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教育的真味

2014-03-04 10:01邢奇志
中国教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叶老试验田叶圣陶

邢奇志

教育是一个长长的育人试验,说不清是从哪天开始的,也没有说明试验成功的硬性指标。然而,学校教育是有任务、有目标、有计划、有时间限制的科学试验,汇聚万千品种,操作规范,承担修复、矫正被岁月浸泡、环境孵化后变得良莠不齐的种苗的品质、品相,最大化地实现种苗价值的重任。在这一试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相互摄受,共同协扶与劳作,分享试验成功的喜悦:人人蓬蓬勃勃地滋长,社会持续改进地发展。

不知什么地方飞来些美丽的鸟儿,安适地剔羽,快乐地顾盼。其间跳跃着,偃卧着,歌唱着的,全是天真纯洁的孩子,体格壮健而优美。墙外好些行人停步观看,指点笑语。

“这不就是神仙境界么!”

这是叶圣陶尝到教育真味的“试验田”。其实,无论是孔曾的“春风沂水”,还是叶圣陶的“神仙境界”,每个教育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实验田”,也都进行过各种教育教学的探索实验。学校就是一个人成才成长的“试验田”,教室就是每个教师各自承包的“责任试验田”。

读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抽离时代性、历史性与文学虚构性等特点,就教育思想或者教育价值的层面来解读这本小说,教师就能淘换出那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有关教育“理想国”的活剧本,或者说是教育“试验田”实践操作指南。寻着“倪焕之”的教师之路,随着他的足迹,教师可以走进叶圣陶的教育“试验田”:空无依傍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学、教育体系和价值方法似乎没有了,按着“试验田”规定法式,伸个腿、弯个腰、转个身……“我”个人似乎跟万千新教育试验者融化在一块儿了,又仿佛“我”扩大了,试验田里就是一个“我”了,这是多么美的境界呀!

品着教育的真味,急于分享心灵快慰感,笔者想说点自己对叶圣陶教育“试验田”真味的憧憬和自己教育“试验田”的真味。

一、留住真心

如何使我们的心放得稳、安得住,这是解决教育所有问题的枢纽。教育解决的主要是“心生活”问题而不是“身生活”问题,是如何安放“心”的问题。

学校是安放“心”的最佳之处,比其他的试验田更纯净、更清明、更悠闲。在这里,教师的心更容易与孩童合二为一,能让灵魂安宁,能够找到自身生存的尊严感和永恒感。

教师可以学叶圣陶把真心“安放”在“试验田”里,将真心寄寓在“试验田”中,使自己的心量扩大,心之情感和理智也一点一点地增加,顺着主人翁“倪焕之”的心路走着。

刚开始,“小学教员”四个字刺入焕之的耳朵,引起其强烈的反感。抱着一种冤屈的心情,眼前没有别的,准备做牺牲而已,好像美丽贞洁的处女违心嫁给轻薄儿郎一般。

此时,教师对叶圣陶而言也就是一份不如意的小职业,年轻人都是要做“大事”的。“我喜欢这样做,而且我很感激这孩子,他相信我,结果听了我的劝告。”同事的一句闲言碎语,给他的灵魂下了一场春雨,迷迷蒙蒙中将他的未来照明。

叫他的心转了个方向,他原以为自己沉沦在地狱里,谁知竟有人掩饰这个地狱,使它成为天堂。自己的青春还在,生命力还顽强,徒然悲伤,有什么意思!就算所处是地狱,倒不如也把它掩饰起来吧!

倪焕之捡出从前看过的几本教育书籍,另外又添购了一些。仿效着那个同事讨究教育上的问题和眼前的事实,从这些里头他得到了好些新鲜的浓厚的趣味,犹如多年的夫妇,起初不相投合,后来真情触发,恋爱到白热的程度,比开头就相好的又自不同了。

叶老的教育真味是将实践主材放在社会大锅里,调以个人趣味,假以时间小火,用爱的汤底慢慢熬煨出来。所以他的教育真味是鲜美、浓郁、有滋、有味、有营养的教育生活。

教育真味是悠淡而久长的亲情,比那热烈而易折的爱情更让人品之有味,让我们也情不自禁地想与叶老一起尝尝这教育真味。因为品过教育真味的叶圣陶是怀着宗教圣徒般的“痴迷”,义无返顾地扎进了教育的“试验田”。

“痴恋”教育实验的种子很快地发芽、开花、散叶……这一恋就是一辈子。从振臂高呼“教育救国”,到强烈呼吁不要应试的“教育救人”,再到对教育功能“矮化”、“窄化”退化到一声叹息“教育救教育”,叶圣陶这一辈子都潜伏在教育的“试验田”中潜心研究。

想当初,笔者自己也是凭着一腔热诚,怀着对教育特有的嗜好走进这片“试验田”。琐碎繁杂的工作、顽皮难缠的孩童、功名利碌的诱惑……不知不觉间,笔者对教育的兴趣开始减退。归去来兮,田园荒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心”安“试验田”,做教师的生活又感觉滋润、充盈。教师眼里噙满情,学生嘴角含着笑,侧耳静听虫鸣鸟叫……这“试验田”景色依旧“留”人。

二、留住真诚

“试验田”里的生活是一种孩童般的生活,一种精神“心生活”。人人真诚相待,不虚假敷衍,勇于面对真相,面对问题,不撒谎,也不掩饰。

在“试验田”里,教师的趣味重在“教育研究”,做到“学习即研究、反思即研究、行动即研究”。叶老主张,教师绝不要单纯“传道、授业,解惑”,而要潜伏在“试验田”里,做“真”研究:研究儿童成长规律,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教育行为和结果的关系等。蒋冰如这样说过,“要认识儿童就得研究到根上去。单就一个一个儿童看,至多知道谁是胖的,谁是瘦的,谁是白皙的,谁是黝黑的,那是不行的;我们要懂得潜伏在他们身体里面的心灵才算数。这就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等等的范围。人类的‘性是怎样的,‘习又是怎样的,不能不考查明白。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把握,才好着着实实发展儿童的‘性,长养儿童的‘习。同时浓厚的趣味自然也来了,与种植家比较起来,有同样的切望而含着更深远的意义,哪里再会感到干燥和厌倦”。

儿童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教师这个“园丁”要有期待、有灌溉、有细致的观察和照料,更要研究每颗种子的发展“潜能”,而不能守着教职像店伙计一样,单为要吃一碗饭、单为养家糊口,不应该白搭进好些儿童陪着做牺牲。

今天,教师很疲惫、很辛苦,但也很敬业,榨干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但也误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压扁了教育生活。教师体力的忙碌是因为思想和心灵的懒惰甚至腐朽,只愿意机械训练、简单重复,不愿意动脑思考与独立思考,更不愿意创新探索,只想依现成的教材、教参、教辅,沿用熟悉的教学模式,不愿尝试新的方法。因为破旧立新、求新求变,一定会有阵痛、风险、挫败、压力,退而无为更安全。endprint

然而,剔除趣味的教育会干涩陈旧,剔除意义的教育会无聊枯寂。当教育退化为教书、句读、记忆知识后,教育就丢了趣味,褪去了真诚,那么教育就只剩下最悲哀的一件事了:教育救教育!

因此,教育的真味在真诚。只要教师能留住自己的真诚,留住学生的真诚,问一句:学生喜欢学校生活吗?学生愿意来学校吗?我们能给学生提供学业和情感上的帮助吗?当回答是肯定的,教育的实验就是成功的。教育的真味在于创造,创造无限的希望和趣味,可以将孩子当作艺术品,鉴别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成为改变社会的中心、社会的光,这是何等有真义的生活!

三、留住真情

“试验田”里最浪漫、最接地气的教育实践是学校开辟农场。焕之憧憬、期待、热烈地向佩璋描述着:

这是十分有味,也是十分根本的事情。一颗种子,看它发育,看它繁荣,看它结果;还可以看它怎样遭遇疾病,怎样抵抗天行。从这里头领悟的,岂只是一种植物的生活史。生命的奥秘,万物的消息,也将触类旁通。耕种的劳动价值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合一,而且劳动把生活醇化了,艺术化了;试想,运用腕力,举起锄头,翻动长育万物的泥土,那个时候的心情,一定会喜悦到淌眼泪。

倪焕之的描述一点点地温暖着笔者的心,想起自己在“试验田”的浪漫:带着高二(9)班学生野外宿营,看着星星,聊着友情;逼着高三(10)班学生到学校食堂帮厨,体会“餐餐皆辛苦”;陪着每届新生15公里拉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这些当初在其他教师眼里看似很疯狂的举动,每次都会被学校以“安全考虑”为理由而搁置,但死磕到底的“真情”最终融化了冰冷的现实。学校应该是个讲感情的地方,保留真情,也就保存了教育的趣味和意义。

叶老85年前有关“试验田”的理念、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的理解,完全符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即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课程的核心。这是教育之路的曲折反复,还是教育真理的彪炳千古,抑或是叶老鲜活的教育思想、不朽的生命力?应该是兼而有之吧!

回头再看叶老的“实验田”:阳光比此刻还要光明要可爱;银杏和柳树都已绿叶成阴,树下有深林幽壑那样美妙;不知什么地方飞来些美丽的鸟儿,安适地剔羽,快乐地顾盼。其间跳跃着,偃卧着,歌唱着的,全是天真纯洁的孩子,体格壮健而优美。墙外好些行人停步观看,指点笑语。

每个教师都有一块“试验田”。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利条件、主观怀疑和烦闷的情感小虫、烦琐和头痛的日常小事都会被岁月沤化成种苗生长的肥料、养料。只要留住“试验田”的真情,它就会像北斗星一样一直在前方闪亮着。

四、留住真性

叶小沫说:爷爷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更是一个战士,一个有激情、有血性的战士。在孙女的眼里,叶圣陶是一个真人,一个心底干净、透明,又很“真性”的真汉子。

“试验田”中的焕之,他爱听奔驰而过的风声,他爱看一个吞没一个的浪头,而仿佛沉在甜美的梦里的村舍、竹树、溪流,他都觉得没有什么兴味。这是一个真性情的战士。

当听到乐山牺牲了,焕之澎涌而出的真性独白:

我要刚强!愤恨,仇恨,悲伤,恐怖,你们都是鬼,你们再不要用你们的魔法来围困我,缠绕我,我对你们将全不担心,你们虽有魔法也是徒然!

真心求真理的心,在我内心里,真心求真理的心,你是江河一样浩荡的水也好,你是漫没全世界的洪水也好,总之灭不了我内心里燃烧着的东西!

“试验田”里的我们还保留了多少“真性”?我们自己正有意无意地重现学生时代最讨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做着“眼里只有分数”的教师。难道像一个真汉子一样与不良现象“死磕到底”,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把“不误孩子”作为追求,真的只是一句口号吗?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们变成了“知识解读机”,学生成了“知识接收器”,在“文化科学知识”中丢了激情,满篇漂亮的文字和满嘴智慧的语言没有了温度,教育人缺少了“人性”,教育真成了“一潭死水”。

焕之死了,留下了“求心求真理”的信念,佩璋的觉醒又带来了“真”的希望:

佩璋虽然哀哭,但并不昏沉,她的心头萌生着长征战士整装待发的勇气,她对冰如说:我要出去做点事;为自己,为社会,为家庭,我都应该做点儿事……前年焕之说要往外面飞翔,我此刻就燃烧着与他同样的心情!

几十年,叶圣陶教育“试验田”的接力者,真心、真诚、真情、真性的教育真汉子越来越多,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前景也越来越阔。教师们应燃烧着与叶老同样的心情,投入到教育“试验田”的发展中,感受教育的欢喜和悲伤,体味教育的真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草桥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陈淑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老试验田叶圣陶
霜的工作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燕子,住下吧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