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用杏夏秋季管理技术
禁止杏园放牧和人为捋杏叶作饲料,同时加强对叶部病虫害的防治,以防叶片早期脱落。防病治虫时禁用氧乐果、波尔多液、敌百虫等农药,以免发生药害导致落叶。
采收后及早施肥,尤其是树势较弱和当年结果较多的树,更应及时施肥,以弥补树体养分消耗。采收后立即施1次速效肥,成龄树每株施尿素0.5千克,然后浇水。也可结合喷药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以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提高花芽数量和质量。8月下旬至10月初增施基肥,以优质农家肥或经过堆制的绿肥为主,混施少量磷、钾肥。一般四至五年生树每株施农家肥40~50千克、过磷酸钙0.3~0.5千克,盛果期树每株施农家肥70~100千克、过磷酸钙0.5~1.0千克,挖沟施于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处30~50厘米深的土层内,施肥后马上浇水。
采收后要灌1次水,以保证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条的生长与成熟。如此期多雨,可不浇水,但应注意排涝。封冻前浇1次透水。
8—10月份结合中耕除草,在树冠投影边缘挖环形沟,沟深40~50厘米,不要切断粗根。将挖出的表土与烂树叶、杂草、秸秆或其他农家肥混合放入沟的下半部,原来的底土放在沟的上半部,同时根据根系伸展情况扩大树盘。
防治蚜虫时,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 500倍液喷施。叶螨可用40%水胺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雾防治。用杀灭菊酯、灭扫利2 000~3 000倍液防治天幕毛虫效果较好。在生长中后期,还会发生焦边病等叶部病害,可用40%多菌灵600~8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
仁用杏是一种强喜光树种,所以要控制营养生长,缓和树势,改善树体内部光照条件,防止结果部位外移。采果后进行1次修剪。对结果树以疏为主,采用抽大枝、压低树高、短截为主的修剪手法,促进下部及内膛抽发新枝,形成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同时,要注意打开主枝的光路。对于初结果树上生长势较强的直立枝,应采取撑、拉、坠等措施,改变其生长方向,缓和生长势。对于冠内过密枝条,可适当疏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结果能力和抗病能力。对于过旺树,可喷施多效唑控制树势,以利多形成花芽。
来源:河北农村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