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森
出口大葱丰产栽培技术
赵元森
大葱是山东省诸城市多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也是诸城市蔬菜出口的三大支柱 (姜、葱、蒜)之一。当地农民实施科学种植,每亩可产达到出口标准的优质大葱5 000~6 000 kg。其栽培技术如下:
出口大葱对品相要求高,因此应选择优质、抗病、高产且葱白长、直、匀的品种,如章丘大梧桐、中华巨葱、长宝、元藏等。
2.1 建造苗床 苗床宜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且近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沙壤土地块。亩施腐熟有机厩肥5 000 kg,加过磷酸钙30~40 kg、硫酸钾10~20 kg,耕深20 cm左右,整平耙细,然后按宽1.2 m左右、长15~20 m的规格做畦,畦做成后,用锄将畦面锄松、弄平。建畦面积为定植田面积的20%。
2.2 处理种子 使用高发芽率的当年新种,每栽植1亩大葱用种100 g。播种前进行浸种消毒,先用清水浸泡种子,剔除秕粒、杂质,然后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5分钟,再用清水冲净,或用55℃温水浸种25分钟,不断搅拌,晾干待播。
2.3 适期播种 实行秋播,秋播较春播易获高产,但秋播要求时间性严格。过早播种易抽薹,过晚播易冻害。如播种过早,苗子越冬前长出4片叶,就容易冬前通过春化,来年先期抽薹,影响质量;播种过晚,冬前生长不到2片真叶,根系入土浅,不耐寒,死苗严重。所以,秋播要严格掌握最适播种时间,以10月1日前后为宜,冬前植株长到2叶1心时能安全越冬。
2.4 掺沙撒播 播前向畦内浇足底水,水充分渗完后,为播匀,将种子掺适量细沙撒播,覆土厚度0.5~1 cm。
2.5 苗期管理 播后约10天齐苗,轻划锄2~3 cm深,使畦面上干下湿,上松下实。1叶1心时,浇缓苗水,忌大水漫灌以防淤压葱苗和畦面板结。11月下旬至12月初,葱苗应长高至10 cm、有2叶一心、幼苗鳞茎基部长0.3 cm左右的越冬前壮苗。“大雪”前后浇冻水,但不宜太大,以防根烂,过3~5天趁早晨有冻时机,覆盖碎骡马粪、草木灰或碎草,厚度以露出叶尖为宜。越冬的葱苗,在来年2月下旬开始返青,在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4月上旬,在苗高15~20 cm时,进行1~2次间苗,间密补稀,苗距5 cm。间苗时可以结合着进行松土、除草。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气温回升到20℃上下,苗高约30 cm,是葱苗生长旺盛时期,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期,需要做好肥水管理,可分期追施速效肥,如追施尿素、复合肥等2次,每亩每次15 kg。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不浇水,要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形成移栽前壮苗:株高30~40 cm,有6~7叶,茎粗1~1.5 cm,无分蘖,无病虫害。
栽培大葱,要选用土质肥沃、排灌方便、近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沙壤土地块。定植田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整田园,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40 kg、硼砂2 kg,深翻耙平,随后开沟。出口的大葱要求葱白细长,生产上采取宽行密植法,按80~90 cm的行距开30 cm宽、30 cm深的葱沟。为了提高肥效,可把底肥深施在沟底,每亩约用尿素10 kg(或复合肥15 kg)、过磷酸钙25 kg。
移栽前4~5天向苗床浇水,以利起苗,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杂株,尽量避免伤苗,并按苗大小分成1、2、3级。
定植时间:大葱一般在6月中下旬移栽,要选用1、2级壮苗,6月底前栽完。定植密度:一般亩栽1.8万~2.1万株。定植方法:采用“水插法”分级栽植,即把选好的同级葱秧,在垄背上每隔1 m左右放30~40棵,在沟中先浇水,待水渗下,趁沟底土壤湿软时,按地段将葱苗直插下去。适宜的栽植深度为:大葱的管状叶的分叉处露出土面10 cm左右,过浅易倒伏,过深不利缓苗甚至腐烂。插葱秧要求一是插直,二是上齐,三是叶片横截面中心连线与行向呈45°角。
5.1 浇水、追肥 大葱秋季田间管理的中心是促根、壮棵和培土软化,加强肥水管理,为葱白的形成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大葱的产量和品质。
1)浇水。大葱定植后管理中心是促根,应控制浇水,雨后排水防涝,防止引起烂根、黄叶和死苗,同时加强中耕,促进根系生长。立秋至白露之间,灌水应掌握轻浇、早晚浇水的原则。白露以后大葱进入生长盛期,浇水应掌握勤浇、重浇的原则,每隔4~6天浇1次透水。在霜降以后气温降低,大葱基本长成,需水量减少,要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利于收获储运。
2)追肥。正常生长的大葱1 000 kg需吸收纯氮(N)1.8~2.6 kg、纯磷(P2O5)0.8~1.2 kg、纯钾(K2O)3.2~3.7 kg。适时追肥补充磷、钾肥,是满足大葱生长发育、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①葱白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20 kg,忌施碳酸氢铵,否则葱白细软,不能出口。②葱白旺长期,氮磷钾要配合使用,结合培土,每亩分3次 (10 kg、20 kg、20 kg)追施三元复合肥50 kg,也可用0.5%硼砂溶液喷洒叶面,亩用液量50 L,10天左右喷1次,连续使用2~3次,能保证大葱植株健壮,提高成品率。
5.2 培土 培土是软化叶鞘、防止倒伏、提高葱白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培土应适当,一般在追肥浇水后进行,应掌握前松后紧、前浅后高的原则,生长前期培土不能太紧实,否则易出现葱白基部过细、中上部变粗的现象,影响质量。培土应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过干、过湿均不宜培土,且应在晴天午后进行,此时培土不会损伤植株。一般培土4次(立秋、处暑、白露和秋分),前2次结合中耕,将垄土壅入葱沟内,处暑后将沟填平,后2次培土要高并适当压紧压实。每次培土将土培至最上叶片的出叶口处,切不可埋没心叶,防止叶片腐烂,培土时,取土宽度勿超过行距的1/3,以免伤根。
5.3 防治病虫 大葱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霉病、紫斑病、潜叶蝇、根蛆等,但因出口标准高,对农药残留要求严,生产上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后,应采用高效低毒残留少的生物农药或天然植物源杀菌剂,少使用化学农药。收获前10~15天停药。
早收,葱白未充分膨大而导致减产;晚收,假茎上端失水变得松软,影响了大葱的商品价值。应在立冬前收获并避免损伤假茎(即葱白),拉断茎盘。
赵元森,山东省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邮编262200。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