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受损与心房颤动罹患风险间关系

2014-03-04 01:26:43LatiniR,StaszewskyL,SunJL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年4期
关键词:糖耐量心血管病基线

心房颤动(房颤)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并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死亡等。而糖耐量受损又将增加继后糖尿病风险。然而既往关于糖耐量受损与房颤罹患风险间关系尚存在争议。现就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及心血管病诸公认危险因素与房颤风险间关系,进行大样本调研分析。

受试对象为8 943例个体,基线平均年龄63岁。基线77.5%伴有高血压,3.6%伴有心力衰竭,但均不伴有房颤。研究中均采静脉血测定各自基线血糖,若空腹血糖>5.3 mmol/L~<7.0 mmol/L或餐后2 h 血糖>7.8 mmol/L~<11.1 mmol/L,均视为基线伴有糖耐量受损,亦评测基线是否伴有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诸公认危险因素,包括增龄、高血压、肥胖等。人均随访约6.5 年,观察分析基线糖耐量受损与随访继后新发房颤(均结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予以证实)风险间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校正糖尿病及心血管病诸公认危险因素等混杂变量后。

结果显示,在整个随访期内,所有8 943例对象中共有613例新发房颤,首发房颤平均时间为随访3 年时。比较分析表明,基线空腹血糖而非餐后2 h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其每增高1 mmol/L,则继后新发房颤风险相应升高约33%;但糖尿病进展却与继后新发房颤风险高低不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提示,基线空腹血糖升高、高舒张压均与继后新发房颤风险正相关,基线心率却与之逆相关,且服用心血管药物者继发房颤风险亦明显较高,而颉沙坦等心血管药物均不能有效降低继后新发房颤风险,即使在校正心血管病诸公认危险因素后,结果仍不变。

研究者最后认为,该大样本调研结果显示,糖耐量受损尤其是基线空腹血糖升高,而非糖尿病病情进展,可有效预测随访远期的新发房颤风险增高。

猜你喜欢
糖耐量心血管病基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适用于MAUV的变基线定位系统
高技术通讯(2021年3期)2021-06-09 06:57:4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4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