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阈下迷失的美国梦

2014-03-04 18:50唐文
东疆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美国梦平等

[摘 要] 美国梦是美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隐含的矛盾也成为美国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美国梦的开端、发展、演变、破灭和回归都被形象地记录在了美国文学之中。在文学视阈下,美国梦被形象地阐释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美国梦拥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梦想的急剧膨胀和“平等”这一梦想基础的不真实性最终带来了美国梦的破灭。但这只是物质层面美国梦的破灭,体现美国精神、追求精神信仰和自由的美国梦依旧是美国人民难以释怀的情结。

[关键词] 美国梦;财富梦;自由梦;平等;失梦的一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6-29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20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12E085。

[作者简介] 唐文,女,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临沂大学认知与语言学能基地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美国现代文学。(临沂 276005)

纵观美国四百年的发展历史,由一个宗教避难所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其中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在诸如“民主”、“自由”、“大熔炉”等不同的标签中,只有“美国梦”最能体现美国的民族特质和美国人的心理状态。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出版了《美国史诗》一书,在书中他多次提到了“美国梦”一词,并试图对其内涵做出界定。在这之后,“美国梦”成为了一个流行术语,并成为美国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一、美国梦:充满矛盾的综合体

虽然直到20世纪中期才被广泛接受,美国梦实际上始于17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大陆之时,贯穿于美国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美国民族精神和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出现之时美国梦便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它在吸引成千上万移民、保障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同时,本身不但充满了悖论,而且包含了大量流变的因素。如果说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梦想足以左右其历史发展的历程。

从文学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对美国梦进行阐释的众多文本都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清晰地界定梦想的内容和主体。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美国梦的宪章”[1]58,第二段的开头便讲道:“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段话中的“生命、自由和幸福”被认定为美国梦的核心内容,但对于何种程度的自由和幸福算得上是美国梦,起草者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独立宣言》对美国梦核心内容的阐释,一方面指出美国梦是个内涵模糊的概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梦本身充满了流变的元素。

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对美国梦做了这样的界定:它是能够“让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2]28,也是“对这样一个国度的憧憬,在那里每个人都有依据自己的能力实现目标的机会”[3]65。可以看出,亚当斯对美国梦的描述中梦想的主体并不清晰,前半部分的主体是美国政府,而后半部分则变成了美国公民个人。纵观其发展历程,美国梦的内容和主体并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这成为后来美国在政治、民主、个人主义等领域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认为,美国梦存在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物质富裕和精神自由仍是美国梦的基本内容”[4]3。虽然两个层面在一定历史时期相互依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必定会分道扬镳。伊甸园的神话是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基础。最早到达美洲的清教徒们心中怀有一个梦想——找到上帝许诺的迦南王国,建立自己的“山巅之城”。可以看出,最原始的美国梦是一个宗教梦想,也是一种精神信仰。正因如此,殖民地时期大部分文学都是赞美上帝或者探讨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例如,这一时期出现了以爱德华·泰勒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他们的诗歌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上帝的踪影。泰勒的代表诗歌《家务》,通过一架普通的纺车,表达出清教徒对上帝的崇尚之情。怀揣着宗教梦想,到达目的地的清教徒们看到的却是没有任何文明气息的原始大陆。没有太多的怨言,他们用辛勤的劳作开发荒蛮之地,并在辛苦的劳作之余寻找生活的乐趣。美国最早的女诗人之一安妮·布拉德斯特利特被称为“第十个缪斯女神”,她的诗歌集《沉思录》就体现了早期清教徒苦中取乐、始终不放弃梦想和追求的精神。

一方面是宗教梦想和精神信仰,另一方面是艰苦的自然环境,两个因素使得早期的美国梦表现出了精神追求和务实两个特点。范·威克·布鲁克斯在《美国成年》一书中这样总结美国人的性格特点:“行动之人”和“信仰之人”(“man of act”,“man of God”)[5]10,这两种性格指明了美国人将理想主义和务实精神结合到一起的特质。这种特质帮助殖民者在短时期内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并初步建立起了殖民地。然而,理想主义和务实精神分属于精神和物质两个不同的层面,虽然在特定时期两者可以相安无事,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结合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殖民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冲突。例如,布拉德斯特利特的诗歌《写在房屋烧毁之际》就编织了女诗人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上帝的怨怼,又有对宿命的认可;既有对世俗之物的留恋,又有对精神信仰的归依。诗人写道:

我突然惊起,看到了火光,

我向我的上帝大声地呐喊。

表面上这呐喊声是在对万物之主求救,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在厄运来临之际的惊慌和对上帝的谴责,间接地指出了早期殖民者心中信仰和欲望之间的矛盾。詹姆士镇的建造者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概述》强调了美国梦物质性的一面,他这样讲道:“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劳动和土地的主人……即使他身无分文,也可以通过辛勤劳作变得富有” 。这一对迅速致富可能性的夸大,在之后的四个世纪里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梦者。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美国梦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正式分离体现在同一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和哲人身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强纳森·爱德华。富兰克林和爱德华都是美国清教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代表的却是清教徒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即“理智的世俗思想”和“宗教完美主义”[6]27。富兰克林虽然出身贫寒,却凭借努力很快发家,成为“穷小子变富翁”梦想成为现实的力证之一。富兰克林著有《富兰克林自传》一书,其中的十三条训诫体现了其务实勤奋的一面,成为后代实现美国梦重要的自我标准之一。与富兰克林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同,爱德华怀着对上帝的绝对信仰,对当世人物质欲望的膨胀提出了严厉批评,在重要作品《自述》中试图用亲身经历感化世人重新对上帝膜拜。以爱德华和乔治·怀特菲尔德为代表,北美殖民地掀起了一股“大觉醒运动”。所谓“觉醒”,指的是将人们从物质欲望中唤醒,重新去追求最纯真的宗教梦想。虽然这是一场宗教复苏运动,但从长远角度看来,对美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在梦想维度上凸显了美国梦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难怪有学者指出,美国梦“是北美‘大觉醒运动中孕育出来的一种美国式的民主思想”7[72]。

二、物质梦的出走和破灭

美国梦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早期的殖民者身上得到了较好地结合,他们信仰上帝、对未来充满希望,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建设家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层面却渐行渐远,直至精神让位于物质,美国梦最终等同于物质梦、财富梦。

“大觉醒”运动之后,美国的民主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菲利普·弗里诺是第一位美国本土诗人,诗歌大多取材于北美人文自然风光,如《印第安人墓地》和《野忍冬花》等。弗里诺还是一位民族诗人,他的诗歌对唤醒北美殖民者的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作品为《美国的荣耀蒸蒸日上》。如果说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主要模仿了欧洲文学,那么处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间的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则更多地体现了原创性,形成了美国文学发展模式的雏形。这一时期,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西进运动”对美国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人们对当下的生活不满足,仍然可以渴望在不断西进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人心中都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梦想的实现在世人看来触手可及。以拉尔夫·艾默生和亨利·索罗为代表的“超验主义运动”,一方面强调人实现梦想的无限可能性,试图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到达“灵”与“神”的结合;另一方面凸显了美国民主思想,倡导建立美国人自己的文学,例如艾默生的《美国学者》被称为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在结尾处作者呐喊道:“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将第一次矗立在世界之林”[8]344。沃尔特·惠特曼是另一位具有积极浪漫主义情怀的民主诗人,在《美国在歌唱》中读者听到了来自各个阶层热情洋溢的歌声,而《草叶集》是将个人情怀和爱国热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南北战争时期,“西进运动”接近了尾声。曾经试图在“更西边”实现梦想的美国人终于到达了大西洋,面对大海他们停住了脚步,也停住了浪漫主义的幻像,回过头去开始脚踏实地思考人生。这一时期,由欧洲大陆传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城市生活法则深入人心。而自底层发家的洛克菲勒和摩根等大财阀,更是将“穷小子变富翁”的美国财富梦演绎得淋漓尽致。1867年,美国作家霍瑞修·爱尔杰出版了小说《穷小子迪克》,讲述了迪克从一个擦皮鞋的穷小子跻身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此后,爱尔杰一共出版了一百多部“穷小子变富翁”的小说,几乎每部都是畅销小说,总销量近两千万册,创造了所谓的“霍瑞修·爱尔杰神话”。爱尔杰的成功既标志着美国梦向财富梦的转型,也推进了这一转型的进程。综合看来,美国文学进入了现实主义时期,美国梦变成物质梦,而这也为后来所谓美国梦的破灭埋下了隐患。

1873年,马克·吐温和查理斯·华纳合作了一本讽刺小说,题目“镀金年代”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状。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表面上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蒸蒸日上,实际上随着美国梦的转型,各种社会问题波涛暗涌,这就是美国的“镀金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家冷眼旁观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创作了一个个追名逐利而最终梦幻破灭的人物。在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伊登从一个水手成长为名作家后,意识到了梦想的荒诞性而变得了无生趣,最终选择了投海自尽。不幸的是,伊登的结局也预示了作家最终的命运,杰克·伦敦在出名之后也走上了不归路。德莱赛·西奥多的“嘉莉妹妹”也是一个为了物质欲望而走上不归路的追梦者。为了追求明星梦,嘉莉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费尽心思周旋于不同男人的身边,并最终变成了大明星。然而,故事的最后,情人赫斯特伍德用煤气了却残生的时候,嘉莉坐在摇椅上面无表情地前后摇动,她成了一幅空皮囊,在漂亮的外表下面内心早已空空如也,最终“以成功者的悲剧来展示美国梦的幻灭”[9]118。作家亨利·詹姆斯将视野投向了欧洲大陆,小说人物为了实现梦想,不远万里来到欧洲大陆,然而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均以悲剧结局。《一个贵妇的画像》中少女伊莎贝拉为了见识大千世界来到欧洲,她的纯真被别人利用,坠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最后只能沦为命运的奴隶。当追梦者淡化了自由和信仰的精神层面,只沉浸于物质欲望之中,不断地去追名逐利,他们的美国梦只能以失败、失望甚至绝望而告终。

一战之后,美国文学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科技的迅猛发展、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传播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人们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并对自我价值产生了疑惑。此时的文学围绕着人际关系的疏离、人性的异化和生存意义的缺失等主题展开,集中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现实主义时期沿着物质路线走失的美国梦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悲观和绝望。“精通现代叙事艺术”[10]120的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主人公从自然主义视角出发,将世界看作是黑暗的、虚无的,曾经的梦想已然走失,现在只能以“硬汉形象”维持仅存的一点尊严。威廉姆·福克纳是最具代表性的南方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约克纳帕塔华县为背景,展示了南方复兴梦想的破灭。例如,《喧哗与骚动》讲述了康普生家族没落的悲剧,小说从精神病患者班吉、忧郁症患者昆丁、冷酷自私的杰生等视角展开,让读者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梦想破灭之后的绝望。

标志美国梦最终破灭的两个小说人物是盖茨比和威利·洛曼。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短暂的安逸时期,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汽车、电话、现代艺术等时髦的字眼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现在看来,所谓“爵士时代”不过是物质享乐的时代,在奢靡浮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和无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弥漫着欢歌和纵欲的气息,豪华奢靡的舞会、纸醉金迷的生活,整部小说就是一部“爵士时代”的写真。盖茨比是美国梦在现世的化身,他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暴富之后,企图与心爱之人黛茜再续前缘。然而,盖茨比不但没有得到黛茜的垂怜,反而毫无意义地赔上了性命。大人物盖茨比是“了不起”的,其没有价值的死亡更衬托出小说题目的反讽性。盖茨比梦想的挫败,预示了“爵士时代”的没落,尖锐地指出了美国梦破灭的深层原因。威利·洛曼是阿瑟·米勒1949年的戏剧《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年逾花甲的威利在一家保险公司就职,梦想通过升迁拿到较高的薪水,更加宽裕地养活一家人。然而,威利不但没有得到升职,反而被公司开除。为了赢得巨额的保险赔偿费,残酷的现实将威利逼上了绝路。《推销员之死》一经推上舞台,立刻在观众群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威利代表了最普通的美国人,他的梦想也是最朴实的美国梦——养家糊口,但是连这最简单的梦想也实现不了。他的失败证明了美国梦的瑕疵,在最普遍的意义上说明了美国梦已然不在。戏剧之所以如此成功,正是因为其釜底抽薪般地动摇了美国梦之大厦,促使读者“对人性和生活的正确方式进行思考”[11]165。

随着物质梦的出走,美国梦早已经不是清教徒到达美洲大陆时的梦想,它变成了追名逐利的代言词。正如有评论者指出,“盖茨比的梦想并非真正的美国梦,而是歪曲变质了的美国梦”[12]408。其“歪曲变质”之处,正是脱离了精神信仰的支撑,沦为物质欲望横流的世俗梦幻。

三、美国梦之平等梦幻

《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说“生命、自由和幸福”是美国梦的核心内容,那么这段话中的“人人生而平等”即为实现美国梦最基本的条件。在美国国父们看来,这样的平等是“不言而喻”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吉姆·卡伦在《美国梦:一个概念成就一个民族之简史》一书中提出:“大多数人相信,‘平等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这个角色只在理论意义上存在,因为平等是美国梦存在的根基。”[1]108卡伦的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平等的概念是美国梦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真正的平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之相反,不平等的现象比比皆是。实际上,当杰斐逊们签下《独立宣言》之时,他们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之“人”仅限于是白种人,更确切地说,是指来自欧洲大陆的安格鲁萨克森男性。卡伦也指出,起草者所谓的“人”,“不是女性,也不是肤色或黑或黄的‘奴隶,而是文明的白人男性”[1]51。这种对享受平等群体的限定,成为女权主义运动、少数族裔争取民主权利运动等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阿比盖尔是《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约翰·亚当姆斯的妻子。据说,当亚当姆斯参与制定宣言之时,阿比盖尔曾经警告丈夫:“不要忘记女士们”。然而,丈夫并没有将妻子的警告当真,女性的权力和地位在《独立宣言》中完全没有涉及到。美国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妇女取得选举权结束。20世纪60年代,美国迎来了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在美国文学界掀起了女权主义批评的热潮。20世纪60年代末,凯特·米勒特推出了代表作品《性政治》,宣告了女权主义批评运动的正式诞生。米勒特提出“阳性批评”,指出男性父权社会的弊端所在,更揭露了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文学的打压。70年代末,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女权主义作品《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作者批判了传统文学将女性固定为“天使”和“妖妇”两种形象的做法,并以全新的女权主义视角阐释了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和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权主义批评家之一。70年代末,肖瓦尔特出版了《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以历史发展观再现了女性文学传统,并将女性文学称之为“文学的亚文化群”。问世于1991年的《姐妹的选择:美国妇女写作的传统和变化》赞扬美国女性已经创造了“我们自己的文学”[13]21。肖瓦尔特2009年的专著《女性陪审团:从安妮·布拉德斯特利到安妮·普鲁的美国女性作家》专门探讨了美国女性作家的创作传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顺应整个世界“由女性角度来看待女性”[14]88的风尚,美国女性为了成为享有美国梦之“平等”权力的群体不断奋斗着,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权主义评论家以文学为阵地,口诛笔伐传统的男权中心论,“努力发掘、寻找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给予重新评价,以建立独立的女性文学史”[15]350。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被“定位为‘女权主义文学的一部分”[16]28。

黑人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也是美国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宣布在美国完全废除奴隶制。这一宣言的颁布,对黑人争取自由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自由并不等于平等,就平等问题来说,黑人运动的路程还很遥远。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中,黑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争取平等民主权利的运动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对其它的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马丁·路德·金博士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大声疾呼:“我们虽然遭受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梦之中。”代表广大的黑人群众,金的美国梦便是平等的梦想,而这也是美国众多少数族裔群体的美国梦。

与黑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运动相呼应,美国黑人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内战之前为第一个阶段,大部分黑人文学描写了奴隶的生活状态,一般从奴隶的叙事角度展开。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于1852年正式出版,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索之一。小说的主角黑奴汤姆具有高度的基督教自我牺牲精神。虽然历经磨难被转手买卖多次,汤姆不但对痛苦采取了隐忍的态度,而且从未放弃信仰,连敌人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化。近年来,有评论指出,汤姆的隐忍态度实则是对奴隶制的纵容。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黑人文学开始了第二个阶段,主要探讨了黑人对于奴隶制或反对或隐忍的态度问题,黑人作家们初步唤醒了黑人群体的民族意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纽约黑人聚集区哈莱姆兴起了黑人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为兰斯顿·休斯。休斯在18岁时便写作了《黑人谈河流》,诗歌将非裔美国人群体的发展史比作一条河流,认为黑人是美国文明创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诗歌的最后,徜徉岁月河流的诗人感叹道: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952年,拉尔夫·艾里森出版了小说《看不见的人》,主角“我”声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暗喻社会身份的不确定。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我”在故事的最后永久地隐藏在了一个地洞之中,暗讽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群体的种族隔离和排斥。第三个阶段开始于“美国民主权利运动”时期,黑人文学向纵深发展,成为后殖民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深层次上唤醒了黑人的民族平等意识,而且使黑人文学逐渐融为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1976年,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发表了小说《根》,作家声称花了十二年的时间追溯到了六代之前的祖先昆塔·肯特,并根据肯特和子孙们获取自由的经历写成了小说。《根》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标志着黑人文学开始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学。20世纪80年代初,爱丽丝·沃克出版了书信体小说《紫色》,小说由赛斯写给上帝和妹妹的信件组成,记录了赛斯成长为独立坚强女性的故事。小说不仅探讨了种族压迫和歧视等问题,还涉及了黑人女性获取和黑人男性平等地位的主题。1987年,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的扉页上写下:“六千万甚至更多”,意为小说的鬼魂宠儿代表的是美国历史上死去的六千万甚至更多的黑人。《宠儿》重要的文学意义在于试图通过与“过去”对话,为黑人寻找一个在现世生活的支点,对黑人的民族传统和民族自我意识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在美国社会,无论是黑人文学,还是亚裔文学、犹太文学、西语裔文学、土著文学等,探讨的都是如何寻求身份认同的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平等”这一关键词。少数族裔群体在追寻美国梦时,或渴望找到精神信仰,或渴望实现财富梦,然而没有平等可言的自由梦和财富梦都是空中楼阁,因此争取和主流人群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构成了少数族裔美国梦文学的基本内容。

四、失梦的一代

亚当斯如此阐释美国梦:美国旨在让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虽然他并未对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下定义,但是所谓“更好”不只是物质上的富有,还包含了信仰自由、政治改革、教育平等,等等。如前文所讲,正因为最初未对美国梦做出明确的界定,美国梦含有大量流变的因素,其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1]7。因此,内容的不断改变成为美国梦最大的特质之一。从最初清教徒单纯地追求宗教信仰的自由,到富兰克林和爱德华物质梦与宗教梦的分离,到后来美国梦逐渐等同于财富梦 ,再到近代以小说人物盖茨比梦想破灭为标志的美国梦的幻灭,美国梦的具体内涵几经改变之后,看似走到了梦想的尽头。梦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所谓梦想破灭间接地指出了对未来的迷茫。在《美国梦,美国噩梦:1960年以来的美国小说》一书中,凯思林·休姆提出,在当代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弥漫着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而产生的失望和沮丧,这些作家可以被称之为“失梦的一代”(“the Generation of the Lost Dream”)[17]292。

当梦想看似破灭,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反思梦想的内容。美国梦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财富梦逐渐成为美国梦的焦点所在,而对精神信仰和自由的追求退居幕后。“失梦的一代”作家在批判美国梦沦为物质享乐梦想的同时,呼吁对于民主、自由、信仰等精神梦想的回归。美国梦浓缩了美国四百年历史的精华,体现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特质,是美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情结。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其2006年的自传《勇往直前:重拾美国梦》中,呼吁美国人民带着无畏的勇气重新审视梦想,他提出:“勇往直前。那才是美国精神精华的部分……我认为,正是这种勇气让我们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民族”[18]421。奥巴马两次连任总统,这和他“重拾美国梦”的竞选标语不无关系,体现了美国人民心中深深的美国梦情结。美国人民渴望美国梦的回归,而回归的只能是四百年前祖先踏上美洲大陆时怀有的梦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山巅之城”,寻求真正的精神信仰自由之地。

[参考文献]

[1] Cullen, Jim. The American Dream: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that Shaped a N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 朱继东.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 党建,2013(2):28-30.

[3] 鞠朝希. 探究美国梦的变迁 [J]. 科教文汇,2011(9): 65-67.

[4] 刘建华. 美国梦,美国噩梦:1960年以来的小说导读 [J]. 美国梦,美国噩梦:1960年以来的小说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 Brooks, Van Wyck. Americas Coming of Age [M]. New York: B. W. Huebsch, 1915.

[6]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7] 冯晓琴. 解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J]. 延安大学学报,2006(5):70-73.

[8] Emerson, Ralph. Essays, Lectures and Orations [M]. London: William S. Orr, 1851.

[9] 胡铁生. 论德莱赛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 [J]. 美国文学论稿 [C].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13-126.

[10] 刘志成.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探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 120-124.

[11] Weales, Gerald. Arthure Miller The Death of a Salesman: Text and Criticism [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67.

[12] 陈媛媛, 陈鼎斌. 变质的“美国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美国梦”本质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2):408-410.

[13] Showalter, Elaine.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 施志渝. 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表现及其特质 [J]. 河南社会科学,2012(6): 88-90.

[15] 朱立元 主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 哈旭娴. 论当代中国作家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接受 [J]. 东疆学刊,2013(2):23-28.

[17] Hume, Kathryn.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Nightmare: Fiction Since 1960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8] Obama, Barack. 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6.

A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st American Dream

Tang Wen

(Cognitive Science and Language Competence Research Base, Linyi University, Shandong Linyi 276005, China)

Abstract: American Dream is part of American spirit and its connotative problems have been causing many social problems in America. American literature vividly records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metamorphosis, disillusionment, and renaissance of American Dream. A literary angle shows American Dream as a complex full of problems. There are two levels in American Dream—material dream and spiritual dream. The rapid swelling of material dream and unrealistic equality eventually bring about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However, it does that only on the material level. The spiritual dream of faith and freedom, which shows American spirit, is Americans unbending complex.

Key Words: American Dream; Rich Dream; Freedom Dream; Equality; the Generation of Lost Dream

【责任编辑 朴莲顺】

猜你喜欢
美国梦平等
平等的悖谬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