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霞 吉淑芳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新疆电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自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已经开设十年,截止2013年年底已毕业200多人次,现在籍学生47人。虽然招生人数不多,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员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确认发展方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各种教学资源,以努力构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发展体系。笔者就数学专业十几年的教学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本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谈几点看法。
专业课程设置难度过大,学术性太强,不适合成人自主学习,与培养目标脱节。本专业的方向为师范方向,大部分是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提供师资教育培训的,所以本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基础教育课程相一致,并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
电大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专业教学环节脱节,缺乏改革的实施方法和动力。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资源多为文本资源和流媒体课件,在资源建设上缺乏创新。
由于课程考核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本专业所开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多采用闭卷考试,考核体制过于僵化,缺乏针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考核。
对新疆电大系统教师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普通高校相比,差距较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是中学数学老师,学习需求比较单一,他们期待能在远程教育的课堂里接受前沿的知识,不断用现代数学知识充实自己,用高等数学的观点去理解初等数学的内容,将现代数学的思想不断地渗透到经典数学的研究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并进一步指导数学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解决自己在工作方面的困扰和疑惑,在教学中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因此,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1.课程设置:指导性+针对性+自主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以2013年教学计划为准,以下同)分为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部分。必修课为12门,限选课为3门,选修课为13门。电大教育的学员数学基础较差,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电大学员的学习需求,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课程,例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朴,自学难度很大,很大一部分内容在中学教学中用不上。由于这些课程与学员的本职工作没有关联,导致他们对学习这些课程失去兴趣,变为被动的学习,这样会严重地挫伤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因此,建议开设一些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例如计算机数学、数学建模、中学数学的教材教法的研究,或增设与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方面相关的一些课程,将难度较大的专业理论课内容减少,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应用。
在电大教学中,中央电大是各省级电大的业务指导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中央电大应加强教学的指导性,在课程设置上更好地研究课程的组合形式,以更灵活的方式推出多种课程,允许省级电大拥有更大的教学自主权,允许学员进行教学目标自主选择课程,允许省级电大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增设一些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课程,增强专业的地域特色。省级电大通过增加教学的自选课、选修课等形式,增强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形成中央主导、地方为辅的课程建设模式。
2.教学目标:学历+非学历
学历教育历来是电大的重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对电大开设的一些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如果能适时开展一些非学历的培训教学或特色教学,如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师的继续教育签约培训、电大学员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补习、与教育教学资格考证、青少年教育、残疾人教育等挂勾,大力开展与政府、行业的合作,强化电大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优质资源更高效的利用,能使电大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服务于社会。通过不断扩大电大的影响力,逐渐形成以电大教育为主体的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多种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1.教学形式:合作+探究+实践
合作不仅仅指的是学员间的合作,也包括师生间、师师间的合作,学员与媒体以及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合作,共同分享学习的过程和收获,形成相互的支持,特别是心理上的支持与情感上的支持。而通过探究学习、案例分享、情景体验、讲授辅导等方式能够实现师生间知识上的撞击和交融,使知识入脑、入心。通过加强教学的实训环节,凸显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与提升性,使实践工作化,学习生活化。笔者认为,备学员、备学法、备教法、备媒体应该成为电大教师的一种教学本能。
俗话说“教改促进步,实践见真知”,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员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师范方向的,必须抓好实践教学环节,保质保量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学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有效教学方法,将创新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资源形式:与时俱进
课程的资源建设应该具有多样性。在大力普及网络学习的同时,要多研发一些单机版的教学资料,以满足不同网络条件下学习者的需求,使教学辅导更有针对性。
电大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构建强大的支持服务系统极大地满足了学员的学习需求,电大课程的学习资源的种类主要有文本教材、录像教材、录音教材、CAI课件、网上资源等。积极探索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通讯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提供教学辅助信息,如看录像、用CAI课件自学与自测、使用IP课件、网上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开设电子邮箱、QQ聊天室、呱呱平台等方式,同时鼓励学员自主学习,勇于创新。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已成为绝大多数学员学习的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不断得到充实,网络课件有网络版的也有单机版的,不仅适用于安卓系统也适用于苹果系统,学员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程”是最近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词汇。微课程是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立的一种新形式,它时间短、重点突出,适应学员的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能满足学员们个性化的需求,体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将知识碎片化和知识系统化的网络资源相互补充,从不同的侧面满足学员多样的学习需求,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以真正做到每一个理论点都能够以学员的需求为主体,体现学员本位的思想。教师通过指导学员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从而多方面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实施:过程监督
课程设计得再好,资源再丰富,学员没有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一样也起不到好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学员自主学习的监管力度。
由于电大教育师生分离的现状,即使我们为学员提供了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电大的学员大多是在职工作的上班族,他们面临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如果在教学监督上放松,那么学员很容易产生惰性,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监督是必要的。
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监督,而在远程教育环境下,不仅有教师的监督,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进行监控。首先,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具体的计划,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计划,更要根据学员的特点详细到学员在每一周、每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并及时进行反馈,这样有利于学员更好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学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一个详细学习计划并与教师进行协商达成共识。这样既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又实现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再次,教师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要及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在教学中通过对学员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督,更好地保证学员学习的成效。
数学理论课的考试应以方法为主,灵活使用公式解决问题,比如“微积分初步”课程,主要是灵活使用微分、积分公式;如“数学发展史”课程,可以通过写读后感、对中国数学发展的认识等小论文代替终结性考试;又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可通过对教案进行分析、设计、反思这几个过程来进行考核。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员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会学”而“不会用”的现状。
由此可见,课程考核的形式不必只拘泥于某种形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分别实行半开卷、开卷考试、小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改革闭卷考试形式,变注重知识的考核为侧重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核,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让学员能够自主思考,鼓励头脑风暴。也可以将课程考核的比例进行调整,通过加大对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比例,来完成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1.教师培训:知识+能力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占有很大比例,目前本专业使用的教材均为汉语教材,不利于一些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师的教学,应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培训。针对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培训重点,教育较发达地区可相互联系,形成区域性合作,形成团队带个人成长的合作研究及学习、教学模式。同时,可以由新疆电大牵头,遵循自愿的原则形成一对一的教师培训成长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可以跨地域进行,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2.教育技术:良好衔接
在电大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处于相对分离的学习现状,教育技术是搭建师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平台的桥梁。只有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才能真正地做到技术为教学服务。电大的教师要在这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例如:使用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教学辅导、平时作业、IP课件、直播课堂等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实现对学员学习的指导和辅导;通过BBS答疑、电话答疑、现场辅导等形式实现与学员的互动、答疑。这些基本满足了常规教学中师生互动互学的条件。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探求、尝试着怎样应用教育技术让学员乐学、好学。比如西部特色课程,就是一种交互式的学习课件,能让学员不分时间地点轻松地完成学习过程,让学员更乐意去学习;还有目前尝试应用“云教室”技术来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远程环境下的真实课堂。可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在我们的远程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对电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结合电大成人教学特点,我们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资源形式、考核方式、教师培训、教育技术、教学实施等方面不断改进,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努力把“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建设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强势专业。
[1]宋述刚,何先平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课程体系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2]宁德荣.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2,(6).
[3]王光生,何克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电大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