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吴丽英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1)
患者女性,22岁,因“月经紊乱4月,自行扪及下腹包块2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月经初潮15岁,月经周期30 d,经期5~6 d,经量中等,无痛经史。未婚有性生活史,避孕套避孕。入院前4月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经期缩短至15 d,经量较平时略少,色暗红,无凝血块,无痛经,伴下腹坠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在外院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前2个月自扪及下腹包块,B超检查发现腹盆腔巨大囊性团块,复查提示盆腔包块大于20 cm。未进一步诊治。入院前1个月阴道流血,持续至入院时。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增加2 kg。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体质量51 kg。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壁光滑,内见少量暗红色血液来自宫腔;宫颈光滑,质软,无举痛及摇摆痛;宫体因盆腔包块子宫体扪诊不清;下腹扪及巨大包块,上至脐上1 cm,囊性偏实,无压痛,双附件扪诊不清。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AFP均在正常范围,其余相关术前检查无特殊异常。因患者年轻,未生育,术前相关检查结果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决定行开放式腹腔镜探查术。取脐下缘作一长约3 cm纵向切口,逐次进腹,7号丝线缝合于囊肿表面。提起囊肿,切口垫纱垫作保护,作长约0.7 cm小切口切开囊肿壁,吸管吸出透明胶冻状物及少量黄色液体(共约1 000 mL)。缝合囊肿切口。缝合脐下腹壁切口,使切口可容1.0 cm的Trocar进入,建立气腹。探查见: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囊肿来源于右侧卵巢。囊肿表面光滑,呈灰白色,与周围组织物粘连。右侧输卵管与网膜膜性粘连。左侧输卵管、左侧卵巢外观未见明显异常。探查肝、膈、小肠、结肠、阑尾均正常。术中吸出剩余囊液,无囊液外溢入腹腔者。与患者家属沟通,因患侧囊肿过大,查无正常卵巢组织,建议术中切除患侧附件。查囊壁见乳头状突起,术中送快速冰冻组织作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侧附件囊肿为良性病变。反复冲洗腹腔后结束手术。冰冻后石蜡切片诊断:右侧附件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输卵管未见异常。术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术后第6天治愈出院。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是卵巢常见的良性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卵巢囊腺瘤可分为黏液性和浆液性,其发生率各半,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腔体上皮和腔体下面的卵巢间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含有丰富的酸性黏多糖和黏蛋白。大多为单侧,双侧比例相对较低。可以分为单房或多房。卵巢瘤体体积较大,其表面灰白,光滑,切面多为单房,其囊内被胶冻状黏液充满,直径能够达到50 cm,囊壁稍厚。囊壁主要被单层高柱状黏液上皮覆盖,可以分为宫颈内膜样型和肠型。其中宫颈内膜样型可以衬单层高柱状样黏液上皮,细胞核大多位于基底部,肠型类似于小肠的上皮,其内可以衬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其内大多含有杯状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高柱状上皮,产生黏液,有时可见杯状细胞及嗜银细胞。恶变率为5%~10%,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腹膜黏液瘤,占黏液性囊腺瘤的2%~5%,其发生可能由于卵巢囊肿破裂,瘤细胞种植于腹膜,继续生长并分泌黏液,在腹膜表面形成胶冻样黏液团块。瘤细胞呈良性,分泌旺盛,多限于腹膜表面生长,一般不浸及间质。据此情况,术中注意保护未破裂卵巢囊肿很重要,可以减少发生腹膜种植的可能。术前对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很难判断其良恶性,只有通过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决定手术范围。结合患者年龄、生育情况及对侧附件情况决定手术操作过程。术中注意防止抽吸囊液过快致腹压骤降引发心衰及囊壁破裂引起腹腔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