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

2014-03-04 04:06王本娇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王本娇

摘 要:情感是教育的基石,离开了情感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注人的发展”将是无本之木。小学阶段不仅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情感教育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整体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94-01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真诚的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长期以来,我们都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这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少数学教改实验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受情感因素的激励人的思维能力可获得超常发挥,从而也会因为情感因素干扰和阻碍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才是促使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的学的动力。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一、通过数学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心境的愉快,对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对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有着密切联系。尤其在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面前,老师的形象似乎闪烁着圣洁的光环。因此,教师应该处处起着模范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精神影响学生。实验已证明: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改的今天,要让学生的情感的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不断地在情感修养方面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以丰富自己的情感。其次,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化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感染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激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很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段话,清晰地道明了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育用心,关心爱护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提升

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积极的平等的情感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对老师产生积极情感,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灵大门,说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对自己所教的四年级(1)班共7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在收集到得有效问卷中,”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8.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三、充分利用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利用学校早上的蛋奶工程就地取材,我创设了一个分鸡蛋的情境:老师现在有10个鸡蛋,要小明和小华分,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个,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小华7个,自己3个,因为小华喜欢吃鸡蛋。有的说:“我2个,小华4个,还剩4个留给老师,因为老师上课很辛苦。”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情感教育的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但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情感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中。教师从内心感到了教育的力量,这样利用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不但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以升华。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1分钟、一秒钟有多长、1小时都能做些什么等,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这样寓教育于知识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使以后的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通过情感教育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 何德海.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才智.2008.24.

[2] 王景彦.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20.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渗透小学数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