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嘉丽等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均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关键词】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 屈光不正; 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其眼部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白内障最为常见[1]。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与晶状体内的糖代谢有关,由于血糖的增加,使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葡萄糖转变为山梨醇,其在晶状体内堆积,进而导致晶体纤维肿胀或者变性最终形成混浊[2]。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容易并发屈光不正,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及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已经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phacoemulsif ication, 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其中男38例(54眼),女30例(44眼);年龄38~62岁,平均(50±12)岁;糖尿病史6~16年,平均糖尿病史(11±5)年;白内障病史1~5年,平均白内障病史(3±2)年;视力0.1~0.3者32眼,0.05~0.08者28眼,0.02~0.04者19眼,指数者12眼,手动者5眼,光感者2眼。其中1型糖尿病21例, 2型糖尿病47例。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大多数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白内障史以及视力情况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做裸眼视力、屈光不正度数、矫正视力、角膜曲率以及裂隙灯检查;同时行眼部超声检查,从而准确了解患者眼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情况等;根据SRKⅡ公式来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前常规检查血糖、尿糖以及心电图。
术前血糖控制: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入院时空腹测血糖,血糖为5.62~10.52 mmol/L,所有患者均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根据糖尿病的控制方案及标准,术前血糖控制较理想,患者三餐前空腹测血糖,血糖值为5.45~7.13 mmol/L。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散瞳,所有患者给予5 g/ L爱尔卡因行表面麻醉;于11点角膜缘行透明角膜切口3.0 mm,2点位置做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后采用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为5.0~5.5 mm;水分离晶状体核与皮质;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吸除残留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吸除黏弹剂,灌注液形成前房,切口不做缝合;手术结束在结膜下注射2 mg地塞米松。术中吸氧,全程心电监测。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滴术眼2周。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98眼)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眼压升高均在30 mm Hg以下,给予口服或者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在2~3 d内眼压便恢复正常;角膜水肿多为内皮轻度水肿,经过减轻角膜水肿、促进角膜术口愈合等相关药物治疗,3~4 d内角膜水肿缓解;瞳孔轻微后粘连、前房内轻微纤维蛋白渗出患者给予散瞳、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滴眼,以及球结膜下注射2.5 mg地塞米松针等,3~4 d后前房内渗出物吸收,瞳孔无后粘连;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未影响视力。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进展较快,在临床中多为双眼发病,病情严重者甚至于数天或者数月内就能够发展为晶体严重混浊,且常伴随有屈光改变,当血糖升高时,表现为近视,血糖降低时,表现为远视[3]。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患者的内眼手术已经不再是禁忌证,在临床中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因其手术切口小,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同时术后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小甚至不会产生散光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据相关文献报道,采用该手术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其疗效较显著,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5-9]。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须注意以下事项:(1)术前做好血糖控制。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创伤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促使血糖的升高,若术前不对患者进行降血糖治疗,很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且术后角膜切口愈合较差,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应在术前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数,将其控制在5.10~7.20 mmol/L,若超过该范围,会增加手术风险。(2)术前应充分做好散瞳。若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得到充分散大,瞳孔直径小于5 mm,当进行手术时容易出现瞳孔缩小,不利于手术的操作,并且容易导致超声乳化头损伤虹膜,造成虹膜出血、瞳孔变形、色素脱失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沉入玻璃体腔、人工晶状体不能植入等。(3)做好连续环形撕囊。该操作由于抗拉力强,能够使碎核以及注吸过程在囊袋内完成,同时有利于保持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正常位置,减少术后炫光,并且能够减少对虹膜刺激等,减少术后炎症的发生,保证术眼顺利愈合及视力的提高[10-12]。
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其可能原因为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长期房水中葡萄糖量升高以及不稳定,进而影响角膜葡萄糖的正常代谢,最终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以及功能的损害[13];另外一方面,由于术中超声乳化的机械震荡或者温度升高都会影响该并发症的发生。眼压升高考虑为手术后一过性反应性升高,通过口服或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均能使眼压降到正常,这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14-15]。瞳孔轻微后粘连、前房内轻微纤维蛋白渗出考虑为术后无菌性炎症反应,经散瞳、抗炎、抗感染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考虑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眼睛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苏易云.糖尿病白内障76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05-1707.
[2]刘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55.
[3]施虹,钟亚夫.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90-392.
[4]梁素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42-43.
[5]李治业.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531.
[6]韩杰.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131.
[7]李燕子.糖尿病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02-203.
[8]范桂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体会[J].医药前沿,2012,(32):325-326.
[9]闫小四,李忠强.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30-31.
[10]苏菲,孙雅彬,李鑫,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5-1617.
[11]李淑珍.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20-21.
[12]华远锋,钟晓东,余锦强,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63例疗效观察[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2):161-162.
[13]王瑞华,杨国进,刘小兵,等.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7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51.
[14]徐晋,俞江,胡然,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82-2083.
[15]吴军民,田艳春.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28.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陈丹云)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因其手术切口小,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同时术后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小甚至不会产生散光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据相关文献报道,采用该手术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其疗效较显著,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5-9]。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须注意以下事项:(1)术前做好血糖控制。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创伤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促使血糖的升高,若术前不对患者进行降血糖治疗,很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且术后角膜切口愈合较差,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应在术前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数,将其控制在5.10~7.20 mmol/L,若超过该范围,会增加手术风险。(2)术前应充分做好散瞳。若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得到充分散大,瞳孔直径小于5 mm,当进行手术时容易出现瞳孔缩小,不利于手术的操作,并且容易导致超声乳化头损伤虹膜,造成虹膜出血、瞳孔变形、色素脱失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沉入玻璃体腔、人工晶状体不能植入等。(3)做好连续环形撕囊。该操作由于抗拉力强,能够使碎核以及注吸过程在囊袋内完成,同时有利于保持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正常位置,减少术后炫光,并且能够减少对虹膜刺激等,减少术后炎症的发生,保证术眼顺利愈合及视力的提高[10-12]。
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其可能原因为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长期房水中葡萄糖量升高以及不稳定,进而影响角膜葡萄糖的正常代谢,最终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以及功能的损害[13];另外一方面,由于术中超声乳化的机械震荡或者温度升高都会影响该并发症的发生。眼压升高考虑为手术后一过性反应性升高,通过口服或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均能使眼压降到正常,这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14-15]。瞳孔轻微后粘连、前房内轻微纤维蛋白渗出考虑为术后无菌性炎症反应,经散瞳、抗炎、抗感染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考虑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眼睛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苏易云.糖尿病白内障76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05-1707.
[2]刘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55.
[3]施虹,钟亚夫.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90-392.
[4]梁素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42-43.
[5]李治业.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531.
[6]韩杰.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131.
[7]李燕子.糖尿病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02-203.
[8]范桂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体会[J].医药前沿,2012,(32):325-326.
[9]闫小四,李忠强.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30-31.
[10]苏菲,孙雅彬,李鑫,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5-1617.
[11]李淑珍.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20-21.
[12]华远锋,钟晓东,余锦强,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63例疗效观察[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2):161-162.
[13]王瑞华,杨国进,刘小兵,等.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7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51.
[14]徐晋,俞江,胡然,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82-2083.
[15]吴军民,田艳春.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28.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陈丹云)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因其手术切口小,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同时术后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小甚至不会产生散光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据相关文献报道,采用该手术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其疗效较显著,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5-9]。
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须注意以下事项:(1)术前做好血糖控制。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创伤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促使血糖的升高,若术前不对患者进行降血糖治疗,很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且术后角膜切口愈合较差,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应在术前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数,将其控制在5.10~7.20 mmol/L,若超过该范围,会增加手术风险。(2)术前应充分做好散瞳。若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得到充分散大,瞳孔直径小于5 mm,当进行手术时容易出现瞳孔缩小,不利于手术的操作,并且容易导致超声乳化头损伤虹膜,造成虹膜出血、瞳孔变形、色素脱失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沉入玻璃体腔、人工晶状体不能植入等。(3)做好连续环形撕囊。该操作由于抗拉力强,能够使碎核以及注吸过程在囊袋内完成,同时有利于保持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正常位置,减少术后炫光,并且能够减少对虹膜刺激等,减少术后炎症的发生,保证术眼顺利愈合及视力的提高[10-12]。
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其可能原因为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组患者长期房水中葡萄糖量升高以及不稳定,进而影响角膜葡萄糖的正常代谢,最终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以及功能的损害[13];另外一方面,由于术中超声乳化的机械震荡或者温度升高都会影响该并发症的发生。眼压升高考虑为手术后一过性反应性升高,通过口服或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均能使眼压降到正常,这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14-15]。瞳孔轻微后粘连、前房内轻微纤维蛋白渗出考虑为术后无菌性炎症反应,经散瞳、抗炎、抗感染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考虑与有无糖尿病并没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眼睛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苏易云.糖尿病白内障76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05-1707.
[2]刘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55.
[3]施虹,钟亚夫.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90-392.
[4]梁素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42-43.
[5]李治业.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531.
[6]韩杰.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131.
[7]李燕子.糖尿病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02-203.
[8]范桂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体会[J].医药前沿,2012,(32):325-326.
[9]闫小四,李忠强.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30-31.
[10]苏菲,孙雅彬,李鑫,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5-1617.
[11]李淑珍.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20-21.
[12]华远锋,钟晓东,余锦强,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63例疗效观察[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2):161-162.
[13]王瑞华,杨国进,刘小兵,等.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7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51.
[14]徐晋,俞江,胡然,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82-2083.
[15]吴军民,田艳春.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28.
(收稿日期:2013-09-23)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