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常胜
中文典籍翻译出版之文化自觉
■ 储常胜
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中预言东西方必将产生巨大文化冲突,而跨文化交际将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①。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用极为审慎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弥合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与信仰,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赖,核心就在于双方文化的互通有无。中文典籍翻译出版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梦”走向世界的媒介,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理应得到学界、专家学者的更多关注。
中文典籍翻译出版主要涉及三个因素:赞助人、译者与读者。首先是赞助人因素。中文典籍翻译出版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事业。高投入是指典籍翻译难度大,对译者个人能力要求高,高素质的译者难求。另外,典籍翻译耗时较长,往往需要数年辛苦耕耘;低产出是指典籍翻译社会收益较低,译者呕心沥血数载甚至数十载,译作却少有人问津,因此许多出版机构对其出版望而却步。典籍译作读者群狭小,多为大中专学校师生以及研究翻译的学者和外国读者,与通俗文学相比,出版市场狭小。有鉴于此,出版社往往青睐出版通俗读物译本,而对典籍翻译出版敬而远之,从而导致典籍译介与出版陷入尴尬局面。其次是译者因素。典籍翻译对译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苛刻,除了扎实的外文功底,译者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语言表达能力。中文典籍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且言简意丰。因此,当代译者往往在理解原著意义方面就存在诸多困难,在表达原著语言和神韵方面也常感到力不能及。此外,受制于赞助人与读者因素,典籍译者需要选择适当翻译策略,在“归化”“异化”中找到符合当代读者“期待视野”的译语表达。再次,读者因素。典籍翻译出版是向世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其受众多为国外读者,所以典籍翻译出版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外读者的接受程度。对于中文典籍翻译中特有文化的阐释和传递,在强烈的本国、本族文化意识作用下,国外读者的认知和认同会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这些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反作用于译者的翻译过程,乃至影响到赞助人的态度。
典籍翻译出版的现状说明,典籍翻译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输出的紧迫感和现实性亦有反差。典籍翻译出版的障碍和困难需要综合分析,需要厘清文化传播意图、意识形态、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等诸多因素。
社会学家费孝通1997年首先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观点。他指出文化自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②。典籍翻译出版中,译者首先应该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典籍译者需要客观承认中西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差异,“找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分析差异的原因,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③。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找到最为外国人接受的翻译方式。
文化自觉意味着在文化传播中应该凸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平等的主体意识要求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尊重文化多元性,又要突出文化异质性。然而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了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准则和秩序,并以此掌握话语权,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念,导致发展中国家文化一度失语或被边缘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也曾处于劣势。这种文化传播的不平衡投射到国内翻译界,表现为人们重视外译汉,而忽视汉译外,中西文化传播衍变为牺牲民族文化身份的单向、不平等交流。即使在典籍翻译出版中,也出现了“西方化”现象,一味迎合西方读者的价值取向。所以,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译者理应更自觉地译介中华文化,积极弘扬并传播民族文化精神,让典籍翻译出版承担起与西方文化双向交流的使命。
强调“文化自觉”,对于中国文化输出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而典籍翻译出版事业尤其需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为此,笔者拟提出典籍翻译出版中“文化自觉”的几条准则:
1.译介双方的平等与尊重
典籍翻译是文化传播,这要求译者必须平等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贤哲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最终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论是孔子的“仁”,老子的“道”都是先代圣贤治国平天下之真知灼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是要让这些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财富超越时代,继续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更要一路西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样,译者也要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不盲从,不迷信,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并将之融入我族文化,以实现多元文化融合。尤为重要的是,译者需要具有不卑不亢的态度,理性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既要传播其中的积极方面,又客观评价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对待民族文化消极的一面,也不要全盘否定。在比较与交流中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2.跨文化中的文化认同与求同存异
翻译学是一门跨语言、跨文化的学科,而翻译出版的实质就是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文化差异性,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了解,“了解的目的并非意味着去证明文化的相似性,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翁贝尔托·埃利指出发现差别、承认差别有利于人们的相互理解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西方都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中国经典向西方的传播,对西方的哲学、伦理、文学等思想,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翻译典籍时,译者的理解与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典籍翻译史中,儒家文化传播普遍存在着“西方化”儒家文化的现象。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西方化”的危害,他们著书立说,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缺失问题。郭尚兴就曾指出,许多中国哲学典籍译著依循西方哲学、神学、伦理学的框架、标准、范畴、概念,乃至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解读,使中华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失去灵魂、无根基的生物性存在,而译文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西方文化的跑马场⑤。在新时期,典籍翻译出版被赋予新的使命,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他们需要采用新的策略与方法以适应中国新精神的需要。传统文化不能是西方文化的延伸或对照,译者需要认清自身的文化身份,同时需要传递传统经典著作中的文化软实力,做到合理的去西方化,这样才能构建多元文明。
3.译者文化态度的内在统一
典籍翻译的译者应该秉承鲜明的文化态度。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自信,目标是实现文化自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文化自信要求译者看到传统文化的深厚民族底蕴,在翻译素材上选取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典籍,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介绍给全世界。在自信的前提下,译者才能客观审视、自我反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工作,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方向与目标。典籍翻译的文化自强就是通过自身努力,使得中华文明的精髓流播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与肯定。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典籍翻译出版在跨国传播中面临一些障碍和困难,导致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曾经处于弱势。如今全球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典籍翻译出版需要平衡赞助人、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三者处于良性互动之中,典籍翻译出版事业才能真正繁荣兴旺。
第一,民间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赞助人是出版事业的重大推动力,而赞助人来自政府与民间两种力量。一方面,典籍翻译出版需要政府的重视与资助。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倾斜扶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仅仅依靠出版行业,典籍翻译出版则难以为继,更无法实践“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典籍翻译出版既是政府行为,更是民间的文化行为。为了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弱化政府的文化传播意图。中文典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其翻译出版就应该减少意识形态影响,真正实现典籍翻译出版的行业自主与市场引导。
第二,构建以译者为主的三位一体模式。典籍翻译的译者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译者在翻译策略和译文选择上需要发挥主体作用,尽可能减少特定意识形态的干扰。译者的文化自觉体现在需尽力摆脱赞助人的束缚,译者只有在翻译活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自觉。
从16世纪末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四书》算起,中国的典籍翻译已走过四百余年历程,历经五次高潮。在当代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新时期,典籍译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们必须意识到,典籍翻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国梦西行的重大现实意义⑥。在今天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在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下,译者需要理解典籍翻译与中国“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深化自身的“文化自觉”,增强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广度、深度与力度,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典籍英译”(项目编号:2012SQRW065)、安徽省人文社科专题项目“跨文化概念整合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K2012B428)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修刚:《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基源》,《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
②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③ 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5期。
④ [意]翁贝尔托·埃科:《他们寻找独角兽》,见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⑤ 郭尚兴:《论中国典籍英译与全球文化和谐共处》,中国翻译协会《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⑥ 王宏:《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期。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潘可武】