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5年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的演变及其在上海的实施

2014-03-04 06:14黄坚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施毛泽东上海

黄坚

[摘 要]1949-1965年间,毛泽东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这一时期毛泽东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客观需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于中国和上海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影响,而上海的实践也印证并丰富了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演变;上海;实施

[中图分类号] A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2-0023-04

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探索中国工业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毛泽东有关工业化战略构想在上海的贯彻实施,促使上海从基础薄弱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本文拟以时间为序,探讨1949-1965年间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的演变及其在上海的实践过程,冀望对深入研究和理解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能有所裨益。

一、1949-1956: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切实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必须彻底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1949-1956年间,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主要围绕工业发展战略、布局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等问题,集中体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

1952年9月,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中国怎样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大致设想。1953年5月,毛泽东对李维汉在上海等地调查基础上形成的报告——《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关系问题》作出肯定性的批示,并在同年6月,首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不久,毛泽东最终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那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为我国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实现“三大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在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上,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国外经验,决定以苏联为榜样,选择能较快实现工业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简言之,就是“重点是用一切方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3]在工业布局上,党中央、毛泽东决定将苏联支援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内地进行。上海等沿海老工业基地,不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主要负责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全国经济建设。据此,上海利用改造原有工业基础,努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机电工业和钢铁工业,积极研制、开发基础原材料和机械产品,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全国各地输送和培养各类建设人才,在人、财、物和技术等方面,有力地支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全国各地经济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发挥上海特有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上海工业原有的纺、轻、重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如重工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20.9%上升为1956年的29.8%。[4]

在“三大改造”中,毛泽东十分重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为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为集中,其工商业改造的成功与否是“三大改造”成败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多次与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谈,听取其意见,并作出批示、指示,指导相关工作。1953年9、10月间,毛泽东亲自向盛丕华等部分全国著名的民主党派和工商界代表,解释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减少其思想疑虑,而且鼓励荣毅仁、郭棣活、刘靖基等人到内地联营设分厂,把厂办得更好,并带头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1月,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在荣毅仁的陪同下视察了公私合营申新棉纺织九厂等企业,邀请部分工商业者及民主人士座谈,勉励大家要过好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关。正是在毛泽东的亲自关心、指导下,1956年1月20日,上海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场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非但没有破坏生产力,相反却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以全市公私合营加私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例,1956年比1954年增长30.95%、比1952年增长74.08%。[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使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使上海的工业企业纳入了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为上海工业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服务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1956-1957: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目标

1956年后,国际关系出现缓和趋向,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苏共二十大召开。同时,中国工业化建设中各种问题开始不断出现。1956-1957年间,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构想主要围绕借鉴苏联经验,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建设道路的问题来展开。

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泽东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他先后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及国家计委关于二五计划的汇报。同年4月25日,他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提出必须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地。因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6]在此之前,为迎接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高潮,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7]的号召。此后,毛泽东提出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指出“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8]。不久,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是要“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9]。内地和沿海工业关系的协调,工业发展道路和目标的明确,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建设步伐,也推动上海探索自己的工业建设道路。

在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目标的引领下,在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决策和毛泽东关于“上海有前途,要发展”[10]指示的鼓舞下,上海于1956年7月召开了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充分地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发展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中,1956年到1957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改组,初步改变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产品重复、技术落后和管理分散、布局不合理等状况。同时,增加工业投资,加强重工业生产,新、扩、改建了20多个轻工业工厂,开始了彭浦、闵行等七个工业区的建设,从而迅速扭转了上海工业生产“一五”时期前三年增长低于全国,甚至在1955年出现下降的局面。1956年,上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62%,高于全国增长28.2%的幅度。[11]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和目标的构想及其发展沿海工业的决策在上海的贯彻实施,促使上海确立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解决了解放后长期困扰上海工业“要不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明确了上海与全国其他地区差别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增强了上海工业发展的后劲,为推动上海乃至中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1958-1960:以赶超战略为核心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速度

随着苏联15年赶超美国目标的提出,1958-1960年间,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主要围绕工业化建设速度问题,提出实施赶超战略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早在1956年2月,毛泽东就开始思考中国在工业建设速度和技术发展方面超过苏联的可能性问题。1957年11月,继苏联提出15年赶超美国目标后,毛泽东提出了“在十五年后……中国超过英国”。[12]同年12月,刘少奇代表中央公开宣布:15年后,我们要“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13]同时,毛泽东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反对教条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路线,要坚持学创结合、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认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一定要和自己的独创相结合,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不能吃现成饭,吃现成饭是要打败仗的。”[14]并要求:“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15]为实现赶超战略目标,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国开始了走上“以钢为纲”、全民大办钢铁的错误的工业化道路。

15年赶超英国的战略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很快成为动员上海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迅速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行动口号。上海工业系统普遍开展了以英国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名牌产品的技术指标作为目标的赶超活动,并多次提高钢产量指标以及其他各项工业指标,逐渐形成“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局面。其结果是造成轻重工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部分产品质量下降,浪费很大,市场供应紧张,群众积极性受挫。

但同时,上海继续贯彻“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方针,提出“二五”期间,要“使上海成为全国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综合性的工业基地”的目标,[16]明确上海工业“高、精、尖”的发展方向,开始有计划、有领导地部署发展科学技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中,根据毛泽东“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17]的指示精神,以加强机电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建设起一批工业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筹建了精密合金、高温合金等新兴工业部门,为上海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学创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指导下,上海取得了1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万吨轮“东风”号、T-7M探空火箭、T-7气象火箭等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上海建设先进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关于赶超英国战略在上海的实施,使“以钢为纲”的群众运动式的工业化建设道路遭受了严重挫折,但同时也使上海重工业藉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毛泽东倡导的自力更生、学创结合精神,则使上海科技和工业开始走向“高、精、尖”方向,为优化和完善上海的工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1961-1965:打破常规发展尖端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随着对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经验教训的不断反思,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国和美苏关系的日趋紧张并逐渐陷入敌对状态,1961-1965年间,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依然是围绕工业化道路和速度的问题,提出要打破常规发展尖端技术。

在工业化道路上,毛泽东认真反思总结“大跃进”运动,强调要做好综合平衡,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化应该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从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发展道路。鉴于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在工业化建设速度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18]他果断作出抓紧进行对尖端武器的研究试制工作的指示,提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19]并要求:“我们的技术要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原子弹、氢弹,都要超过。”[20]1964年12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21]

这一时期,上海在积极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同时,积极主动响应和配合毛泽东和党中央要求,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技术,提出“即使把裤子当掉,也要把导弹搞上去”。[22]上海广大科技人员在“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没有资料就自己摸索,没有设备就自己制造,没有技术力量就自己培养”的艰苦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刻苦钻研,边学边干,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成功完成了导弹的试制任务。同时,上海十分注重将研制国防尖端产品、攻克尖端技术与实现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新兴技术合二为一。1963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三届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的一个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战略目标,并明确将6个重点新兴工业和18项重大新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到1965年底,上海初步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物质技术基础比较强、大中小企业结合、协作条件比较好、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比较完整的、能适应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研体系。

在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方针,以及打破常规发展尖端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导下,上海初步建设成为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掌握了一批核心科技,研制出一批高精尖产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并进一步培育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城市精神,为上海当时建设两个基地和支援全国建设与日后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科学技术和人才队伍基础。

五、弘扬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精髓,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统一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毛泽东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回顾和总结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构想及其在上海的实践过程,既要缅怀他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更要继承和发展他的工业化思想精髓,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首先,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构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客观要求,符合党心民心所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整体进程,它促使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举跨入了世界现代工业大国的行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功不可没。毛泽东时代也因此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现代化工业革命的时代”。[23]毛泽东的工业化战略构想在上海的实践,促使上海这一老工业基地焕然一新,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进而为全国工业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后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大跃进”这样的重大失误,但不能因此否定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和实践的历史功绩与伟大意义。

其次,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合理的发展轨迹,是对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创造性的有益探索。从以苏为师、重点发展重工业,调整工业布局,创造性地开展三大改造,以尽可能小的社会转型代价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到提出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发展沿海工业带动和支持内地工业的构想,再到倡导在学创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施“赶超”战略,并提出按农轻重为序,综合平衡地安排国民经济的较为合理的中国式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及要用掌握最先进技术的方法迎头赶上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重点推进发展“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尖端技术,以尽快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强国梦,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化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在上海的实践,既是对该理论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其中所存在问题的极为重要的检验过程,也是对该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并进而推动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以“一化三改造”为例,作为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上海,是毛泽东亲自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样板城市,而上海成功的改造经验又成为毛泽东推动全国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基础的社改运动最鲜活的理论依据,上海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构想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实践典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理论构想与上海的实践之间,双方共同演绎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双赢的精彩互动。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实现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正确沟通与良性互动,仍不失其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8][14][17][19][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44.832.856.831.925.936.

[2][3][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85-186.198.472.

[4]上海市统计局.1983上海统计年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0.

[5]江怡,邵有民.中共上海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50.

[6][7][9][1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5.12.150.635.

[10]江怡.毛泽东在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5.

[11]上海市统计局.1983上海统计年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0;冯小敏.中国共产党在上海8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37.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73.

[16]上海市计划报告集(1949-1998)(内部资料)[Z].1998年3月.588.

[1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48.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71.

[22]陈沂.当代中国的上海(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528.

[23]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540.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副调研员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实施毛泽东上海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