅拌后即可使用;敌鼠钠盐原药1.5 g,加热水100 mL溶解彻底后,再加入适量的糖,拌入1 000 g玉米面或小麦面中,阴干后即可使用。

4.4 定期杀虫吸血昆虫如蚊、蝇、蜱等可携带细菌100多种、病毒20多种、原虫30多种,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多种。特别是夏、秋季节要注意杀灭各种吸血昆虫。猪场要填平污水与积水沟,清除垃圾、污物,铲除杂草与杂物,疏通排水道与阴沟等,绿化周围环境,彻底杀灭吸血昆虫的滋生之地。可选用1 t饲料中添加诺蝇净(即1%预混剂500 g),连续饲喂7 d;或者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和猪体,2次/周,杀灭昆虫;或者0.05%蝇毒磷溶液、或0.1%力高峰(拜耳)溶液或1:50的拜虫杀溶液喷洒,安全效果好,可杀灭各种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

5 饲喂优质营养全价的饲料,保证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供给猪只的饲料一定要营养全价,科学搭配,尽可能使用低氮日粮和氨基酸平衡日粮,以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这是保障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的物质基础,只有把猪只饲养好,“养重于防”,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疫病的发生。

5.1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目前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对猪只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据调查,动物饲料及其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率高达30%~40%,南方各地更为严重。霉菌毒素可溶解淋巴细胞,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毒素能损害抗原呈递细胞和噬菌细胞的功能,减少抗体的产量;毒素还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分裂和蛋白的分解,影响核酸的复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等,致使猪只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下降。接种疫苗不产生抗体,诱发各种疫病的发生。因此,猪场要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否则,后患无穷。

饲料霉变严重者应废弃,轻度霉变者可用清水冲洗3次,再用0.1%漂白粉水浸泡3 h,然后再用清水冲洗3次,可除去毒素的60%~90%。烘干或晒干后,粉碎并拌入除酶剂或脱酶剂再喂猪。只能喂育肥猪(上市屠宰前1个月停喂),不准喂种猪和哺乳仔猪。

5.2 添加脱霉剂饲料中添加的脱酶剂要使用复合型的生物脱霉剂,其不仅吸附与清除毒素的能力强,无毒副作用,而且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梅源清(含有酵母细胞壁、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转移因子等),其成分中的酵母细胞壁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而且表面凹陷,不但能最大地吸附霉菌毒素,吸附后不易脱落,不可逆转,彻底清除毒素在消化道中的作用,营养为零吸附,又不占有饲料体积;还能活化与增强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猪体免疫力。酵母细胞壁中葡聚糖能改善猪体对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酵母细胞壁还可促进肠道蠕动,促使肠道内毒素的快速排出,促进肠内益生菌的活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许多活性物质(如有机酸与酶类、枯草菌素等),对致病菌有极大的抑制作用,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与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增强繁殖与分化,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其他益生菌能修复被毒素破坏的肠道,抑制病原菌繁殖,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转移因子可解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增强猪体免疫功能。总之,本产品具有吸附毒素、中和毒素、解除毒素基团、清除毒素,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本品可拌料,也可饮水,解除了颗粒饲料不能拌入脱霉剂的问题。本品200 g可拌料1 t或兑水2 t(霉变严重者可酌情加量),通过饲料与饮水使用方便。可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安全效果好。

5.3 大力提倡添加微生态制剂20世纪是维生素世纪,21世纪是微生态世纪,所以在饲料中可以添加微生态制剂等。如金唯肽C231或唯泰C231(育肥猪与母种猪专用),金唯肽C211或唯泰C211(仔猪专用)及仔猪宝,200 g本品拌料1 t;仪康与母猪宝(种猪专用)、仪健(仔猪专用)、乳酸菌肽(复合型、仔猪专用),每500 g(上述产品)拌料1 t;肽乐健、康乐健、初元、替抗素等,每200 g本品拌料1 t或兑水2 t,可长期添加使用。能有效地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防止腹泻与便秘;提高猪只对饲料的利用率与营养成分的吸收率,促生长,节约饲料,提前出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减少氨气、氮气、硫化氢、腐胺、组胺及酚等有害气体的排出量,降低其浓度而除去臭味,优化养猪的生态环境。

除外还可以在饲料与饮水中添加酶制剂,如а-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非淀粉多糖酶、复合酶制剂等;酸化剂,如有机酸、无机酸的单体或复合体等,常用的有甲酸、丙酸、乳酸、山梨酸、柠檬酸等;小肽制剂,如抗菌肽、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和三肽等;中药制剂,如黄芪、灵芝、党参、当归、甘草、板兰根、柴胡、茯苓、黄柏、陈皮、苍术等。

6 针对疫病的病症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在猪病防控中要避免使用易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并产生耐药性与药物残留的各类抗生素药物,特别是不要滥用或长期使用劣质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痢特灵、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糠皮质激素、泼尼松、可的松、雄激素、睾丸激素、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不仅对机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出现“超级细菌”)与药物残留,影响预防与治疗疫病的效果,威胁公共卫生的安全。

因此,在猪病防控中,一定要根据病情科学合理地选择安全、优质、高效的抗生素对症使用。首先要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再对症选择药物,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作用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或预防,方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妊娠母猪禁止使用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四环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多粘菌素、制酶菌素、古霉素及硝基咪唑类等药物。

妊娠母猪禁止使用的中药有巴豆、牵牛子、水银、砒霜、雄黄、轻粉、马钱子、蟾蜍、川乌、藜芦、胆矾、瓜蒂、甘遂、芫花、大戟、班螯、啇陸、三枝、麝香、莪术、水蛭、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芦荟、芒硝、三棱、蚖虫、桃仁、瞿麦等。这些药物有的是毒性较强,影响胎儿发育;有的是药物作用激烈,造成流产等。

7 坚持对猪群进行免疫检测与疫病监控

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检测和疫病监控:平时每季度对猪群进行1次免疫抗体监测;每半年对猪群疫病进行1次疫病监测,重点检测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Ⅱ型感染及猪流感等疫病。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如果免疫抗体下降,应及时补注疫苗;如检出带毒猪只,要查找原因,淘汰带毒猪,以净化猪群。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又能预先做好疫病的预警预测工作,对国家规定的动物重大疫病,做好防范。

8 搞好免疫预防,提高猪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8.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不要盲目接种疫苗 免疫预防要根据疫病监测情况、疫病流行的规律,结合当地的动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质与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实施免疫接种。不要盲目的使用疫苗,不要把疫苗接种看成是万能的。疫苗接种的种类过度、接种的次数频繁、超大剂量的长期使用疫苗接种,都有可能造成猪体产生免疫麻痹或免疫不全,疫苗相互之间产生干扰,而导致免疫失败。

8.2 疫苗接种参考程序

8.2.1 猪瘟的免疫

8.2.1.1 猪瘟脾淋活疫苗(兔源) ①仔猪:23~2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70日龄2免,每头肌注2头份。②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15 d加强免疫1次,每头2头份。③生产母猪:产仔后与仔猪断奶时统一实施加强免疫1次,每头2头份。④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妊娠期间不接种猪瘟弱毒疫苗。

注意家兔的质量与兔出血热病毒对猪瘟疫苗产生的影响。

8.2.1.2 猪瘟弱毒活疫苗(牛睾丸细胞苗) 免疫程序与猪瘟脾淋苗相同。

我国牛群感染黏膜病病毒(BVDV)几乎达100%,很少检出阴性牛群。使用牛睾丸细胞生产猪瘟疫苗,非常容易造成BVDV污染,用污染的细胞苗给猪接种,不仅能干扰猪瘟疫苗抗体的产生,造成免疫失败;而且BVDV还可引起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病毒通过胎盘传给仔猪,引起仔猪发病,发病率高达50%,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猪瘟十分相似,鉴别检测非常困难。

8.2.1.3 ST猪瘟传代细胞活疫苗的免疫 ①仔猪的免疫。A:0日龄超前免疫,每头仔猪肌注0.5头份,1.5~2 h后吃初乳;35日龄2免,每头肌注1头份;70日龄3免,每头肌注1头份。B: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0~65日龄2免,每头肌注1头份。

②种猪的免疫。A:后备种母猪发情配种前20 d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以后跟胎走,产下仔猪后,断奶时与仔猪同时免疫,每头肌注2头份(每4个月免疫1次)。B:种公猪每4个月免疫1次,1年免疫3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免疫后21 d检测抗体,不合格者补注疫苗。母猪妊娠期间一般不接种猪瘟活疫苗。

本疫苗的特点是:病毒滴度高,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易控制;批间差异小;免疫效力高,安全;无外源病原污染等。

除外还有高效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也可选用,免疫效果尚佳。

8.2.2 蓝耳病的免疫

8.2.2.1 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 ①仔猪:3周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4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1头份;②后备母猪:配种前10 d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保护期为4个月。

种公猪与妊娠母猪不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活疫苗。

8.2.2.2 蓝耳病自然基因双缺失疫苗 本疫苗毒力弱、不散毒,安全,无免疫抑制,可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可用RT-PCR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多肽ELISA法能区别检测出PRRSV野毒感染和隐性感染,有利于净化猪群。

①仔猪:28日龄每头肌注1头份;②后备种猪:配种前6周与3周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③种猪:全群普免,1年3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生产母猪也可跟胎接种,种公猪每4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头份。

8.2.3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 采用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①仔猪:出生后2日龄滴鼻免疫,每个鼻孔滴0.5 mL。35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鼻腔黏膜免疫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26 h后产生抗体。

②后备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7 d免疫1次,每头2头份。

③生产母猪:每4个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2头份,可一刀切。妊娠初期15 d、产前15 d不免疫,其他时间都可接种,对母猪和胎儿无影响,安全。

④种公猪:第1次配种前10 d免疫1次,以后每4个月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

发生本病时,可用本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小猪每头2头份,大猪每头3头份,24 h可控制疫情。现有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对目前猪群中流行的伪狂犬病抗原变异毒株不能完全保护,应引起关注。

8.2.4 猪口蹄疫的免疫

8.2.4.1 猪口蹄疫O型与亚洲Ⅰ型双价灭活疫苗(JMS株+AKT/03株) 仔猪:30日龄首免,间隔28天后2免,120日龄3免,每次每头肌注2 mL。

8.2.4.2 口蹄疫O型缅甸98谱系(O/MYA98BY/2010株)与泛亚Ⅱ系毒株(新猪毒)全病毒双价灭活疫苗对我国O型口蹄疫当前流行的缅甸98毒株、新毒株、旧毒株、泛亚毒株和泛亚变异毒株等典型代表毒株均有良好的保护力。①仔猪:30日龄首免,间隔1个月2免,80日龄3免,每次每头肌注2 mL;②种猪:每4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2 mL,首免后3~4 d产生免疫抗体,28 d达到高峰,保护期为3~6个月。母猪配种后2个月与产仔前1个月可进行免疫接种,对胎儿发育生长无不良影响。

8.2.5 圆环病毒病的免疫 圆环病毒Ⅱ型灭活疫苗:仔猪14日龄首免,间隔3周后2免,每头每次肌注1头份;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配种前(45 d)免疫2次,中间间隔3周,每头每次肌注2头份。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种公猪每年免疫3次,每次每头肌注2头份。免疫期为6个月,保护率可达90%以上。

8.2.6 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 细小病毒活疫苗: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40 d首免,12 d后2免,产第1胎仔猪后的15 d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1头份。3次免疫以后可不再接种疫苗,能获得终生免疫。

8.2.7 猪乙型脑炎的免疫 乙型脑炎弱毒活疫苗:种猪和后备母猪,每年4月份接种1次,每头肌注2 mL,免疫期为9个月。

8.2.8 猪腹泻性疫病的免疫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三联疫苗:母猪产前5周与2周各肌注2头份,保护期6个月,仔猪吃初乳获得抗体,可保护30 d;仔猪出生后肌注1头份,间隔30 min吃初乳,保护期达1年。

8.2.9 猪喘气病的免疫 喘气病弱毒活疫苗:仔猪8日龄免疫1次,每头肌注1 mL(作肥猪用可不再免疫),如作后备种猪用,应在6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 mL。

8.2.10 猪链球菌病的免疫 猪链球菌病灭活菌苗(二联六价):仔猪20日龄首免,20 d后2免,每次每头肌注2 mL。

8.3 育肥猪的免疫

8.3.1 自繁自养的猪只,从哺乳仔猪到保育期已免疫接种应该免疫的疫苗后,育肥期一般不再接种疫苗。只需加强饲养管理,育肥初期与育肥中期各用药物保健1次,并驱虫1次,其他饲养阶段可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直至出栏上市。

8.3.2 外购仔猪(育肥或作后备种猪用),可从引入仔猪的第1天开始,在饮水中添加药物保健5 d(如多维加黄芪多糖粉;或板蓝根粉与干扰肽、或转移肽或排疫肽加康君泰或溶菌没等),可有效地控制应激,防止拉稀以及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观察仔猪无异常表现,于第6天开始补注疫苗:猪瘟脾淋苗、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蓝耳病自然基因双缺失疫苗(兰特威),口蹄疫O型缅甸98谱系与泛亚2系毒株全病毒双价灭活疫苗等。每头每种疫苗均肌注2头份,每种疫苗相隔4 d接种1种,直至补注完毕。

8.4 其他免疫接种应配合使用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其理由如下:①当前我国猪用疫苗有部分厂家生产质量不佳,稳定性差,甚至有外源性病原污染,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②猪群中存在很多免疫抑制因素和免疫抑制性疫病,造成猪体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影响抗体的产生,造成免疫失败。③接种疫苗时有的出现过敏反应或发生应激,也可造成免疫失败。

接种疫苗时,配合使用细胞因子制剂,如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4、水援与加立健等,这些免疫增强剂可有效地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其抗原传递快,产生抗体快,抗体均匀度好,抗体持续时间长;能有效地降低与减少免疫抑制所造成的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的发生;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力等。

9 重视保健预防,增强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自身稳定的三大功能,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力是动物机体抵抗各种有害因子和病原侵袭,以及维护特异性免疫力的根本与基础,如果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不健全、功能低下,特异性免疫力也不可能健全,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最终会导致动物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年免疫力低下,极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根据猪只不同的生产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保健预防,这也是防控动物疾病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9.1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于保健预防的有关制剂

9.1.1 中兽药制剂 黄芪多糖、人参多糖、香菇多糖、红花多糖、甘草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板蓝根、柴胡、连翘、穿心莲、鱼腥草、双黄连、金银花、大青叶、野菊花、清开灵等颗粒粉剂。

9.1.2 细胞因子制剂

9.1.2.1 抗病毒与提高免疫力的细胞因子制剂:干扰素(干扰肽)、免疫核糖核酸(倍健)、排疫肽(高免球蛋白)、免疫核酸、猪疫康(免疫活性蛋白)等。

9.1.1.2 抗细菌的细胞因子制剂: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等。

9.1.1.3 免疫增强剂与免疫调节剂:猪用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MHC-‖类分子、胸腺肽等。

中兽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无药残,不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好,使用又方便,目前已在兽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深受养猪户的好评。

9.2 保健预防方案

9.2.1 哺乳仔猪的保健预防 仔猪出生后,由于其免疫细胞与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不成熟,其免疫力与抗病力比较低下。特别是1~7日龄要注意保健预防,否则仔猪的损失率最少为25%左右,最高的可能达到65%。这一阶段实施保健预防非常重要,重点是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防止腹泻疾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可防止腹泻疾病的发生,保障仔猪的高成活率。

9.2.1.1 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毛巾或纱布(以0.1%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将仔猪全身擦洗干净,然后放入32℃左右的保温箱中待10~15 min,让其适应外界的环境与温度。然后给每头仔猪口服2 mL止痢宝(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杆诺泰(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每头用0.5 mL排疫肽(高免疫球蛋白)加0.5 mL转移因子;或者用0.5 mL免疫核糖核酸加0.5 mL白细胞介素-4,1次混合肌注后,再放回保温箱中待10 min。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消毒毛巾擦洗乳房与乳头,并挤去3滴初乳,再将仔猪固定乳头吃好初乳。第2天每头仔猪再口服2 mL止痢宝或2 mL杆诺泰1次;第4天每头仔猪再用排疫肽加转移因子或者免疫核糖核酸加白细胞介素-4,混合肌注1次。

9.2.1.2 仔猪2日龄时,用猪伪狂犬病疫苗滴鼻,每个鼻孔滴0.5 mL,经黏膜获得免疫,26 h即可产生抗体,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9.2.1.3 仔猪3日龄,每头肌注牲血素1 mL,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 mL,补铁、补血、补硒,防止发生缺铁性贫血和缺硒性拉稀。

9.2.1.4 仔猪7日龄开食(补料),可在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引诱仔猪吃料,锻炼其胃肠道消化机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营养的利用率,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肠道黏膜的免疫力,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

9.2.2 保育仔猪的保健预防 仔猪断奶(25~28日龄断奶)时,由于断奶应激、温度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及环境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易诱发断奶仔猪发生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蓝耳病,猪瘟、流感、伪狂犬病、口蹄疫、喘气病、腹泻、链球菌病、水肿病、传胸、猪肺疫、附红细胞体病等。保育期是猪只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管理与保健预防搞得不好,可造成20%~40%的高死亡率,应引起高度重视。保健预防方案推荐如下,可结合猪场实际选用。

方案1: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干扰肽(干扰素)600 g,转移肽(转移因子)500g,溶菌酶4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方案2:电解多维600 g,葡萄糖粉600 g,黄芪多糖粉800 g,排疫肽500 g,抗菌肽4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12 d。

方案3:黄连解毒散(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500 g,水援(MHC-Ⅱ类分子)800 g,细菌素4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12 d。

方案4:清开灵粉1 000 g,副猪清(含有15种副猪嗜血杆菌细菌素)500 g,加立健(免疫增强剂)5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12 d。

使用以上方案实施保健时,可于断奶当天开始,断奶时母猪下床离开产房,仔猪在原产床上不动(不合群,不离开产房),在产房停留5 d,保健5 d;然后转群进入保育舍饲养,继续保健7 d,共计12 d。可有效地防止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

9.2.3 育肥猪与后备种猪的保健预防 猪只进入育肥阶段,一般免疫预防基本完成,猪群具有比较高水平的免疫抗体,发生疫情较少。为了防止某些疫病散发性的发生,可在由保育舍驱虫后转群到育肥舍与育肥的中期各实施1次保健预防。其保健预防方案推荐如下,可结合猪场实际选用。

方案1:小柴胡散(含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等中药)1 000 g,排疫肽(高免球蛋白)800 g,抗菌肽6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7 d。

方案2:柴葛解肌散(含有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等中药)1 000 g,转移肽1 000 g,溶菌酶8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7 d。

方案3:香菇多糖粉800 g,细菌素500 g,加立健400 g,电解多维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7 d。

在饲养肥猪的过程中,除去2次保健时间之外,其余时间内均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或酸化剂或酶制剂等。这样不仅能维护好胃肠道的健康和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而且可有效地防止消化道与呼吸道各种疾病的发生,促进猪只健康生长,提前出栏上市。

9.2.4 生产母猪的保健预防 生产母猪的保健预防可于母猪妊娠2个月左右实施1次(7 d),母猪产前与产后各7 d实施1次,共14 d。保健时要选用安全的药物,重点是预防繁殖障碍,胎儿生长发育健康,母猪便秘,以及“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与乳房炎)的发生,安全产仔与母仔健康等。保健方案推荐如下,可根据猪场的实际选用。

方案1:鱼腥草粉1 500 g,排疫肽500 g,抗菌肽400 g,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5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7~14 d。

方案2:黄芪多糖粉1 500 g,干扰肽800 g,转移肽600 g,溶菌酶5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7~14 d。

方案3:清开灵粉1 500 g,水援(MHC-Ⅱ类分子)500 g,细菌素400 g,拌入1 t料中,连续饲喂7~14 d。

方案4:双黄连浸膏粉600 g,排疫肽600 g,抗菌肽400 g,电解多维600 g,兑水1 t,连续饮用7~14 d。

种公猪的保健预防,可参照上述方案实施。

10 病猪的治疗

由于目前猪群中发生疫病时,绝大多数存在多种病原共感染与继发感染,病原体多元化与抗原的变异,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霉菌毒素的危害以及饲养环境的严重污染等,致使疫病临床治疗难度增大。因此,在临床上对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采用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侧重提高动物机体的自身免疫力,方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一定要选用抗病毒、抗细菌,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不会出现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如中兽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等。这些药物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防治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养猪户的一致好评。本文保健预防方案中提出的中兽药制剂的注射液与细胞因子制剂的注射剂等都可以用于猪病的治疗,可结合实际选用[2]。抗生素平时尽可能少用,发生疫病时,可结合病症,对症选用优质的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治疗。这样,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要联合用药,单用一种或两种药物是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联合用药可有效地发挥多种药物配伍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与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地提高药物的临床防治效果。

[1]万遂如.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14,1:27-33.

[2]万遂如.养猪生产与主要疾病流行状况[J].现代畜牧兽医,2011,4:16-20.

(编辑:张婷婷)

Com prehensive technical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 ine diseases in scale farms

Wan Suiru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cine,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Jil in Changchun 130122)

In recent years,there was a mixed etiological agent infection t rend in swine disease,resul ting in swine atypical symptoms,dif f icul ty diagnose,inef 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brought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pig indust ry.by combining the cur rent epidemic situation of pigs,this paper make a brief int roduction on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diseases.

Swine diseases;Epidemic status;Technical measures

S858.28

:A

:1672-9692(2014)02-0033-08

2014-01-02

万遂如,男,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家畜传染病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头份肌注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