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李晓辉,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版《生物学》实验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生物学通报》常务编委,北京市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培训教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
《中国教师》:李校长,您好!能否先请您谈谈对校本教研的看法?
李晓辉:我们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抓的工作还是挺多的。在我的头脑中,校本教研的热点已经过去,现在我的热点没在这个地方,但是,通过今天的谈话,我觉得还可以给校本教研以新的内涵。
我第一次是在北京教育学院听说校本教研的。当时,教育部出台了一个“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推进文件。我们在北京教育学院开座谈会,北京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认为,校本教研由学校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应该由教育学院、教科所、大学来完成。当时,他发言之后,我就表明了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校本教研一定是以学校为基础的。
我们撇开它的定义,先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的作用。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需要三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本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怎么教课的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可以向别人学,而实践性知识最大的特点是,一定是自己在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若脱离了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说,我们学校有位老先生吕老师,他上课的话非常少,但他的每句话非常到位,别的教师可能讲三、四遍学生还是不明白,而他一句话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这种本领你怎么学?即使你最终学得像,但是绝对达不到人家的程度。可见,实践性知识一定是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生成的,这是教育学院、研究所、大学都做不到的。因此,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校本教研一定是以校为主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校本教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都各有特色,那么学校的特点怎样得以体现?这也不是一个教育学院或者大学能完成的,是需要依靠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为例,不提它所有的历史因素,它的特点,咱们就说一个最现实的,就是学生的整体程度比较好,这个体现在哪里呢?知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兴趣,学生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活跃,学生善于表达。其实,并不一定说善于表达的学生就一定比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优秀,这只是一个学校的特点。那学校就要针对学生的程度研究学校教学等一系列的工作。早在1992年我刚到实验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就有一种说法:教学要源于大纲,高于大纲;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这种提法现在已经不稀奇了,但在当时,可以说实验学校是很有气魄的。这就是一个学校的特色。
所以,校本教研最起码有两点可说明它的价值。第一,针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校本教研的价值是非常大的。第二,从学校的发展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来讲,它本身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校本教研概念的提出是有价值的。虽然,在提出校本教研之前,学校的教师也做教研,但是校本教研的提出确实能促使学校对教研的含义与任务价值的理解有所不同。原来,学校对教研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新教师去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现在,学校是在考虑如何做校本教研这件事情。所以,校本教研的价值,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无可争议的。
《中国教师》:您对校本教研进行了很好的概念与价值阐述。那么校本教研该怎么做?可否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贵校校本教研的经验与做法?
李晓辉:校本教研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尝试了很多的途径。我们在最开始做校本教研的时候,先是对原来的教研方案做了整合。比如,有几种基本的方式,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制度,这种备课制度直接指向教学工作,这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每周为学科备课组安排出一节课的时间,给予集体备课时间上的保障。其次,我们一直在坚持学科教研组的办公机制。不仅如此,这几年,我们也在做一个叫“4+1”的组级教研活动。所谓“4+1”组级教研活动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一个学期20周,大概有效时间5个月,这5个月中,我们每个月会拿出一个周二给学科教研组自主设计教研活动,一个月共4次。而“+1”,就是每个学科教研组每个学期可以有一次外出集体学习、集体研讨的活动。另外,我们会在学校层面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这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形式上的保证。比如,我们每学年在年级大考之后,会有一个年级分析会,该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师坐在一起研究学生的特点,一学期有两次。再比如,每年有毕业年级的工作研讨会、起始年级的工作研讨会,以及教育教学年会等,这都要求全校教师参加。我们从学科备课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和学校的层面,将所有教研整合到一块儿,从形式上来讲,这就是在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在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还专门有一项计划:教师成长促进计划,意思是教师是主体,成长是教师的事情,学校起促进作用。我们采用的是项目式、主题式的工作方式。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四科的教师组成一个组,专门研究数学、科学的教学,指向数学、科学的本质。这几个学科的教师形成一个项目组,这个项目可能会维持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大家针对问题,一起来研讨、解决。这项工作,我们也坚持了几年。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完全用的是业余时间。刚开始时,我们利用周五下午4—6点的时间,当时大家研讨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只要有想法,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师就可以组成小组进一步讨论。后来,研讨的主题慢慢走向实用、现实,这也是在搭建校本教研的平台。
所以,校本教研从形式上来讲,应该有一些组织形式,如果没有组织形式,校本教研是没有办法实施的。在这个基础上,校本教研单有组织形式是不够的,还要搭建另外一个平台,即主题的平台。
那么,主题的平台怎样来搭建?比如说,搭建备课组的内容很简单,因为有备课的任务,教师只要备课就行了。学科教研组也是如此。但搭建主题的平台怎么做呢?
第一,课堂教学。因为在学校里,我们一直说“两课两教”,“两课”指课程、课堂,“两教”指教师、教研。我刚才已经谈到,我们抓课堂的时候,校本教研的形式已经有了,而主题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先是提出了做“有效课堂”的探索。把这个话题抛出去之后,我们会给予教师专业引领,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有效课堂”的内涵。这个引领基本上是基于别人的研究而进行的资料整理与摘编,然后我们会把材料发给各位教师。同时,为了配合有效课堂研究,所有的学科组都要围绕这个话题进行研究并做研究课。从形式讲,研究课是要录像的,这是我们基本的教学要求,叫“一人一课”,即一人做一节课,内容可以自己随意选择。在那段时间里,大家谈论的都是有效课堂的内容,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召开一次教育教学年会,各个学科组进行交流。
有效课堂的探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又提出了一个主题——高效课堂。我们在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高效课堂时,首先明确地提出“高效课堂”的探索旨在砍掉课堂中无效的部分;其次是请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教授来讲有效负荷的理论,分析课堂上的认知负荷哪些是内在的,哪些是外在的,哪些是关联的,怎样进行整合;最后是要求教师做课,将探索落实在课堂中。
到了2010年,我又回归到叶澜教授提出的课堂的生命活力,提出了“活力课堂”。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关于提高学业质量的探索,现在我们提出了生命活力,目标的指向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而是人的全面成长。只有指向人的全面成长,才能把人内在的东西全面挖掘出来。所以,我们提出了三个活力: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之外的全面发展,关注三维目标特别是第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的活力,课堂不仅是学生的生命体验过程,也是教师的生命体验过程;知识活力,它其实是最低级的,但大家平时容易忽略。什么是知识活力?或者说什么样的知识是活的?简而言之,抽象的东西就是死的,与现实联系的东西就是活的。然后,我们用这个主题作为一个平台,开展“学科月”活动,由准备成熟的学科教研组申报活力课堂的展示,研究对活力课堂的理解,做活力课堂的研究课。最关键的是一个月之后,教研组要在全校教师面前汇报自身对活力课堂的理解与实践。这项工作目前持续了一年半,现在除了音乐、体育、美术之外,其他所有学科的课全部都展示了一遍。我觉得这次展示有效地解决了下列问题:第一,最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的活力,因为教师在汇报的时候,我们会给他提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要求教师汇报的内容,反映出如何用自身学科的独特性,让听课的其他学科的教师了解自己对学生成长的贡献。比如说语文,我们要解决听说读写的问题,但目前考试只考读与写,怎样把听与说相结合来解决读与写的问题。再如,英语,在选择话题的时候,会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密切的内容。初一的一个单元讲如何为别人准备生日礼物,一般的教学流程会有一个对话,学生进行模仿。但我们的一位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来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都做了些什么,完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然后,这位教师继续问学生有没有经常收到礼物,收到的礼物是什么,最后讲如何给别人准备礼物。原来的课堂设计是学生看别人怎么做,然后把相关的词语学会,但现在不是,学生自己有话说。这样,教学就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作为一所学校,校本教研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要把学校教育教学的品质提上去。既然要把教育教学的品质提上去,这里一定会有主题词与方向的引导,不然可能会流于形式,或者没有深度,没有生命力。
这里,我们还有一条线索,就是从课程的角度来抓校本教研。高中实施新课程之后,与原有课程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个人理解,第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教材的权威性被打破,因为现在教材的种类比较多,教师们也发现各种教材之间居然有这么大的差异。我们就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提出要做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是有学校特色的。
那么,怎样实施校本化?我们做了两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体系结合到一块儿。学科知识体系是专家的认识,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专家的认识、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调整顺序,以符合学生认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整合到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中。
为了落实这项工作,我们让大家做两件事:一是有实力的学科教学组编写校本教材,我们称之为读本,实力相对弱的可以编学案。这里的学案与一般意义上的学案不同,我们暂且用这个名称。比如说,我们编校本教材的时候,必须明确要遵循课程标准。我们要以现有教材作为参考,特别是北京地区同时使用两套不同版本的教材,东片使用一套教材,西片使用另一套教材,所以校本教材最起码要包含东、西片两套教材的共性内容,不是共性的但又有价值的内容也可以放进去。目前,校本教材比较成熟的是三个学科:生物、化学、历史。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这两个问题。1999年,我在《学科教育》发表过一篇关于用教材教的文章,那时候还是停留在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这个层面,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学校教师可以编教材的水平。我们现在就是要引导大家朝这个方向走,但是目前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具备这个条件。二是所有学科都必须编学案。这个学案的概念是与教案相对应的学生课堂学案。因为教案解决的是学科教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教师要把教学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可见的东西。我们最早提出这个学案的时候,是由于新课程课时不够,但当时的概念是模糊的,后来就慢慢变得清晰,就是与教案相匹配的学生课堂学案。学案里首先应有课堂目标,然后引入话题,甚至一些案例。教材是完整的,但是在学案中呈现的顺序,就是教学内容的顺序与组织形式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学生可以通过学案在课堂上生成学习。
第二件事是学科训练体系的构建。所谓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到底什么是技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就是技能。比如说,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人家考你的时候,会给你一个代数式,而不会问你定义是什么。而技能的习得又有自己的规律,它与一般知识的获取不同。技能性知识可以通过模仿、训练而熟练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训练的价值,训练一定是有价值的。其次,我们要研究如何让训练变得有效。比如说,我给学生出六道题,两道题一个层次,共三个层次,到最难的第三个层次,基本做对,就意味着学生理解了概念。对于学科训练问题,既要有质,又要有量。我们要避免出现什么情况?就是教师是给了六道题,但六道题全部是第一层次的,或者都是第三层次的,那么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可见,这个量不在于多与少,也许就留两道作业题,学生一晚上也做不完,也许留了20道作业题,学生5分钟就完成了。我们最后的指向就是最基本的想法:必须把时间高效化。所以,我们开始编学科训练体系。到今年本学年结束,学科训练体系应该能全部完成。这样一来,所谓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们有非常实的事情在做。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完成,我们还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可操作角度来讲,只能是备课组编,第一年编完后,第二年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只能修订,不能重编,修订范围在30%,不能大量地修订,也不能不修,这样,三年一轮,基本就将其变成学校的成果。当然,做这件事,还有经费的保障,我们是给教师付稿费的,而学生是免费使用的。
《中国教师》:您能就校本教研促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方面谈谈贵校的举措与宝贵经验吗?
李晓辉:我刚刚谈得比较多的是学校层面,教师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
我们首先还是从平台组织形式来谈。我经常讲,教师一定是在战斗中成长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还是活力课堂,我们都提出了“一人一课”。而这“一人一课”的活动过程都是以备课组的形式将课进行打磨后往外推的。而在课堂教学方面,年轻教师的课是我们整个学科备课组重点打磨的一类课,那要打磨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位年级教师,准备一节课最后形成了三个教案,第一个教案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很好的一个教案了,在这个基础之上,又继续打磨修改到第三个教案。在做活力课堂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年轻教师,而比较成熟的教师也会受益,会有思想上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想法。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成果的时候,教研组长一般都是推举年轻教师的课例,重点打磨年轻教师的课,这样年轻教师课程环节的精细程度与语言的准确程度会高,这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利的。再比如,我们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学案的编写模式,是“总分总”的模式。大家集体讨论纲要,集体讨论章节内容,定稿之后,个人独立完成,完成之后,大家又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所以,大家的起点也许不同,但是写成内容的水平是对等的,这样老教师自然就把年轻教师拽上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讨论的时候,大家可能基本在听老教师在那讨论,讨论几次之后,大家就都可以发表观点了。所以,校本教研一定是解决学校的事,但在这一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作用是最大的。
《中国教师》:您在前面提到,校本教研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品质。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提法。请您再谈谈校本教研如何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李晓辉:我建议还是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有组织形式。一定要有精心设计的组织形式,这个组织形式一定要给予落实。第二,一定要有主题。这个主题要从教师教学实践中产生。目前,我们还在做北京市的一个重点课题“持续改进课程教学”。什么是持续改进?它就是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实践,然后再发现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是不断地在往前走的。这是学校自我挑战、实现自我超越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我觉得还有两件事是可做的,一是加入某一项研究的共同体。现在的研究共同体非常多,如民间的、官方的、半官方的。有的人说这些共同体不好,我觉得不在于好不好,而在于我们的教师是否动起来。加入一个共同体。它有现成的东西,教师加入之后,就可以进行模仿。我觉得,做教师,模仿一点都不丢人。
如果没有这种共同体,则可以做一些课题、项目的引进。比如,有段时间,我们就在疯狂地学习冯忠良教授的“结构定向化教学”。我们学校有个小型的读书会,大家都读冯忠良教授的书,读完之后交流,交流之后开始尝试做课。作为学校的引领者,我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推下去,得让教师们有那种想去做事、想去尝试的冲动。我们觉得这是每所学校都应该做的。
另外,作为学校的领导,要做好这件工作,应该有两方面能力,一是他的头脑中应该时时刻刻有本学校的情况,这是往里看;二是往外看,看到外面的世界。比如,上星期我们学校做了期中分析,重点谈了两个变化给教师们带来的影响。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发布,2016年高考英语100分,分值减少。相对应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变化,其他学科教师也提出了各种问题,家长对英语学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就对教师们讲,首先,课程计划没变,课标没变,教材没变,课时也就不能变。其次,如果2016年英语真的提前考试,我们的对策是高一高二赶紧先把外语抓出来,而不是不管。第二个变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明确写了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管、办、评分离,这要怎样应对?我们要提前思考,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应对。我们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是机遇?有变化的时候会存在机遇。所以,这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对教师讲,原来大家都承认实验中学的教师能力很强,能把学生的好成绩教出来。那么现在北京的高考,2013年之前,理科状元是7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50分到660分,中间相差50~60分的范围。但2013年就开始发生变化,理科高考状元726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分为691分。这种情况下,分数的差距并不明显,别的学校的教师也能教出那么高的分数,这时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就明确地给教师讲,下一个教育教研的重心就是所有学科都要搭建除了必修课之外的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术平台。
那么,做学术平台是什么概念?比如说,前不久,地理教师谈学生参加地理竞赛,成绩很好。上午的竞赛形式是让每个学生看电脑中的景观图,然后给学生材料,用这些材料来解决一些问题,下午的竞赛形式是四人一组外出,进行考察,搜集植被、地质等资料,回来后每个人独立完成相关的问题。我们觉得这个竞赛方式不错,建议把这项活动做成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临赛之前简单地组个队参赛。这个活动平台有考察,有研究,能把学生持续性地吸引过来。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所有学科都要搭建学术平台。这样一来,即使整体的高考变得比较简单,即使重点大学的录取不再只看高考成绩,我们仍然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按照教育规律做事。所以,在校本教研上,学校既要明白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得有向外看的视野。
(责任编辑:马赞 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