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瘘术后一次性造口袋拆除方法的改进

2014-03-03 17:53张会琼严秀梅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3期

张会琼,杨 丹,严秀梅,苏 敏

(成都市锦江妇幼保健医疗集团,四川 成都 610063)

肠造瘘患者术后会使用一次性造口袋接装肠道排泄物。一次性造口袋之粘接件一定时间内与皮肤粘贴牢固,不会发生排泄物渗漏[1]。正常情况下使用5~7 d后就会发生渗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予以拆除更换。由于患者的皮肤与一次性造口袋的粘接件在患者皮肤的温度作用下较长时间接触,易造成其粘接件与患者皮肤紧密相连,拆除时往往造成局部皮肤破损的情况。我们为此改进了拆除一次性造口袋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医疗集团老年二病区108例肠造瘘术后且皮肤完好的使用一次性造口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42~76岁,平均58岁。观察组54例,其中:男41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7岁。均持续应用一次性造口袋,每5~7 d发生渗漏后予以拆除更换。2组患者性别、年龄、持续应用一次性造口袋时间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一次性造口袋拆除方法 2组患者使用一次性造口袋5~7 d发生渗漏后进行拆除更换。①对照组:操作者无需任何辅助物品,一手捏住渗漏处造口袋粘接件,另一手按住患者局部皮肤渐渐撕开,使一次性造口袋粘接件与患者皮肤逐渐脱离。②观察组:操作者在拆除一次性造口袋粘接件前,先让患者自备2条毛巾(规格为60 cm×90 cm和30 cm×50 cm左右),将大毛巾垫在其臀下,小毛巾放入温水(温度为41~43 ℃)中浸泡,将毛巾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将湿毛巾放在一次性造口袋粘接件的位置上湿敷5 min,使其粘性减低或消除,然后一手轻轻按压住患者局部皮肤,另一手捏住渗漏处一次性造口袋粘接件,边按压皮肤边轻轻地并缓慢匀速地将其完全拆除。2种方法每次完全拆除时间一般均为3~5 min。

1.2.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拆除时的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做好记录和统计。拆除一次性造口袋后如患者局部皮肤完整,颜色、温度均正常,无不适主诉,为皮肤完好无破损;局部皮肤出现水泡,表皮脱失,均视为皮肤破损。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行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局部皮肤破损发生率 发生局部皮肤破损者对照组14例(25.93%),观察组1例(1.85%)。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2.2 患者主观感受及局部皮肤破损 对照组在拆除的同时大多数患者感受到局部皮肤剧痛,拆除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4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14例出现皮肤破损的患者中有10例出现0.2 cm×0.5 cm水泡,其中出现1处水泡者9 例,出现2处水泡者1例;4例出现1处表皮脱落,脱落面积0.5 cm×1 cm;破损部位均在瘘口周围一次性造口袋粘结件粘贴处。对出现皮肤破损者均给予0.5%碘伏皮肤涂搽,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用TDP灯照射(30 min,每日1次),且暂不予粘贴一次性造口袋,肠道排泄物排出后及时清洗并消毒保护,7~10 d患者局部皮肤逐渐痊愈。观察组在拆除一次性造口袋的同时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拆除后局部皮肤颜色正常,仅有1例在瘘的周围出现表皮脱失,面积0.2 cm×0.3 cm。对破损皮肤的处理同对照组的方法,破损皮肤2~3 d痊愈。

3 讨 论

肠造瘘术后接装排泄物必须使用一次性造口袋。一次性造口袋粘结件表面涂有一层粘性物质,系天然的丙烯树酯,粘性强,具有粘贴紧密、抗过敏及皮肤耐受性好等特点,可以长期使用[2]。但是,施行肠造瘘术的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皮肤弹性差,更换一次性造口袋时皮肤容易出现破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因局部皮肤破损未愈之前不能使用一次性造口袋,给患者带来不便。患者的肠道排泄物也不易于护理,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工作中的压力,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还容易产生医患纠纷。采取我们实施的拆除粘结件更换一次性造口袋的方法,减少了医疗费用和患者的痛苦,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也易于接受,且均未发现皮肤破损。该方法使用患者的毛巾蘸温水,湿度适宜,不会因水下滴污染床单,符合消毒隔离原则。

参考文献:

[1]贾宝成,杨永玲.应用优力舒弹性绷带对股动脉穿刺处包扎止血207例[J].人民军医,2004,47(2):95-96.

[2]张国华,邓永梅,李金莉.弹力粘贴绷带拆除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6,2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