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良,王金妮,何国栋,韦 贤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系,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医药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占有优势、又独具特色的学科,中药在国际市场中也是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崇尚自然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主题,促进了中医药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天然药物需求的高速增长,但作为资源类的中药材资源也因此日益紧缺,中草药资源问题已成为业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所边远民族地区的民族医学院校,如何在保护中药资源及生态环境中发挥优势作用,如何满足社会对中医药专业人才急速增加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持民族医药业现代化政策的实施为广西医药事业及右江民族医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缘特点及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就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为今后着力培养面向基层,立足广西,服务桂、滇、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建国60年来,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医药院校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员,但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较少,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更少;在“文革”中专门为农村培养的医药院校毕业生,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在乡镇及以下卫生院服务,但“文革”结束后均陆续调离基层。目前广西及邻省周边地区乡级卫生院受科班教育的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生极少,县级医疗机构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较少,据抽样调查,1988—1998年10年间,我国农村中医药人员每年以2.38%的幅度递减,大专学历层次为25%,中专和无学历的人员占75%;高级职称占3.2%,中级职称占22%,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占74.8%[1]。
据教育部公布,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但四川、湖北等省人事部门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专项调查,在收回的3120、2560份问卷中,无1人愿意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其中包括了绝大部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人才。说明大部分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发展。
基层农村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发展的最重要阵地。目前,基层中医药面临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威胁。而且现为各学科带头人退休的高峰,学术骨干的锐减和学术梯队的断层不可避免,人才缺乏是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广西的农村人口比例超过80%,中医药学专门人才的缺乏更严重。而我校所处相邻省份云南、贵州及毗邻国家的情况也很相似,中医药学专门人才缺乏依然普遍,以我区为例:①中医药人才资源匮乏。据统计,广西全区在职中医药人员约有1.16万人,加上民间民族传统医药人员(约有3000人左右),总量在1.5万人,仅占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约100万人)的1.5%;②人才分布不均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③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人才少,研发生产一线的人才严重缺乏。全区中高级中药科技人员仅2000~3000人,高级技术人员不足1000人,分别占全区中药人员总数的17.2%和6.9%,中草药生产、加工、制药企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缺乏中医药专业人才担纲;医药工业创新能力弱、技术滞后,我区和邻省周边地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没有开发或没有深度开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医药工业的发展。
虽然广西各医药院校近10年来进行了多种途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广西的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但随着我区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区内仅有的几所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院校培养的中医药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广西具有丰富独特的中药、民族医药资源且历史悠久,具有药源优势,是中国三大中药省区之一,中草药物种基源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广西是国内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北部湾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蕴藏着许多可供开发的药用资源,其丰富的沿海滩涂生物种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广西道地药材和特产药材资源相当丰富,占全国道地药材总量的1/4左右,比如:罗汉果、田七、八角茴香、金银花、千年健、广豆根、蛤蚧、穿山甲等都是广西的道地药材[2],田七、八角茴香、蛤蚧、穿山甲更是百色市道地药材和主产地。
百色市地处亚热带,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全国共有中草药12000多种,广西有4600多种,仅次于云南省位,居全国第二,而百色市有中草药近2000种,居广西之首。其中,七叶一支花、麝香等多个中草药品种为稀有物种,八角、金银花、蛤蚧等品种更是出口的热门物种。此外,百色市还有丰富的民族特色药源基础,在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壮药、瑶药、苗药等配方,其中不少配方不仅物美价廉、功效显著,且不易仿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百色市不仅盛产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材,而且非常适宜人工种植各种药材,造就了百色市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形成了百色市在中草药产业开发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广西当前的中药材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高,利用率占不到广西中药资源的30%[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加快发展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以壮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产业。在服务广西新发展的规划“14+4产业”中,也明确将生物工程与制药列入其中。广西中医药产业占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的经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此外,广西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广西中医药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在中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急需大量的中医药专门技术人才。
右江民族医学院坐落于广西西部的百色市。百色市北与贵州省接壤,西与云南毗连,南与越南交界。百色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7%。右江民族医学院是一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百色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学院毕业生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业人数占60%,是本校的特点,是广西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建校50多年来,学校坚持扎根老、少、边、穷地区,坚持面向农村基层服务,先后培养了3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广西及周边云南、贵州等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广西药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广西药学人才的培养也应适应广西药学事业的发展。我校作为桂西地区唯一的医药院校,有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药学专业人才,为综合开发和利用桂西地区的特色中草药,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但是作为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办学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教育与科技经济脱节等问题。
我校“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广西民族医药大学”,该大学由医学类、药学类和非医非药类三大板块构成。“医药大学”的校名也明确了必须重点发展医学类和药学类,非医非药类专业可以起到补充发展的作用。在学校的发展史上,自1958年建校以来,临床医学已经有55年的发展历史,是我校发展得最好最完善的学科门类;而药学是学校2003年开办的新专业,现有的药学本科和药学高职高专在校学生人数近800人,2012年共招药学本科生100人,药学高职高专150余人,同时中药(高职高专)获准招生,并于同年招生50人。在我校“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药学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加强中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符合学校规划发展的需要。
广西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虽是中草药大省,但不是中草药强省,中药研究领域尚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够高,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数量少、规模小。中医药强省需要有充足的中药资源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培养中药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是“广西中医药强省”和“百色中药强市”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广西计划将特色中药、壮药、瑶药、海洋药物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广西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医药产业大发展,掌握广西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现状;广西2012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广西药用植物园等6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普查依托单位,确定靖西县(学校所在地百色市所辖)等36个县为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同时增加壮药、瑶药以及海洋药等普查品种,以确保全面体现广西中药和民族药的资源现状,做好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工作,保障中药和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我校中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中、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①从事基层医院药房、药品制造和销售企业、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监管等工作;②从事中药材生产管理、品种选育、加工、鉴定、营销等工作;③可自主创业进行中草药原料的收购、中草药的种植等;④在中草药种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公司化经营后,学校有可能与之协商培养种植、加工与贮藏、种植管理方面人才,进行订单培养人才。
《2009年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表明,未来5年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医院占36.0%,乡镇卫生院占14.7%,村卫生室占37.0%,高校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对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人员的培养[4]。
因此,针对目前广大农村基层缺少中医药医疗卫生技术以及中草药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人才的现状,中药相关的专业有着较宽的就业市场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1]何进川,任强.取消脱产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对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J].新一代,2012(2):74-75.
[2]邓家刚,韦松基.广西道地药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
[3]熊廷婷,刘奇.广西中药走进东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2010(1):48-49.
[4]徐明霞,李雯.从教育看中医药人才培养[J].中国卫生人才,2011(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