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辞封爵晋恩赏以彰国典疏》

2014-03-04 22:49郎维中
书屋 2014年2期
关键词:自警天意王阳明

郎维中

王阳明的封奏疏不是很长,但是其涵盖量却是非常丰厚,可谓是中华古典文献中的奇葩。全文只有一千七百多字,再加之引用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诏书五十几个字,王阳明自己的文字只有一千六百多字。但就在这一千多字里,王阳明不但把问题说得很清楚,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底线。

“夫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甚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在这里王阳明提出了“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忘己之耻”为人生之病,“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这里开列的四条,就是他给出的人生底线,也是其心学的一个重要成果。

阳明心学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以我粗浅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办任何事情都得根据客观环境,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图,并且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就在于你在行为模式上能不能有一个“良知”?如果通过不断地对于自己进行反省和自警,你就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终日有为而常无为,情顺万物而终无情”,你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什么是“叨天之功”?

在人类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无法用常理解释,可这些又恰恰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人们对此无法解释,所以就将这些归结为“天意”。在中国,譬如说楚汉相争时项羽对范增和韩信的态度;后汉时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建议;唐朝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宋朝在“靖康之难”中李纲的尴尬地位;明朝的朱棣造反成功和朱宸濠的造反失败,这些都很让人不解。在国外法国的大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二战中的“敦刻尔克撤退”,也是挺让人疑窦丛生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总是让人觉得是冥冥之中有定数,于是就让人想到了“天意”二字。

什么是“掩人之善”?

简而言之,就是把别人做的好事和善事,都刻意回避或者是给淡化了。

什么是“袭下之能”?

就是明明是你的下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成就的事,到你这里你统统划归自己。

那么什么又是“忘己之耻”呢?

也就是你自己的龌龊和囧事,你自己应当最知道。你也别当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人家只是碍于各种原因不说而已,可你却有意无意地把这些都忘却了。

用王阳明的判断,如果你把这四条都备齐了,你的灾祸也就来了。

猜你喜欢
自警天意王阳明
涵养行举自醒的自觉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刻珍本《自警编》考论
如果爱有天意
天意
天意
李健 『假如爱有天意』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三字经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