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报刊的公共性研究*
——以梁启超、刘师培的报刊活动为探究对象

2014-03-03 02:06:3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丛报时务刘师培

■ 艾 萍

清末民初报刊的公共性研究*
——以梁启超、刘师培的报刊活动为探究对象

■ 艾 萍

媒体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它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政治性辩论的、非歧视性的、自由的空间。有学者认为,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其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其平台和话语必须公开,其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①本文选取梁启超、刘师培为考察对象。两人代表不同党派,都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从其报刊活动与发表的言论出发或可以窥探出清末民初政党报刊的公共性。

一、报刊与学会、机关的互动形成舆论公共空间

梁启超创办、主编了《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刘师培创办、主编了《中国白话报》《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和《民报》等。这些报刊和学校、学会密切关联,它们以政治内容为建构的起点,共同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彰显出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许纪霖将《时务报》的创办看作中国公共领域出现的标志性事件。②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认为兴办学会有利于振兴中国,“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③《时务报》馆主办或协办了各种学会,如不缠足会、大同译书局、蒙学公会,支持创办了务农会和上海女学堂;④《时务报》馆帮助绅商和官吏代为延揽人才,购置新式设备。这些做法增进了受众与报馆间的沟通和联系。⑤《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是改良派海外的机关报,是其在日本的重要舆论机关。

刘师培主编的《警钟日报》是中国教育会机关报,《中国白话报》《政艺通报》也以中国教育会为纽带而创建;1905年国学保存会创建,刘师培参与创建的《国粹学报》成为它的机关报,《政艺通报》的同人实际成了国学保存会的组织者;因此,国学保存会是一个拥有报社、图书馆、印刷所的文化实体,它同时发行《国粹学报》与《政艺通报》,大部分会员是同盟会会员,它是知识分子组成的爱国革命的文化团体,以报刊为平台,传播革命的国粹思潮。⑥《国粹学报》与东京的革命派报刊《民报》保持密切联系,大量刊发《民报》的文章;《民报》社还代售《国粹学报》。⑦资产阶级革命派机关报《民报》和国学振起社事务所办在一起;《民报》的发行主要靠同盟会全党组织。近代知识分子通过结社组织起来,形成了独立的空间,通过报刊宣传主张,以共同的话题为媒,将异地的民众结合成舆论共同体;近代知识分子社团的舆论影响,通过公共传媒报刊来实现,报刊是他们最大的公共网络。

1906年,《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如何挽救中国。报刊为政治讨论提供公共平台,激发了民众的政治变革热情。在这场大论战中,刘师培发表重要文章《普告汉人》《辩满人非中国之臣民》《悲佃篇》等。⑧《辩满人非中国之臣民》驳斥梁启超《杂答某报》《中国不亡论》《附驳某报之中国不亡论》等文,刘师培认为建州应视为外夷,是明朝的敌国,不是中国的统治范围,以此证明满人非中国族类。⑨他的观点代表了革命派的普遍看法,强调民族主义;梁启超不主张排满,不承认有狭义的民族问题存在。梁启超虽然不主张民族革命,但他经常指责满清政府的罪状,如《现政府与革命党》,认为革命党是被满清政府的滥杀镇压和腐败所逼。⑩《悲佃篇》提倡没收豪富之田,实行土地为国民共有……。这次关于土地国有问题的辩论,梁启超的土地政策论略占上风。(11)

以梁启超、刘师培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创办报刊、学会、机关等媒介,具有高度的政治化和公共性,这些媒介的关联关系形成一种纽带后,以一种平等的交往模式,公开地讨论见解,并通过阅读公众传播开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二、报刊传播内容关注公共问题:救国、教育等思想

1.宣传救国思想

《清议报》创办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梁启超开辟《外国近事及外议》专栏,发表论说,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经济根源和必然性,指出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呼吁国人奋起救亡;其《爱国论》,主张要民爱国就必须革除君主专制,兴民权;其《政治学案》专栏主要宣传介绍西方的社会学说和文化思想;《新民丛报》连载梁启超的《新民说》,大力鼓吹人人应摆脱封建奴性,树立独立、自由、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广大的爱国知识青年。(12)

刘师培在《俄事警闻》和《警钟日报》上宣传反帝爱国,揭露清廷的腐败。1903年,他在《中国白话报》主持历史专栏文章,展现出强烈的种族思想和进行种族革命的情怀;(13)其文章《中国排外大英雄郑成功传》高度赞扬郑成功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由反清到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与降敌的父亲决裂,开发台湾的英雄事迹,表现出近代民族民主主义更开阔的视野。(14)1905年,刘师培参加《国粹学报》的撰稿,其论著五十余种发表在此刊;刘师培将国粹文化与排满革命联系起来论述,是其一大特色;《国粹学报》在1912年民国建立前有效地唤起了民众。(15)

2.宣传教育思想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最能体现报刊的公共性功能。前者认为报刊有“去塞求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功能;后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21期,80%篇幅“论学校”,体现梁启超重视国民教育的思想。(16)《时务报》上有关文化教育类的文章比重最大,这也体现了《时务报》“活跃思想,广开民智”的目标。奏折与论说互补,增加了改良派关于教育内容传播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17)

1903年,刘师培在《苏报》上刊发《留别扬州人士书》,探讨振兴地方教育的方案:振兴普通教育,创立师范学会,提高教师素质;让贫民接受普通教育;增设女子教育。(18)《苏报》刊载其《创设师范学会章程》,进一步阐发教育救国、教育强国思想。(19)刘师培认为民弱不能抵抗外侵和消除内乱,提倡教育和尚武精神是开发民智救国保种的有力手段。《中国白话报》上刊登《军国民的教育》《讲教育普及的法子》《教育》,谈及教育普及问题;(20)《中国白话报》所登的《中国革命家陈涉传》强调政治与教育是群治进化的两大要素。(21)刘师培重视乡土历史教科书的编撰,重视学童的乡土教育。他所作的安徽、江宁、江苏三地乡土历史教科书影响深远。(22)刘师培通过编写教科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传达了中国教育的新学科、新体例、新

史学的理念,逐渐影响了普通知识分子。

三、报刊影响力大、发行传播空间广泛

梁启超、刘师培的文章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其办报空间从上海到日本,拥有大量读者。新式学堂的中国学生成为报刊的主要阅读者。当时的学堂设立阅报处,供学生阅读。他们深受报刊内容的影响,关注近代中国的政治,追求民主和自由。《新民丛报》《国民报》《译书汇编》等新报刊在学生中广为传阅。南洋公学学生退学事件就是学生捍卫阅读报刊权的案例,它说明了以《新民丛报》为代表的新式报刊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03年以后,学生们更加购阅革命派的报刊,如《江苏》《浙江潮》《中国白话报》等。(23)

《时务报》上刊登的文章被有的学校定为课堂教材;有些地方官员通令官学人员积极订阅,售出数量在三万册以上有江苏、广东、京城等地;《时务报》在海外影响力也广泛。美国、日本、英国、柏林等地都在订阅该报。(24)《清议报》国内销售处有上海、北京、广州;日本、南洋、美洲、澳洲等地有代售处。(25)《新民丛报》国内外寄售点90多处,云、贵、陕、甘等边僻地区均有销售。《新民丛报》在思想启蒙领域几乎启迪、影响了一代以至几代人。(26)

《民报》国内外发行空间广泛,发行网遍及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地,海外代派所从开始的25处增加到后来的30处;以“阅书报社”名义在各地设立的同盟会分支机构代为发行;(27)《民报》发行的原则是“嘤鸣求友,非待价求售”,追求的是读者读它和希望更多的人读它。(28)

以刘师培参与主编的《民报》为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谋求为国为民的“大利”,而不是报刊的盈利;这也是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创办报刊的宗旨。近代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学会、机关编制的公共空间,在社会中下层开启了思想启蒙运动,刺激了公共舆论的产生,推动了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

注释:

①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6期。

②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史林》,2003年第2期。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④⑤⑦(17)(24) 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4、75-76、22、127-130、89-92页。

⑥(14)(21)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5、388、387页。

⑧(13)(18)(19)(20) 万仕国:《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32-133、42-43、17-20、26、65-67页。

⑨⑩(11)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44、154、161-167页。

(12)(16)(25)(26)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43-648、560-563、649、651-658页。

(15)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22) 刘兰肖:《近代史学与晚清报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232页。

(23)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2页。

(27)(28) 陈孟坚:《民报与辛亥革命》,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版,第254、364页。

(作者系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刘 俊】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视野下的梁启超启蒙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200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丛报时务刘师培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酒杯
乡村的“时务”——乡村治理如何理?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9:16
论《中国丛报》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
唐都学刊(2021年5期)2021-09-07 09:39:48
《时务报》的内讧风波
完形填空一则
刘师培的 成功“秘籍”
大师拜大师
山海经(2017年11期)2017-07-18 12:10:16
长沙时务学堂研究综述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师道二字值千金
教师·中(2014年2期)2014-05-20 08: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