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陈爱军,孙喜霞
病例报告
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合并弥漫性冠状动脉瘤一例
刘欣,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陈爱军,孙喜霞
患者,男性,31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无力。10余日前头部剧烈晃动后突发视物模糊,以左眼为重,伴恶心。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达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4年,曾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我院行溶栓治疗。患者体型肥胖,吸烟、饮酒多年,患高脂血症。神经专科检查右眼视力减退。临床查体、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未见异常。主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超未见异常。
颅脑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右侧颞枕叶、小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右侧额顶叶、胼胝体膝部软化灶;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钙斑;左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明显增粗扩张,最宽处约14 mm;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出额外两支大脑中动脉。脑血管造影示:左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延长并扩张,造影剂排空延长明显;双侧副大脑中动脉。冠状动脉CTA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弥漫性动脉瘤伴大量血栓形成,瘤体最大径约29 mm;右冠状动脉管腔中度狭窄。图1
图1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合并弥漫性冠状动脉瘤的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是以椎基底动脉管腔异常扩张、延长移位为特征的一种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文献报道VBD的发生率低于总人口的0.05%,其病因主要与先天性椎基底动脉中层发育不良和后天获得有关。CT诊断标准是基底动脉超出斜坡或鞍背范围,可诊断为过度延长;基底动脉直径>4.5 mm,可诊断为扩张。冠状动脉瘤(CAA)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其发病率约为0.15%~4.9%。CAA多见于单支血管,弥漫性CAA少见,其病因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动脉中层发育不良;另有血管炎、结缔组织病及感染等。本病例左侧椎基底动脉扩张明显,冠状动脉弥漫性扩张伴大量血栓形成,为VBD合并弥漫性CAA伴血栓形成,属罕见病例,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患者为年轻男性,免疫指标、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均不支持血管炎、结缔组织病及感染等导致全身性血管病变,病因考虑为先天性动脉内弹力膜及平滑肌缺乏,血管壁在长期血流冲击作用下迂曲扩张,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血栓及微栓塞形成,造成远端细小动脉栓塞,进而出现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症状。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为其促进及发展因素。VBD合并CCA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案,主要有内科对症治疗及外科手术干预。内科治疗主要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但可能会增加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外科干预主要为微血管减压术。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及相关的并发症。
2014-07-29)
(编辑:许菁)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CT检查科
刘欣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影像学 Email: youranxin@yeah.net 通讯作者:孙喜霞 Email: 13940999033@139.com
R54
A
1000-3614(2014)11-08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